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衔接视角探析涉外商务合同英译①
2020-07-07侯裕英吴舒婷
侯裕英 吴舒婷
一、 引言
据海关统计,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在外贸中的比重继续提升,涉外商务合同的运用随之增多。 大多数语言学家从许多语言学角度研究过涉外商务合同,但大部分研究仅注重涉外商务合同的概述和特征,从语篇结构去分析涉外商务合同的英译较少。
二、 语篇衔接理论概述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cohesion)这一概念。 衔接指的是语篇中的不同成分在意义上有所联系的现象。 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句子内部的不同成分,可能出现在两个相邻句子之间,可能发生于相距较远的两个成分之间。 语篇的衔接手段归纳为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 前四种属于语法层,最后一种属于词汇层。
三、 涉外商务合同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
(一)语篇结构
涉外商务合同的篇章结构一般包含三大部分:约首、正文和约尾。 约首包含标题、前提和鉴于条款,前两个是说明签订合同的类型、时间、地点及当事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第三个则是解释合同签署的背景和目的。 正文包括一般条款和特殊条款,详细界定当事人的权利及义务。 约尾则是说明合同的份数、效力、订约时间、地点以及生效时间。
(二)语体特征
涉外商务合同的行的句子结构常常是复杂的、冗长的,英文合同更是常出现生僻词、古体词和大量术语。
1. 词汇特征
涉外商务合同有丰富的商务专业知识,且签署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合同常常出现大量意义清晰的商务及法律专业术语,如:货交承运人(Free Carrier)、单独海损(particular average)、 仲裁条款(arbitration award)等。
此外,涉外商务合同英语还会采用许多普通词汇用作专业词汇。 如confirmation(保兑)、acceptance(承兑)。 英译时需要对中文含义加以辨别再翻译,避免从字面上去翻译,比如“拒付”一词,很多译员就容易直接翻译成refuse to pay,虽然意思一致,但会显得翻译不够专业。
除了专业术语外,(1)涉外商务合同英语经常出现古体词、近义词、缩略词、名词化结构等。 如hereby(兹、据此)、terms and conditions(条款)、TPND(Theft,Pilferage and Non-Delivery 偷窃、提货不着险)等;汉语商务合同具有行文简洁的特点,在达意的前提下,甚少使用近义词、同义词及名词化结构。 (2)在商务合同中使用情态动词表示法律上应享有的权利、需要履行的责任及义务和可以强制执行的命令,具有法律约束力。 汉语商务合同的“应该”“应”“必须”等情态动词大都可以使用“shall”来表达应当做什么。 但如合同条款旨在约定当事人可以做什么时,需使用may;如要表达强制性义务时,则使用must(必须做什么);shall/may not 用于禁止性义务(不得做什么)。
2. 句法特征
为了保证涉外商务合同逻辑严密、内容完整,在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汉/英商务合同都多用结构复杂的长句。 但在句法层面,英文商务合同和汉语商务合同之间有如下区别:(1)英语商务合同多被动句,汉语商务合同多主动句。 “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高达51%~99%,而汉语则少很多。”(2)英语重形合。 英语商务合同需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复杂的意思时,定语从句篇幅就会较长、信息丰富,因此英语定语从句多位于中心词后,而汉语重意合,结构较松散,汉语商务合同往往将丰富的内容作为定语至于中心词前面。汉语定语从句位于中心词前。 (3)英汉状语从句的位置也不一样。 英文商务合同的状语从句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末,其位置相对灵活,而汉语商务合同中的状语从句通常位于句首,位置相对固定。
四、 语篇衔接视角下的涉外商务合同英译文本分析
(一)词汇衔接(词汇层)
词汇衔接是指通过意义上连贯的词将语篇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Halliday 和Hasan 把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词汇同现(collocation)和词汇复现(reiteration)。
英语商务合同经常会有一组反义词/一组意义上互补的词/具有一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共同出现的趋势(co-occurrence),这种现象称为词汇同现。 英译中文合同时,为了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应注意采用词汇同现的衔接手段。
例1:经买卖双方友好协商,现就购买金摩卡荒料(或大板)达成协议,其条款如下:
译文:This Agreemen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 Seller and Buyer after friendly negotiation,whereby Seller agrees to sell and Buyer agrees to buy Beige Moca Block or Beige Moca Slabs, subject to terms and conditions as follows:
译文画线部分均是英文合同常见的词汇同现。“made and entered into by and between”的实际搭配是:made by(合同由……订立)和entered into between(订立合同的当事人)。
涉外商务合同常出现词汇复现,即常出现近义词、同义词、上义词、下义词、语义联想词及某个词的原词或者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某个篇章或语段中。 如:英文合同中出现Whereas Clause,旨在解释合同签署的背景和目的。 翻译中文商务合同签署背景和目的时,可采用词汇复现的衔接手段。
例2:甲方在产品出厂前对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合格检验,甲方负责发货,在运输过程中如出现产品损坏,甲方按相关规定向承运方追究责任。
译文:Party B shall perform stringent quality checks on all products before shipment. Party B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damages to products during transportation.
例3:即使在此情况下,甲方仍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促使尽快交货。 甲方若逾期10 个星期仍不能交货,乙方有权撤销合同。 尽管合同已撤销,但甲方仍应如期支付上述罚金。
译文:Despite of the aforesaid situations, Party A shall adopt necessary measures to prompt delivery. If Party A fails to make delivery for ten weeks, Party B has the right to cancel the Contract. Notwithstanding the cancellation of the Contract, Party A shall pay the aforesaid penalty as scheduled.
“甲方”一词在例2 中以原词的形式出现了三次,译者翻译了第一个和第三个“甲方”,对于第二个“甲方”则采用省词的翻译方法。 例3 中,“即使”和“尽管”是一对近义词,这两个例子都体现了合同语篇中的词汇复现。 翻译时为了避免重复,选用不同的英文单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保留了词汇复现的衔接手段。
(二)语法衔接
研究者在自建小型中英合同类语料库(中英文合同均来源于笔者的翻译实践及权威合同类参考书所附的原版合同,中文合同语料库库容为94,780 词,英文合同语料库库容为89,102 词)的基础上结合python、jieba 分词对语法层的衔接手段的频数进行统计。
1. 照应(reference)
照应是指语篇中的两个语言成分可以互为解释。根据不同的显示方式,照应可分为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 通过python 统计,各照应的频率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自建小型涉外贸易合同中的照应手段比较
由表1 可以看出,在中文和英文的涉外贸易合同中,指示照应的应用远多于其他照应手段,这是因为贸易合同需要用大量的指示代词,以确保对象的明确性和合同的准确性。 汉语中最基本的指示代词有两个:“这”和“那”,但由于合同的文体偏正式,表示指代时多用“本”“此”“上述”等词语,在英译时不可简单地译成“this”或“that”,要根据具体的指称语义进行翻译。
例4:本协议一式二份,买方执一份,卖方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译文:This Agreement is available in duplicate, each party holding one copy. Both are equally authentic.
例5:到货通知单和装箱单一般按附件2、附件3标准格式编制。 对于部分无法满足该要求的卖方,经买方采购和物流部门同意,可采用自制格式。
译文:The notice of arrival and Packing list shall be made out as per standard format indicated in Appendix 2 and Appendix 3. As to the seller who cannot meet the aforesaid requirements, their own format can be adopted after the buyer's purchasing and logistic departments have agreed.
例4 的“本协议”直接译成“This Agreement”,而例5 中的“该”指前面提到的要求,因此译成“the aforesaid”,用古体词既实现了语篇衔接,又显示了英文合同的正式性。
由表1 可看出,涉外商务合同的人称照应和比较照应频数相对较少。 人称照应词汇有“it”“its”“their”“其”“他们”“自己”“它”等第三人称代词;比较照应词汇有“同等”“同样”“同类”“same”“similar”“other than”等。 英译时,要注意这些衔接手法的使用以保证英文合同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例6:敞装包装件底盘材质和滑木技术要求与滑木箱相同。
译文:The base plate's materials and skid wood of open packages shall be in line with those of skid wooden cases.
例7:捆扎时应使塑料袋或钢带紧捆在纸箱上,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切入纸面板而损坏纸箱。
译文:When tying up, plastic strapping or steel belt shall be tied up on the paper cases. Relevant measures shall be taken to avoid cutting into the paper panel by plastic strapping or steel belt, resulting to the damage to paper cases.
例6 运用汉语中表示总体比较的句子结构“与……相同”来回指前文提到的滑木箱的材质和滑木技术要求。 由于英语语篇中没有像汉语语篇一样的表示总体比较的语法结构,英译时,需要通过词来实现与汉语相对应的语法结构意义,即用“be in line with those”来表示一致关系,构成语篇衔接。 例7 中的“其”照应前文的“塑料袋或钢带”,英译时将“其”具体化,构成语篇衔接,以保证合同的严谨性。
2. 连接(conjunction)
连接是指通过连接词语表达句间的逻辑意义。 韩礼德和哈桑将连接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加合、转折、因果和时间。
加合连接在贸易合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合同长句居多,需要通过加合连接的衔接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转折连接是指通过连接性词语将两个语义相反的句子连接起来;合同经常涉及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因此贸易合同也常出现因果衔接词;时间连接能够将合同中的各个具有时间顺序的条款连接起来,使合同内容和结构更具有逻辑性。 英译时,运用加合、转折、因果和时间等连接手段,能够使合同的语言表达更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
例8:另外如违反如下考核项目时,还要接受卖方质量考核,具体质量考核细则如下。
译文:In addition, if the following assessment items are breached, the seller's quality shall be reass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detail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quality assessment.
例8 的条款是想表达如果产品质量违反了考核大项,应该通过更细化的考核内容对卖方产品质量进行重新考核。 翻译时,通过梳理上下文,采用加合衔接手段,最终选用be reassessed 一词来准确传达信息。
3. 省略和替代
在一个语篇中,省略可以避免重复,使行文简练、紧凑、清晰,信息突出。 省略和替代的衔接手段甚少在涉外合同中使用,即使存在省略和替代的手法,其成分都很明显,不易产生歧义。 中文合同常用“的”表达式起替代/省略作用,而英文合同主要用the same,either, both 等来表示替代, 用 the following, the aforesaid 等来表示省略。
例9:乙方在验收过程中有异议的,应及时通知发货方并妥善安排退货、调换等手续。
译文:Party B shall promptly notify the Supplier of any goods that are thought unsatisfactory to Party B in the course of aforesaid acceptance and shall make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for return and replacement of such rejected or unaccepted goods.
例9 的省略了“上述的”和“对任何货物”,英译时采用加合的衔接手,增加定语从句和“the aforesaid”一词来达到语篇衔接。
五、 结语
文章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分析了涉外商务合同的英译文本,在合同语篇中有意识地对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进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合同语篇的理解,指导译者运用语篇衔接手段进行语篇层面的合同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