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06王淑珍郭良蓉曹金英白雪莲

大医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鼻炎过敏性受试者

王淑珍 段 星 郭良蓉 曹金英 白雪莲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 100039)

当前除了受气候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工业生产污染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以鼻炎作为常见的五官疾病类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2]。因此,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对于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浓度测定方式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五官科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4.56±5.42)岁。选择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6.41±5.75)岁。2组研究对象均排除了会影响检查准确率的其他因素。2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纳入患者在测定前期出现反复的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并伴随眼部瘙痒、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2)所有患者鼻腔位置出现较多水样分泌物,且鼻黏膜出现水肿等;(3)纳入患者应对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用药不存在药敏反应;(4)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配合院方进行NO浓度测定。

排除标准:(1)近期患有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病患者;(2)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胆碱类、茶碱类药物的患者;(3)存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存在甲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患者;(5)一般资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鼻呼出气NO浓度检测前,首先需要持续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40047,规格32μg*120喷)治疗14 d,用药2次/d,每次每侧鼻腔各1喷。在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鼻呼出气NO浓度测定,以进一步分析患者过敏性鼻炎的疾病严重程度。

2组受试者入组前均需要保证无接受鼻腔手术史、无吸烟史、无其他鼻部疾病史。将室温恒定在25℃左右,湿度为30%~50%。开展检查前,告知受试者在2 h内不能饮水、进食及进行剧烈运动。在此基础上,采用鼻呼出气NO测定系统,指导受试者休息15 min后以坐位接受检查,深吸气后使用口匀速吹压力表,同时避免关闭软腭避免上下气道气体交叉。注意各接口紧密相连,防止漏气。受试者出现鼻塞时,需清洁鼻孔或洗鼻,鼻部畅通后测试;在静息状态下,受试者将鼻呼头堵紧一侧鼻孔,另一鼻孔保持畅通;口含口哨,口部深吸气后将口哨吹响从而保持软腭关闭,并保持不要换气,由仪器恒速(10 mL/s)抽气10 s;当受试者测试过程中间换气即口哨声音中断,立即终止测试,待受试者恢复静息状态后,重复上述步骤。同时为受试者更换新的鼻呼头。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受试者鼻呼出气NO的浓度水平,同时对观察组用药前后的NO浓度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NO浓度水平对比

2组受试者在接受相应的鼻呼出气NO浓度水平测定,对照组NO浓度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2组NO浓度水平对比(±s,μg/mL)

表1 2组NO浓度水平对比(±s,μg/mL)

观察组 50 756.36±57.22对照组 50 426.62±97.36 t 22.327 P 0.001

2.2 观察组用药前后NO浓度水平对比

观察组用药14 d后,NO浓度低于治疗前,用药前与用药后14 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用药前后NO浓度水平对比(±s,μg/mL)

表2 观察组用药前后NO浓度水平对比(±s,μg/mL)

用药前 50 756.36±57.22用药后14 d 50 516.32±62.54 t 20.024 P 0.01

2.3 观察组用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出现反复打喷嚏症状的患者12例,反复流涕13例,鼻干鼻痒8例,呼吸困难15例,出现症状的占比为96.00%(48/50);通过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后14 d可知,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出现反复打喷嚏症状的患者3例,反复流涕2例,鼻干鼻痒2例,呼吸困难1例,出现症状的占比为16.00%(8/50),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为10%~25%[3]。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疾病。鼻部炎症诊疗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炎症进行快速、准确、客观的评估[4-5]。人体内NO属于一种反应性很强的自由基,可作为一种促炎介质,能够有效实现神经递质及效应分子功能,介质能够引起免疫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引起下气道炎症的发生,NO含量越多,其患者过敏性鼻炎的表现越明显,该类物质通常在人体内最大程度上抑制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合[6]。而在这一过程中,NO可造成较高细胞毒性,具体来说其能够最大程度上抑制细胞因子生长,加重炎症反应程度。因此目前有关过敏性鼻炎可通过NO浓度变化情况来进行测定,通过采用鼻呼出气NO浓度检测方式,能够依据NO浓度水平分析,从而针对性诊断过敏性鼻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对患者疾病症状分析判断,以制定相关治疗的方案,减少因过敏性鼻炎引发的临床症状[7]。

表3 观察组用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例(%)]

具体而言,健康成年人鼻腔NO水平显著低于存在鼻部炎症疾病患者,其中关键在于健康人鼻部鼻黏膜表达式及鼻窦黏膜表达式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存在较大差异。过敏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随着疾病发展,该类细胞因子释放数量增加,从而造成鼻黏膜NO指数表达升高,从而造成患者实际检测过程,鼻呼出气NO浓度测定中NO水平上升。因此,在临床实际开展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诊断与致病因素分析时,相应采用鼻呼出气NO浓度测定方法,可准确区分患者临床疾病致病因素,制定患者疾病治疗方式[8]。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前,将过敏性鼻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NO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了该病患者的相关物质水平远高于正常人群的结论;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可知,NO水平经治疗后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也跟随NO水平逐渐消退,以上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肯定了鼻呼出气NO浓度测定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检测效率及效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开展鼻呼出气NO浓度测定,能够准确区分患者的NO浓度水平,便于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鼻炎过敏性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滴香油治过敏性鼻炎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