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初中政治课“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初探
2020-07-04付聪聪
付聪聪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16-01
根据初中政治课生活化、实践性、重体验的特点,我选用了年度关键热词“新冠肺炎”导入了2020年开学第一课的时政热点评析,从“疫情回顾——聚焦抗疫——硬核战疫”三个角度加以引导,之后学生连麦互动谈谈感想和反馈,没有预设中那种隔着屏幕却依旧能够感受到孩子们对疫情之下自己如何做的长久构想,参与意识不足,任务单没有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问题的回答也是条条框框,缺乏灵性,课堂效果与预期大相径庭。随后,我对自己授课班级的学生家长做了视频沟通、问卷调查得出以下原因:
1.学生方面
1.1网课不同于教室,给学生的自由“过了火”,干扰注意力因素较多。
1.2学习的参与度不均。
1.3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2.教师方面
2.1课前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
2.2没有引导学生从本质上领会主动参与线上教学互动的重要意义。
2.3设计教学活动时,没有基于居家抗疫学习环境下充分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
基于以上分析,我对教学进行了再設计
1.创设生活情境,助力时政导学。备课组在线上共同协作完成备课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联播上课。链接生活,加入时政述评环节,设计教学情境,选出一位主持人和若干汇报人,以课前播报、演讲、辩论形式开展。弱知识重体验,注重行为指导,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接受思政课堂的价值观信息,感受教师密切配合所带来的“双师效应”,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能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线上线下有效教学的多边互动。
2.引导交流互动,适时答疑点拨。在鼓励学生探索过程中,课前设置几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子问题,通过课堂内外生生线上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存在差异化的视角、思路和见解,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同事将生生在解决问题中“失败”的思路暴露出来,提高师生在后期“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3.展开变式探讨、设置个性作业。精选例题和习题,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展开变式训练,同样的材料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材料同样的问题。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巧妙运用知识解答新情境下的问题,生成新的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每天发生在身边的美好,并进行展示,真正实现内养其心、外塑其行,将情感化为行为,通过归纳总结,借助思维导图,架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1.搭建时政述评平台。提前将整理的时政信息交给学生,由生生学习小组分别提炼认为重要的信息,线上分工合作运用软件制作成小视频,用于课前5分钟候课时播放。通过教材和时政的结合,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各个空间。让学生在心灵对接、交换资源、思想碰撞的共享课堂中,体会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平等对话的快乐、兴奋与成就,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才能。通过探索一些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看同一个问题,并尝试理解不同评论的立足点。
2.一案到底激发兴趣,勇于开口思考质疑。在讲授教学重点中学生独立思维、批判质疑和创新思维时。将问题转化为:“不负青春勇担当,助力疫情防护战”你认为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通过抗疫背景和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感悟学习内容中的批判质疑精神内涵,指导学生大胆思考,在体验、质疑、共议、分享中懂得独立思维伴随思维的批判性,品尝学习获得感,让学习真正的发生。此外,设置征稿活动,通过播报我校抗疫征文中学生写的疫情之下真实系列感受,引导学生列举身边真实事例,如清洁工、快递小哥、交警、白衣天使、教师等普通人的责任担当,鲜活素材、平凡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共同探究的热情,向榜样学习、向楷模致敬。理解疫情之下的世界,能够守规则、明是非、重情怀、有担当。将所学知识活化;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对于学生的线下考核部分,建立学习评价和监督机制,采用了下课后5分钟内以小组为单位,笔记打卡反馈。学习小组制,组长轮流做,相互督促评价。利用大数据平台反馈高效的优势,以小组量化积分促进师生和生生线上线下有效互动的教学机制。
3.链接现实生活,设计个性作业。课后考虑本课的思维抽象性,设置了体验性实践作业:给家人做一道菜附着文字步骤说明或者给家人洗脚附着文字感受。学生反馈超乎预期。“内化”教育形式,家校生三方互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社会、他人、大自然等对自己的给予和付出,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我们的心理和认知也在成熟,启迪生命智慧,加深生命认知,升华生命意涵,并能够报恩于行,激发学生的情感正能量。
4.结论与反思。在大数据背景下为师师、师生、生生在线上与线下进行有效互动提供了便利。时政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选取新近发生、关注度高、关联度大的社会热点,优选疫情中的凡人善举,抓住生生的学习兴趣点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其中来进行互动、思考、探究。链接生活接地气的作业设计,量化积分班级内之间小组PK,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交流互动的动态方式,增强教学和学科的凝聚力,平衡教与学的地位,生成一个含思想、知识、情感、交际、能力等要素在内的动态学习。课堂是一个整体,需要每个个体的合作。最好的合作就是参与互动。课前,时政导学。师师间集中备课指导生生开展时政述评;课中,协作导学,一案到底激发生生思考质疑;课后,合力助学,师生链接生活注重实践。在“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互动教学模式下,让学习真实的落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