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2020-07-04区碧蕾
区碧蕾
【摘要】 伴随新课改的推行,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传输美术知识、传授美术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然而当前美术教学受传统观念限制,并未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因此需要创新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热爱美术,并全身心投入到学术学习当中。本文就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美术 美术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109-01
前言
以往课程标准将美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性学习。在学习期间,教师将课本内容、美术方法传授给学生,再根据学生特长、喜好来开展教学。虽然学生的美术水平得到提升,但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养成。为了让美术的价值凸显,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创新课堂,提升教学效果进行探究,以供广大高中美术教师参考。
一、品析经典,激发兴趣
在美术课堂中有些教师会询问学生的兴趣意向,有些答案局限在课本内,有些答案超出课本范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教师以此组织开展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由师生共同找出探究主题,以此指导探究活动。当然,探究活动需要依托课本,是课本内容的一种延展,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民族文化的瑰宝》一课中,教师以丝绸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教师将丝绸的制造工艺、服饰质地及历史审美观进行解读,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再带领学生欣赏经典作品,如《簪花仕女图》。学生会被经典作品所吸引,在欣赏过程中展开想象,会有学生询问教师汉服的一些情况。教师以汉服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导每个小组将工作细分,并要求各小组在下一堂课将探究结果以PPT的形式呈现。通过学生的探索,理清汉服的制作工艺,也清楚汉服的特色之处,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实地考察,拓宽眼界
将学生从教室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入大自然,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学生视野更加开口,对美术的兴趣进一步加深。教师可在秋天组织学生深入公园,观察湿地芦苇。在秋风的吹动下,芦苇不停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五彩光芒。这样的景色必然会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认真观察芦苇。待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组织学开展写生,让学生将心中对芦苇的感受表达出来。由于学生存在差异,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有的粗矿、有的细腻、有的具有灵性。相比于教室临摹,这样的方式更能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活动开展的推动力。在学生实地观察过芦苇等植物后,让学生通过考察水生作物进行深度研究,研究主题定为“水八仙”,即茭白、茨菇、红菱、莲藕、荸荠、莼菜、芡实、水芹。有些学生会到菜市场近距离观察这些作物,从而让自身有个直观的概念。有些学生深入农村,观察这些作物的生长情况,以此加深理解。还有些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以此增强自身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见解完成一步步作品。在课堂上教师给与学生讲解创作意图的机会,让学生将构思、绘画等过程表述出来。通过探究、交流、分享,推动学生爱上美术学科,并主动投身到美术创作当中。
三、创新教学,增强意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美术教学也应做出改变。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学,从而让美术课堂焕然一新。比如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一课中,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所需,组织一趟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利用移动设备拍摄人物,并将图片进行处理,从而凸显出学生对人物个性与精神的独特见解。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作为旁观者,不需要过多介入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学生凭借内心感受将图片进行处理,使之成为一幅幅佳作。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摄像、修图等工具运用更加熟练,在完成作品过程中自身欣赏力、审美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动手实操,培养习惯
新课标的提出转变了教师的职责,以往教师只是教材的半圆拱,将每一单位的内容倾囊相授,以至于学生兴趣不浓。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及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不断细化单元课题,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的认知逐步得到提升。例如在《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一课中,教师将该课题细分为诸多子课题。前两个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意象美术,让学生清楚意象美术的概念,以及其与具象艺术的本质区别。后两个课时,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将课堂打造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让学生准备不同材料,将自己心中的意象艺术展示出来。学生经过精心构思,借助灵动的双手将一步步艺术品制作完成。每一个作品中都蕴含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独到理解。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交流分享的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自主學习的兴趣。
五、总结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动力源泉,需要教师提起足够的认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利用经典品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利用实地考察,拓展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进行结合,从而创新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操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 参 考 文 献 ]
[1]韩娟.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探究[J].数码设计,2017,6(10):195.
[2]龚秀琼.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0):78+95.
[3]孙李敏.放飞自由的翅膀演绎艺术之梦的课堂——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多样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