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自然资源,有效开展幼儿游戏活动
2020-07-06阮琳
阮琳
【摘要】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可以更加丰富游戏的形式,扩展游戏的空间,使幼儿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周围有利的自然环境,提供条件去挖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游戏环境。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者,游戏活动的创造者。而教师,则需要在游戏的实施中去不断完善,在反思中不断提升,促进游戏更加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 幼儿游戏 挖掘 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009-01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游戏材料来源,具有取之方便、用之环保,玩之有趣等特点,其多样的品种、不同的质感能给幼儿多种感官的刺激,有效扩展幼儿的游戏空间。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同时教师给予适时地指导、适可地帮助、适当地提升,有效促进游戏顺利开展。
一、环境
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是幼儿游戏的首要条件。我们生活在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态园林城市,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楠竹、茶叶、苎麻、桂花是我们的特色;稻草、木头、落叶、石头随处可见。我们经常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带着幼儿来到户外观察、探尋、发现,利用他们拾回的木块、枝条、麻绳、松果、羽毛开展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深受其喜爱。很多家长受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也成为收集自然资源的有心人,如果皮、果核、果壳等,她们收集并制作的游戏材料成为了幼儿游戏材料的主要来源。
二、幼儿
(一)让幼儿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者
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它们的外表形象,而在于这些材料是否能成为玩具,是否能利用这些材料去进行游戏。因此,我们有意识地让幼儿主动、自发去采集自然界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走出园外,孩子们在山上发现各种树皮、树叶,各种果实、果壳,各种野花、野草等;在河边,带回了色泽不同、形态各异的石头;在郊外,拾到了金黄的稻草,柔韧的麻绳、美丽的羽毛……在园内,幼儿在早餐的食物中留下了吃剩的玉米棒;在水果时间留下了苹果皮、柚子皮……幼儿在不断地开发与收集中对自然资源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主动,这些材料不仅给幼儿的生活带来了一份大自然的气息,同时也满足着幼儿“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喜好,更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让幼儿成为游戏活动的创造者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活动,放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去选择游戏的材料、内容、玩法与规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如在一次玩草垫时,我根据草垫的特性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提前预设了游戏玩法。孩子们不出所料,都在积极主动地探索草垫的不同玩法,这些玩法都是在我的预设之内,我开始对自己的预期计划和孩子们的表现感到很满意。然而当户外活动时间快要结束时,我让孩子们拿着草垫坐到草坪上做一下放松运动,有三个孩子将手中直径不同的草垫重叠在一起,拼成了一个大大的三层生日蛋糕,接着,他们找来不同的枯枝、凋谢的花瓣装饰“生日蛋糕”,并分配起了角色,选出了“小寿星”,扮演起了“爸爸”、“妈妈”为“小宝贝”庆祝生日……。在孩子们利用草垫的这次自发性的游戏中,将我所认为不适宜开展的结构类、美艺类、角色类游戏玩得淋漓尽致,我被孩子们的创意、想法彻底折服了。孩子们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的形式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只有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才能真正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三、教师
(一)在观察中实施完善
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观察者、参与者、倾听者,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的观察,了解幼儿对自然资源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发现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游戏材料,确定何时参与、介入幼儿的游戏,做出有效的指导。观察幼儿的游戏,有利于游戏计划的制定,将儿童游戏的经验与教育教学活动中提供的经验相整合,帮助幼儿形成系统的、丰富的经验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在交流中反思提升
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游戏,幼儿有成功、满足的快乐或失败、不如意的情绪体验,教师应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同时,教师也了解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游戏时,材料与玩法有哪些不足,并得以更有效地改进与提升。
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幼儿游戏创设了最大的发展空间,使孩子获得了更多自由自主的锻炼、表现机会,真正实现了“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朱耀梅.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游戏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