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2020-07-06徐雨辰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造价大数据

徐雨辰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造价领域存在的数据信息管理、项目建设成本信息缺乏专业分析等问题,提出了战略背景下的大数据+成本三算对比报表的精细化管理解决方法,通过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和分析系统,解决了数据信息储存滞后且未被灵活运用、施工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模式是指在正常管理流程的前提下,对目前已应用的管理模式进行细化改进。此类管理方式能够切实完善管理体系的细节缺陷问题,可全面提高项目的经济收益。

当前,国内的业主方在工程管理中常常出现“造价一超再超,工期一拖再拖”,而承包方却为了争夺市场,低价中标后寄希望于施工过程签证变更来申请费用索赔用以弥补成本或增加利润。项目管控不当、区域公司各自为政、集团管理失控,造成了大量企业效益的降低。2011年,全建筑行业产值利润仅为3.6%,2017年利润率更是创15年以来的新低[1]。故,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饱和,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1、国外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应用

在西方国家中,工程精细化管理已经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得到应用,例如:工程前期的项目信息获取、建筑设计、施工技术、造价管理等一系列方面,均可实现较高水平的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大数据建筑信息的获取和建筑LCA设计。该管理模式可以使甲方在建筑开始前通过指标数据查询得知项目建安费用,同时使得乙方各类型企业获得实时更新的项目数据。在建筑设计时就可通过LCA设计,从原材料生产、建筑设计、材料供应、施工规划、運输管理、施工、施工环境、工程竣工结算、拆迁废料运输处理等全过程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对物料、运输、经济、环境、施工等多种维度实现归集,便于工程不同角色的实时查阅,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质量。

而将其运用于工程造价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建设单位、咨询单位有序地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实时成本监控,确保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2、国内造价精细化管理需同时代接轨

在工程造价领域,当前的精细化管理主要根据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控制;例如,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内容主要是控制工程量清单、清单计价等文件编制的错漏;对工程变更工作的精细化管控主要在于多级审核制度和时间限制原则等。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拓展,使得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模式逐渐朝着信息系统数字化、人工智能、团队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精细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与时代脱节的问题。首先,工程数据的存储方式滞后、结构化程度低;其次,项目的建设成本信息没有专业的分析和经验数据(指标)比对;最后,工程造价项目的结果数据未被灵活使用。即使企业、行业相关的历史工程项目数据有所保存、内容完好,但仅凭自身信息技术,少有单位能够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和结果推断。

3、信息技术优化工程造价领域的管理工作

当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共识。通过技术升级、流程优化等手段,工程造价市场也不断提升效能。信息技术也给工程领域带来了更多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和选择。通过该技术,可收集整合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等信息。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准确识别、分析此类结构化的数据,从而通过模型设定和算法,对相近的工程项目状况进行评估优化,以便管理者科学地掌握工程造价理事项,以此来提高项目建设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首先,借助标准的API接口可以把分布在企业、建材商、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设计监理、OA、ERP等场所的数据信息纳入工程项目大数据收集系统[2]。其次,运用智能识别技术、智能解析技术、标准化编码技术等建立智能数据收集平台,大数据与机器建模技术有效结合的标准化实施方案,可迅速把各部分工程造价信息载入总数据库,达成由载入至识别、识别至标准化、自动化、可视化的全过程智能操作。最后,在数据分析时,要实现数据与专业的紧密整合,构建完善成规范化的工程造价体制,其体制需要涵盖造价信息归约标准、数据标准、编码标准等内容,这些标准是确保企业未来数据标准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4、模型的调控设计对精细化管理的增益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工程造价控制和施工效益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促进意义。以往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侧重于项目建设初期的预算和后期的结算等内容,相对忽视了项目建设早期的概算阶段、项目进行阶段的变更管理。根据相关调查表明,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实际效用的管控方式为全过程成本管理模式[3]。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完成成本管理具有很明显的实践优势,可以改善以往工程建设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更科学高效地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迅速、实时;其二,准确,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更精确地估算施工中的成本耗费量,优化了工程项目在造价环节上的精细化管理。

5、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工程精细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持续拓展,各类针对建筑企业的信息化产品也由传统的软件类产品纷纷转向以产业链整体(或局部)数据为核心的即时售卖服务,甚至以BDA(Big Data Anlysis)为核心的数据分析类产品也逐渐完善成型。这大大完善建筑工程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项目获取模式,以及项目周转率。

大数据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可以使企业历史项目数据、内部资料结构化,形成企业指标数据库,对企业项目相关的造价数据、建设指标数据、成本管控数据等进行专业分析;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把控。

如图1所示,为利用行业或企业的历史项目数据进行的造价数据整理、清洗和建模分析。其中通过工程算法的设计,可将模型贴合不同客户的管理需求。其形成的成果不仅可以分析单个项目的各项数据,比对数据库类似工程的项目指标,还可以对模拟工程进行运算,得出项目概算。如未来与市场数据对接,即可与人材机数据匹配,通过运算分析,直接得出更为准确的项目造价数据。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工程造价的各项数据管理,可以在造价工作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为其进行多方位、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前期,可向甲方快速准确的计算出概算成本。中期,可通过各方企业在成本管理系统分别上传的数据和变更签证对项目成本进行管控,可对项目超预算、收付款逾期等不规范操作行为和不合理数据进行警示。借助精细化管理来构建成本管理系统,也可运用自定义表单将预算数据直接载入管理系统,对其进行造价指标分析,并允许每月更新实际的施工成本,将合同、采购和其他成本费用汇总为成本三算对比报表,如下图2所示,进而切实地实施成本控制[4]。后期,可通过历史项目指标,对项目成本管理进行复盘和报告汇总,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同时项目数据收归数据库,可通过判定后成为指标的样本。

大数据趋向于数据信息化的收集与数据高效处理的发展势态,不同的工程造价项目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与便捷性,有助于企业各部门数据的共享、更新、全面。另外,信息技术软件将得到充分利用,在传统信息收集的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虚拟平台上实施建筑模拟设计与成本计算,并与管理实践相整合,再加之精细化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就能够实现新时期企业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结语:

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大数据和各类信息化的新技术为各行各业的拓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挑战,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管控,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造价领域的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降低了工程早期建设投资的风险,还可以通过成本管理系统对造价指标进行分析,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细化管控。

参考文献:

[1]郑晓飞.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20):92-93.

[2]李瑞云.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对策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7):90-91.

[3]何高攀.浅析项目施工阶段成本的精细化管控[J].建筑与预算,2020(02):16-19.

[4]孙金华.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2):213-215.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工程造价大数据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