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对教育政策的报道如何更接地气

2020-07-04周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政策接地气

周星

摘要:教育政策在促进各地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政策新闻因报道内容空洞,报道语言专业、生硬,报道形式单一等,降低了读者的关注度,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传播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进行创新与改革,新闻记者把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作为提高受众粘度、提升自身影响力的主要途径。本文围绕如何让教育政策新闻的报道更接地气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政策;政策解读报道;接地气

教育政策解读的新闻报道内容,独具教育性、文化性、导向性、宣传性等多重功能。更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内容能够提高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提高新闻报道的力度,提高新闻报道的教育舆论引导作用,进而推动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推广进程。

教育政策解读的相关报道也是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体现,在新媒体时代,让报道更贴近百姓,更简单易懂,也能提升媒体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一)多种报道形式,增加可读性

全媒体时代,记者的新闻触角要更加敏锐、更为多元。在传播渠道上,可以将教育政策解读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直播、海报、长图等多种方式给受众全方位、滚动式、可视化的新鲜体验,增加可读性。

在表达方式上,记者要从受众的角度去做新闻,报道要力求化“硬”为“软”,不仅在文字上进行白话处理,也可以通过插入情景剧等方式解读教育政策,增加政策解读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化大为小,将政策反馈于人,利用个案,突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在教育政策改革前后,在生活、学习上的变化进行对比,给读者更直观生动的体验。

比如,2020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公布后,《新民晚报》提炼出“公民同招”“严禁重点班、实验班、特色班”等信息,并通过图片、短视频等形式,让政策解读报道更生动活泼,取得了更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二)提升政策解读的温度,增加“人情味”

新闻记者在对教育政策进行解读的过程中,注意报道中的人文情怀。首先,记者在选择报道角度时,要注意“人情味”,发现政策中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点,将其放大、提炼。另外,报道的语言也要贴近百姓,引用网络流行语,改变严肃的政策解读方式,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比如,2018年《工人日报》在介绍河南当地一条学生资助政策的新闻解读中,就提炼出有温度的内容进行命题。这篇《“大白话面对面”接地气  河南:18位教育局局长“代言”助学政策》的报道,将教育局局长的一段温情发言提炼至首段:“郑州市的学生和家长们,我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我省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不使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一报道,让政策解读报道更具温度与可读性。

另外,文章还通过“神龙见首不见尾”、教育部门领导干部公开“喊话”等生动化的语言描述教育局局长工作的创新,并在文内引用网友评论,增加了新闻报道内容的互动性和亲民性,这样一条接地气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三)创新“报道艺术”,让政策更直观立体

新闻记者肩负着传播的责任,政策解读的新闻其本质还是为了进行新闻信息的传播,单一的传播形式和严肃的传播内容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新闻记者在解读教育政策的过程中,要进行去粗取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去掉庞杂干扰信息,提炼出实用信息的思维过程,再通过艺术化的报道方式,如使用数字、图片、漫画、表格等接地气的方式进行解读,降低老百姓对政策理解的难度,增强新闻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增加新闻内容的直观性,达到更好的传播目的。

比如,2019年鄭州市区民办小升初招生政策发布后,不少家长对“电脑随机派位”“学校面谈”的词汇表示疑惑。《大河报》就抓住读者的需求,通过绘制图片、漫画解读等方式,将“电脑随机派位”引申为“摇号”,列出时间表解读小升初步骤,让政策更加清晰直观。除了政策解读外,还针对家长疑惑进行一一解答,并通过对比其他省市小升初政策深度解读当地政策,让报道更全面、更直观。

接地气就是要适应特定的环境,广泛接触实际、接触老百姓,反映大家的愿望与诉求。教育政策解读的报道更是备受重视的领域,这更要求新闻记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延伸新闻触角,通过创新报道内容,探索新的传播形式,研究报道语言等,让政策解读类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增加受众的依赖度和黏性,从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教育政策接地气
我国教育公平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实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治理高校教育政策执行性腐败新探究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
为南疆建言献策要“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