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圆的面积”的教学策略

2020-07-06何小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圆的面积策略和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何小琴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一直以来就是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往往也会在数学的学习中下更大的功夫。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许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有一些困难,因为它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圆的面積”相关的知识,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中“圆的面积”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圆的面积  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152-02

“圆的面积”和学生以前所学过的图形面积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个曲线图形的面积,学生在理解不深入的情况下,很难直接算出它的面积结果,这一部分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对圆有一个具体抽象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解决相关的问题。

1.情境教学,助力认知

小学生还处于大脑发展的时期,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很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理解起来也会有所困难。对于“圆的面积”的学习,教师不能直接让同学跟着书本去学习,在课堂上也不能过于死板,这样很难让同学们理解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只有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才能更有兴趣的学习,对学习的内容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教师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通过情景设想来理解“圆的面积”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了一个具体的思想,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具体定义时,可以先让同学们联想一下所见过的圆形物体,例如呼啦圈,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将呼啦圈放在地上,它所包围的地方就是一个圆的面积,通过这种实例的列举,由一个具体的物体引入要学习的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不仅能让他们通过情景设想来理解圆的面积的具体含义,还可以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学生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固定的设想,也会对曲线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交流讨论,分析问题

2.1 问题猜想

在学习新知识时,首先让同学们对所学问题提出猜想是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没接触新知识就有老师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大胆的猜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圆的面积”相对于其他数学知识来说更为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同学们将圆和所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等进行比较,再让他们猜测圆相对于其他图形来说不同点在哪儿,这种猜测可以活跃学生的思想,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铺垫。

2.2讨论猜测,积极引导

小学每个学生的思想不同,所猜测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老师们可以让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讨论,通过激烈的讨论后,再让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对“圆的面积”的具体含义发表意见,老师在听过同学们的不同想法以后可以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学习的不足点,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薄弱的地方加强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同学们的具体猜测,逐步通过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引出“圆的面积”的具体求解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再让同学们旋转或者平移三角形,让同学通过自己动手画图的方式得出一个圆,再让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看是否能够得出“圆的面积”求解公式,如果学生不能很快的通过所学知识引导出新知识,老师也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同学们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往往会更容易对学习的过程印象深刻,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要逐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的转化过程,不能太注重于得出结果,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3.联系事实,解决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圆之前,所学习的都是像长方形,三角形等由直线构成的图形,在以前所学知识的影响下,他们更容易对直线图形有一个固定的认识,因此在他们接触到圆时,对曲线图形很难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圆的面积”的学习着重于对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只有转变固定的思维,才能对圆的面积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在解决有关“圆的面积”的问题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联系事实会让学生发展“圆的面积”计算的规律,更好的计算出正确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多边形的思想,首先让同学们根据五边形六边形等见到的多边形一步步进行推导,在了解到八边形十六边形时学生就会发现多边形的形状越来越接近“圆”,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入极限的相关思想,带领同学们想象n边形和圆的形状,就会发现正n边形和圆十分接近,而多边形是由直线组成的,学生就可以由直线引入曲线,对曲线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圆的面积”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通过不断推导得出“圆的面积”解决思想。

4.分割法推导公式

学生在明白了“圆的面积”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尝试着推导一下面积相关公式了,在推导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分割法让学生理解“圆的面积”求解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分割法就是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然后进行分割,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后就会发现圆在无限次分割后接近于无数个长方形,通过长方形面积求解公式,学生就会明白在“圆的面积”求解中最重要的就是半径r,然后老师就以在同学们明白了半径的关键后,及时带领同学们推导出最终解题公式。

5.练习检验,巩固新知

数学的学习课堂知识是关键,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习题训练,数学不像其他学科,它的逻辑性比较强,如果不加以练习,学生很快便会将学过的知识忘记,对于“圆的面积”的学习,老师在讲完课之后,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课后习题的练习,习题的练习才是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渠道。比如老师在讲完后就可以给同学们通过例题的讲解加深同学们的学习印象,老师可以找一个题中只有圆的周长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周长来求圆的面积,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根据所学知识就会知道首先求出圆的半径,才能得出面积,这样的例题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老师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中“圆的面积”是一个比较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但同时它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结合不同的教学实况积极改善自身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有一个比较牢固的把握,只有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打好了基础,在以后有关“圆的面积”的深入学习中才能更加轻松。

参考文献:

[1]叶智辉,韦宏方,王祖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面积》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58-59.

[2]李艺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方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08(11):48-49.

[3]李贤志,肖西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从“圆的面积”教学中引发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4):31.

[4]莫云静.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J].教育界,2017(6):127-128.

猜你喜欢

圆的面积策略和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亲历过程,感悟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