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
2020-07-04姜新武
姜新武
【摘要】 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道法”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道法课堂 道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01-01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中,如何加强和改进《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增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倡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之外,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问题教学為轴心,灵活地控制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探问生命》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框题的学习中,我先通过几个问题来引起同学们对于生命的思考: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么实现?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对抗辩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思考生命的特点,对生命是否可以永恒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最后,由我来进行点评。从个体的生命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死亡这个生命的最后归宿。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也是不可逆的。
但是,从人类的整体而言,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生命的同时,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可能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整体人类的命运。
这样一次激烈地辩论,使得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生命的特点,提高同学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二、教师要预先设计出好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
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是课堂讨论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备课,在参透课本原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这样学生才能由盲目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比如,在讲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第一框题时,为了学生更好地明白公平的含义。我们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情境:有一个商人,临终前要把四锭等重的黄金分给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大儿子非常能干,为赚取这四锭黄金出力最多;二儿子能力平平,但很有孝心,父亲生病时端茶送药,最商人亲喜欢;三儿子身残体弱,为人懦弱,父亲最担心他以后的生计。到底怎么分呢?然后请大家模拟父亲来分配黄金。
同学们对如何分配这四锭黄金,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四种分配方法:平均分、大儿子多得、二儿子多得、三儿子多得。
最后,老师点评。平均分,符合法理(《继承法》;大儿子多一些,符合“多劳多得”原则;二儿子多一些符合情理,因为他履行赡养父亲的义务最多;小儿子生计困难,他多一些,符合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
在此案例中,公平地分配黄金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分配是否合情合理。那究竟什么是公平呢?这里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同学们明白公平的含义。
在这个课例当中,通过巧设情境,让同学们学会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得出公平的含义,真可谓事半功倍。
三、教师要很好地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和及时有力地回应学生提出的一些特殊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这一框题时,在谈到同学群里互相恶搞,互相用同学们的照片做表情包这一现象的时候,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有同学说我们在网络上互相恶搞,只是娱乐娱乐,开心一下,没有什么恶意,这是我们的自由,这不属于网络暴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展开了充分地讨论,然后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网络上恶搞同学,涉嫌侵犯同学的肖像权。如果丑化得很恶劣,涉嫌侵犯同学的名誉权。
所以,网络恶搞同学,制作同学的表情包,不但是对同学的不尊重,而且涉嫌违法。所以我们上网时要遵守道德,也要遵守法律,不能要什么绝对的“自由”,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过问题教学法,不断设问,层层递进这种形式,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大提高,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师生之间的思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态度。
总之,“道法”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养成勤学多问的好习惯。同时,还有多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好高质量的设问,注重把生活中鲜活的例子引入课堂,深入浅出,不拘形式,尽力帮助学生摆脱对“道法”课的不良感官。让“道法”课走近学生,让学生亲近“道法”课,最后收到教学相长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黄广宇.“问题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1-5[J].思想教育研究,2003(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