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7-04孙少青
孙少青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法制意识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老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思维导图是新课改背景之下一种创新性、有效性的学习工具,在如今以及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中。而将其运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道德与法治;作用;构建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教育部门强调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重注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在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大部分的老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导图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符合新课改基本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要将思维导图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1]。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能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是通过文字、图形、线条等把各个层次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清晰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理解各个层次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思维导图,学生能够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所学知识,进而能够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概念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课文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这门学科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记忆一些需要记住的重点理论知识或者概念时,就会比较吃力。但是学生如果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学习工具来记忆知识点的话,学生就能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直观地记住每个层次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图像、颜色和线条将其中的关键词建立一个记忆链接,进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在对知识点进行背诵时学生就会有逻辑感和层次感,从而让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所学知识[2]。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对策
(一)在课前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良好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的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学内容和课本知识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分享真快乐》这一课的学习中,老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基本内容来展开自主探究预习。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对思维导图框架的填充。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间的讨论,学生很快就能够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这时学生对这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能够构建一个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框架,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
(二)在课堂上检阅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想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还需要引导学生在每节道德与法治课程结束之后将这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结尾时,老师不用要求学生将每个层次的关键词都罗列出来,进行细致的思维导图创作,只需要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主要关键词,并且大概的写一个结构内容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将思维导图学习工具应用于课堂复习环节,让学生将每个章节中的知识体系都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尽量的脱离课本,最好能够凭借自己对本章知识内容的记忆将思维导图制作出来,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进而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例如,在“为父母分担”这一单元内容的复习中,老师首先可以给让学生回忆这一单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然后再告诉学生这个单元中每个小节的主题。比如第一课的主题是“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二课是“这些事我来做”,第三课是“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最后老师再让学生将这个单元的知识结构通过思维导图描述出来[3]。
三、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有着重大作用。通过思维导图展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还有利于促进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要认识到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不断的探究和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从而发挥思维导图的最大功效,让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激发自身的思维潜能和记忆潜能,让学生更加系统性的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涂建胜.思维导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1):114.
[2]潘军安.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5):79.
[3]李巧琴.思维导图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