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020-07-04宋航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宋航华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突破了以往的传统应试教育,实现了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型的人才。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节奏感等,进而体现出音乐素养对小学生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先介绍了小学音乐素养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之后阐述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同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音乐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利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以及节奏感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学音乐的了解更全面,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音乐素养的特征体现

(一)音乐素养的综合性

由于音乐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所以音乐素养发展所包含的范围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比如乐感作为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包含的教学范围内容丰富多样,如基础音乐中的节奏感、情感基调、欣赏、鉴赏等;在高一层次的音乐教学范围内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鉴赏等方面的能力;在最高的音乐教学范围内主要针对学生的音乐创造和创新的培养,而以上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学生的音乐语感为基础,所以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过程中体现出了其综合性。

(二)音乐素养的发展性

时代在变化,音乐也在变化,以往的音乐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所以在音乐发展中不断的注入新的元素和创作,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具有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先天的音乐基础和后天的音乐训练两个方面。学生的先天音乐基础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主要是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后天方面的训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音乐素养存在差异性,进而使学生后续音乐素养的发展也存在差异性。

(三)音乐素养的实践性

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主要教师是对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的训练,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对音乐进行聆听、欣赏、演绎、鉴赏以及创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即使教师对学生开展音乐各项实践活动时,让学生对同一首曲目进行多次聆听、演奏,学生对曲目每次的欣赏感悟都是不尽相同的,都能体会出不一样的音乐情感。所以,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审美鉴赏和演绎技能,还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在小学音乐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在小学音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感知能力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长短感知能力的训练时,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对学生开展训练,提升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为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教学内容导入其中,制作出声图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观看中聆听音乐,使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得以融合,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出音乐的魅力。另外,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音乐教学活动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从中感受音乐的内涵情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学音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音乐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只有具备了音乐鉴赏能力才能更好的利用内心听觉体验音乐的情感,对音乐作品做出更好的鉴别和欣赏,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内容不应只放在课本内容上,让学生多欣赏一些其他曲目的音乐,比如演奏古典音乐等;或是把当下流行的音乐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在讲授一个新的音乐曲目时,先让学生对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在聆听过程中体会作者所创音乐的内涵;最后,由于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有限,对于经典、高雅的音乐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对音乐作品能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鉴别。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已经成为了音乐教学的目标,更为学生今后音乐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小学音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失去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为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立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感受音乐中的内在情感。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将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疑问或是情感感悟进行探讨、交流,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透彻,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

2.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音乐源于生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将音乐教学内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更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理解内在情感的同时,体会到音乐的真实价值。所以,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其理解鉴赏能力有限,教師要将音乐知识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知识,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目标的实现。

结语

总之,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音乐兴趣、感知能力、鉴赏能力、欣赏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琳.浅论新时代如何培育小学生音乐素养[J].北方音乐,2019,39(08):163+165.

[2]  张翼.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北方音乐,2019,39(02):195-196.

[3]  杜雁楠.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戏剧之家,2018(36):7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养培养策略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