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密码
2020-07-06赵文卿
赵文卿
从西平县城出发,沿西(平)出(山)北路至权寨镇斗折西南,进入所谓的“一路十八张”:油房张、大路张、簸箕张、泥河张、筛张、张堂、张店、八张……在这个节点上,镶嵌着一个特殊的古老村落——董桥村。
董桥村东距西平县城27.5公里,西距嫘祖镇(原吕店乡)政府所在地约1.3公里。“一路十八张”难掩其盛名。该村“董桥遗址”“嫘祖故里”之称谓早已声名远播,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隐藏着诸多历史、人文、古迹、传说等需要被破解的密码。
怀着好奇心,2019年6月的一天,笔者和西平县政协、住建局、作协一行六人踏访了该村。时值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刚刚破土的玉米幼苗,如一面面小小的绿色旗帜随风招展,似乎在欢迎我们。走进村头,迎面是一座不锈钢构架的彩虹状村门,上嵌三个大字“董桥村”。村门前面矗立一座石碑,上面镌刻的是董桥遗址简介碑文。碑文曰:“《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从董桥遗址所处地看,此处即古吕墟,即西陵氏所在地,嫘祖诞生地……董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至东周、西汉,人类活动从未间断……”
可以说,还没进村,我们就嗅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按照事先约定,我们进村进行了采访和实地查看。被采访的村民有:张兰香(女,80岁)、吕超凡(80岁)、宋富隆(76岁)、焦广申(73岁)、宋丙炎(69岁)、吕宏甫(73岁)等;村干部赵金平(57岁)带领我们进行了实地查看。下面是笔者根据采访记录和实地查看,结合史料记载,试图破解出的“董桥密码”。
董桥遗址:写在陶器上的密码
董桥遗址,也叫董桥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是近年西平县发现的唯一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又有龙山、二里头、东周、汉等多种考古学文化共存的古聚落遗存,面积123.2万平方米。该遗址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延续时间较长,因而2006年6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仰韶文化与豫中地区同时期仰韶文化面貌并无太大差异,其部分器物特征似与河南西南部的下王岗仰韶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从采集到的近百件仰韶文化遗物看,这里的仰韶文化是以泥质红陶与泥质姜黄陶为主,但前者比例略大于后者,夹砂红陶次之,夹砂姜黄陶又次之,夹砂灰陶极少;夹砂陶砂粒与蚌料裸露于器壁而鲜明,泥质陶陶土多经淘洗而细腻,有少量红衣陶和少量的外壁为红色、内壁为灰色的陶器,多见于钵、碗等器。夹砂陶中掺有较多的蚌料,一般蚌料颗粒较细小,主要用于鼎,个别用于罐。其纹饰仅有凹弦纹、窝点纹和少量红带纹。从一些陶片中可辨出器形的陶器主要有鼎、瓮、罐、盆、钵、碗、杯等。2013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吕超凡老人的讲述,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早年耕地,在村周围大片地块,经常挖出瓦片、瓦罐、瓦盆、陶罐、青砖、陶纺轮等古物。这些器物有的层层叠叠,犁耙时,不断绊住犁铧和耙齿。深入挖时,就有不少囫囵的被挖出。瓦罐拿回家或盛水或装鸡蛋,瓦盆当“鸡食盆”,有的陶罐甚至被当作尿壶。吕超凡老人说,那时不知道这些东西主贵,不少人拿回家后随便往墙根一扔,脚跐垫地的,谁也不在乎。他曾拿回家两个瓦罐,一个存放鸡蛋,一个放在床头装些零东碎西。后来搬家扒房子,两个瓦罐就不知所踪了。说到这里,吕超凡老人不无遗憾地说,早知道,那时多捡些回来,保存至今该多好啊!
从史料记载和老人的讲述中,我们可以遥想远古时期,董桥一带的先民们是如何刀耕火种,又是如何制作、使用生活器皿的。那些挖掘出的盆盆罐罐,历经数千年光阴淘洗,仿佛依然保留了先民们的余温。沿着这些写在陶器上的密码,穿越时光隧道,我们眼前幻化出这样一幅图景——西草河畔,原始,荒凉,杂草丛生;先民们引来火种,火光如巨龙般哔哔剥剥蔓延开来;灰烬处,石耜、石刀、石斧、石锛齐上阵,有妇孺携瓦罐、瓦碗或送水或送食。荒芜的土地被一点点开垦出来……人类文明也被一点点开垦出来。
嫘祖传说:口口相传的密码
说起董桥,我们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女性——“人文女祖”嫘祖。《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人工植桑养蚕的人,首倡文明婚姻礼俗,和黄帝一道开创了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同时,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以一个女政治家的角色辅佐黄帝定鼎中原、统一华夏,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女祖”。
几千年过去,尽管尘烟滚滚,朝代更迭,但有关嫘祖的传说和植桑养蚕的习俗在董桥绵延至今,从未消弭。
今年80岁的老人张兰香,谈起嫘祖娘娘,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据张兰香讲,嫘祖出生时,刚好赶上狂风暴雨,并且连续三天三夜,结果引发了洪水,当时淹死了很多人。嫘祖于是被当成了不详的象征,被认为是灾星。而作为西陵首领的嫘祖父亲为了族人的安全,就把嫘祖遗弃在了山间,说来奇怪,山间的虎豹财狼见到嫘祖并没有吃她,相反,老虎用身子暖她,狼用奶喂她,豹子衔来干草给她铺了个小窝窝,花喜鹊围着她唱歌。嫘祖的母亲更不舍得小嫘祖,就去山中找寻,找了七天七夜才找到。当看到女儿没事,并且得到百兽庇佑,就带着嫘祖回家央求西陵首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西陵首领最终还是留下了嫘祖。转眼间嫘祖已经长大成人,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人们都还过着无衣蔽体、茹毛饮血的生活,男女关系更是混乱不堪,聪明的嫘祖就开始把动物骨头在石头上磨成针,再到山里寻找些野蚕结的茧,抽出丝,搓成细绳,把兽皮按照人体的模样连缀起来。众人也是有样学样,逐渐的都穿上了兽皮做的衣服。后来她又教会人们缫丝技术,织出了丝质衣物,人類从此摆脱了蒙昧窘境,迈进文明时代。
讲完嫘祖的故事,张兰香老人还当众说唱了两段流传在董桥的民谣:“小麦青,大麦黄,四面桑叶都采光;早也忙,晚也忙,盼着蚕儿快快长。头眠二眠三四眠,吐丝结茧做衣裳。”接着她又亮开嗓子唱道:“纺纺车圆又圆呀,铁打的锭子蜡打的弦;起五更啊,打黄昏,纺的线穗儿疙瘩圆;风车打,络子缠,经线子好像跑着玩——哪嗨嗨!”
说唱赢得在场的人一片掌声。
的确,在董桥附近十里八乡,植桑养蚕的习俗广为流传,当地曾经专门设立过桑蚕节。据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在二十四节气的小满节,要举办蚕桑节谢蚕神。此时大麦已熟,油菜已收,小麦刚黄梢,头茬蚕茧才出橱。养蚕户、茧商对钱唱三天大戏,还愿酬神,俗称谢蚕神。那时,男女老幼,肩挑手提新茧去赶会,祭蚕神看大戏,卖蚕茧,购麦货。庙里香烟缭绕,人来人往,烧香还愿。外边戏台上锣鼓喧天,洋溢着蚕茧丰收的喜悦。由于蚕桑节在当地是一个盛大的集会,除蚕茧丝织交易外,传统的手工工艺品、农副产品在交易会上都能见到。平时很少外出的人们带上孩子、老人借此机会走亲访友,购买麦货。新中国成立后,桑蚕节演变为物资交流大会,延续至今。
这些流传在口头上的密码,生活上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嫘祖故里在董桥,古代丝绸之路的原点在董桥这一事实。
石碑:刻在青石上的密码
在董桥栗楼自然村,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石碑。这块青石刻就的石碑,现栖身于73岁的村民栗改正家院落的门楼下面,长约2米,宽约0.6米。我们去时,栗改正老人用手拂去上面的浮尘,但字迹不甚清晰。于是,他端来一盆水泼上去,字迹遂清晰可鉴,似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从碑文可以判断,这是悼念栗公廉芳的祭文,碑文落款是中华民国河南省民政厅,时间是民国二十一年,即公元1932年。回来后,我查阅了有关文史资料,弄清了这块碑的来龙去脉,参悟出其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一段往事。
栗廉芳(1883一1932)字敬六,吕店乡栗楼人。累世耕读传家,积善行仁,历代相承不绝。栗廉芳自幼读书聪慧异常,宣统已酉科(1909)获拔贡,人称“栗拔贡”。后受西安辛亥革命党人于右任、张钫、张季鸾等人反清革命思想主张影响,响应武汉革命军从事反清活动。1911年民国建元,被选举为河南省临时议会第一届议员,1917年当选为河南省议会第二届议员,1920年當选为第三届议员,连任议席主持。1925年任信阳县县长,嗣后复任汲县县长。1930年春,河南政局骤变,协助国民革命军二十路总指挥张钫,创设河南省临时政府于商丘,任政务处长。秋,省政府移汴,改任民政厅顾问,代理厅长,兼任地方行政人员训练所主任,振务会委员。1932年6月随政府主席赴豫南督察,驻节明港,组织豫南地方临时政务,时任政务处主任,不久改为河南特区党政联合办事处政务部主任。9月21日乙酉时随主席凯还,至罗山县武家坡坠车,至晏家堆殒命。凶闻所至,群情震悼,省政府拨银治丧,约集同僚、雅故,数百人为位而哭。省主席亲致悼词,并率众奠酒,备极哀荣。11月15日葬于栗楼村东。
从碑文可以看出,栗廉芳当时在省政府声望极高,深受省主席器重。不幸的是因车祸英年早逝,引起极大震动。其葬礼规格高,场面大,极其隆重。据推测,此碑应是栗廉芳因公殁后省政府所立,碑文应是省主席所致悼词,“省主席”应是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
石碑保存者栗改正,乃栗廉芳之侄。
古树:扎根于泥土深处的密码
在董桥村,据老人们讲以前有过不少古树。除了古柏树,还种植过许多桑树以及现存的两棵大皂角树。古柏已难觅其踪。但据说从前村里到处种有桑树,而且很粗大,一两个人都搂不过来。每到采桑养蚕季节,各家各户纷纷用长竹竿绑一夹子或镰刀,夹削桑枝桑叶,或干脆爬上树采摘。只可惜,20世纪50年代末“大炼钢铁”,这些桑树被砍伐当做炭火填进了炼钢炉子,无一棵幸免。“桑树栽满村,采桑养蚕忙”,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董桥村植桑养蚕的传统。
当天,村干部赵金平还兴致勃勃带领我们见识了两棵皂角树其中最大的一棵。这棵皂角树长在董桥村西南李冠军家院墙外,见到它,我们无不为它的高大粗壮而震撼。树冠有场面般大,阴翳蔽日,细碎稠密的叶子把阳光遮蔽、荡碎在树顶之上;树干三四个人环抱犹抱不及,高二三米处,如巨大手指生出五个枝杈,每个枝杈足足一个人搂不过来。我们几人按捺不住,纷纷或抱或以树干为背景拍照留念。但细看,这棵树虽名为皂角树却找不出一个皂角来。赵金平解释说,这棵树是公皂角树,是不结皂角的。他又指树上,看,没有皂角,皂角刺长的很多哩!我们抬头,果见树枝之间,的确长了不少坚硬如锯齿般的皂角刺。赵金平说,这些皂角刺可入药,时不时有人来砍摘、收购呢。他还说,前些年这家主人盖房,曾想砍伐掉,但听老人讲这树已有100多年树龄,上面住着“树仙”,砍了,动了树仙的窝对主家不利,遂打消了砍伐的念头。我们参观这棵皂角树的时候,恰好几个妇女在院门口打牌,她们半开玩笑地说,别光看呀,政府应该把它保护起来,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哩!
这棵树到底是谁栽的还是野生的?我们没有寻到答案,但那根深叶茂的雄姿,不正是董桥文化根脉生生不息的象征吗?
另一棵小点的皂角树在潘龙海家,因时间仓促,我们没来得及去观赏。
古桥、古屋、古井:
构筑在石缝、砖缝里的密码
董桥为什么叫“董桥”?老人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之所以叫董桥,据说很早之前,村西西草河上没有桥,过河得涉水,是姓董的人修了一座桥,方便人们通行。为纪念这个董姓修桥人的功德,大家就把村子命名为“董桥”。据老人们讲,这座桥比较宽,可过马车,是通往南阳方向的必经之处。可惜如今已经颓圮。关于董桥的桥,宋富隆老人还记得几句顺口溜:“桥上桥,庙上庙,十二连坑铁瓦庙。”就是从董桥西南10里至小街村河堤上一个桥,河堤下一个桥;南地一个娃娃庙,连着十二个坑到河堤上有个铁瓦庙(庙上苫铁瓦得名)。可见从前董桥,桥、庙、坑塘之多,且是相互关联的。还有一种说法,叫:“二百(柏)三所庙,五十(石)一拱桥。”初听,我们以为是230所庙、51座桥。老人们解释,其实是在董桥村曾经有两棵大柏树、三座庙和由五块大石头拱券的一座石拱桥。
在董桥栗楼自然村,我们还参观了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屋。这座建于清代的青砖瓦屋,原是冯氏祠堂中的一座建筑,现归74岁的村民冯承先居住。冯氏祠堂气势恢宏,原本有坐北朝南的正堂,正堂两边各一厢房,是冯氏家族祭祖、议事、读书的地方。这座祠堂一直由冯氏三兄弟居住。后来冯家添丁加口,老大、老三另择宅基搬了出去,搬出去时为了建新房用砖瓦,就把属于他们的正堂和西厢房扒毁了。我们看到的是属于老二冯承先的东厢房。这座老房重梁起架,结构严谨。墙体青砖勾白缝,虽西南墙角稍裂,但整体仍显结实;屋顶苫小青瓦,瓦上苔痕斑斑,显得古朴沧桑。在门头上方,我们看到一块特殊的砖,上面隐约有字迹。仔细看依稀看出几个字:孝德丙寸南岳台。我们猜测,这几个字可能是类似于“泰山石敢当”之类的镇宅之语。当时冯承先不在家,其老伴打开屋门。门槛青石铺垫,进到屋,粗大的房梁上面,檩条排列,瓦板和方砖扣得严丝合缝。据冯承先老伴讲,多少年了,屋子从没见漏过一滴雨。可见这座古屋建造之精良。
站在略显破败的院落,我们不禁感慨,同时想象得出过去在这祠堂里,冯氏族人是如何祭拜、商议族事的。尤其想象得出,冯氏子弟在这花木葱郁、空气清新的庭院里晨读、做学问,那情景是多么的雅致和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董桥还有几眼老井。我们参观了位于文化广场一角的一眼。这眼老井口径约1.5米,用预制水泥板覆盖,以防有人落井。掀开水泥板,我们探头下望,只见井水幽深,井壁青砖券拱,井苔湿漉,显得沧桑古朴。赵金平说,这座老井原来供大半村用,水清,且用之不竭。后来有了自来水,就废弃了。但即便废弃了,后来建文化广场时也没填埋,还作为遗址保存了下来。看来,董桥人还是很有文化保护意识的。
董桥:传统村落密码中的现代意识
董桥村辖董桥、孙庄、过庄、大路张、栗楼5个自然村,区域面积约163公顷,人口3100多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芝麻、大豆为主。整个村落坐落在地势较高的岗坡上,西草河绕村而过,体现了古人“择水而居”的选址理念。历史上,董桥又称“岗上村”,具有天然防洪功能,借自然之行,配合自身村居建设,构筑了一个岗居村落格局。而从考古发现的草拌泥烧结块和泥块整修程度看,这里应该很早就有人类建房盖屋,群聚而居。
近年来,董桥村借助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经济,开发旅游项目,为提高董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懈努力。
其中“新油梆”食品有限公司为该村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秉承传统工艺,以“一声油梆子,上等芝麻油”和“专注于每粒芝麻的饱满,致力于每滴油品的醇正”为企业宗旨,专业生产“油梆子”牌小磨香油、芝麻酱、芝麻仁、芝麻盐等芝麻类产品,除河南外,还远销江苏、福建、广东、四川、新疆以及东北各省,其中小磨香油、芝麻酱通过出口商出口加拿大、韩国等。2016、2017年,该公司生产的“油梆子”牌芝麻酱、“新仁”牌炒芝麻仁连续被评为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同时,该企业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联农户、农户系订单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利益链条,并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提高了农民种植收入。
在开发旅游项目方面,该村引资兴建了嫘祖庙和嫘祖文化展览室,投资建设了几个文化广场。为纪念嫘祖娘娘,董桥村引资建造了宏大的嫘祖庙。嫘祖庙主要建筑有嫘祖大殿、嫘祖陵等。嫘祖大殿坐北朝南,有三层楼高,颇为壮观;红墙,黄瓦,飞檐,正面立柱上三副对联,一联曰:“植桑养蚕开千秋伟业,缫丝制衣启万代文明”;另一联曰:“同根连接炎黄后,共族凝聚中华魂”;再一联曰:“德配黄帝福佑华夏,贤封先蚕泽惠子孙”。从正面拾阶而上,可直达二楼大殿。殿中央端坐着嫘祖金身塑像,约8米高。嫘祖神态安详,两手握一卷蚕丝。抬头仰止,让人肃然起敬。嫘祖陵在嫘祖大殿后,陵墓高耸,陵前有一石碑,上刻“嫘祖陵”三个大字。至于嫘祖为何归葬于此,据传,当年嫘祖受轩辕黄帝的委派周游四方,推广植桑养蚕技术,半路偶遇风寒,加上年事高迈,驾崩道国,仍旧沿袭先前母系社會时归葬母家的习俗,就近葬在与道国(今河南确山县)相邻的西陵故土。嫘祖陵石碑前是一矩形香炉,香炉内青烟袅袅,仿佛诉说着什么。据嫘祖庙投资人杨建业遗孀讲,嫘祖庙所在地呈“龟背”状,站在龟背上,如若晴天早晨,可望见相邻西草河云雾缭绕;再极目西南,群山清晰可见,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嫘祖庙每年逢农历三月初六设立庙会,庙会期间香客云集,表达出人们对嫘祖娘娘的敬仰和尊崇。日常也吸引不少游客、香客前来观光、祭拜,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旅游收入。同时,该村还兴建了嫘祖文化展览室和文化广场,新修桥梁19座,水泥路2公里,聘用保洁员6人,终日保洁。
所有这些,都体现出董桥人在传统氛围中的现代意识。
勤劳睿智的董桥人,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基因,尽管有些古物和记忆或清晰或朦胧,甚至只留下模糊的背影,但它们犹如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密码,向喧嚣的尘世诉说着古老农耕文明的厚重与沧桑。采写董桥的过程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秘发现的过程。如果说董桥遗址、嫘祖传说是经由众多学者、专家业已破解了的密码,那么,我们这次对古桥、古树、古屋、古碑、古井等新的揭秘,就是最大的收获。我想,在董桥村一定还有更多需要进一步破解的密码在等待着我们。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他们仿佛也意犹未尽,洋溢着无比自豪甚至雄心勃勃。他们渴望把隐匿在历史尘烟深处的更多密码破解出来,愿意为开发建设董桥、保护董桥,把董桥打造成西平乃至豫南旅游的一张名片出一分力。
不知不觉日近傍晚,站在岗坡上,回望笼罩在金色余晖下的董桥村,它显得愈加古朴、神秘。我们由衷祝愿:董桥,你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