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探究

2020-07-04梁海燕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梁海燕

【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型学科。数学教学中,既应突出学科的重要性、基础性,也应彰显学科的生活化、实用性,让学生重视数学的学习,也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提升学习效果。文章仅仅就打造小学数学生活化模式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构建策略

数学教学生活化,简单说就是以生活背景进行教学的方法,或者理解为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新课标也倡导创设生活化环境,为学生营建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是数学学科本身特点决定的。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理念,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教学从实际生活中取材,让生活与数学密切相连,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模式的策略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小学数由于年龄原因,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堂上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学习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而进行。生活化的元素,如生活情境的创设,给他们呈现熟悉的生活数学,生活场景,可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为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生活情境的创设,也降低数学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活力课堂。

例如《位置和顺序》的教学时,“位置和顺序”的内容,对于低段儿童而言,比较抽象,如果用传统的讲解教材、演绎教学内容的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起来也感到乏味至极。而如果教师在教学该部分时,融入生活元素,如,以班级同学的座次而进行教学,效果会截然不同。通过某某同学在班级的第几排、第几列,让学生对位置和顺序的相关知识,初步理解。教学该部分内容时,还可以根据儿童喜欢动漫的特点,为他们播放“动物森林运动会”的视频,通过动漫的观看,哪个动物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谁跑第一、谁跑第二等,在喜欢有数学的情境中,轻松学习和接受该部分的内容,让数学知识,不再枯燥、不再乏味。

再如,“百分比”的教学时时,教师可以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如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商场正在做活动,买一件打7折,买两件,就半价,妈妈买了两件,只花了300元,那么,这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如果只买一件,需要花多少元?这样的生活化问题的提出,以商场促销的生活背景为基础,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的学习,不会感到陌生,让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内容和实例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生活元素、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如“植树问题”,教师可以融入“植树”、“放花盆”等问题,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去操场的跑道的西边栽树,操场的西边长120米,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学校买了一些盆花,放到学校的圆形花圃的四周,花圃的周长是80米,每隔4米放一盆,一共可以放多少盆花?

这样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的相联系,让学生感觉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不遥远,学生不会感到问题的陌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通过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入生活化的实例,是有效的手段,教师应精心研究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与之相联系的问题,突出数学学习的价值。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铺地板砖的问题,给出求学校的花圃的面积、班级教室的面积的问题;给出铺地板砖的问题时,可以给出不同的型号的地板砖的价格,让学生计算铺哪种地板砖最划算……生活化的问题、生活化的实例,让数学不再单一、不再乏味。

三、引入多样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性强的活动之一,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多样化的游戏,以生活化的游戏的开展和实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活数学教学氛围。

生活化游戏的融入,也可以减轻学习的压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融洽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营建轻松愉悦的氛围,从而让学生身心快乐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的教學效率。

如“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好天气的不同的类型,如晴、阴、雨等,让每一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天气类型,并进行天气预报的游戏活动。如其中一个小组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后天大雨,大后天晴。让不同的小组对未来三天进行预报,再在学生预报的基础上,制作条形统计图。对于这个游戏,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游戏,激活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氛围,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制作统计图,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学生也收获学习的乐趣,激发浓厚的兴趣。

如《位置和顺序》的教学时,游戏的融入,也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个内容的教学时的游戏的运用,可以是让小组学生站成一排,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和顺序,如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学生说出:我站在最前面,我第一,我的后面是xx,站在第二的学生说出:我是队列中的第二,我的前面是xx、后面是xx,我后面后xx人。游戏的开展,也可以是教师给出情境,如:xx在最前面、xx在最后……让学生自动站成一排,并找到自己的位置……游戏的融入,数学知识不再抽象,数学问题也迎刃而解,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不再沉闷、学生也不再沉默,游戏架起“教”与“学”的桥梁,促课堂教学更有效。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运用,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应给以高度的重视,教学中,转变传统理念、转化教育方式,不断融入生活元素,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欲望。生活和数学教学携手,打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让生活为课堂教学增趣加味,也成为数学的沃土,数学在生活中绽放魅力,课堂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郝少伟.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7):123,154.

[2]高雪霞.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0):53.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