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第二外语(阿拉伯语教学探究)

2020-07-06夏小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解决对策教学质量

【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英语+小语种”复语型人才的需求,使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并开设二外阿拉伯语课程。但由于阿拉伯语难度大,实际的教学过程存在诸多困难。如何改进二外阿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优秀的多语种复合型人才,是我国高校二外阿语教学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经验,试总结二外阿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二外阿语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  第二外语(阿拉伯语)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H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136-02

一、二外阿语的教学目标

(一)开设二外阿语课程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阿拉伯语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在世界语言中占据独特的重要性。“一带一路”战略也全面带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顺应发展趋势,开始学习和运用阿拉伯语。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是“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对外交流使用的主要语种,但“一带一路”建设还需要了解沿线国家的文化,与人民更好地沟通,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之中的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则需要语言搭桥,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沟通的工具。除了英语,学习沿线国家的语言也非常重要,“英语+小语种”复语型人才的培养就随之受到重视,因此,阿拉伯语课程作为选修课、第二外语课,不断在高校中开设起来。

(二)二外阿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第二外语教学大纲》指出,二外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能以二外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门语言课程,首要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包括字母书写、发音、语法等,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学习一门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与学习语言本身同样重要。阿拉伯語与阿拉伯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拉伯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合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一种文化,阿拉伯语作为这种文化的载体,无不体现着该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伊斯兰特色。尽管与阿拉伯相关的词汇、新闻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阿拉伯世界在人们的脑海中仍然是固有的印象,遥远、神秘、充满异域风情。加之近年来一些阿拉伯国家恐怖主义泛滥,动乱不安,社会上许多民众对阿拉伯民族、伊斯兰宗教产生严重的偏见。这种偏见正是因为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缺乏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二外阿语课程除了教语言,文化讲解也必不可少,使学生揭开阿拉伯世界神秘的面纱,了解其文化背景、宗教礼仪、生活习俗,具备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在交际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二外阿语的教学困难

尽管高校为英语专业增设阿拉伯语二外课程,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选课人数不足,开课不开班。一般情况下,高校二外课程会开设多个语种,供学生自由选择,选课人数达到规定的数量即可开班。而阿拉伯语是公认最难学的语言之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兴趣,但往往因为难度太大,转而选择简单易学或者自己更感兴趣的语种,如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所以,阿拉伯语二外课容易面临选课学生不足无法开班的问题。

(二)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完善。二外课作为辅助课程,一周只有4课时,一学期共72课时,而之后的学期课时更是减半。在如此有限的课时,要掌握一门全新的、复杂的外语,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此外,二外阿拉伯语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其课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比如,教材的严重匮乏,目前一般会选用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一年级的基础教材。专业学习课程的教材,内容详细、全面、深入,难度自然也非常大,比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编阿拉伯语》、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阿拉伯语基础教程》等系列教材。其他自学、“一点通”类的教材又太过于简单,不成体系,不适合用作课程教材。在目前的状况下,教师只能使用专业教材,别无他选。

(三)阿拉伯语学习难度大。阿拉伯语属闪含语,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大部分二外学生在上了几次课之后便表示“阿拉伯语真的好难”。

1.入门字母学习难。阿拉伯语共有28个字母,发音方面,顶音、喉音、颤音是英语和汉语中都没有的,学生开始接触这类发音时完全不适应,短时间内很难掌握。书写方面,字母单独书写与在单词词首、词中、词尾的书写形态相差较大,有些字母的基本形态相同,但字母里点的个数、位置不同,导致学生容易混淆,记忆困难。拼读方面,由于阿拉伯语没有脱离辅音而独立存在的元音字母,元音是通过发音符号与辅音拼读而成,在阿拉伯语一共有十三个发音符号,除去字母本音静符之外,也就是说每个字母与发音符号构成十二个音素。只有对发音符号、字母发音、字母书写规则熟练掌握后,才能顺利拼读生词、句子。入门阶段的难度可见一斑。

2.阿拉伯语语法复杂。名词有性(阴、阳性)、数(单数、双数、复数)、格(主格、宾格、属格)、指(泛指、确指)之分,动词有过去式、现在式,且分别有14个人称变位。在教学实践中,有时遇到一些语法点,教师往往无法避免要给学生讲解,但语法点讲多了,学生掌握不好反而记忆更加混乱。

3.应用效果不佳。阿拉伯语学习本身难度大,加上课时有限,且学生本专业学习任务重,课下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练习,整个课程学下来,只能勉强应付考试,无法达到一个自如使用阿语的状态,更达不到二外教学大纲的目标。

三、提高二外阿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客观方面。应该提高对第二外语的认识,加强和重视第二外语教学。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无不开设第二外语课程,可见其重要性,它是我国外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语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考研、就业有切实的作用。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各国日益增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使英语+小语种复语型应用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课就是培养这类人才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应该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各语种二外课程更多的重视,在师资培养、师资职称晋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二)主观方面。由于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英语专业本身课时多、任务重,客观条件很难改变,要应对二外阿拉伯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只能从师生主观方面的努力做起。

1.做好二外阿语课程宣传,保证足够的选课人数。任课教师在选课前做好宣传工作,比如,在相关年级开展有关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的讲座,增加学生对阿拉伯语了解,消除学生对阿语的固有印象,提高学生学习阿语的兴趣。再比如,开展专门介绍二外阿语课程的讲座,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和目标、考核方法和范围、成绩评定规则、已选课学生的学习反馈和建议等,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增加选课的人数。

2.改进二外阿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着眼于教学过程内在规律的分析”,“研究如何优化组织和实施教学,以有效地完成和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

1)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轻教学难度。阿拉伯语本身难度大,且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对新语言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有限的,不能为了赶进度,给学生灌输式地讲解过多的内容,否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阿拉伯语语法规则精细复杂,不能以阿语专业的标准来要求二外学生,应适当降低语法难度,更多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2)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对所学知识体系进行有意义的自主构建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用在二外阿语教學中,也就是教师应该多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多练习、多思考,对新学的知识点“趁热打铁”,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初期阶段学生对阿语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规则(阿语共28个字母,书写变化复杂,有单独写、在词首、词中、词尾写法的变化)的练习和掌握,是阿语入门至关重要的一步。

3)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会影响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学习字母阶段,教师可以制作字母卡片,让学生认读,或者给学生观看阿拉伯语字母歌曲视频,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加强记忆。入门阶段完成后,可以给学生观看简单的阿拉伯语动画、电影等,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的词语、句子,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小游戏和小竞赛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

3.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相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交往密切,但仍然有很多人对阿拉伯世界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些误解。他们可能认为阿拉伯国家都是石油富国、男子都可以娶四个老婆、所有的女性都是只能穿黑长袍等等,但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阿拉伯世界在发生变化,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消除误解,就要了解文化。可以给学生介绍阿拉伯饮食、服饰文化,书法艺术,伊斯兰宗教文化,日常生活和交往各个方面丰富的宗教用语等等。学生们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清楚他们的习惯、特点、礼仪、禁忌等,在交际中保持自信、自如和尊重的态度,达到理想的交际目标,成为更加优秀的“英语+阿拉伯语”复合型外语人才。

结语

阿拉伯语在高校英语专业二外课程设置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将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二外阿语课。任课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国家的方针战略,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计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真反思总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深刻思考和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银举.对高校第二外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J].河南教育,2009.

[2]崔金帅,李可儿.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5).

[3]马冬,陈丰艳.“英语+小语种”复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一带一路”为视角[J].知与行,2019,(1).

[4]刘瑾.高校阿拉伯语二外教学改革与探讨[J].山东工会论坛,2015,(1).

[5]王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教学刊,2016,(15).

作者简介:

夏小燕(199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言学、阿拉伯文化。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解决对策教学质量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网络资源在阿拉伯语教学中的应用及成效分析
阿拉伯语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探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