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主旨下医学心理学课程探索与实践

2020-07-04李婧李娜朱娟霞吴静

文存阅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心理学课程思政

李婧 李娜 朱娟霞 吴静

摘要: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根据医学心理学课程特点和德育元素,将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旨落实在“优化认知、教学相长”的专业育人理念中。结合医学生的培养特点,以共享、共建为路径,融入医学职业理念与价值培育,以提高医学生好医术与好心术为核心思政教育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着力将育人育心落实于医学心理学等专业课教学的主渠道之中。

关键词: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优化

一、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优化认知”

优化认知的过程是在心理学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教学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开展优化认知工作,重点是围绕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的理念塑造。笔者的教学团队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尝试协同社会科学、临床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优势特点及联动作用,对传统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进行改善,从个体、整体、系统的多层面、多纬度去帮助医学生在心理学的学习中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培养整体的医学观念,在培养促进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的专业技能同时,激发学以致用的内在动力和人格塑造格局。

(一)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座谈

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中,优化认知不能仅依靠口号宣传,如果只是大量采用“心灵鸡汤”当案例,是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目标的,笔者的教学团队通过与我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医学生们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座谈,分析医学生们目前的心理发展阶段,为促进学生理解在大学初始学习阶段努力树立合理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特点与不足,尝试探索出了更为有效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特色教学方法,如在病人心理、医患关系等教学内容部分开展“角色扮演式教学法”,师生参与、接纳性强,帮助学生在角色换位体验和观察医患之间的心理活动,增强不同角色间的相互理解,对医学职业特点进行理性认知。

(二)拓展“优化认知”范围

同时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是,优化认知范围也不仅是优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教师群体首先应对自身所从事教育职业的认知进行一个积极、正性的优化过程。另外,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的合理认知都应加入“优化认知系统”,在“教与学”的系统中陪伴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发现美好、去伪存真。

二、“教学相长、共享共建”

高校的思政教育要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课“育人育心”的优化,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对医学职业信念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并以医学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专业间开展共享、共建为教学结合路径,弥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的教学方式不足。

(一)多学科融合,发掘新的切入点

以心理学理论为切入点,将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进一步通过与精神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不同专业间开展合作,由主讲教师、专家督导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规划,延伸出“共享、共建”的课程思政理念,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扩宽了当代教育者们对于课程思政教育内涵深度和格局的理解。

(二)探索学科交叉应用

“共享、共建”是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与职业道德理念的为核心目标,这不仅需要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也需要学科间的专业协同,精准助力。如在医学心理学专业难点及重点的《心理治疗》章节学习中,本团队协同精神医学专家收集案例、集体备课、参与课堂传授与课外讲座,从临床常见心身疾病、心理治疗案例中探索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提升了学生对专业课程传授的知识能力掌握、学科前沿进展及如何培养符合科技文明发展需求的思维能力。

(三)课程思政的“共享”环节的新模式

笔者的教学团队邀请已经入临床实习阶段的高年级学生,开展了“朋辈分享报告”,为大一、大二新生分享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应用心得。以“医术与心术”为思政主线,分享医学心理学专业课程中收获的理论和技术如何在临床实践的应用,通过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案例,促进医学生理解常见病人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医患关系,领悟一个好医生为什么要培养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强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积极有效的共情能力,通过职业角色赋能激发学生们树立坚定的医学职业理想信念,为今后能成为一名有爱心、有道德的医生发自内心的感到骄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代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学本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与专业课结合性强,易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因此,开展课程也不应仅局限在《医学心理学》一门课程中,如进一步在《护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对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生心理、护患关系、护理心理等知识的探索和思政元素应用结合,完善课程教学考核;强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拓展课程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曹剑.独立学院“00后”大学生特征背景下的心理危機干预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6)

[2]万颖敏.大学生突发心理危机预案例——以一则精神分裂症学生案例分析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

基金项目:

西安医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9)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心理学课程思政
“没有用”的心理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