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07高晓嵘李海军薛艺东师宁董治燕

贵州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服用血小板依从性

高晓嵘 李海军 薛艺东 师宁 董治燕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多因脑局部缺氧、缺血导致神经元组织出现损伤或坏死,常导致患者发病后出现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脑梗死发病后在接受对症治疗病情逐渐转归后,仍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性治疗,而抗血小小板聚集药物是目前临床用于预防性治疗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维持脑局部血流灌注,继而起到预防因短暂性缺血诱发的脑梗死复发的风险,且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仍出现复发情况,影响预后[2-3]。本研究通过选取358例首次复发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3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58例临床完整资料,其中男205例,女153例;年龄42~78岁,平均(51.35±5.43)岁。纳入标准:符合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经头颅CT及MRI检查均确诊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脑出血、恶性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入组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合并严重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疗后,均常规服用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并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采用本院自制的《复发性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调查问卷》,问卷由本院5名(均为高级职称)资深的脑梗死治疗方面专家制定,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合并症、抗血小板用药方式、生活习惯、血压、血糖、血脂等及是否复发等相关项目。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本研究中共发放358份调查问卷,均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

1.3观察指标 将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根据是否复发将其358例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并对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患者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诱发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2 结 果

2.1调查结果 358例患者中,在进行抗血小板药物二级预防治疗3年内共复发161例(44.97%),未复发197例(55.03%)。

2.2单因素分析 两组年龄段、受教育程度、冠心病、吸烟史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复发单因素分析[n(%)]

2.3多因素分析 年龄、冠心病、吸烟史、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方式均为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受教育程度是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二级预防后脑梗死复发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点,该病发病基础为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形成导致斑块脱落,造成血管堵塞,使脑局部出现供血供氧不足而致病发[5-6]。目前,临床中大部分患者在接受首次脑梗死治疗出院后,均会指导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进行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以降低再复发的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冠心病、吸烟史、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方式均是诱发二级预防治疗首发脑梗死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是复发的保护因素。究其原因为患者随着年龄不断增加,机体各项机能逐渐衰弱,抵抗力下降,易受到感染侵袭,会增加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对血管损伤,增加脑梗死发生的风险[8-9]。且中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导致疾病控制不理想。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血管腔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脏病,其发病基础与脑梗死发病基础具有一定相似性,而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易增加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诱发脑梗死[10-11]。吸烟会导致人体内一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而一氧化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且会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的激活,逐渐向泡沫细胞进行转化,有效的为机体凝血系统及血小板的聚集提供有利条件,继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临床中用于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该服用的剂量、长期及规律等有效控制尤为重要,排除不良反应情况,应持续终身用药,以控制病情,减低复发风险[12-13]。而部分患者因不明确药物相关禁忌症及偏听偏信,在未争取医生的意见下擅自停药,未长期经预防治疗,导致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使二级预防效果下降,增加复发风险[14]。受教育程度较低患者因对脑梗死病情控制后需长期进行预防治疗理解及认知不足,导致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较差,而受教育程度较高患者对疾病及后期预防治疗相关知识了更加全面、深入,利于提高出院后用药的依从性,因此教育程度越高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越好,二级预防效果得以提高,减低复发风险,故受教育程度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15]。

猜你喜欢

服用血小板依从性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良书每月一副,按编嘱服用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