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2020-07-04李红侠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卷中学生课外阅读

李红侠

【摘 要】课题组成员经过了理论学习和阅读指方法的探讨,形成了较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并多次用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为了了解我们的研究指导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改进指导方法,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学生的阅读能持之有恒,我们特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抽查了初三年级168名学生,收回问卷163份,现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课外阅读;中学生;问卷

一、综合分析,寻找原因

调查显示,我们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对课外阅读有了兴趣,一部分学生能用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即整体把握(粗读略读结合)——精彩片段(精读)——摘抄赏析(细细咀嚼)——心得感想(思想认识等)阅读文学作品,但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问题:

(1)部分学生能坚持阅读,也有了爱读书的习惯,但是读书习惯还会受外界干扰,有时无人监督就不能坚持。还有少部分学生仍没有阅读习惯。

(2)大部分学生有阅读愿望,但是阅读目的不明确,对于阅读的认识还不深入。有一部分学生顾虑重重,害怕因为阅读课外书籍占用了学习时间,或者分散了学习的精力而影响学习成绩。他们原本希望多读课外书籍提高语文能力,但是又害怕因此落下成绩,甚至影响未来的发展,分析眼前的利弊,还是暂且放弃课外阅读。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认为自己花了这么多课外时间也读了不少书,似乎语文成绩提高不大,还不如做几道题更实惠……如此种种的不正确认识影响了课外阅读工作的开展。

(3)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还存在极大的偶尔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由于学习课文的需要、中考应试的需要,经过指导后学生阅读较多的书籍是著名中短篇文学作品和中外名著,有很少学生能偶尔涉猎历史史书。而无人指导凭兴趣阅读的书籍大都又成了碰到什么读什么,随手拈来,随意性很大,诸如武侠小说和一些较低级趣味之类了。阅读这样的书籍有可能造成对中学生人格的侵蚀和毁损。

(4)对阅读版本的选择(主要指一些经典名著),能选择原版原著的不多,选择简化版本或儿童版本的较多。我们提倡学生读原汁原味的作品,只有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才能真正走进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以及作品独有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作品思想。而简化或儿童版本已是作品原有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失去了。这样的阅读获得的可能更多的只是故事及情节了。

(5)我们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但对一些阅读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指导不够,关注不够。所以我们的指导方法还待改进,指导还需跟进。

(6)大部分学生没有把课外阅读与提高语文成绩真正联系起来,应加强引导,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综上分析,寻求这诸多问题依然存在的原因:

(1)老师的指导看似到位了,但真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不够,高估了大部分学生的能力,甚至让他们去读其能力所不能及的读物,所以我们应视阅读能力推荐课外读物,可能效果更好些。

(2)可能老师有时候也不切实际的限定阅读完成时间。而一些学生的心理是:既然我不能按期完成,干脆不读了,听天由命,任你批评。

(3)作为初中学生,兴趣持久性不强,兴趣的转移更快,需要老师用耐心、恒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激起阅读兴趣,使阅读兴趣能保持。

(4)部分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之所以还随意、盲目,是因为一些健康度不高的读物对涉世未深、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学生诱惑更大,而大多经典读物写作年代距学生较远,读起来有难度。如此种种原因,学生选择读物的天平就偏向了不健康的读物。这就需要我们引导,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一些充斥着暴力、色情等读物的危害性。

二、指导成效,工作设想

(一)指导成效

从问卷调查中,尽管看到了以上这么多问题,但我们的指导工作并没白做。学生自觉阅读也好,强制阅读也罢,收获不是没有。通过多次跟踪交谈,观察其行为,听其表达,我们工作的成效具体表现在:

(1)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能很好的利用手头阅读资源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精读、摘抄、写读后感、质疑等。

(2)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广泛了,阅读有了一定量的积累,甚至有个别学生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外优秀作品,这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或许读这些长篇小说是一时兴起,亦或许对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完全理解,更谈不上理解作品思想了。但现在阅读量的积累正是日后能达成质的飞跃的前提,因为,语文学习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把某个事物或現象看深看透,非广涉博取不可。

(3)表现在学生作文上,只有骨骼没有丰满肌肤的作文少了;就事写事,干巴巴无趣无味的作文少了;能引经据典、思路开阔的作文多了……甚至班上那几个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也能写出简单作文了。

(4)表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上:语言谈吐文明了、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甚至一些学生的举止也优雅了……这些变化不能说和学生的阅读没有关系。正是书中那些积极向上的人和事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学生,优秀人物的优秀品德内化成了学生自身美德,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工作设想

我们的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将接近尾声,但我们的阅读指导工作并没有结束。因为作为语文学习辅助性阅读的课外阅读,不是短时间内突击就能够完成的,它是长期的自觉的行为。因此,在以后的阅读指导工作中,还要做到:

(1)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包括书籍的选择),使其读而有用,坚决避免读而有害的现象。

(2)提倡个性阅读,包括学生的阅读兴趣、个别学生阅读能力极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等,但阅读中坚持的原则不能变,比如内容的健康性等。

(3)跟进阅读,反省阅读。是指要重视阶段性阅读效果的跟踪了解,通过走近学生的世界与其谈话、适当的与他们探讨去完成。

总之,因个体的差异,我们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不会一成不变,我们会及时跟进及时调整,只有这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能取得充实课堂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砥砺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安平.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9(3):95.

猜你喜欢

问卷中学生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