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公谏厉王弭谤》难句释疑

2020-07-06秦志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衣食省略副词

秦志强

《召公谏厉王弭谤》选自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文章短短三个小节,寥寥300余字,记述了一段发生在公元前845年召公两度苦谏厉王而无果的史实。全文惜字如金,内蕴丰厚,启人心智,曾被收录到最早的蒙学读本《古文观止》中,后来一直成为人教版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由于这段史实距今久远,加之用词极为精简,文中有不少疑难句子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一些参考译文对这些疑难字句常常采用笼而统之的意译,故意绕开难点,或语焉不详,或模棱两可,或似是而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这些难点、疑点是无法回避的,而且这些关键句子又直接影响着对整篇文章意旨的把握和理解,不容浮光掠影地轻轻带过。现不揣浅陋,对其中四个难句逐一辨析释疑。

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主旨句。虽然耳熟能详,但要精准理解却颇不容易。试比较以下三种翻译:

1.堵住老百姓的嘴,其重要性超过防止河水泛滥。

2.防范老百姓的言论,其难度超过防备河水泛滥。

3.封堵老百姓的批评指责,其危险性超过堵塞河水导致的泛滥。

以上翻译貌似都能做到字字落实,意思似乎也大致说得过去。其实,这三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值得细作辨析。

要准确理解文中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准确把握三个字词的意思:“防”“口”“甚于”。本文中的“壅”“防”“障”三个字,其实都是“封堵、堵塞、阻止、防止、防范、防备”的意思;“口”,本来是指(老百姓的)嘴,具体到本文中,应该指老百姓嘴里发表的言论,又专指批评、指责这类言论;“甚于”是指“超过”“胜过”,这个词不存在什么争议。如此,对“防民之口”这四个字,解释为“堵住老百姓的嘴”“防范老百姓的言论”,或者“封堵老百姓的批评指责”,都没有对错之分,但是它们却有优劣之别。文中所说的“口”,自然是指言论,而且是负面的言论,如此,“封堵老百姓的批评指责”就是最佳解释。

“甚于防川”这四个字,在字面的解释也没有争议。问题在于,到底是什么“甚于防川”?是“重要性”?是难度?还是危险性?要回答这个问题,仅从字句本身是无法寻找到答案的,我们必须联系它的上下文,才能寻找到最佳答案。请看这句话的下文:“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显然是说堵塞河水的危险性,因此,从行文须讲究意脉连贯的角度看,显然是第三种解释——“封堵老百姓的批评指责,其危险性超过堵塞河水导致泛滥”才是最合理的翻译。整句话用比喻的方法,说明封堵百姓言论危害很大,比堵塞河水还严重,必须广开言路。如此理解,能够与下文中“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话形成文意上的勾连照应。

前面两种翻译,其错误在局限于文字而不顾及文章主旨。第一种翻译——“堵住老百姓的嘴,其重要性超过防止河水泛滥”,它的意思在于强调堵住老百姓的嘴很重要,很关键,很要紧,言外之意岂不是要厉王加大防范力度?如此,召公岂不是在进谗言?岂不是在助纣为虐?第二种翻译——“防范老百姓的言论,其难度超过防备河水泛滥”,它的意思在于表达封堵老百姓的言论这事很难办,言外之意这岂不是暗示厉王要多做准备,多加防范?如此翻译,显然与召公苦谏厉王要善待百姓,听取民意,广开言路的用心恰恰背离了。基于以上分析,第三种翻译才是最佳答案。

二、“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对上面这个句子的翻译也是见仁见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这样,社会的财富衣食就会日益丰富。

2.他们是扩大社会衣食财富的人。

3.大概是用来增加财富衣食的一条途径吧。

要准确解释这个句子,必须首先把握其中三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个是“其”。它是代词还是副词?如果视作代词,似乎也能讲得通,译为“如此”“这”或者“这样”。其实,该句原本可以完整地表述为:“此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文言文特别是先秦以前的文章,在语意上表述没有疑义的情况下,是能省则省的,就此省掉了“此”。因为这个缘故,“其”在阅读中就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省掉的那个“此”,而被看作了代词。“其”固然可以做代词,但这里不是,而是副词。这类副词通常放在句首,跟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可视具体情况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等。这里可译作“大概,或许”,如此翻译,更符合召公劝谏厉王的实情实境,其谏言也更切合一个劝谏者身份和口吻。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其”有时也可放在句中,这个句子若句首加上省略掉的那個“此”字,就可视为“其”放在句中的例子。文言文中“其”在句首句中作副词的这类情况比比皆是,例如: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对土石又怎么样呢?)②其皆出于此乎?(《师说》)(或许都出于这些原因吧?)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你可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心愿!)④吾其还也。(《崤之战》)(我们还是回去吧。)去掉这些副词,原来的意思没有大的改变,但语气轻重明显不同。

第二个是“阜”。它本来是形容词,指物资多,丰盛,繁盛。成语“物阜民丰”中的“阜”即此意。而文中将“阜”放在动词的位置上,可以直接译作“扩大,增加”之类,也可以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作“使……变多”之类。对“阜”的理解,没有多少争议,兹不赘述。

第三个是“所以”。这个词语在句中的解释颇值得推敲。像“这样,社会的财富衣食就会日益丰富”这类翻译,意思是对的,但故意回避了对“所以”二字的解释;像“他们是扩大社会衣食财富的人”这类翻译,虽然没有回避,也试图直译,但却翻译错了。“所以”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它是个固定结构,通常有两种翻译:其一,翻译为“……的原因”。例如: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旺的原因。)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缘故吧。)其二,翻译为“用来……的人、方法、东西等等”。例如: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就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人。)②“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察今》)(先王用来制定法律的依据,是老百姓。)至于“所以”在文本中具体作哪一种解释,这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考察“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句话的上文——“行善而备败”,这句话说的是一种做法,由此将这句话翻译为“大概是用来增加财富衣食的一条途径吧”,或者“大概是使财富衣食得以增多的一条途径吧”,都是非常准确的。

三、“成而行之”

对以上四字的翻译,争议的焦点在于两个地方:一是,“成而行之”的主体是谁?换言之,省略了什么主语;二是,“行”到底作何理解?因为存在这样的分歧,所以就有了以下两种翻译:

1.(百姓)考虑成熟了才说出口。

2.(君王)考虑成熟了再拿去施行。

我们首先来考察第一种翻译。“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根据文言文省略的习惯,省略通常是省略前面所指代的对象。上文中“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那么这里省去的主语似乎该是“民”,即老百姓,从表面看,这也有一定道理。然而,细细琢磨,就有问题了:既然是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要求“老百姓考虑成熟”就不合情理了,作为寻常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治国理政的事情都考虑得成熟周全才能说出来呢?如此要求老百姓,显然不是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再说,把“行”理解为“说出口”,从字面上完全缺少依据,非常牵强。

其实,“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这句话是“民”与“君”对举着讲的:前两小句对百姓而言,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畅所欲言,以此广开言路;后两小句对君王而言,对百姓的言论要斟酌推敲,辨别取舍,治国理政的办法等考虑成熟之后,再去施行,要慎重行事。在作者看来,提意见,说看法,这是老百姓的事;对百姓所提的意见建议进行斟酌取舍,然后去推行,这是君王的职责。这样理解岂不是更加合乎逻辑情理?况且,上文中也提到“而后王斟酌焉”。所以“成而行之”这句话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君王,而不是百姓。更何况,文中有“是以事行而不悖”“行善而备败”等句子,都含有“行”字,都是“推行”“施行”的意思,这里理解为“推行”“施行”不仅合理自然,而且顺理成章。综上所述,“成而行之”应翻译为:(君王)考虑成熟了再拿去推行。

四、“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对以上这句话,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翻译,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1.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他们与你能在一起多长时间呢?

2.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那么能与你在一起的人是谁呢?

3.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他们能有几个人与你在一起呢?

4.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那么愿结交你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这句话的前半句,几乎没有争议,争议的焦点在后半句。后半句中,“其”和“几何”分歧也不大。“其”:句首语气副词,用法与“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相类似,只不过这里是用作加强反问的语气,跟“其如土石何”完全一样。不应将“其”视为代词而译作“他们”。“几何”:指“多少、几个”之类。这要依据上文做相应的翻译。

后半句中对“与”字的理解是最大的争议点。前三句都把“与”看作介词,需添上省略掉的介宾短语的宾语,这个句子才能勉强梳理通顺。这种拐着弯子,想着法子,强行去疏通文句的做法并非可取,很容易带来牵强附会的毛病。这里的“与”其实是个实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就有“结交”“赞许”这类义项。“与”作这个意思讲的例子在文言文中也很常见,例如:①“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失掉自己结交的人,不能算是明智之举。)②“不欺其与。”(《荀子·王霸》)(不欺骗结交的国家。)考察本文中的这个句子,“与”处在主语的位置,这个动词自然应该作名词来理解,可解释为“结交的人”。全句可以翻译为:“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那么愿结交你的人还能有几个呢?”意思是广开言路,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亲近和信赖;封堵言路,就可能导致众叛亲离,成孤家寡人。如此,岂不是更加简洁,更加契合文意?

以上是自己在备课中遇到的問题,在此根据个人的粗浅研究,阐述了个人看法,纯属一己之见,仅供参考,并借以求教于业内方家同仁。

[作者通联:江苏通州高级中学]

西方文化的传统,不论是哲学,还是近代兴起的实证科学,都是面对千差万别变动的现象世界,追求背后的本质或本原,追求现实之外的永恒、普遍、统一的真理。这是一种二元分离乃至对立的取向,本质与现象、本原与现实因为对立而无法统一。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取向会转变成对标准的追求,认为只有建立了一个可定义、普适化、可操作的标准,才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用标准来规范个体,常常会导致个体差异被抹平。

如果认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才是哲学并以此为标准来看,中国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体系,没有脱离形而下的纯理性思索,所以,中国也就没有哲学。但是,哲学并不就等于形而上学。中国文化的传统从不把现象与本质、形而上与形而下割裂开。

《周易》讲的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在名义上虽然可以分开,但在现实中是无法分开的。“道”不离“器”,“器”不离“道”。这个特点也可以用宋明理学的范畴来说明。

宋明理学有丰富的逻辑分析,理学家在形而上层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理”和“气”同样是不可分离的。朱熹就认为,“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在作理论分析时必须区别“理”和“气”,但在现实世界中,“理”和“气”是融为一体的。

——《北京日报》2020-05-12

猜你喜欢

衣食省略副词
“省略”讲解与训练
浣溪沙·人间衣食在三农
衣食且足,荣辱何觅?
短句—副词+谓语
农民
八十晋二感吟
副词和副词词组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
省略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