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班级共同体的构建

2020-07-06于洪奎李红军

关键词:班集体家校共同体

于洪奎 李红军

班级文化作为班集体生存、发展、竞争的核心力,对班级建设、学生成长起着关键性的指导、指引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今一种比较流行、普及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沟通、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对班级文化的创设、核心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因而,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凝练班级核心文化让班级成长为一种命运发展的共同体,并在“班级共同体”的影响下提升学生基本素养、关键能力,形成特色班级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一、 为什么要组建班级共同体

班级共同体,即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教师、家长、教学媒介等教育资源有机结合组成的一种班级命运发展的共同体。

1. 社会需求。学校承担着培养人的重任,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责任担当、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六会”合格公民,班级共同体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利于学生基本素养和关键的培养。

2. “四有”班级文化建设的需求。班级文化归根到底就是班级生存、发展、竞争的内涵表现力和外显执行力,而内涵的表现力更为重要。一个优秀的班级要有优秀的班级文化,优秀的班级文化要有“四有”特质,“四有”班级文化即学生善学文雅、教师善思儒雅、家长明理博雅、班级奋进和雅。班级共同体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导向型,更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

二、 怎样组建班级共同体

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班级共同体的组建要以班级文化建构为核心,以“四有”班级文化特色为标准,发挥班级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充分整合班级教育资源形成互动、互组、互补的教育共同体。

1. 基础要保障,即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对于班级共同体而言,小组合作是其组建的前提和基本单位。班级共同体的组建要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并具有合作的能力。班级共同体的组建要考虑小组合作目前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学习习惯的互补性、学习能力的自主性,还应考虑小组内学生的性别、性格是否具有互补性以及小组间的组织协调能力、说服力等。

2. 目标要明确,即要组建什么样的班级共同体。班级共同体的组建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伴随着班集体、小组合作的发展而存在。当班集体和小组合作构建处于初级阶段时,班级共同体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并指导班集体、小组合作向着既定班级共同体目标发展。当班集体和小组合作创建构建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时,班级共同体以外显的形式存在,也就是班级共同体可以呈现,班集体、小组合作的文化内涵、动力开始作用并影响班级共同的创建。

3. 形式要多样,即班级共同体以什么样形式呈现。班级共同体根据其教育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家校共同体三种基本形式。对于班级共同体而言,无论哪种形式的共同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体、家校共同体就缺少了指向性;失去了师生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家校共同体就失去了方向;丢掉了家校共同体,班级共同体就是不完整的,就失去了教育的合力。因而,班级共同体的组建要充分考慮班级教育资源,应根据班级现状、需求去组建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发挥各个共同体的教育特性形成班级教育、管理的合力,这样的班级共同体才更有竞争力。

班级共同体不是班集体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简单叠加,它是小组合作学习在班集体中的理想表现,是班集体发展的高级阶段。理想的班级共同体必然根植于小组合作学习,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在“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班级有共同愿景、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了这个愿景、这个理想付出实际的行动。

猜你喜欢

班集体家校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