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0-07-07张俊婷张德恩张月华

广西中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气虚通络血瘀

张俊婷,张德恩,张月华,简 莉

(开封市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冠心病是目前我国居民的高发心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和表现可归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其病机特点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可为心、脾、肾等脏气不足,标实可为痰、瘀、气滞痹阻等[1],其中临床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多见[2]。笔者自拟通络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48例,予西药治疗作疗效对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96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 48~75(66.97±7.96)岁;病程 2~9(5.41±1.23)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8~76(68.05±8.10)岁,病程2~10(5.52±1.30)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3];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暗,舌质暗红,脉弱;③自愿接受并完成相关治疗和检查。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脏腑功能障碍疾病者;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不良者;③对临床治疗药物过敏或有相关治疗禁忌证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治疗,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他汀类药物等。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予自拟通络汤中药治疗,处方: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 15 g,熟地黄15 g,赤芍6 g,川芎10 g,怀牛膝15 g,三七10 g,蜈蚣3条;临证加减:气虚甚者党参易人参,增加黄芪剂量,肾气虚者加补骨脂,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伴痰浊者加姜半夏、胆南星,水煎,每日1剂,分3次饭后温服。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试剂盒均由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提供。②治疗期间每2周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WF、MMP-9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VWF、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VWF、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W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WF、MMP-9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WF、MMP-9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VWF(U/L)组别n治疗后99.53±12.17①②112.34±13.72①48 48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125.62±15.19 126.18±14.28 MMP-9(ng/L)治疗前226.35±33.81 230.31±38.02治疗后83.94±16.17①②99.17±15.28①

2.2 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发生心血管事件4例,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1例,发生率为22.92%,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现代医学病理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痉挛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是导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的根本原因[5-6]。从发病后的解剖学特征上看,冠心病是血管管腔结构的改变所致,即现代医学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然而从预防医学的相关研究可知,长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7-8]。现代中医学将冠心病归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邪内侵、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是诱发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痹阻胸阳、阻滞心脉,不通则痛。其中气虚血瘀证在冠心病中尤为常见,该型患者均伴有气虚症状,且大多患者伴有气虚体质。中医理论认为,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气虚则血运不畅,久之则形成血瘀,痹阻心脉,发为痛症。因此在治疗上需攻补兼施,既要活血化瘀,又要兼顾补益气血[9-10]。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以自拟通络汤为主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该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熟地黄、怀牛膝养血补血,赤芍、川芎活血止痛,三七、蜈蚣活血通络,攻补兼施,临证加减,标本兼顾。近年临床研究证实,通过西药对症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均可有效控制[11-13],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才是危及冠心病患者生命的最大危险。因此本研究以反映血管病变的血液因子及治疗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其中VWF作为一种黏附糖蛋白,是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功能紊乱下形成的物质,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典型特征,其水平增高可直接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程度[14];MMP-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代表,近年研究已证实,其可通过破坏斑块纤维帽的结构或功能,加速斑块破裂,其水平增高往往预示患者斑块脱落或出血风险[15-16]。结果显示,西医治疗方案中多数用药为修复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斑块稳定以及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虽可取得显著效果,但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控制方面效果却不理想,本次研究对照组治疗后血清VWF、MMP-9水平有显著降低,但仍有1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而观察组降低血清VWF、MMP-9水平更明显(P<0.05),同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8.33%)也更低(P<0.05)。

综上所述,自拟通络汤联合西药对症治疗可通过改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斑块的不稳定性,进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气虚通络血瘀
话说血瘀证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