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杂音重奏课堂和谐乐章

2020-07-06李文凤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杂音和谐

李文凤

摘 要: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杂音的出现往往会破坏课堂的和谐.本文对杂音产生的原因及正确处理的方法进行论述。作为教师应放下权威,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提高亲和度;充分准备,灵活运用,提高机智度;贴近生活,尊重事实,提高感召度,充分利用“杂音”这种创生的课堂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 杂音 亲和度 机智度 感召度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为了构筑和谐课堂,教师们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环节,安排好每一个课堂活动,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有意识有动作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接受态度,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青少年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们情感强烈,富于想像,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再加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致使青少年的视野开阔,批判精神增强,所以学生有时不会按照教师精心预设的“乐章”进行“演奏”。他们会提出行人尴尬的问题,他们会质疑教材的说法,使整个课堂无法按照教师的既定教学思路走下去。于是这些干扰或阻碍教学进程,使教学计划无法顺利进行的声音称为“杂音”。[1]

课堂上的“杂音”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教师应如何正确应对“杂音”,让“杂音”重奏课堂和谐新乐章呢?

一、放下权威,追求公正,提高亲和度,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作为教师对待学生课堂提出的不同自己的问题的言论,不要漠然置之;也不要过快的板起“包公脸”,妄下定论,把它视为谬论;也不斤斤计较,咬着这个问题不放,直到学生屈服为止。这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处理方式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抵触,这样必然影响教学的直接效果和长远效果。相反的,我们应该关心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宽容学生的过失,提高亲切力,不仅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也会让我们的教学收到实效。[2]

如在讲到“弱势群体”这个内容时,学生正积极交流身边的弱势群体,突然有学生说:“没早餐吃的人。”同学们哄堂大笑。原来这位同学上早读时吃面包被老师没收了,他把对老师的不满带到了这节课来,扰乱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如果我再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话,这个学生可能把不满的情绪又带到下一节课,导致整个教学生态的紊乱。为了重整教学秩序,调节师生双方的不良情绪,我说:“没有早餐吃的人确实可怜。由于学校早餐供应不足而吃不上早饭的同学和因为家庭困难而吃不上早饭的同学比起来谁才是弱势群体呢?”“当然是由于家庭困难而吃不上早餐的同学”。“为什么?”“因为啊他们更加符合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由于我没有直接批评这个同学,反而来个错误归因,将他没有吃早饭说成是学校的责任,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课堂教学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3]

在整个教学的生态系统中,师生关系是最薄弱的一环,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会导致整个教学生态系统的失衡。特别是在“杂音”的处理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充分准备,巧妙应对,提高机智度,促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杂音”的出现当然也难避免,这对教学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教学机智,让“杂音”这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为我所用促进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叶澜曾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课堂上的“杂音”,作为教师必须“以学论教”,巧妙应对,要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有一个随机应变的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有一双耐心倾听的耳以及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采取教学机智,发挥语言或幽默,或夸张,或哲理的功能,把我们课堂上捕捉的“杂音”,或“移花接木”巧妙如题,或“顺水推舟”回归主题,或“借题发挥”引申主旨,促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对待杂音,我们要利用教学机智,将师生之间的思想冲突转化为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课堂资源的生成,把学生偏离主题的思维,错误的思想重新拉回了正轨,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地发展。

三、贴近生活,尊重事实,提高感召分,促进教育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和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而办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生活的需要,它源于生活,又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不开的”。在课堂中,我们必须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生活发展与需要,把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感召力。

我曾利用教材的数据说明我国粮食的浪费情况,但学生对课本材料不仅不感到触目惊心,还对课本的这个数据嗤之以鼻:“哼,骗小孩啊,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数据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所举例子没有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反而产生了“杂音”。我要求学生课后开展“勤俭节约”的主题活动,通过对同学中浪费行为的走访调查,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最后在校园广播发出“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倡议。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

学生的“杂音”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当然“杂音”也会扰乱课堂秩序,妨碍教学进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容应对,不要剑拔弩张。我们要树立平等民主的意识,放下权威评判;拥有宽容理解,放弃偏激固执;运用机制灵活,舍弃墨守成规;突显现实生活,远离枯燥抽象。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多一份师生之间的默契,少一份教与学的暌违,让“杂音”重奏课堂和谐新乐章。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哲学》梁渭雄孔棣华主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123

[2]《中学心理学》陈安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7

[3]《陶行知全集》[M]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杂音和谐
青少年心脏有杂音该怎么办?
青少年心脏有杂音该怎么办?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莫让杂音乱阵脚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杂音指标维护探析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站立位听诊:排除儿童病理性心脏杂音的可靠方法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跳动的精灵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有杂音不一定就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