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初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培养探索
2020-07-04杨丽娟
杨丽娟
【摘要】 我校地处长洲岛,学校德育处根据自身的地理优势,努力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用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德育特色。除了利用好黄埔军校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日常生活也存在着教育的契机,善于利用并精心设置,让学生的心灵在实践中受到感动和震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 黄埔军校 爱国主义 教育 实践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06-02
众所周知,90多年前创建的黄埔军校,是在物质缺乏、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创立的,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军事英才,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伟大创举,是世界教育的伟大传奇。黄埔军校构建了有着崇高追求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怀抱伟大使命的高尚人格,毋庸置疑,这是黄埔军校的成功所在。我所在的学校华师初中,坐落在风光旖旎的长洲岛,和黄埔军校毗邻,把黄埔军校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是我们学校全体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黄埔军人的爱国精神,不仅在书斋中生成。他们经过东征北伐,经过抗日战争战火的洗礼,还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了旧军阀、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这些都更坚定了他们救国救亡的信念和决心。因此,这让我校德育处认识到,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通过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践行中,在反复对话、反复感受中展开,从而建构道德生活经验,构建学生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提倡德育为首,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学校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践行尤其重视,办学六年来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总结一下我校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探索。
一、新生参观与小小讲解员活动
人们常说“知之深,则爱之切”,了解是产生情感的认识基础。作为我校七年级的学生,到校军训的第一件事就是步行2公里到黄埔军校参观。在参观中,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黄埔军校的光辉历史,了解黄埔军校培养出的革命先烈,他们很震撼:一所小小的学校,竟然培养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众多革命将领,走出了一大批新中国的缔造者。也很受鼓舞,他们在参观感受中写到:作为长洲岛的学生,也应该像革命前辈一样具有伟大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多学习知识,在祖国建设事业中贡献力量。我们学校和黄埔军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每年的寒假暑假,我们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黄埔军校担当小小讲解员。小小讲解员在熟悉材料的基础上,上岗给参观者讲解,回答参观者的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宣传军校的精神。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到黄埔军校的精神内涵实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二、拉练和清明节扫墓活动
自我校创立以来,一直深深铭记黄埔军校的精神,被黄埔军校师生爱国精神深深感动和激励。学校管理层提出:把学校建设成黄埔初中教育界的黄埔军校。因此从第一届学生开始,第一次的参观一定是参观黄埔军校,第一次的拉练的路线也和黄埔军校有关:北伐纪念碑——黄埔造船厂旧址——东征阵亡烈士墓——东征纪念馆——黄埔造船厂——中山公园,来回7公里。通过拉练,学生了解沿途长洲岛的风物,步行还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团委组织师生,步行到东征阵亡烈士墓祭奠英烈。这个课程的内容如下:一是打扫陵园;二是讲述东征阵亡烈士故事,三是敬献花圈祭奠仪式。学生在整个祭奠的过程中严肃认真,在听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时感动流泪,纷纷表示,这是他们参加过的最受感动的扫墓。清明节的扫墓祭奠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全体领导和没课的老师均参加,因而学生的感受是深刻的。课程的目的是勉励学生不忘先烈的牺牲,继承先烈的遗志,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报效祖国。这个德育课程,让学生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在隆重的仪式里,心灵受到了震动,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达到课程应有的效果。
三、利用好特殊的日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要讲究契机,很多时候需要巧借东风,这“东风”主要是指国际国内形势、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等。如“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党员老师在国旗下讲话,让师生们明白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一二·一三”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校长在国旗下讲话,号召青年学生勿忘国耻,珍惜和平,珍爱幸福生活,爱国爱党。2019年的“七一”建党节,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大地爱国主义热情激沸,海内外亿万华夏子孙爱国热情高涨,我们学校抓住这一契机,进行国旗下党员老师讲话活动,开展班级合唱活动,开展时代先锋系列故事宣传教育活动。还开展了“身边雪洗中华民族耻辱的壮举”故事会、“迎香港回归”主题班会、“香港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的都是我校德育课程的一部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明白身为中华儿的光荣,也明白肩上的责任,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抓住社会流行的爱国主义题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代伟人邓小平如是表达他的爱国情怀的,这也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他領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更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光辉榜样。我们让学生在国旗下讲述邓小平的故事,教育学生像他那样,把爱国之志化作报国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正领导着中国人民建设富裕美好的小康生活,他有很多爱国爱党的故事,也是我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这次席卷全国的疫情中,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战“疫”,可以说日夜惦念着湖北人民的安危。他多次亲自赴湖北考察,心系湖北疫情的防控,疫情之后的恢复发展。他在东湖新城社区考察时,向在家隔离的居民挥手致意,表示慰问。一声声诚挚的礼赞:“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我是来看望慰问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的!”习近平盛赞武汉人民:“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主席这些温暖人心的行动和话语,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动容,这样的故事怎能不用来教育感化青年学生呢?无法集中学生,学校德育处就通过广播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内容,不仅激起师生对习近平主席的崇敬,而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样的领袖感到骄傲。
钟南山院士,在17年前带领团队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国难当头的今天,84岁高龄的他,再次肩负起民族的希望,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这是他置生死于度外的勇气,鼓舞着无数的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也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动。他在最危险的时刻,在最危险的地方,自己扛住危险,把镇定带给全国人民。他就像是漫威里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如此超负荷工作呢?是发自内心的爱国信仰。这才是我們这个时代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关注着这些时代的英雄,被这些时代英雄感动着,把这些英雄的事迹介绍给我们的学生,这是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办法升旗礼,我们利用学校的广播、利用纸质的宣传小册子、利用校园的宣传栏,把钟南山院士的故事分享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感动。
五、从日常生活寻找爱国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有人认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切实际空洞的大道理。其实不然,“经微之处见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不乏爱国主义的高尚之举。我们学校认为,随手关紧滴水的水笼头,拉熄了“长明灯”,向处于困境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为需要捐款的人捐出一元钱,为贫困山区的人们献出一件寒衣……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因为这些行为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格。我们学校的德育处,善于把爱国主义这一大的概念,具体分解成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微小细节,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不要忽视一些生活小事,这些生活小事体现着我们的德行,也能体现了一个人的高尚行为。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做一些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如针对部分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学校有目的地组织这类学生,到敬老院访问老人。老人们讲到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艰苦生活,比如吃野菜,吃谷糠,甚至吃树皮吃观音土,不少人活生生饿死的故事,讲述今天人民所过的幸福富足生活的故事,希望同学们珍惜粮食,饱吃但不能饱丢。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提高了认识。
学校的德育工作无小事,每一项活动都是一种德育的课程,善于挖掘和思考,必定能使学校的德育课程的开发切合实际,生动有趣,收到实效。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还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责任使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为有深厚爱国情感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 参 考 文 献 ]
[1]缪志威.《黄埔军校、黄埔精神带给当代教育的启示》黄埔军校网.
[2]《黄埔军校校园文化及其启示》[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第10卷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