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2020-07-06吴海征
吴海征
【摘要】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应用肩关节镜下疗护之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相关的工作人员采取回顾性的解析手段,采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到本院的60例肩袖损伤病患,然后再为其提供肩关节镜下手术疗愈及其护理手段。结果:在本次试验之后,全部的患者都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此后也没有产生诸如褥疮、切口感染等病症,在医院修养了20天后出院。12个月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展开了随访活动,从回访的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疗愈的优良比率高达九成。结论:肩袖损伤病患在接受肩关节镜下手术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强化对其的护理程度,如此一来,就能够高效地提升手术整体的治疗成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比重,最终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肩袖损伤;肩关节镜;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5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167-02
1 引言
肩袖损伤是临床属于一项应用得十分广泛的肩关节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这项病症的发病的几率相当的高,大概有两至四成的肩关节疾病病患都有肩袖损伤的症状。通常来说,手术已经成为疗愈肩袖损伤的关键方法之一,伴随肩关节镜技术的逐步革新和进步,而现如今,关节镜下的小切口疗愈手段具备诸多优势,即微创、可靠、高效等,因此已经被普遍地使用于肩袖损伤的疗愈过程中。但是,不容乐观的是,一些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依然会面临并发症的困扰,耐心的护理治疗是提升疗愈成效,减少并发症出现几率的核心要义。为了能够进一步地整合护理方法,笔者将采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到本院的60例肩袖损伤病患,然后再为其提供肩关节镜下手术疗愈及其护理手段,由此完成回顾性的分析。具体的分析阐述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在这次回顾性试验中,采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到本院的60例肩袖损伤病患,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然后再为其提供肩关节镜下手术疗愈及其护理手段,全部的病患都已经接受了专业化的 X 线、CT 扫描以及 MRI等方面的诊断。在本次试验之中,总共涵括3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年龄处在31岁至70岁区间内,平均( 40. 8 ± 1. 9) 岁。所有的患者都已经在肩关节镜下接受了肩袖修复治疗。
2.2 治疗方法
2.2.1 术前准备工作
首先,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治疗。耐心地向患者及其亲属阐述有关于肩关节镜手术的资料信息,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患者焦虑的心理。针对患者所担忧的隐患,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讲解并引导。依照患者的不同病症情形,说明功能锻炼等方面的知识,由此给后期的身体恢复奠定重要的基石。其次,提前准备皮肤管理。在正式进行手术1天之前,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以患侧肩关节作为中端,在上、下500px位置修剪指甲。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12小时之前,患者不允许食用食物。患者及其亲属需要遵循医嘱完成相应的药物敏试。在手术前30分钟,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叮嘱服用术前的药物。第三,医护人员还需要提供术前设施以及手术室的预备服务,在手术之前,相关的医护人员要按照实际需要预备灌注液、无菌产品、切割创削机制、摄像机制等设施装置。尽可能地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的手段对气化刀头等器械进行整理。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手术之前的一天,负责人要安排专业的消毒手术室,同时还需要在手术室区域安置净化层流手术间,室内的温度需要严控在23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同时,室内的湿度需要把控在五至六成。在此期间,尽可能地不要让闲杂人等进入手术室,如此才能够维持手术室空气清洁,防止切口感染的问题出现。为了降低术中出血的几率,相关的医护人员还应该提前完成好灌注液的预备工作。
2.2.2 术中配合工作
手术期间,护士需要严格地核查患者的个人资料,同时帮助麻醉师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的方位,准确搭载仪器,仔细地调控各方面参照指数,由此有助于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尤其是对于器械护士,其务必要娴熟地掌控手术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2.2.3 术后护理工作
首先,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耐心地查看患者的各方面生命体征。在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心电监护,能够确保患者的呼吸能够顺畅,不仅如此,相关的医护人员还需要仔细地检查患者手指、患肢末梢的活动状况、知觉和血運等状况,只要产生了麻木、手指冰凉的情况,就需要在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其次,为患者提供功能锻炼方面的引导。依照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将锻炼的强度把控在科学的范畴中。通常来说,在手术之后的0至21天内,医护人员要利用患肢将三角巾悬挂至患者的胸前,前期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耸肩,腕关节拉伸等简单运动。其次,在手术之前22天至24天,医护人员可以继续进行早期活动,渐渐地开展肩关节内、外旋等长练习。第三,在43至84天内,患者可以持续性地进行主动练习,比如说,前驱可以上升至160°至180°之间,肩外展需要控制在90°之中。第四,从十二周开始,患者就需要接受抗阻方面的培训。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自行开展一些运动练习。第五,为患者提供出院引导。在在患者即将出院的时候,需要跟患者及其亲属普及注意事项,同时着重告知患者持续展开肩关节的前屈上举、耸肩等方面的训练。告知患者按时回医院进行复查,只要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就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诊断。
2.3 试验指标
优代表已经没有了疼痛感,肩关节效能已经恢复。良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较小。可则代表患者的疼痛感有减少的趋势。差则代表上述指标都没有达标。
3 实验结果
在本次试验之后,全部的患者都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此后也没有产生诸如褥疮、切口感染等病症,在医院修养了20天后出院。12个月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展开了随访活动,从回访的结果可以看出,患者疗愈的优良比率高达九成。具体数据参照下表。
4 讨论
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袖损伤作为一项高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已经渐渐地获得了医疗界的肯定。由于在手术后,诸多的患者会因为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患上并发症,因此,强化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工作的力度,合理地完成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工作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飞.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1):180-181.
[2] 李小飞,谢文瑾,盛路新.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37)11-12.
[3] 曹芳.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10):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