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背后的传奇(随笔)

2020-07-04陆春祥

作品 2020年6期
关键词:刘基

陆春祥

壹 骑士

段成式(803—863),字柯古,山东邹平人,晚唐著名笔记作家,嗜读书,以闲放自适,尤深于佛书,著有三十卷《酉阳杂俎》传世。

1.平淮碑

1080年正月十八午后,粗大的雪花漫天飞舞,蔡州(今河南汝南)城的北门,来了两人两骑。年长者显着有些疲态,年轻者看着陌生的地方,却有些新鲜。两人入得城来,匆匆找了家旅店住下。

汴京到蔡州,其实路不远,但这一走就是十八天,他俩正月初一就动身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长江边上汉阳不远处的一个小城——黄州。似乎你也猜出来了,这年长者应该是苏轼,前几个月的“乌台诗案”差点让他去了黄泉,这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至少,性命无虞。这不,他带着长子苏迈,一起去黄州。

总归是文人,无论心情如何,走到哪,都忘不了他的诗文。唐朝的蔡州,历史上发生过著名的事件,有块著名的石碑,他一直惦记着,必须去看一看,于是,就有了苏轼的《平淮西碑》诗: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古残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现在,我从宋朝穿越到唐朝,和苏轼一起回到“淮西功业”的场景中去。

唐朝后期,藩镇雄据,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不听朝廷命令已经数十年了,元和十二年(817)十月,裴度统一指挥,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这震惊了全国,各方节度使随后纷纷向朝廷表示忠心。如此重大胜利成果,一定要刻碑纪念,唐宪宗命同时参加此次战役的行军司马韩愈撰写碑文,韩大师苦思冥想七十天,终于写出了雄文,气势磅礴,文采斐然,宪宗十分满意,立即命人抄写数份,分发各立功将帅,并诏令蔡州刻石纪念。这就是苏诗中的“吏部文章”。

不想,事情转眼就发生了变化。蔡州的碑立完后,李愬的部将石孝忠,公开将碑砸碎。这什么情况?这是死罪呀。然而,皇帝却不追究,反而又让人重写碑文。原来事出有因:那李愬的夫人,是宪宗姑妈的女儿,表兄妹呀。打蔡州,李愬是头功,而韩文却写裴度指挥得好,李妹妹大为不服,天天告状碑词不实。宪宗头都大了,那就将韩文磨去,再写一块。谁来写呢?翰林学士段文昌。

就这样,平淮碑的韩文碑变成了段文碑。一碑写两次,也算中国碑文化中的稀奇事了。不过,韩愈的碑文可以磨去,纸上的碑文却永久流传,苏轼说它依然散发着“日月光”。我相信,苏轼父子在读碑时,一定有过讨论,也一定感慨万千,但从诗意看,他们都是拥韩者。

北宋政和元年(1111),汝州来了陈太守,想必他也是拥韩派,这种事估计不用报告中央,又不是本朝的事,他命人磨去段碑,重新刻上韩愈的碑文。不过,已经不是韩愈的原文了。

河南省汝南县政府办的王新立先生,帮我传来了汝南县文管所保存的平淮碑照片,七张图片,均是韩愈的碑文,却没有一张段碑图。但无论怎么说,段文昌的平淮西碑也是被载入史册的,只是这样的方式有些尴尬罢了,不过,这实在由不得他。

2.段文昌的“饭后钟”

段文昌少年贫寒,有时连饭也吃不上,经常到寺庙里混斋饭吃,但他的祖上段志玄,却是初唐名将,为唐王朝立下大功,被封为褒国公,陪葬昭陵,入图凌烟阁,荣耀无限。

五代孙光宪的笔记《北梦琐言》卷三,有《段相踏金莲》,将段文昌这种先苦后甜的生活写得极为生动:

段文昌家住江陵,小时候,段家里很窮,常常担心没有吃的。他家边上有个庙,叫曾口寺,每每听到寺庙吃饭的钟敲响了,就跑去蹭吃。时间长了,庙里的和尚都很讨厌他,就改成饭后敲钟。寺庙的吃饭钟又敲响了,段文昌连忙向寺庙方向跑去,到了一看,早已收餐。后来,段文昌发达了,做荆南节度使,他有诗题曾口寺,其中有一句为:曾遇阇黎饭后钟。这个“饭后钟”就这么传开了。

段文昌发达后,生活比较奢侈,他专门用金子打了个莲花盆子,洗脸洗脚。有好朋友就专门写信婉转批评他这种行为,段文昌笑笑说:人生能有多少年好活啊,我一定要满足平生所留下的遗憾。

段文昌因为穷,吃尽了苦头。“饭后钟”,其实,这里面还带着一种耻辱。寺庙是施舍的地方,除了那些真正的懒汉,谁想要施舍呢?发达后,他仅用诗句说说风凉话而已。我猜测,他在任这个地方的大员时,首先会想到自己穷困的经历,写诗也算是一种诫勉,要好好工作,好好努力,再也不要过那种没饭吃的苦日子了。同时,通过故事的流传,他相信,那些寺庙也会引以为戒,今后要更加善待信众,不要将人看扁。自然,段显然不是糊涂人。用金子打造一个盆子,估计也在他的财力范围内,并不过分。按现代推算,一个金子的脸盆,至多不过是一幢公寓的价格而已。

唐代无名氏的《玉泉子》、唐代李亢的《独异志》里,都有这样一则笔记,生动记载了段文昌的傲气:

年轻段曾在荆楚漂泊,某日,他在江陵某酒肆吃酒,窗外大雨,饮至半醉,起身走路,道路十分泥泞,段见街边有豪华大宅,宅边有水渠,就脱下脏鞋在渠中洗脚。周围聚了一些人,看他洗脚,段毫不理会,乘着酒气,自言自语:等我当了江陵节度使那一天,一定要把这所宅子买下来!大家听了,只是互相笑笑,他们在笑这个穷书生的大话。不想,后来,段文昌果然做了荆南节度使,自然,买下房子那是小事了。

有才能加上有志气,终会冒出地平线。段文昌先是娶了宰相武元衡的女儿为妻,这就为他的仕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来又被皇帝欣赏,升迁之路极为顺利:三次镇蜀做剑南西川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御史大夫,刑部和兵部尚书,这些显赫职位,他一一做过,还三朝(宪宗、穆宗、文宗)为相,让他一生荣光。

《新唐书·艺文志》还载,段文昌著有文集三十卷、诏诰二十卷、《食经》五十卷,并传于世。《全唐诗》收有他的五首诗。如此说来,称段文昌为著名诗人也不过分,蜀地著名才女薛涛的墓志铭,就是段文昌撰写的。

成都双流区正兴镇,内府河左岸田家寺,有段公读书台遗址,现在叫龙华山读书台,我在那读到了南宋成都通判何耕的一首诗:

段公曾此读群书,读破应须万卷馀。

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拾附虞初。

前两句写的是段文昌,博学苦读,破万卷书。后两句写的是段成式,他老子优秀,这个儿子也优秀,段成式写出了惊世的名笔记《酉阳杂俎》,稗官、虞初,均是小说的代名词。

段成式,这就正式亮相。

3.段成式传奇

老子发达,子女们自然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段文昌有四子,最出名的当数老二段成式,一朵在唐代历史天空下盛开的鬼菊(应该没有这个种类的菊,我只是形容,喻其色彩灿烂,变化无穷),一位中世纪骁勇的文学骑士,虽和李白、杜甫、韩愈等不在同一层次,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的笔记作家。

《旧唐書》将段老二的传列于其父段文昌后:

成式字柯古,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累迁尚书郎。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解印,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家多书史,用以自娱,尤深于佛书,所著《酉阳杂俎》传于时。

这个传不是很完整,但基本经历和成就都有了,他还做过吉州刺史、处州刺史,以太常少卿终。

正史中的文字,还不太看得出段成式的神奇之处,引两段笔记亮亮眼:

段郎中成式,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牧庐陵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谓宾客曰:“此碑无用于世矣。成式读之不过,更何用乎?”客有以此两字遍谘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方验郎中奥古绝伦焉。(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上》)

段成式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判断的东西,十有八九是正确的:这块碑有两个字没了,猜不出,我以为这块碑没什么用处,真的没有什么用处,不信,你们去查!要是脑子里没有几车书读过,谁敢这样确凿下结论?

成式多禽荒,其父文昌尝患之。复以年长,不加面斥其过,而请从事言之。幕客遂同诣学院,具述丞相之旨,亦唯唯逊谢而已,翌日,复猎于郊原,鹰犬倍多。既而诸从事各送兔一双,其书中征引典故,无一事重叠者。从事辈愕然,多其晓其故实。于是齐诣文昌,各以书示之。文昌方知其子艺文该瞻。山简云:吾年四十,不为家所知。颇亦类似。(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百九七《博物》类引《玉堂闲话》)

显然,段文昌对一天到晚跑来跑去打猎游玩的段老二常常担忧,但儿子毕竟大了,当面骂不是好的教育方法,他就请府中的小官委婉地向成式转达他的意思。小官向他传达父亲的谈话精神,小段很认真地听着并表示感谢。第二天,又去郊外打猎,规模比前一天大一倍多。小段就给那些小官每人一对兔子,并附信一封,信中所引的典故,没有一事是重复的。小官们都很惊讶,他们跑去告诉段宰相,并把信给他看。看过之后,段文昌才知道段老二不一般,游玩只是表象,学识、技艺都广博,和山简很像,山简就是西晋尚书左仆射山涛的小儿子,山简曾说过:我都四十岁了,家中人还不了解我。

上面两段笔记,从数个侧面,给了我们一个模糊而清晰的形象轮廓。模糊是说,几个侧面,还不能完全看出段成式的个性品格;清晰是说,有趣的例子足以证明,段成式是个不一般的人。

时间似乎吞噬了一切的细节。

段成式的材料零零碎碎,他的人生很轻松,没有大起大落,前半生靠老爹,那样的日子,你能想象得出来,要风得风,要雨就雨,拍马的人成群结队,读书做文游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后半生也靠老爹,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还不时地到地方上去主政,那样的日子,也可以想象,他遵从读书人的规矩,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所长,尽量为老百姓做事情。当然,一生中,写作是他的重点,他将平生所学,以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发挥得淋漓尽致。

4.段成式再传奇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五十三岁的段成式,从京城长安调任处州任刺史。此前,他应该已经完成了《酉阳杂俎》的写作。有文学情怀的段,做事也挺有思路,他在处州最突出的政绩,就是治理水患,兴修水利。

浙江省的第二大河瓯江上游,有一条支流,唐代以前叫恶溪,源出磐安的大盘山。溪为何会恶?皆因滩多石厉水急,舟楫经常被溪水所吞。李白显然尝过恶溪的厉害,他的《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长诗,就有这样的句子: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寻恶溪去,宁惧恶溪恶。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

《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五》,《处州缙云郡》条下丽水云:武德八年省丽水县入焉,大历十四年(779)更名。有铜,也豫章、孝义二山。东十里有恶溪,多水怪,宣宗时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水怪潜去,民谓之好溪。

其实,不可能是水怪,只能是河道险狭,经常发洪水,淹死人。道光《丽水县志》卷十四《山水》就如此记载:唐显庆元年九月,大风雨溺水七千余人。神功元年,水坏民居七百余家。文明元年,大水溺死百余人。长庆四年七月大水。开成二年水高八丈。

处州来了段成式,恶溪变好溪。

2019年4月,我去缙云,好溪边,夜走仙都风情绿道,缙云县委宣传部的潜部长讲绿道。缙云的绿道建设,自三年前启动以来,已经有景城绿道22公里、乡村绿道52公里、山地绿道236公里,我们走的这条仙都风情绿道,今年获评浙江省十大最美绿道之一。潜部长说,这条溪边绿道一直走,直通缙云县城。晚风拂脸,空气沁人心脾,两边时有锻炼人群急急走过、跑过,他们都在吸氧,缙云的平均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4600个。

现在,我就站在好溪的下游,丽水市北郊的好溪堰旁,观山看景。山叫灵山,位于好溪堰的西北面,山上有灵山寺,山脚堰下有堰头村。从空中俯视,好溪堰如一道厚实的闸门,将溪紧紧锁住,两滩中间,还有一个堰头公园,公园里有好溪楼。

好溪堰,和莲都的通济堰同样有名,被誉为“瓯江的都江堰”。

段成式到处州,未满一个月,就随处访问,了解民情,但他得知恶溪乃处州府大患,便立即勘察地形,东郊青林、岩泉、九里畈、关下、凉塘、海潮、奚渡等易涝地带都留下了他勘察的身影,易发洪水的河道他也实地察看。随后,段刺史出台的治理方案,现在看来依然科学:治滩去险,破崖排阻,疏浚水路,这样,船只木排竹排,都畅通安全;筑坝开渠,全力筑建好溪堰,引水灌溉农田。

我现在看到的好溪堰,由拦水堰坝、进水口、稠密的河渠系统组成。拦水坝高6.55米,长225米,导引的溪水分为东和北两支河渠。丽水城东有一片小平原,俗称皇天畈,18个村庄的7000多亩农田,从此变良田。50里长的干流,既可保障良田,又能舟楫通航,洪水再也不能发威,恶溪驯服极了。

徜徉在堰头公园,闲坐好溪楼上,看码头边游船游人的嬉嬉闹闹,看好溪堰坝溪水欢快跳腾下白花花的身影,似乎还看到了段刺史欣慰的笑容。我坐的这楼,宋代风格,不知道建于何时,但有资料说,宋代处州郡守赵善抗曾经重修过,现在的好溪楼,为2015年重建。

从精神,到物质,段成式,不仅仅将《酉阳杂俎》写成千古奇绝,水利也兴修治理得这么好,丽水百姓千年受益。

5.朋友圈

接下来,我们来说段成式的朋友圈。

《旧唐书·文苑下》,李商隐条目下,这样记载:李商隐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为什么叫“三十六”?古人亲兄弟堂兄弟之间都有排行,比如白居易,白二十二,段、温、李三人,均排行十六,所以,是三个十六,不是总数三十六。

李商隐有名,但和段交往的资料极少。人以类聚,以段的出身和学识,朋友圈人一定不少,至少有几十人都有名。我的桐庐老乡方干,虽然终身没仕,但诗作得好,他和段就有多首诗来往唱和。公元851年夏,段成式在吉州做刺史,方干有《东溪别业寄吉州段郎中》诗送给这位段友人:“凉随莲叶雨,暑避柳条风。岂分长岑寂,明时有至公。”(《全唐诗》卷648)

接下来说一下他的好朋友,也是亲家的温庭筠。

我的《新子不语》书里有一篇叫《坚决将臭脚捧到底》,早先写的文章,里面写到了温作家。这位花间派的开山鼻祖,实在是才高八斗。该温写文章动作快,是又好又快的那种,一点也不亚于曹植、王勃什么的,外号“温八叉”,就是叉八下手,文章就做成了。因为快,于是读书或考试的时候经常为邻座代做文章,就像我们现在一些象棋神童搞的车轮大战,一人可以匹敌好多人。那时候,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大家都想拍马屁。有一天,丞相令狐绹找到温同学,吩咐他说:小温啊,咱也想去附和附和,你帮我弄一首呗,要质量高点的。还告诫温,千万不能透露,以后少不了他好处的。后来的一个场合,温兄大概是酒喝高了,忘乎所以,或者是炫耀,嘴巴管不住,把这个事情给透出去了。从此,令狐宰相便疏远了他。想想看,领导让你代写,是看得起你啊,怎么如此不识抬举呢。以现在的眼光看,令狐先生真是大度得很,还没把温同学怎么样,要是他不大度,温不知要吃怎样的苦头呢,弄不好还要送掉性命。

温同学仍然不改他的性格,一直在江湖上混,还常写文章讽刺那些当官的没文化。有一天,碰到了微服私访的唐宣宗,但他有眼不识泰山(也是运气真差)。他很傲慢地追问宣宗: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温又问:那你是六参簿尉之类的官吗?皇帝又说不是。当然,这样的结果我们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皇帝把温同学贬为了方城尉,还在诏书中这样说:读书人应以器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该温空有不羁之才,最后竟流落而死。

段和温,同是名门之后,又都有才,所以,两人交往颇亲。段在闲居襄阳时,长子段安节,曾任吏部郎中,他娶了温庭筠的女儿。

段的年谱上,为什么闲居襄阳只有一年,这引起了我的好奇。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的《塑像记》中这样记载:“大中十三年秋,予闲居汉上”。大中十三年(859),汉上即襄阳,这个地方,现今属于襄阳下面的宜城市,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何子英帮我找了襄阳作协副主席谢伦,谢兄联系到了原宜城县政协副主席王孔庚先生。

我和王孔庚先生有過一次电话交流。

王先生向我解释段成式选择宜城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襄阳原处楚王城附近,自古以来比较繁华;二是段的祖籍本来就是襄阳,襄阳还有他家族的不少亲戚;三是襄阳产美酒,而段喜欢喝酒。段成式原来的别业早已不存,宜城下面的雷河镇,有个段旗营村,由两个大小段姓村庄合并而成,都是段姓,他们就是段的后人,段的儿子和温庭筠的女儿在此结婚,这个是很好的证明。

王先生1933年出生,虽然耳朵有点不方便,但思路清晰,言之凿凿。他说,《酉阳杂俎》是一部伟大的书,他是因为书中对科学上的贡献而关注段成式的,比如段写了很多的动物,连苍蝇、蚂蚁、蝎子都观察得很细致,连外国人都盛赞段是“中国的法布尔”,我说我写过一本《笔记中的动物》,后记就是《段成式书房的虫虫》。他还和我说了“灰姑娘”叶限,比外国童话出现还早,我说我在刚刚出版的《袖中锦》中已经写到。

采访接近尾声,王先生大声向我发出邀请:你有空来宜城看看吧,看看他曾经住过的地方,和段姓后人交流交流。同时,他还请求,等你文章出来了,给我寄一本吧,我连说好的好的。

6.段成式书房的虫虫

秋天的长安,午后的暖阳斜洒进书房的窗棂,段成式正聚精会神地攻读诸子百家。若干年来,他给自己制定有严格的阅读计划,日读经典五卷。

数只苍蝇嗡嗡而来,在成式身边环绕。

苍蝇A直接触碰他的睫毛,触一下,旋即离开,又触一下,又迅速离开。

苍蝇B一直在远处观察苍蝇A,哈哈,这个书呆子,真好玩,我也去逗他一下。嗡嗡,它索性停在了成式的眼皮子底下,段作家这几天重读的是《孟子》,苍蝇B就在《孟子》的字里行间滚来滚去。作家有点火了,你玩就玩呗,但不能盖住我的字啊,啪,啪。苍蝇B显然是有防备的,三心二意的,怎么能打得到我呢?

苍蝇C、D、E、F、G,直到苍蝇X、Y、Z,然后,苍蝇A1、A2直到苍蝇Y1、Z1,它们振翅飞翔,或单或群,自由穿梭在成式的书房里。

段作家的心绪被扰得有点乱了,挥舞着大蒲扇子,用力击打苍蝇。但是,扇舞蝇飞,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他的样子有点儿滑稽,这似乎不是人和苍蝇的战斗场面,倒像是太极拳的练习场景。

(2)鲎鱼。雌鲎鱼常常背着雄鲎鱼行走。渡海时,它们就互相背在背上,露出水面有一尺多高,像船帆一样,乘风游行。打渔的人,往往能成双成对抓到这种鱼。

形影不离,夫妻情啊。

(3)奔,一名瀱(ji),非鱼非蛟,大如舡,长二三丈,若鲇,有两乳在腹下,雄雌阴阳类人,取其子着岸上,声如婴儿啼,项上有孔,通头,气出吓吓声,必大风,行者以为候。相传懒妇所化,杀一头,得膏三四斛,取之烧灯,照读书纺绩辄暗,照欢乐之处则明。

有意思的是,杀一条这样的鱼,能得到几十斗的油,用这种油点灯,照着看书,照着织布,它的光亮就昏暗;照在开心欢乐的地方,它就明亮。因为它是懒妇变成的,所以连身上的油也这么懒,不愿意干活。

专家说,这种鱼,就是现在的江豚。

在《毛篇》中,他研究了一些大型动物,如:狮子,象,虎,马,牛,鹿,犀牛,驼,熊,狼,狸,狒狒,大尾羊。本书中有《害羞的驼》。

在《羽篇》和《肉攫部》中,他研究了各式鸟类。《笔记中的动物》中《三只性格鹦鹉》《吐绶鸟》《训胡的恶》都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

在《支动》中,他又补充考证了各式不少动物,《笔记中的动物》中《劳模驴》《大恶穷奇》也化用了他的研究成果。

蠮螉们常常趴在段作家的文字上不肯离去,它们也在体验段作家的研究和考证工作,相当细致,叹为观止:鸟有四千五百种,兽有二千四百种;鱼满三百六十年则为鲛龙,引飞去水;蛇冬见寝室,主兵急。这样的研究结果太让人兴奋了。

段作家还详细研究过动物们的性关系。

他推断,鸡日中不下树,妻妾奸谋。哈哈,中午边,鸡从树上不下来,是因为主人家里的妻或者妾有奸情?鸡这么通人性啊,此鸡肯定与妻妾一伙的,站岗放哨呢。

他推断,见蛇交,三年死。因为,据他的观察,蛇常和石斑鱼交配的,蛇和蛇的性生活,很难发现,你发现了,估计小命也不长了。什么逻辑?

他观察,八哥交配时,用脚互相钩着,短促地叫着,扇動翅膀像是争斗的样子,往往跌落到地上,被人逮个正着。有人就将八哥钩着的脚拿去做春药,呵,这东西,一吃下去,那功夫真是了得!

蠮螉,苍蝇,颠当,它们都是段成式书房的常客,它们一起见证了《酉阳杂俎》这部伟大著作的诞生过程。但是,写动物的,三十卷中只占了四卷,另外二十六卷,则更加博大精深。

这位公元9世纪的重要作家,父亲是大宰相,自己官也做得不小。他家藏书甚多,从小博闻强记,做官后又饱览秘阁书籍。

我推测,段成式的书房,应该有些规模的,起码有一排排藏得下可以博览的书,有一张可以文字可以书法足够大的书桌,还有一条可以随意旋转屁股的靠椅,当然,还有红袖,需要添香的。

段成式书房的小虫虫们是幸福的,虫虫们齐齐地发声:希望您能喜欢我们!

哈哈哈。

7.酉阳那个杂俎

段成式前面,站着个1169岁的古人庄周。

青少年时代,庄子那奇异的脑袋,就时时吸引着小段,他为庄子那些奇思妙谈深深着迷,三十三章《庄子》,每一篇,都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自己可能不太清楚,后人眼里,《酉阳杂俎》就有浓郁的《庄子》气息。

《酉阳杂俎》中的那个“酉阳”,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主要观点认为,“酉阳”是指辰州的大小酉山。南宋的周登於这样说:余闻《方舆纪》云:昔秦人隐学于小酉山石穴中,有所藏书千卷。梁湘东王尤好聚书,故赋曰:“访酉阳之逸典”。说是秦始皇大肆烧书时,有儒生冒着生命危险,将许多典籍藏到酉山的山洞里。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萧绎,他也喜欢读书藏书,他任湘东郡王时,赋有“访酉阳之逸典”之语。而段成式生活的年代,酉阳属于荆州,宜城人都说,段的祖籍是襄阳,自然,段成式对荆州是熟悉的,所以,用“酉阳”来作书名,未尝不可。

读书先读序,在《酉阳杂俎》的序言中,段成式这样说他写作的重要缘由:

夫《易·象》“一车”之言,近于怪也;《诗》人“南箕之奥(yu)”,近乎戏也。固服缝掖者,肆笔之余,及怪及戏,无侵于儒。无若《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xihai)也。炙鸮(xiao)羞鳖,岂容下箸乎?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成式学落词曼,未尝覃(tan)思,无崔骃真龙之叹,有孔璋画虎之讥。饱食之暇,偶录记忆,号《酉阳杂俎》,凡三十篇,为二十卷,不以此间录味也。

这段话,还是有些拗口,不过,意思是明白的,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写作的缘由。我为什么这么怪怪地写,是有根据的。《周易·象传》里有“载鬼一车”的话,载着一车像鬼一样奇形怪状的人,一定是近于怪诞的;而《诗经》中的“南箕之奥”,说的是,君子之德,有张有弛,不要整天都板着面孔,说说笑话也可以的。那些儒者,在著书立说之余,笔涉怪诞和戏谑,应该不损于儒道。

第二,明确说明本书的性质,是一部野书。我这本书,不像《诗经》《尚书》等经部的书那样味如大羹,也不像史部的书那样味如肴蒸,也不像子部的书那样味如肉酱,我这书就如烧烤好的猫头鹰煮烂了的野鳖之类的野味,正经的君子们是不愿意下筷子的。

第三,再次强调本书的性质。我之所以执着地写这样的书,不怕人笑话,是因为这一类志怪之书确实有它自己独特的特点。(言外之意,至于到底有多少特点,要让广大的读者来判断。)

第四,故意谦虚一下,并说明书名及书的结构。本人所学,杂乱无章,表达也没有什么条理,也不曾深入地思考过,我没有崔骃那样的真才实学(崔骃作《四巡颂》,文辞优美,汉章帝大为叹赏),只有像陈琳那样招致画虎类犬的嘲笑(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字孔璋,并不擅长辞赋,却经常自称与司马相如同水平,曹植写信嘲笑他此举为“画虎不成还为狗”,而陈琳反而到处宣扬说曹植称赞他的文章)。我只是吃了没事干,偶尔抄录一些怪异之事,并将它命名为《酉阳杂俎》,这书总共三十篇,我将它们编为二十卷(他写作的时候,显然没有想到还有补,后面补有十卷,完整的《酉阳杂俎》共三十卷)。

序言的最后一句:不以此间录味也。百思不得其解,按字意解释,应该是,我这本书里,就不记录那些大羹、肴蒸之类的正味了。这也说得通,不过,还不能完全尽意,原句似乎有脱漏,猜不出。

解读完了序,我们可以略为知道,《酉阳杂俎》,特立独行,和《庄子》的汪洋恣肆,似乎有得一拼。

去年开始,我重读了《论语》《大学》《中庸》《庄子》,其中《庄子》花了差不多七个月的时间,一篇篇读。现在,凭着我的解读,我将它和《酉阳杂俎》做一个大致的比较。

虽然,司马迁的《史记》对《庄子》评价不高:“著书十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但我依然认为,《庄子》是不同凡响的天下第一奇书,没有之一。

庄周显然是思辨高手,无论从文章的内容还是布局,都让人折服。这一点,段成式远远不及。简单来说的原因,两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家庭境遇也完全不一样。段成式前几十年,一直躺在他爹段文昌温暖的怀抱里,潜心讀书研究,《南楚新闻》上说,段成式“词学博闻,精通三教,复强记,每披阅文字,虽千万言,一览略无遗漏”。他那些奇思怪想,大多数来自于书本。而庄周,曾经做过漆园小吏,住穷街陋巷,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要不然,也不会有“涸辙之鱼”的典故了。一个成语就可以看出,庄周一生都在为吃而奔波。然而,物质的匮乏,并不能限制庄周思想的天马行空,生活越不得意,他的脑子越发达,他可以在自己的思绪里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在诸子百家中,庄周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天空。

从读书看,段成式显然要多于庄周。毕竟相差一千多年,段能看到的典籍自然远远多于庄周。而且,在《酉阳杂俎》中,有不少佛教的东西让人迷糊,只觉得段成式是个佛林高手,懂得太多了,天有几重,地有几重,仿佛他都到过,活灵活现的。而庄周那个时代,佛还没有成教,更没有机会传入中国,而道,则成了《庄子》的主角。庄周的思想如游龙,那道,更如游龙,它承接老聃的衣钵,将天和地和人都打通,构建出一个长须飘飘的无为社会。佛和道如何比?没法比,它们似两条相行的铁轨,并行着,永远不会相交,但是,它们一起铺向远方的时候,人们的眼睛望过去,似乎是相交的,那不过是错觉而已。

我先举一则《庄子》中的小例子,窥一窥这条游龙。他写到了一个特别的人,这个人就是《人间世》中的支离疏:

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xie),足以糊口;鼓筴(ce)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这个叫支离疏的人,长得如何呢?头缩在肚脐下面,双肩高过头顶,发髻朝着天,五脏都挤在背上,两腿紧靠着肋旁。这显然是个虚构的人物,庄周为了说明他的道,常常虚构人物,那些名字都很夸张,比如叔山无趾(《德充符》中被砍去一只脚的人),比如闉(yin)跂(qi)支离无脤(shen)(《德充符》中一个游说卫灵公的人,跛脚、驼背、兔唇),都是“形不全”的人,但他们彰显人的本性与禀赋,依然可以保全自己。

无论什么样的人,他都有权力生存下去。这个支离疏,他靠什么生活呢?替人缝衣洗衣,足以糊口;他又替人簸米筛糠,收入足以养活十人。看,他的优势马上出来了,官府征兵号令紧,而他却大摇大摆在征兵现场闲逛;官府征工,他因为身残疾而不必劳役;但官府救济病患时,他却可以领三钟米和十束柴。

这和庄周倡导的道,有什么联系吗?这个支离疏,并不因为身躯支离破碎而自暴自弃,他顺其自然,完全不将身体形貌放在心上,只是安分地活着。所以,庄周感叹,像支离疏这样的人尚可以好好地活下去,如果我们能“支离其德”,就是不以德为德,忘记德(不是不要德),那就可以免除世间的相对规范,而容易逍遥自在。

千百年来,人们同样被《酉阳杂俎》的想象力所迷住,我在《笔记中的动物》和《袖中锦》中,已写了不少,现在,我再举一个前集卷一《天咫》中的例子,这一卷中,讲了月亮、星辰、天神的六个奇异传说,下面这个故事,是最后一则。

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我忘了他的姓名了,曾经和一位王姓秀才游嵩山。他们两人为了追求刺激,不走大路,他们攀援藤萝,越过山涧,都是险要之处。走着走着,迷路了,天快黑下来,他们还找不着方向。正进退两难时,突然,他们听到树林里一阵阵的鼾声传来。他们循声寻找,披开荆棘,发现一个白衣人,枕着一个包袱,睡得正香呢。两人就将白衣人叫醒,对他说:我们偶然走到这里,迷路了,您知道大路朝哪边走吗?白衣人抬头看了看,没有答话,又睡着了。两人急了,再喊,又喊,那白衣人才坐起身来,对他们说:你们过来吧。两人于是上前,并问他来自何方。白衣人并没有答腔,只是笑笑: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种宝物合成的吗?月亮的形状像个圆球,月亮上的阴影,是由于日光照在它表面凸起的地方造成的。常常有八万二千人在修凿月亮,我就是其中之一。白衣人说完,解开包袱,里面有斧头和凿子等工具,还有两团玉屑饭。白衣人将玉屑饭送给两人说:你们分吃了这个饭吧,虽然不能够长生不老,但可以一辈子不生病。白衣人说完,站起身来,给两人指了一条小路:只要顺着这条路走,自然会走到大路上。话刚说完,白衣人就不见了。

这个故事,奇异无比,它的信息量无限。

一个新工种诞生,月亮修补工。中国人的想象力无限,补天这个工种早就诞生了,女娲就是补天的大国工匠。月亮要修补吗?要的,那吴刚和嫦娥在里面住着,还有一只好动的兔子,谁知道他们会折腾出什么呀,月亮必须维护美好的形象,一点也不得玷污,随时准备修补。

这个还不奇,奇的是,段成式说,这月亮是一个球状物,为什么会有明有暗呢?是因为月亮上凹凸不平,太阳一照射,不就示出明暗的差别了。

天哪,意大利人伽利略发明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在1609年,也就是近800年后了。1609年的秋天,伽利略用那台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四个最大的卫星。

还有什么“七宝合成”,那就是说,那个时代的人们,已经知道了月亮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神奇的想象还在继续,在前集卷二的《壶史》中,月亮是可以摘下来使用的:

长庆初年,山人杨隐之在郴州,经常去寻访有道之士。有位唐居士,当地人都称他为百岁老人,杨隐之前去拜见,唐居士就留杨住了下来。到了晚上,唐居士喊他的女儿说:快拿一个下弦月来。他女儿就把一个下弦月贴在墙上,看上去只是一张纸片罢了。唐居士站起身来,恭敬的样子祝祷:今天晚上有客人,请赐给光明。话音刚落,整个房间一下子就亮堂了起来,像是点了蜡烛。

从光电的角度看,这不就是电灯嘛,月亮已经承载了古人(尤其是诗人)的大量情感寄托,但无论怎么拟人,也没这个细节的想象力。

《酉阳杂俎》不是科学著作,但那些奇异的篇章里,满含着各种现代科学的萌芽。上面类似月亮的例子,书中还有不少。

总起来说,《酉阳杂俎》的三十卷四十六篇,内容博杂而怪异,和博物志、怪异志什么的比,都毫不逊色,绝大多数篇幅都让人大开眼界,后代的笔记作者,十有八九尊其为志怪大神。

8.尾声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这一年的六月,长安街上已经有些燥热,太常寺少卿段成式,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他的一生,并不传奇,传奇是的《酉阳杂俎》,1100多年来,《酉阳杂俎》不朽,段成式也不朽。

这一年闰六月,唐王朝虽已进入晚期,不过,依然没什么大事件发生,我查司马光《资治通鉴》第250卷唐纪,有一件事倒是情节曲折惊险,简单情节如下:

昭义(今山西长治)节度使沈询,为政简易,性情恬和。他有个奴仆名叫归秦,不怎么检点,竟与沈长官的侍婢私通。事发,沈长官想杀归秦而没有杀掉。公元863年12月27日,天寒地冻之时,归秦和节度使警卫部队的指挥官密谋勾结,起兵攻打节度使府,沈询被杀。次年正月,皇帝命令京兆尹李嫔为昭义节度使。那李嫔至昭义,杀了归秦,并以归秦的心肝祭奠沈询。

要是段成式还活着,此等好故事,一定会被他精心演绎编入书的。

永远的唐朝文学骑士。

贰 寓言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人(今文成)。公洞彻性理之学,尤精天文兵法。太祖定天下,帷幄之功为多。封诚意伯。善行草,所著有《郁离子》等集。(元末明初陶宗仪《书史会要》)

刘基的笔记《郁离子》,寓人寓事,深刻隽永,后世咏流传。我探刘基人生,亦如一则精彩寓言,六十五岁月短时光,深意却悠长。刘基的寓言,从武阳书院开始。

1.武阳书院

文成县南田镇,地处浙江西南,距温州一百多千米,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园世外无多让焉。”道士们选择某个地方修道,有他们自己的标准,一个简单的判断就是,此地一定人迹罕至,山清水秀。南田能列仙家的七十二修行地之一,必有风景过人之处。

公元1311年农历六月十五,刘基就出生在南田山中的武阳村。彼时,这里还属于处州的青田县,1948年,由泰順、瑞安、青田三县边区组建新县,因刘基故里之名,故以刘基的谥号“文成”命名。

己亥阳历十月二十八日晨,我刚结束瓯海的一个文学活动,瑞安市作协主席王键兄到瓯海阳光大酒店接我,我们一起去文成。山陡路窄,足足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才在文成县政府门口和慕白兄会合。慕白兄是文成文联主席,他喊上文成作家周玉潭、张嘉丽一起陪同。我第一次到文成,这回专奔刘基而来,无心其他山水,我只看武阳书院,看刘基故居,观刘基届,拜刘基墓。

文成县城实在不大,一河横隔中心,房子大多沿山靠树,几分钟就出了城郊,往南田方向径跑。细雨袭来,柏油路很亮,满山的雾一阵阵,如云滚来又滚去,有时车子直接钻进雾中。这雾奇呀,我到了刘基的故乡,想的自然是刘基,忽然感叹,这雾有点像刘伯温呀,神龙不见首尾。正赞叹着,慕白兄笑了:陆老师,今天的雾真是一般,文成地处深山,大部分时候都有雾,雾大的时候,那才有意思呢,你自己都找不着自己。他是诗人,写过多首诗赞过家乡的雾。文成的雾依然让我惊奇,不过,我觉得,刘伯温就应该生长在这样的地方,看得着,撩不着,似仙非仙。

一座灰砖牌坊,武阳书院就在我眼前,前方一大片开阔地,菊花开得正闹,嫩黄色的菊花,一窝窝孵在地上,茂盛绽放。溪边石道,柏木耸立,转两个小弯就到了书院,一片荷花池,书院的标配,几间屋子,陈列着刘基的一些事迹。书院实在没什么好看,主要是看地方。这一小山坳,确实是少年刘基读书的原址,这样的地方,适合读书。少年的刘基,就显现出别样的聪慧,颖悟绝群,过目辄诵,十四岁入处州郡庠读书前,就在武阳书院学习。那时候,他已经善经学,工属文,旁通天官阴符家言。

在温故轩,我看到了一幅木刻的《授经图》,深衣素巾的刘基,手抱藤杖,斜依石床,右边一男子拱手静听,那是他的长子刘琏,左边两个稚童,刘琏的儿子刘廌、刘虒。刘基最后致仕,其实是带着一身重病回南田的,没多少时间就去世了,不过,这幅教学图,依然散发出一种浓浓的家庭温情。隋代展子虔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授经图》,刻画人物手法极其高超,而我眼前的这幅图,却只是一种装饰,人物有所改动,虽然没标出作者,我却知道,它是根据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和徐易的画改编的。这个陈老莲,和王冕、杨维桢都是诸暨枫桥人,我以前写过他们。他们这幅画的全称叫《刘文成授经图》,绢本工笔淡彩,现在就藏在温州的博物馆中。原画中,长子刘琏在左,次子刘璟在右,右前少者乃长孙刘廌。

在安详的授经课中死去,正是刘基的用意,他其实是一个胸襟广阔而无欲无求的诚实人,诚意伯,就是他人生的最好写照。他生在武阳,长在武阳,最后死在武阳,一生的忙碌,半生的扶佐,终如那山中的云烟一样,飘逸过一回,随后散尽于蓝天之怀抱。

2.元进士

刘基显然要比黄公望幸运。黄公望到了四十几岁,从监狱里出来,元廷才开始举行第一次考试,彼时的黄已经失去了最佳博取功名的机会。而十九岁的刘基,正在青田的石门洞书院,信心满满地研习各类经典,为科举作最后的冲刺。在此,他写下了四十一篇《春秋明经》。这一类著作应该是功底深厚的夫子们干的活,可年轻刘伯温对《春秋》已研习多年,自己的见解正如山涧的飞瀑,无法阻挡。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到过石门洞书院,崇山之中,一个极其幽静之地,杂树森森,流瀑巨响,刘基当年师从郑复初求学的读书地,烧饼阁,洗心斋,劝善宫,养生殿,许愿林,神一样的刘伯温,大家无限崇敬。

在武阳山中积聚起强大的力量,刘基如鲲鹏展翅,一飞冲天。

公元1333年,刘基到杭州赴考,中江浙乡试第十四名,次年上京会试,中第二十六名。南田和武阳的百姓都为之欢呼,武阳的山水养育出了一位名士,而这位名士,以后将在明朝的历史上写出不一般的历史,武阳会和青史一样留名。其实整个青田的百姓都受刘基的恩惠,《明国初事迹》载,朱元璋给足了刘基的面子,青田的赋税超级低。

元代考一个进士极难,且规定要年满二十五岁才准考。刘基瞒报了三岁年龄,他考上才二十三岁(徐一夔《郁离子》序中说年二十)。而汉人要当一个官,更难。三年后,刘基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江西瑞州路高安县的县丞,一个品级不高的小官。元朝的县衙大致上有四个职位:一把手达鲁花赤,朝廷直派,必须是蒙古人,二把手县令(县伊),下面两位是县丞、县尉,都是受县令委托,直接办事办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早已定下“士”们的最高标准,许多人做官也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比如寇准有为官箴言“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岳飞有为官箴言“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死”,都令人深省。饱读诗书、心怀国家的刘基也同样如此,他有着十分完美的为官理想,尽管是个小小的职位,他依然觉得大有可为。我在《刘文成公全集》卷十一中,看到了他写下了著名的《官箴》,分上中下,长长的篇幅,包含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这不是简单的宣言,而是他具体的行为准则。

民间流传着他处理各种案件的智慧,其实都是对他为官的称赞。

可见,他在践行自己的为官准则。《官箴上》中,他明确提出为官的职责:代君抚绥,君禄我食,君令我施。也就是说,为官就是替君抚恤百姓,代替国家实施各项准则和法令。而做官的第一要则就是:字之以慈。“慈”就是仁政,宽严相济,他还有形象而生动的比喻:做官要像农夫培植幼苗一样,仔细呵护,做官也要像一个优秀的驾车手一样,根据路面情况,随时掌握方向。《官箴中》中,曲尽情弊,将当时的官场丑恶百态无情剖析:我欲是求,我利是趋,官惟好货、好名、畏嫌、好惰、好猜、好威。真是忧国忧民呀,他不会纵容这样的丑恶,自警自诫,于是有了《官箴下》中的恒守清廉:立事惟公,烛诈惟诚。小节勿固定,小慧勿行。无矜我廉,守所当为。无沽我名,以生众疑。简单说来,为官就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办事公平公正公开,保持廉洁乃是分内事。

可以想见的场景是,怀有一腔民本理想的刘县丞,尽管自身已经非常尽力,客观上却让他的理想处处碰壁,上司刁难,下属吏员不配合,法度废弛,纵有天大本事,也难以有大的作为。刘基心灰意冷,罢罢罢,辞了吧,不如归南田,那里清秀的山水,可以赋诗作文,抒发郁闷的心情。不久,他从江西行省椽史任上辞官,武阳的山水张开热烈的臂膀迎接他。

接下来的差不多二十年時间里,刘基到处游学,四方交友,读书著文,其间虽又断断续续出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江浙行省都事、处州路总管府判等职,但时间都不长。换句话说,他信心早已失去,这样的官场无心留恋。四十八岁这一年,刘基又回到武阳的山中,心中的一腔心思都化作了传世大著《郁离子》。

郁离子何意?郁,是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两字,表达的是政治教化光明的意思。刘基用他虚拟的郁离子人名,贯穿全书,有时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时是故事的评论者,读者一看就清楚,这郁离子,如《史记》的太史公曰,如《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其实就是作者的化身。

3.《郁离子》

刘基庙后,有矮山曰华盖山,中间古道连接另一边的村落,岭间有盘谷亭。据亭碑记载,此亭原为刘基七世孙士端先生立,他著有多卷本的《盘谷先生集》。亭前数株老柏,虬枝沧桑,慕白兄说,当年刘基去京城考试,人们就送到这里。

亭子往下,隐着大片的荷花池,虽已是十月底,但荷叶大部分还没有枯萎,只是零零落落有些败状。荷塘边上,沿山建着一个风雨长廊,廊有数里长,里面都是《郁离子》中的经典画面,文为刘基原文,画为现代新画。第一幅,就是《枸橼》,看得出建设者研读过《郁离子》,因为这一篇和《郁离子》的开篇《千里马》,都是讲人才的重要性:梁王嗜果,却独独去吴国找,而好吃的水果多的是,所以,重视人才,要拓宽视野,不能舍近求远,如“燕文公求马”,更不能以种族地域来分千里马。

一百八十八则《郁离子》,我至少通读过两遍。可以这么认为,其中的大部分篇章,都极具现实意味。为什么近七百年前的东西,现在读来还意味犹新呢?我在去年读完的一个版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几句读后感:开方子的刘基。他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老中医,坐在元末灰暗的时空中,为元朝各色人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等开出实用的方子,他知道元朝病得不轻,他读书人的天职依然想发挥一些作用。然而,汉人的方子,蒙古人根本不适用,刘基只好带着《郁离子》这本大医书去投奔朱元璋,它成了新王朝的治国方略。对朱元璋来说,前朝的弊端,条条都是新朝的借鉴,千万不要重蹈覆辙,自然,刘基也因此终成一代名医。

而在《郁离子》中,除了大量的隐喻、暗喻之外,确实有好几处直接开的方子。比如《乱几》:“一指之寒弗燠,则及于其手足,一手足之寒弗燠,则周于其四体,气脉之相贯也,忽于微而至大。——是故天下一身也,一身之肌肉腠理,血脉之所至,举不可遗也,必不得已而去则爪甲而已矣”。刘医生从小事说起:一根指头冷了不知道加以保暖,那么就可能影响到一双手或者一双脚;一双手或一双脚冷了不加以保暖的话,那么可以影响到四肢。这是因为,人体的气血经络是相通的,如果不注意细微的变化,就会造成大后果。自然,刘医生并不是简单地关心人身体上小病,而是要推出相同的道理:天下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全身的肌肉皮肤,都是由气血经络贯通的,都不可以遗弃,万不得已,顶多丢弃几片指甲罢了。

总的来说,《郁离子》内容博宏广大,比喻隐喻极其广泛,既有对古代寓言的继承,更多的则是刘基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提炼出来的深切感悟的创新,尖锐辛辣,幽默诙谐。我摘录一些篇目,简单点评如下:

《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真无良马耶?非也,郁离子献千里马遭冷遇,是因为“非冀产”,哈,这就是元政府将人分类的四分法,头等人才是千里马呢!

《戚之次且》:草虫在霜降之前冬眠,蚂蚁在降雨之前迁徙,乱世也有处世哲学,那就是,君子活在世上,只做那些可能做到的事,不做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

《良桐》:一把好琴,太常寺的乐工有眼无珠,逼得工之侨去作假,而所有人都对假琴赞不绝口,这是什么样的世道,这难道只是琴的命运吗?

《灵丘丈人》:儿子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养蜂的甜蜜事业,然而,不满一个月,蜜蜂却整窝整窝地飞走了,不到一年,这个家完全败落。陶朱公看着这样的场景,对他的学生感叹:治理国家、管理百姓,道理和养蜂一模一样啊。

《城莒》:莒北的离公,还不如蚂蚁聪明。蚂蚁还能根据本群蚂蚁的多少来挖洞,遇有紧急情况就赶快转移,而莒北离公却盲目修建莒城,城没修完,敌人就打进来了。百姓不愿意跟着这样愚蠢的君主。

《梓棘》:梓因为身材的高大优越而嘲笑棘的无用,棘却因为长了一身的刺,却使人不敢惹它而长寿,刘基承接了庄子的无用之用,然而更进一步,君子不用你,你会暗无天日,再也享受不到阳光,不如我丑有丑的好处。

《韩垣干齐王》:韩垣向齐王献上了富国强兵的策略,却没有被采纳,韩怒气冲冲地背后批评齐王,齐王立即让人抓了韩。唉,献策之人,重在献,不要出言不逊嘛,听策之人重在听,不能小肚鸡肠嘛。

《种树喻》:松、楠、柏可以为栋梁,种之必三五十年而后成,柽、柳、朴一种就活,可是它们只能当柴烧。人才需要时间成长。

《枯荷履雪》:彼冈有桐兮,此泽有荷,叶不庇其根兮,嗟嗟奈何?那山冈上有棵桐树,这池中有许多荷花,如果叶子不能庇护根部,哀叹又有什么用呢?叶子的职能,本来就是呵护根部,原因就是它出自根部,是它的儿女,是它的精血。刘基是想说,人才的本职就是報效国家吗?

《食鲐》:鲐就是河豚。马夫的儿子吃河豚死去,马夫却不哭:他明知道会死,还要去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轻视自己的生命,他不是我的儿子。这马夫真是一个哲学家呀,明知故犯的思想基础大致为:东西诱人,意志薄弱。

《公孙无人》:公孙无人批评柳下惠没有教育好做强盗的弟弟盗跖,弟弟崇尚武力和暴力,连孔子去劝说都差点送了命。刘基和庄子对此事件的看法没有多大变化,议论的角度却不太一样:盗跖终究是个坏人,不可教诲,但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盗跖横行?根子就在君王和制度!

《德胜》:大德胜小德,小德胜无德;大德胜大力,小德敌大力;力生敌,德生力;力生于德,天下无敌。这种聚合之力,是在德政的感召之下自觉产生的,故必然不可战胜。杭州有德胜路、德胜新村,大约说的也是这一类意思。

《荀卿论三祥》:有人向楚王进献白乌、白八哥、木连理(不同的树干、枝干连在一起)三件宝贝,所有人都表示祝贺,唯荀况不来。荀况一通意见之后,楚王依然没有听进去,荀况于是隐居,楚国从此不振,直至消亡。所谓吉祥物,乃马屁精瓦解领袖和政府之肇始。

《芈叔课最》:楚王在干部大会上表扬申地的长官芈叔,因为他征收上缴的赋税最多。孙叔敖对楚王的表扬当场笑岔了气:芈叔这是在您的鱼塘里捕鱼,这鱼本来就是大王您的,他是割您大腿上的肉来给您吃!我忽然看到,孙叔敖的眼光,一直穿过两千五百年的时空,直接向我们射来。

《蛇蝎》:郁离子对有人杀蛇蝎有人藏蛇蝎如此评论:那些看见就杀死的人做得对,看见却想尽办法藏起来的人做得不对。为什么有人会保护它们?主要是认为杀害生物都有罪,会得到报应,而对被杀生物的大小、善恶不加区别。为了自己不杀生,而使别人受到伤害,农夫与蛇的故事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郁离子》的末篇是《九难》,《九难》的末尾,有这么一段文字:

方今威弧绝弦,枉矢交流,旬始欃枪,降魄流精,为驱为豺,为蛟为蛇,犬失其主,化为封狼,奋爪张牙,饮血茹肉,淫淫灂灂,沉膏腻穷渊,积骸连陵。无人以救之。天道几乎熄矣。而欲以富乐为乐,娭游为适,不亦悲乎?仆愿与公子讲尧禹之道,论汤武之事,宪伊吕,师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

引用的最后一句,等待新的帝王崛起,这是关键,这也是刘基在青田山中的思考的最终结果。难怪,隋阳公子听了郁离子的这些话后,面带愧色,两颊发红,眼发花,舌发硬,两次下拜,极为诚恳地说:见识浅薄的我,今天听了您的高见,如同满身污垢得以一洗而净,真是痛快极了!

我发日已白,我颜日已丑。开樽聊怡情,谁能计身后?

清人法式善的笔记《陶庐杂录》卷五中,引用了刘基的这首《新春诗》。不知道具体的写作时间,但一定是在刘基辅助朱元璋之前。那么,我就有理由相信,五十岁前的这段南田山中的隐居时光,他早已随遇而安。一个新年的清晨,刘基看着满院子的阳光,心情大好,不过,也有感叹,身老了,心也老了,心里虽装着天下,却又能如何呢?不如和朋友们喝酒聊天,不如教儿孙们学习经典,别去多想了,这辈子就这么过吧。他在等待王者兴,如果有王者兴的话。

果真,有朱姓王者要兴了,一颗已经埋进灰堆里的炭火,拨拉出来,遇着一堆干枯的草垛,立即熊熊燃烧。

4.明御史

差不多五十岁的时候,刘基的人生开始了大的转折。

刘基人生真正寓言的抒写,是在辅助朱元璋的数年时间里,他的神话传说,也都来自于这一时期的创造。

先看神话前的刘伯温,是如何投朱元璋的。1360年,刘伯温和宋濂、章溢、叶琛四人一起到南京。宋濂在给朋友写的墓志铭中记下了当时的情景:

庚子之夏,皇帝遣使者奉书币起濂于金华山中,时则有若青田刘君基、丽水叶君琛、龙泉章君溢同赴召,遂出双溪,买舟溯桐江而西。忽有美丈夫戴黄冠,服白鹿皮裘,腰绾青丝绳立于江滨,揖刘君而笑,且以语侵之。刘君亟延入舟中,叶、章二君竟来欢谑,各取冠服服之,竟欲载上黟川。丈夫觉之,乃止。(《宋文宪公全集》卷二四《故诗人徐方舟墓志铭》)

对宋濂来说,此次投朱元璋,是他的明智选择,他没有任何思想压力。而对刘基来说,却处于一种矛盾中,他是元进士,又做过元政府多年的官,虽是小官,但投奔另一个政权,却是读书人不齿的“变节”行为。叶琛呢,也做过元官,章溢,虽然拒绝做元官,却同朱的部队打过仗。所以,当他们一行四人,坐船行到我老家桐庐富春江江面时,有个美男子,是个诗人,他在码头出现了。他似乎有先见之明,他对这一行人去南京不看好,而这四人呢,显然各怀心事。其实,刘基和美男子之前就认识,他们是心心相知的好朋友。美男子叫徐舫,我的桐庐老乡,在明朝,他是个著名的隐逸豪侠。《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隐逸》记载:“徐舫,字方舟,桐庐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踘。既而悔之,习科举业。已,复弃去,学为歌诗。睦故多诗人,唐有方干、徐凝、李频、施肩吾,宋有高师鲁、滕元秀,号睦州诗派,舫悉取步聚之——舫诗有《瑶林》《沧江》二集。年六十八,丙午春,卒于家。”武林高手,诗文大家,淡泊名利,高蹈养晦的徐舫,自然和刘基一见如故,徐豪侠当然要笑他们这一行去投朱元璋了。不过,从刘基的《夜泊桐江驿》诗看,他还是想拉徐舫一起出的,诗云:“伯夷清节太公功,出处非邪岂必同?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徐兄呀,您隐什么隐,不要像严子陵那样躲在钓台啦,和我们一起出去建功立业吧!

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宋、叶、章三人很快都奔向了新岗位,只有刘基没有明确的职务,不是朱不安排,而是出于刘基内心的矛盾:我不是为官来的,我是看好你,我满肚子的才华可以为你所用,我给你做谋士吧。刘基被授予太史令时,已经是1365年7月以后的事了。

刘基的才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他拒绝高薪,也拒绝相位,只想继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并首任考试官,怀“救时之政”的抱负,为朱明王朝制定了系列典章制度。这极其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运作框架,王朝就不可能久長:勘定建设明皇城,制定《戊申大统历》;草创《大明律》,奏立军卫法,加强军队制度建设;复兴科举,辅弼明王朝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定礼制、朝服制度,等等。这些为明一代近三百年历史打下坚实基础。嘉靖和万历爷孙俩,都是几十年不上朝,但政府照样运转,这恐怕与明初国家制度体系息息相关。

谋士,或者军师,刘基刘伯温的传奇故事,还是一篓一篓出现了。

“西湖望云”这个故事,为刘神化的开始:尝游西湖,有异云起西北,光映湖水中,时鲁道原、宇文公谅诸同游者皆以为庆云,将分韵赋诗,公独纵饮不顾,乃大言曰:此天子气也,应在金陵,十年后有王者起其下,我当辅之。时杭城犹全盛,诸老大骇,以为狂,且曰:欲累我族灭乎?悉去之。公独呼门人沈与京置酒亭上,放歌极醉而罢。时无能知者,惟西蜀赵天泽公知公才器,以为诸葛孔明之流。(黄伯生《故诚意伯刘公行状》)

《明史·刘基传》中,有鄱阳湖大战的一段情节,甚为惊险: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cu)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炮击旧所御舟立碎。友谅乘高见之,大喜。而太祖舟更进,汉军皆失色。

这一场八十余日的大战,刘伯温的计谋做出了重要贡献。

己亥八月中旬,我去江西余干讲座,余干文联主席史俊陪我去看鄱阳湖东南岸的康山忠臣庙。这是朱元璋为鄱阳湖大战牺牲的三十六位将领和三百多位勇士而设的纪念庙宇。三十六位将领的塑像,高大威猛,皆有真姓真名。一场战役,损失这么多的将领,可见战争之残酷和激烈。

公元1363年,湖广霸主陈友谅,率六十万水陆精兵与皖苏领袖朱元璋的二十万大军,在鄱阳湖康郎山狭路相逢。一时间,剑拔弩张,烽火连天,一场惊天泣地的生死鏖战——鄱阳湖之战拉开帷幕。康郎山下,地势险要,既能练兵,又便于隐蔽。刘伯温的控制湖口之计,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这场中世纪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和赤壁之战一样,青史留名。在鄱阳湖大战历史博物馆里,有形象的沙盘展示,那些楼船之类的高大战舰,都是陈友谅部队的,而那些体型小巧的各类船只,就是朱元璋部队的。大有大的好处,但笨,小也有小的灵活机动,朱元璋完胜,是谋士和将士们合力和奋力的结果,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鄱阳波的水,惨烈的战役,山河无言。

刘伯温的军事才能来自于何处?

明朝都穆的笔记《都公谈篡》卷上有如此神话:诚意伯刘基元末在燕京时书肆有天文书一部,久无售者,基至,手其书不置。次日往肆中,老翁扣基,昨所观则已能成诵矣,翁大惊,乃以书授之。旦为语其奥,基归,复往则翁已闭肆不知所之。

这也就是说,刘伯温得益于神人天书的帮助,凡人肉眼,不识天书,刘是神人,那书只要摸上一摸,就能感知且背下来,如现今的手机识别,扫一扫,书就变成文字了。那翁,也是神人,他怕刘伯温不全懂,为刘伯温仔细讲解完就消失。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李贽,也深信刘伯温擅长术数。上面的天书说,清朝的翰林学士俞樾就认为,有可能是真的。哈哈,总要有神人帮助才行嘛。

越传越神。

清代禇人获的笔记《坚瓠集》六集卷四有《金陵殿基》,将刘伯温神化到了极点:

高皇建都金陵,命刘诚意相地,筑前湖为正殿基。基业已植椿水中,上嫌其逼,少徙于后。诚意见之默然,上问之,对曰:“如此亦好,但后不免迁都之举。”时金陵城告完,高皇与诚意视之曰:“城高若此,谁能踰之?”诚意曰:“除非燕子能飞入耳。”其意盖谓燕王也。高皇又问诚意国祚短长,诚意曰:“国祚悠久,万子万孙方尽。”后泰昌万历子,天启、崇祯、弘光皆万历孙也。果符其谶。

神人刘伯温的厉害在于,他会算,前五百年,后五百年,都算得出。这不,朝廷迁都,燕王造反,明朝将结束于万历的后代子孙,这些都是明朝历史上的要事大事呀,但在刘伯温的眼里,上苍将这一切都已安排好了,他通天,通地,通人,一清二楚。

谁是神人的幕后推手呢?始作俑者,一定是朱皇帝,用意其实简单:他手下有太多的谋士神人,刘是其中优秀代表,他的事业是神授天定,刘伯温等人是上天派来帮助他建功立业的。而事实上,刘伯温在为朱元璋服务的十五年时间里,确实谋划了不少大事妙事。言外之意是,刘伯温的神,还神得过皇帝我吗?!

1368年1月23日,这一天是农历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大张旗鼓称帝,第二天,五十八岁的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朱元璋虽然在诏告中对刘基大加赞赏,但这个职务,显然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过,朱还算义气,他对刘基上封三代,一连五个诏诰,刘基祖父母、父母、妻子,男封永嘉郡公,女封永嘉郡夫人。在朝中,刘基就是个普通官员,而且,这还是个得罪人的官。朱皇帝的如意盘算是,你帮我看着那些官员,有什么问题帮我检举处置,干好了是你的职责,干不好,那么,趁机可以罢了他,甚至灭了他。

当然,也有些人对神一样的刘伯温看得很清楚,清代名相李光地的《榕村语录》卷十九持这样的观点:古人成功后,人便以事传会之,刘伯温何尝知明太祖起,已为之佐,果知之,何苦为元用,作两截人。此等即圣人亦不知,只是圣人见理精熟,几未动,必不轻应人,看来若前知耳。

圣人也不会有先知,他只是静观其变,不轻易示人,刘伯温如果有先知,为什么要做“两截人”呢?这多痛苦!而正是这些痛苦,几乎伴着刘伯温的后半生,三次受封,又三次被打发还乡。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怎么也算不准朱元璋的心思,旧臣心态,受排挤,不信任,心情越来越坏,只有回到南田的山里,他隐痛的心里才会有些平静。

5.南田山中

A

七十二洞天之一的南田,是一个能让刘基心安的地方,这是他的血地、祖地,他如花瓣般不断盛开的神思妙想,似乎在这一片山水中更灿烂。武阳村在小盘谷中,周围有五座山峰,形似五指弯曲,掌心即武阳村,掌心里是一片开阔的田地。看看刘基眼中的武阳:“我昔住在南山头,连山下带清溪幽。山巅出泉宜种稻,绕屋尽是良田畴。——出门不记舍前路,颠倒扶掖迷去留。朝阳照屋且熟睡,官府亦简少所求。”这差不多就是元明时期的桃花源了。

离南田十来里地的百丈漈风景区,飞瀑,深潭,奇洞,秀湖,这一片山水,仿佛天来,令刘基心花怒放。百丈漈的飞瀑,堪称中华第一高瀑,无论从气势、高度、宽度,别的瀑都无可比拟。百丈漈,实际是一条V形深涧,涧长达1200米,落差高达353米,这落差形成了三折瀑布,俗称头漈、二漈、三漈,三漈高度合272米,头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宽。自然,刘基那个时候,百丈漈没有这么粗确的数字,不过,千万年的流瀑,气势肯定一样,有他的《观瀑》诗为证:“悬崖峭壁使人惊,百斛长空抛水晶,六月不辞飞霜雪,三冬更有怒雷鸣。”年少刘基,中年刘基,年老刘基,只要站在瀑前,只要到二漈下的水帘洞走上一遭,一切烦事,都随着流瀑飞往九天云外,而心境,也会随着那清幽的流泉,顿时宁静下来。

B

宋代宰相富弼的后裔世居于此,為南田山中第一望族。刘基五世祖刘集迁至南田后,富、刘两家相处甚洽,互通婚姻。刘基之母、妻,均为富氏。北宋名相富弼,和范仲淹一起力推庆历新政,二度为相,死后配享帝王庙。

最牛的外婆家和丈母娘家,自然也是刘基成长和事业的良好基础之一。

武阳村,刘基故居,门前有大片广阔的荷花塘,进得门去,一片空旷地,长满了细细的三叶草,草地上躺着几样石器,我一一细看。一个磨盘,中间是约30厘米高的斜纹圆形研盘,盘上石纹规则清晰,研盘的外围,10厘米不到的圆圈,有一如茶壶嘴一样的出口,外围有一角缺损,磨盘上有白色的斑点。一个破损石臼,三分之二缺面,有一面甚至缺到了臼底,臼底有一汪清亮亮的浅水。还有一个破损得极厉害的长形马槽,只有底在,已经蓄不住水了。慕白兄说,这是刘基家的老宅子,现在是复建,但刘基家的旧物,只有这三样了。

于是,我们可以充分想象出刘家的日常,仆人们赶着牲口转圈,磨着一家老小所需的米和面,那石臼,是不是清明做粿、过年打年糕时才用呢?马棚里常有一匹马备着,供主人随处访问时骑行。

刘基的曾祖刘濠,留有极其智慧的救人故事。

刘濠,字浚登,世居青田,仕宋翰林掌书。元初,林融起兵兴复,融战死,元遣使至境上,余党将尽杀之。乡豪挟仇投籍,使者逮无辜至万余人。濠适往谒,阅籍知状归,悲忿不能就枕。会天大雪,因孙爚(yue)计,具酒肉邀朝使饮,晏至夜,沉酣翼卧小楼探袖取牍,录其巨魁二百人怀之。因积薪楼下,纵火延烧及楼,使者脱走。因出怀中二百人授之朝,使驰上。命下,止戮如濠所录,存活无虑万人。濠生廷槐,究极天文、地理、阴阳、医、卜诸书,为太学上舍。廷槐生爚,爚生基,封诚意伯。古云活千人者子孙必侯,刘之世食其报也宜哉。(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九《独行·翰林掌书刘浚登濠》)

曾经做过南宋国家图书管理员的刘濠,宋亡后隐居南田武阳山中,乡人林融造反事败,当他看到元政府派人来严查林融党羽,不问青红皂白,听言挟私告状的人,抓了上万人时,悲愤交加,这些名单上的人,毫无疑问要死。刘濠就和孙子一起商量出这样的计谋:邀请使者来家做客,好酒好肉招待,差不多是灌醉他,然后从熟睡的使者身上取出名单,抄出其中的二百个领导级人物,将这份大大删节的名单重新塞进使者怀中。如果不制造一个事件,次日清醒后的使者必定有所察觉,于是,他们将柴堆到楼下,自己烧了自己的房子,大火中,使者带着名单慌忙逃命。这样,牺牲了二百人,保下了近万无辜者的性命。

从上面史料上可以读出,刘基家的房子,肯定不是老宅,他曾祖手里就烧过一回,那是为活数万人的命,智救乡亲。眼前的故居,数间木板房,呈半回字形结构,正中堂前,挂着刘基像,上有刘基格言,说的是做大事者需要的条件:“夫大丈夫能左右天下者,必先能左右自己。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势;定其心应天下之变。”说给天下人听,其实是他自己的经验和人生总结,成大事者必能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安顿好了,才能大心、虚心、平心、潜心、定心。在我看来,刘基的这五颗心,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故居里还有少年刘基的读书蜡像,头扎方巾,手捧书卷,目光专注,眼前一盅茶,桌边有笔墨架,简单中透出一种坚毅。他用他的五颗心,成就了他的千古名声。

C

晚年居家的刘基,虽然有诚意伯的封号,却更加定心、潜心。《明史·刘基传》中,有一个细节,形象说明了刘基的谨慎至极:

(基)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惊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

一位退休的二品大员,鼎鼎有名的刘伯温,住的是茅屋,吃的是普通黄米饭,见了知县,却惊起,他怕什么?看过太多的明朝影视剧,大家就知道了,东厂西厂,那是能让人进地狱的特务机构,谁知道那是不是疑心的朱皇帝派来试探的呢?!

远在京城的朱皇帝就是不放心他,三次让他回老家,三次又召他回朝。终于,洪武八年(1375)的新年之后,刘基生病了。正月末,他自知病重,乞赐归故里。朱皇帝在刘基的退休文件(《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上,依然赞誉了刘基以往的功劳,同时强调他一直对刘基恩典有加。而这次的谈洋事件,按国法罪不可恕,但按特殊人才的宽大政策,“不夺其名而夺其禄”。也就是说,刘基的政治待遇还保留,经济待遇取消。四月十六日,背着朱皇帝对他的处分,刘基病死于武阳山中。

说实话,朱元璋立国后,大肆封侯,他那些亲王、郡王、世子,待遇极高,亲王的俸禄居然高达五万石,而刘基的诚意伯,经济待遇非常一般,俸禄只有区区的二百四十石。天下是他朱家的,刘基再有本事,也只是谋士而已。

那么,这区区的俸禄为什么还要剥夺掉呢?简单说一下谈洋事件:

谈洋是个地名,在温州括苍山间,和福建交界,水陆两便,那里常有土匪出没,方国珍就在那里起事的,贩私盐什么的也很活跃。刘基退休前,觉得那是个管理上的盲点,于是上书建议设立巡檢司。退休在家的刘基,发现那里有叛乱的迹象,而管理部门隐匿不报,他就派长子刘琏上京,绕过中书省,直接汇报。这下,被反对派胡惟庸抓住把柄,他让刑部尚书告状,理由是刘基想将谈洋这地方占为墓地,老百姓不肯,他就利用设巡检司的策略,赶走百姓。而朱皇帝竟然不受理,刑部又要逮捕刘琏,而此时刘琏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朱元璋大度地说,人都回家了,算了吧。这个时候,刘基只有立即赶往南京,自己说明情况。当然,朱皇帝肯定知道,刘基不会干这样的事,可形式上还是处分了刘基。

刘基冤呀,他和朱元璋,其实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我在南田,听到了这件事的另一种民间传说。

朱元璋对于定都在什么地方一直操心,他也认为,南京这地方并不合适长期做都城,因为在此做过都城的朝代大多短命。他跑来跑去选地方,据说开封都去察看了好几次,甚至都要动工了,但最终定都城北京。而他派刘伯温到处寻找所谓龙脉所在地,既为自己,也防别人。湖州就是刘伯温找到的一处,这谈洋也是,他们以设立巡检司的名义,就是要将龙脉保护起来。胡惟庸等人告状,那就是说,这件事搞大了,不利于守住秘密,适当的处分,也不失刘基的面子,还有助于保住秘密。

D

如此小心谨慎,刘基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呢?

群山环抱,我们去南田石圃山鹿的夏山,拜谒刘基墓。夏山,在武阳村的南面,位于南田之西,因刘基的墓在此,这里又叫西陵村。夏山又称九龙山,左右九座小山脉依附,好像九龙抢珠,估计是懂风水的刘伯温自己的选择。张嘉丽说,站在高处,隐隐可以发现有九龙的样子。

刘基墓是2001年的全国文保单位,一片平畴围着,整个墓园约三百来平方米,墓园中长着青葱的柳柏,四周为一米左右高的石砌基脚。远远望去,基脚上半部分呈黑色,下半部分连着一大片菜地,泛着白色。菜地似乎刚刚整理过,一垄一垄的,垄间堆着几袋肥料。墓园有铁门,一推就进,眼前就是刘基墓,一座两层的大土堆,由上下坟坦和墓冢组成。墓冢前有一块“明敕开国大师刘文成公墓”的旧碑,不知道具体的年份,有人说是民国时期立的。这形状,倒有点像一个大书案,前方平地是铺开的大纸,正好可以书写。

中国人重生更重死,一般的名人大官死后,当权者及好友及子孙,肯定大书特书。也就是说,墓志铭和神道碑是必不可少的,要用详尽而优美的文字,对逝者作一个全面的总结。可刘基逝世,八十年后,他的后人才给他立祠,再过百余年后才立神道碑。黄伯生的《故诚意伯刘公行状》中只有简单的一句交代:公之子琏、璟以是年六月某日葬公于其乡夏山之原。更奇怪的是,刘基的挚友宋濂,给一起去南京的章溢写了长达五千字的神道碑铭,此时还在好好地当着官呢,写个墓志铭应该可以吧,刘家兄弟难道不会去找宋伯伯(宋濂比刘基大一岁)?一定有隐情。

再看眼前这简陋的刘基墓,结合刘基一贯的谨慎,其实不难轻松得出结论,简单的丧事,应该是刘基自己的主意,随便找个地方吧,不要竖碑了,不要建祠了。他清楚地知道,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而我听到的民间传说是这样的:病危中的刘基看着儿子们拿过来的墓穴建设图,有石马、石狮子、石将军等,告诉他们说,人死如灯灭,黄土中砌上一个洞就是了。你们看,“墓”这个字,上草下土,中间藏着一个人,可以承受阳光雨露,如果造石屋,怎么生草,没有青青百草,就不算墓。人不用靠墓和碑流芳百世,前代那么多的名人,他们的墓又在哪里呢?

这样的传说也合情合理,更符合刘基一生的为人为官准则,他应该懂殡葬生态学,一抔黄土,省得别人惦记。

不过,刘基的简单里却含着复杂,满肚子的心事:谈洋事件就在眼前,要是再被人弄个什么事件出来,死了都不得安生,不如就此罢了。况且,我们也没有多少钱,真的葬不起!那二百四十石俸禄,每月二千四百斤谷,本来还算丰裕的,可现在没了。再交代你们几件事,我再向皇帝上个遗表,你们存着,千万保密,一定要等胡惟庸败了以后才呈上;另外,我这些天文、军事、术数手稿,你们也放到石室封存好,你们也别学这些了,等我死后,交给皇帝。记住,子孙千万不要去当官了,就在这南田山中晴耕雨读安生过日子吧!

抛开惧祸、谨慎,仅这个薄葬,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此后,他的子孙,也都薄葬,上草下土,简简单单。南田的刘基后裔,对他们这位祖先,每年正月初一和六月十五要春秋两祭,虽然排场不小,但刘基墓一如既往的简陋。

E

刘基庙还是有些气派的,高大的门头。它和百丈漈一样,都是文成的著名景点。我们进庙,对着高大的刘基雕像崇敬地看了一会,就往右边走去,因为这一部分,是原来老庙的建筑,明朝的国家工程,敕建于天顺二年(1458),已经五百六十多年了。

刘基的子孙,日子并不那么好过。长子刘琏三址二岁就意外去世;次子刘璟,因为不配合朱棣,也在狱中自杀,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皇帝曾命刘基长孙刘廌袭诚意伯封,永乐年间又停,其后百余年,刘基子孙一直做着小官。一直到明弘治十三年(1500),刘基的九世孙刘瑜,才被重新继承诚意伯的爵号,加禄至七百石,刘瑜诏受处州卫指挥使。正德九年(1514),朝廷加赠刘基“太师”称号,并谥“文成”,明武宗称刘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这应该是刘基获得的最高荣誉了,至此,刘基的国师地位正式确立。

刘基庙有两座木牌坊,分头门、仪门、正厅,正厅为四进单檐二合院古建筑。

首先看到的是“王佐”木牌坊,高檐瓦阶,红色廊柱,“王佐”两字粗粗的拙笔。和“王佐”相对的是“帝师”木牌坊,装饰也一样。诚意伯庙前,有三根高高的旗杆,杆下的青石立板,沐雨栉风泛着白色。我们在一块石碑前伫立,这是“敕建诚意伯祠堂记”碑,明朝天顺五年(1461)辛巳十一月立,吏部左侍郎姚夔撰,礼部左侍郎邹幹书,刑部尚书陆瑜篆。一米多高的碑面黑黑的,字体不太看得清,碑断成上下两截,且上半部右上角又有修补的断纹。诚意伯庙中,“先知先觉”“万古云霄”“古之名世”等各种牌匾高悬,廊柱上也有不少赞美对联,有一副甚为简洁:五百年名世,三不朽伟人。看着仪态逼真的刘基父子三人雕像,我以为,对刘基的所有赞美,都在这一副中了。

从这里开始,就和前面的神人刘伯温接上线了,人们心中的刘基形象,已经是个先知先觉的神仙啦。

F

刘日泽,现住文成县百丈漈镇的西段村,是刘基的第二十二代裔孙,二子刘璟的后人。我和他有过一次闲聊。他1948年生,原先在百丈漈做过老师,后来到南田镇政府工作,2008年退休,退休前是镇政府办公室主任,2013年曾出版《散写刘伯温》一书。

刘日泽说,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推介他先祖刘伯温,镇里会经常打电话给他,某某人来了,某某团队过来了,请他去讲解一下。刘基庙、刘基故居、刘基墓、武阳书院等地,都是他经常去的地方。在武阳书院,他已经为亲子游团队《走近伯温课堂》讲了二十多堂课了。文成有很多的海外华侨,每年都会有青少年夏令营回文成,去年他就为二百多孩子讲了两个小时的刘伯温。

据温州刘基研究会提供的资料,刘基后人大约有五六万,大多居住在浙南,海外也有不少。刘日泽告诉我,他家大儿子、三儿子和女儿,都居住在意大利。欧洲刘基研究会的工作也很正规,他们每年开会,还出书,他的大儿子现在是德国刘基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他孙女现在是浙江大学的大四学生,孙女去浙大时,带走了他写刘基的书。我问,她对刘基关注吗?他笑着说,不知道呢。

你眼中的刘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问刘日泽最后一个问题。

刘日泽答:先祖刘基,官品、人品皆高,尤其廉洁,完全可以做现代官员的典范!

6.《扯淡歌》及其他

明代李贽的笔记《山中一夕话》卷七,完整引录有刘基的《扯淡歌》,我把它看成是另一种寓言。

歌比较长,先摘序言:闷向窗前观《通鉴》,古今世事多参遍,兴亡成败多少人,治国功勋经百战。安邦名士计千条,北邙山下无打算。争名夺利一场空,原来都是精扯淡。

歌词比较长,我摘一些笑笑:

老汉闲来无事干,胡诌几句将人劝。

作了一篇扯淡歌,遗下留与后人看。

自从三皇五帝起,等来都是精扯淡。

扶立周朝八百年,算来也是精扯淡。

看了春秋这伙人,算来都是精扯淡。

看了秦朝这伙人,算来都是精扯淡。

看了西汉这伙人,算来都是精扯淡。

看了东汉这伙人,算来都是精扯淡。

看了三国这伙人,算来都是精扯淡。

姜维九次犯中原,算来也是精扯淡。

我見世间扯淡歌,我也跟着去扯淡。

早晨扯淡直到晚,天明起来又扯淡。

挣的钱财过北斗,临死拿得哪一件。

冷来问我要衣穿,饥了问我要饭吃。

有人识破扯淡歌,每日拍手笑呵呵。

遇着作乐且作乐,得高歌处且高歌。

古今兴废奔波苦,一总编个扯淡歌。

这首《扯淡歌》,真是写尽了几千年的人和事,亦庄亦谐,庄谐并重,让人笑过之后掩卷沉思。有人说,这是明人假托刘伯温之名而作,我以为,要以刘伯温的才能,写这样一首歌,易如反掌,我甚至都可以模拟出他的写作环境:这次归隐,和写《郁离子》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那时,他虽对元朝政府失望之极,依然在《郁离子》中表达了系统的政治理想。而让朱皇帝呼来唤去的刘伯温,真是一肚子的苦水倒不出,唯有后悔,但显然没有后悔药可吃,于是只好自谑。一日闲着无事,也没什么客人,当他再一次翻完《资治通鉴》后,忽然,有许多歌词想要迸出,这一个历史,重复又重复,整个就是扯淡呀,写个《扯淡歌》吧,让自己的神经轻松一下。

后人假托刘伯温之手,嘲讽时事,更有可能,这和一直流传的《烧饼歌》一样,都是将刘伯温的先知先觉,神化到极致。

温州市刘基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俞美玉,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授,研究刘伯温数十年,出版研究专著多部。我从她编的《刘基研究资料汇编》中找到不少有用信息,我和她就《扯淡歌》和《烧饼歌》的真伪有过一个小时的电话交流。俞教授说,她眼中的刘伯温,是位大智者,以宇宙视野考察并通晓天地人性理,提出相对系统的治世理论。虽然受时势所限,但他是个天生的悟道者。她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历史上的许多悟道者,他们悟的道,呈现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像树的根,有的像树的干,有的像树的叶,而刘伯温,却如一棵完整的参天大树,各方面都呈现。他深厚的《易经》功底,让他的各种呈现如鱼得水,那些流布全国数不清的智慧民间传说,不会无缘无故,它们都从某一个角度,形象刻画了刘伯温。俞教授显然志向满满:从全国的研究层面看,我们对刘伯温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包括他神化的一面。

天生的悟道者,我深以为然。刘基的道,就是他给世人深深启示的人生寓言。

圆点的原点,还是原点,等南田山中刘基故居前的荷花次第盛开时,我还想再去一趟刘基庙后的盘谷亭坐坐,闻一闻沧桑古木的新鲜气息,那里是刘基人生寓言最先抒写的地方。如莲般洁白,诚意伯。

叁 犹龙

冯梦龙(1574-1647),字犹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崇祯时,以贡选寿宁知县(《苏州府志》)。他的笔记传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为其最著名作品。

1.犹龙

《冯氏宗谱》和《苏州府志》都记载,隋朝的兵部尚书冯慈明,是冯梦龙的祖上。冯慈明的次子延鲁,甚有文名,做过中书舍人、工部侍郎、东都副留守。延鲁的五个儿子,散居江南,于是江南诸冯始盛。明万历二年(1574),苏州东桥镇冯埂上村,冯梦龙在此出生。我们的想象,这个家,一定是儒官世家、书香门第,不然,冯梦龙和其兄冯梦桂(书画家)、其弟冯梦熊(诗人),“吴下三冯”不会名满江左的。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这些都是他用过的号。古人的号,其实就是一段经历或生涯。梦龙,梦字应该是辈分,我关注的是龙。取名为龙也常见,关键是字和号,犹龙,子犹,龙子犹,这里面,暗含了“老子犹龙”的典故,因为事涉冯梦龙的整个创作,我稍详演绎,根据的是《论语》《史记》,韩愈的《师说》,还有我的想象,综合而成。

某天的课后,孔子忽然对子贡说,你帮老师去找找老子吧,看看我能不能向他请教些问题,我有些礼义上的问题想请教他。子贡于是出差,找到了老子。老子对子贡说,你老师想请教我啊,可以啊,让他跟随我三年,我才能教他。

孔子很虚心,随后拜师。老子见面就对孔丘一顿劈头盖脸的教训:现在有钱的人都装着像没钱的人一样,没有德行的人都装着像有德行的一样,你,应该尽快去掉骄气和过多的欲望!

老子的眼果然很尖啊,我孔丘为了那一点点政治理想,已经游说了七十多个国家了,但一点效果也没有,先王的治国之道,都说好,但就是没有人采纳!

有一天,老子检查孔丘的作业,这显然是随意抽查:最近你在读什么书啊?我在读《周易》,孔子还补充一句,圣人都读这本书的。老子马上教育他:圣人读可以,你为什么要读呢?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你想清楚了吗?孔丘一头雾水,不知道,不知道,还是不知道,想破头也想不出来。

这老子学问果然很深啊,深得让孔丘没有招架之力。又一天,孔学生很认真地向老子请教“仁义”,他自己研究和实践了半辈子,但始终没有弄清楚。老子教育他说,仁义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蛊惑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只能给人增加混乱和烦恼。你看看我们身边:天本来就高,地本来就厚,日月本来就放射光芒,星辰本来就排列有序,烟霞风雪,江山塘岸,花柳苔萍,蜂蝶莺燕,台槛轩窗,舟船壶杖,一切都是自然搭配,你如果修道,那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自然就能得道了,你把那些你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仁义到处讲来讲去,有什么用,那不是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说得严重些,你是在破坏自然规律,败坏人的天性啊!

孔丘这一课上得,越来越糊涂了。我平时研究和实践的那些东西,怎么就和老师的不一样,他说得很有道理啊,我想改变什么呢?人家不是生活得好好的吗?现在不好,以后肯定会好嘛,说不定现在的不好就是为了以后的好,这就是自然规律啊,我干吗要去打破它呢?是呢,为什么同一块土地上会长出不同的水果呢?为什么我们因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而感到不幸,却不会因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感到幸福?

孔丘还是有不少的疑惑:老师,我寻了二十七年的道,怎么仍然没有找到呢?

老子又继续教育道:孔丘啊,道不是我们能看得见的东东。设想一下,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那么人们一定会拿来送礼,你想想看,首先会送给谁呢?君王,亲人,还有各式各样想要送的人。如果道可以一下子说得很清楚,那么我们一定会首先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一定会传给自己的子女。为什么这些人都没有得道呢?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中对道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道就绝对不会来到他的心中。

孔丘三年学成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地问老师怎么了?孔子说,我自认为已经很有学问了,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我一定可以用钓钩来捕捉它,可是老子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太虚幻境,无影无踪,我实在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呢?

冯梦龙崇拜老子龙思想,我试着描摹一下:他有龙行云天一样的远大志向,既然人世间的道路不宽阔,那就如老子一样,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飞翔,诗歌,传奇,笑话,都可以装载他龙一样的思想。

接下来的重要篇章,我从“三言”中的四个著名篇目和人物着手,进入犹龙一样的传奇世界,分享这条龙身片片闪亮的鳞甲。

2.卖油郎秦重

冯梦龙为这个故事梳理的大致脉络为:北宋末年,莘姑娘瑶琴和父母逃难途中失散,被二流子邻居卜乔卖到临安妓院改名王美,王美迅速成为花魁,她却看中卖油郎秦重,自己赎身,从良嫁秦,幸而和此前被秦收留的父母重逢,秦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父亲,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個卖油郎,为什么会被花魁娘子看中?因为他是秦重,秦重,不就是情义重吗?

秦重重情,下面三个角度,各个角度刻画。

第一,秦重和其父亲秦良,从汴梁一路逃难到临安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秦良只得将小秦卖与清波门外开油店的朱十老,自己跑到上天竺的寺庙里去管香火。秦重于是变朱重。可是,朱十老的侍女兰花和伙计邢权勾搭,这一对狗男女,每天到朱十老面前说小朱的坏话,朱十老一糊涂,就给了小朱三两银子,打发他走了。小朱又改名小秦,一直在街上卖油,逐渐赚得了“秦卖油”的好名声,生意相当不错。而那对狗男女,终于耐不住,趁朱十老病重,卷走所有财产。老朱气息奄奄,小朱情重,立即赶回,丧事办得风风光光,一直忙到七七才算告一段落。

而铁了心要跟李公子走的杜十娘,终于在最恰当的时机,向老鸨提出了她的第一个计策,她要赎身,老鸨立即答应:十日内,交来三百两银子,人可以带走,不反悔。在老鸨心里,那李甲,已经没吃没穿,不可能拿出钱来的。

已经过去六日,李甲一分钱也没有借到,杜十娘使出第二计,她不能让他彻底绝望。她和李甲说,相公呀,我有私蓄一百五十两,可以全數拿出,郎君只要去借一百五十两即可。希望中的李甲,找到了柳同学,柳同学为杜十娘的情所感动,以自己的名义去借了一百五十两给李甲。

当那三百两足银排在老鸨面前时,她想反悔也没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甲带着杜十娘离开。

拥着身边的娇娘,李甲的另一怕立即浮现在眼前,如何带十娘回家见父母呢?这一怕,比前一怕更要命。不好好读书,为了个风尘女子,将读书的钱全部花光,没有功名,还想带回家,显然,这一怕,不仅仅是李甲怕,大多数读书人都怕,不,男人都怕。

李甲的第二怕,杜十娘自有第三计应对:我们俩先去苏杭风景区暂时居住,郎君你先回绍兴的家,求求亲友,在父亲面前说说情,一切妥当,再来接我回家。也只能这样了。一半开心,一半忧愁,开心来时,忘了忧愁,开心过后,立即只剩忧愁。

载着小两口的船,一路顺水到了瓜洲,却风雪阻渡,解李甲忧愁的人出现了。

孙富,年方二十,徽州新安盐商,家资巨万,生性风流。他在船头,偶然听得杜十娘的唱曲,真如那白乐天听琵琶女的曲一样,如听仙乐耳暂明,当下就凭第六感觉,这里面有戏,待第二日,见了十娘的芳容,那也是一下子没了魂儿。

李兄呀,天这么冷,咱们上岸喝酒去吧。嗯,好,走。

这李甲也老实,根本没有防备已经起了色心的孙富,几杯热黄汤下肚,李公子就将事情和盘托出,怎么泡的十娘,十娘如何看上他,十娘怎么赎的身,他有一怕二怕,尤其是二怕,接下来就要正面应对了。

而孙富呢,风月老手,生意做得大,惯于见机行事,他给出了诱人的方子:仆愿以千金相赠,兄得千金,以报尊大人,只说在京授馆,并不曾浪费分毫,尊大人必然相信,从此家庭和睦,须臾之间,转祸为福。前提大家都清楚了,那就是,我送给一千银子,兄弟你将十娘转让给我,让她跟着我吃香喝辣!

这一边,杜十娘摆好酒果,欲与公子小酌,谁料他竟日未归,又挑灯以待,等来的却是心事重重的李郞,温酒他不喝,对话他不答,只和衣而卧。也是,这样的事,怎么说得出口呢?那十娘冰雪聪明,料定有事,一来二去,就慢慢套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而李甲说完,泪流满面。此时的十娘,脑子里快速将和李甲交往的前后过了一遍,然后,她冷静地说道:公子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错失机会,但你要先拿到钱,我才到他的船上去!

第二日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经典镜头了:杜十娘拿出小钥匙,慢慢地开启了她的百宝箱。这是一个中型箱子,内设数层小抽屉。十娘叫李公子抽第一层来看,只见翠羽明珰,瑶簪宝珥,约值数百金,十娘一把抓起,投之江中;第二层第三层再抽出,玉箫金管,古玉紫金,均值数千金,十娘又将其全部投入江中。这个时候,岸上之人,已经观者如堵了,众人齐声叹息。最后又抽一箱,箱中复有一匣,大大的夜明珠,还有祖母绿、猫儿眼,都是宝贝,每一颗都是无价。李甲大悔,抱着十娘痛哭。然而,杜十娘已经决绝地抱着那宝箱,跃入江中。那一跳,也算世纪跳,空前而绝后。

十娘跳江前一定后悔,后悔眼光不准,后悔李甲薄情,后悔自己命苦,但她不后悔自己的最后一计:我就将宝藏得好好的,先不让你发现。这是考验,金钱面前,很少有人经得起考验,只有过了最后一关,她才有真正的幸福。

回到开头的设问,陆布衣自问自答了。

十娘不沉百宝箱。她原谅了李甲,然后欢天喜地回家,李家终于接纳了十娘,十娘相夫教子,李甲在十娘的督促下,最终考取功名,十娘还开了座药坊,专门救济贫苦民众,十娘生了三个儿子,日后都中了进士。

十娘没有百宝箱。一条线,十娘跟着孙富走了,孙富玩厌了十娘,又将十娘转卖。转卖者玩厌了十娘,又转卖。十娘色衰。十娘生病。十娘遁入空门。另一条线,李甲回家,如孙富所述,骗其父亲,娶妻生子,继续科考,连连失利,儿子科考,连连落第,孙子科考,再次落第。

见陆布衣如此编排十娘故事,犹龙淡淡地说:十娘必须死!她死了,李甲和孙富们才会清醒一些,只是说清醒一些,因为我已经为那两个男人安排了十娘跳江后的情节:李甲在舟中看了千金,转忆十娘,终日悔恨,郁积成狂疾,终身不痊。孙富自那日受惊,得病卧床月余,终日见杜十娘在旁诟骂,奄奄而逝。一傻一死,显然,我还是照顾了读者的心理,如果孙富不出现,那十娘就不会跳江。

嗯,布衣知道,杜十娘这个人物中暗含了犹龙先生的许多告诫,百宝箱,孙富,都是试金石,人生随处都有试金石,不要做李甲,不要做孙富。但可惜的是,李甲孙富,随处都是。

4.两个红莲

秦重遭遇情,杜十娘遭遇负情,这两个人物,一直活跃在戏剧舞台上,戏场锣鼓大敲,人们看得有声有色。

犹龙说,下面出场的两个和尚,是同一种遭遇,两个红莲姑娘,弄得僧人身死名毁,陆布衣呀,需要告诫的,不仅是普通的百姓,也包括那些整日在修炼的僧人。

《喻世明言》第二十九卷有《月明和尚度柳翠》,第一个红莲上场。

临安城南水月寺的玉通禅师,如果那日去了临安府点卯,见过新任长官柳宣教,也许就躲过了那场考验。偏偏,柳宣教按参见人员名单点名的时候,玉通禅师不见人影,柳长官大怒:此秃无礼,何故不来,拿来问罪!当下就有各寺住持报告事情的原委:此僧乃古佛出世,在竹林峰修行已经五十二年,不曾出来过,每遇迎送,都由徒弟出场。

柳长官虽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但依然心有愤愤。第二日,府堂公宴,柳看着年方二八的官伎红莲,计上心来,他这样给红莲下了死命令:你明日用心去水月寺内,哄那玉通和尚云雨之事,如了事,就将所用之物前来照证,我这里重赏,判你从良,如不了事,定当记罪!

看红莲设下计谋,如何将玉通禅师打进网的。

次日午时,天阴无雨,这是十二月底的天气,红莲一身重孝,手提羹饭,出了清波门,直奔水月寺而来。当红莲立于水月寺的门前时,不见一人,而风雨大作。天色将晚,老道士出来关山门,红莲双眼泪下,拜那老道人,她第一步必须先进寺里:妾在城住,夫死百日,家中无人,自将羹饭祭奠,坟边哭得太久,天晚大雨,城门也要关闭,我回家不了,央公公慈悲,告知长老,容妾寺中过一夜,免虎伤我性命,明早就离开。

红莲的要求合情合理,以慈悲为怀的出家人,岂有推却之理?

睡到二更,红莲起来完成自己的重大使命。她先是向玉通借衣服,说冷,后来又说肚子疼死了。此时的玉通,并不理她,只瞑目而坐。但他实在听不得红莲持续的哭泣声,悲而又痛,为何哭泣?哪里疼痛?这一问,就迅速落进了红莲的圈套中:妾丈夫在日,有些肚疼之病,我夫脱衣将妾搂于怀内,将热肚皮贴着妾的冷肚皮,便不疼了。不想今夜疼起来,又值寒冷,妾必死矣。怎地得长老肯救妾命,将热肚皮贴在妾身上,便得痊可。若救得妾命,实乃再生之恩。

当玉通解开衲衣,将红莲抱在怀内,那就由不得他了,五十二年的修炼,就在那热肚皮一贴中变成云情雨意。事毕,玉通想了想,今夜这事,恐怕没这么简单,他要解开心中的疑问,于是再三要红莲实说情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玉通悔之晚矣。

东方发白,红莲离开,兴高采烈向柳长官汇报去了。这边,玉通吩咐老道人烧开水,他洗浴好,写下八句《辞世颂》,将其放到香炉足下压着,对老道人说:临安府尹差人来请我时,你可将香炉下简帖交与来人,不可有误。老道人依旧去殿上烧香扫地,而玉通禅师,坐在禅椅上圆寂了。

柳宣教自以为得意,玉通终于进了圈套,还写下嘲讽诗,差人送水月寺。待他看到玉通的《辞世颂》,方才大吃一惊:此和尚乃真僧也,是我坏了他的的德行!

后面的情节大致为:柳身死,玉通投胎为他的女儿,取名翠翠,柳家母女为生活所迫,入了娼门,月明和尚引导她向佛,翠翠皈依佛门,悟前生世,洗浴坐化。一切,都按着报应的老套路来写,无甚新意。

第三十卷《明悟禅师赶五戒》,或者是《佛印长老度东坡》,第二个红莲接着上场。

话说杭州南山净慈孝光禅寺,有两个得道高僧:一个是三十一岁的五戒禅师,样子有些古怪,左边瞽一目,身不满五尺,但举笔能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成出家,禅宗释教如法了得。另一个为二十九岁的明悟禅师,头圆耳大,面阔口方,身高七尺,丰采精神,极像罗汉。这两人,关系好得如亲兄弟。

某严寒之晨,五戒在方丈椅上坐著,耳内远远听得有婴孩的啼哭声,他立马吩咐道人清一:你去山门口看看,有什么事来与我说。清一开门,吃了一惊,原来,山门外松树根的雪地上,一块破席,放一个婴儿在那里。清一将婴抱回寺,与五戒细看,却是一个五六个月的女婴,怀里还揣着个纸条:今年六月十五午时生,小名红莲。五戒对清一说:你养着吧,养到五七岁,送给人家去,也是好事。

小红莲就在清一的养育呵护下,一日日成长,五戒也似乎早已忘了这件事。突然间,红莲就长到了十六岁。

某六月炎热天,五戒忽然想起十数年前的事,他到清一的房间问:我问你,那年抱的红莲,如今在哪里?清一不敢隐瞒,引红莲见了五戒。五戒见过红莲,随后就起了邪心:清一,你将红莲装扮成小头陀的样子,今晚送到我卧房中来,不可有误。你若依我,我自抬举你,此事切不可泄露!

清一本来想,到时候给红莲寻个女婿,要她养老送终的,但长老的命实不可违,只得二更天气,领了红莲送到五戒房里去。

明悟禅师在禅椅上入定回过神来,慧眼已知五戒犯了色戒,多年的清行,付诸东流,作为兄弟,他当然要劝劝他,点拨一下。不过,第二天,明悟并没有直截了当指出,而是去山门外撇骨池内,采了一朵盛开的莲花,插入瓶中,然后,将五戒请来,两人喝着清茶,开始聊天。

师兄呀,今日我见莲花盛开,摘了一朵,特请师兄以莲花为题吟诗清谈。

五戒很开心,捻起笔来,随即写下四句诗。明悟见此,自然依韵附和四句。明悟吟完,哈哈大笑,五戒心中却顿悟,脸就红一回,白一回,转身回房,吩咐一行者说:快与我烧一桶热水来洗浴。洗完后,找来一张素纸,写下八句《辞世颂》,坐在禅椅上,左脚压右脚,右脚压左脚,合掌坐化。

行者见此,连忙跑去报告明悟禅师。明悟大惊,他看了五戒的《辞世颂》后,连声说:五戒呀,你走得太快,我这就赶你来了。明悟也叫道人烧热水洗浴,然后吩咐徒众:我今天去赶五戒和尚,汝等可将两个龛子盛了,放三日,一同焚化。说罢,圆寂而去。

一家寺院,两位高僧,同一日坐化,临安城内城外,一时轰动,众人都来烧香拜佛,布施者人山人海。

后半场的大致情节为:五戒托生到四川眉山县城中的苏老泉家,明悟托生到本城谢道清家,苏老泉家的孩子叫苏轼,谢道清家的孩子叫谢瑞卿。谢后来出家做了和尚,就是著名的佛印禅师。苏轼贬黄州三年,佛印朝夕相随。两人最后在相国寺一同沐浴,讲论到五更,分别而去,佛印圆寂,苏轼回到寓中,亦无疾而逝。

这个两世相逢的故事,自然编造得痕迹重重,虽然苏轼自己也说,他的前身是和尚,但相信的人肯定不多。我想的是,冯梦龙为什么要连续让两个红莲出场?

一个修了五十二年,一个是五戒,都在色字面前拱手称臣。如果换作李甲,换作孙富,或者换作张甲,换作王富,一般的肉身凡胎,在红莲面前,会是什么状况?不能想象。

其实,红莲只是一个形象而已,这个形象,并不是冯梦龙的独创,她在宋代就出现了:那在祝融峰修行十年的至聪法师,自认为已经修成金刚身,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引诱得了他,某日下山途中,碰到了一个叫红莲的女孩儿,一瞬而动,遂与合欢。和冯梦龙同时期的作家,还有清朝作家,都写过红莲。有人统计,至少有十五部作品,写到了红莲的故事。

由此,我以为,红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通俗的隐喻,喻义简单而明确,那就是,面对强大的外在引诱力,需要一百零一分的免疫力才有可能抵抗得住。重复一下,只是有可能而已,并没有保证。

5.鲜于同报恩

己亥年的十一月底,我去莫干山脚开散文创作研讨会,我说要避免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有些作者故意为之的:嫩嫩的口气,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怯怯的策论,愦愦的判语。其实,这不是我独创,我是借冯梦龙安排的明朝考官之口说的,就是这个考官,一直无心插柳,柳反而成荫,庇护了他。

此柳叫鲜于同,广西桂林兴安县人,八岁时曾举神童,十一岁就读于州县学宫,成绩巨好,超增补廪。就是说,如果不出什么问题,照这样的发展势头,连中三元,不是问题。但他家境不好,全靠他读书成绩好挣点奖学金,于是,他就一直让贡,就是将名额让给别人,以获取资金。他从三十岁让贡起,一直让了八次,到了四十六岁,人家开始笑话他了,怎么老这样,为什么不去考个功名?鲜于同心里清楚得很,那贡生做的官,根本抬不起头,即便你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上司还是看不上你,这就是官场现状。我要么不考,要考就考个进士,大器晚成者多的是,我不急。于是,鲜于同还是和那些年轻学子混在一起,谈文讲艺,乐此不疲。

插柳人出场。兴安知县蒯遇时,浙江台州仙居人,少年科甲,博古通今,意气风发,只是,他爱少贱老,不喜欢老年学生。这一年的考试,他就有心想选个优秀少年出来。考试,批卷,他相信自己的眼力,于是向众秀才宣布:我取的这个第一名,应该是个少年俊杰,他的文章大气,一定会连连报捷,我们全县的秀才都不如他。

结果一宣布,大家惊呆,头名是五十七岁的鲜于同。蒯知县脸上有点挂不住,但无法改呀。鲜于同虽近花甲,但得头名还是很开心,于是信心满满地准备迎接下一场省城的贡院考试。

在贡院,鲜于同大喜,因为他看到了蒯知县正被聘作《礼记》房的考官,他想,他和蒯知县研究方向相同,他被蒯选了县里的头名,他必然喜欢我的文字。谁知,蒯考官不这样想,前次已经失误,应该取个少年门生,我也好靠得着。蒯考官以为,三场下来,文章做得齐整的,应该都是老年考生,他只选少年考生,他的选文标准呢?就是我刚刚开头说的那几条,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几场考试顺利进行,考生成绩全部填好,这就发布,《礼记》房首卷,是兴安县的学生,鲜于同,综合成绩,第五名正魁。

为什么呢?为什么呢?蒯考官心里连连问了为什么,就是不知道原因。原来,那鲜于考生,心里笃定,十拿九稳,于是先吃酒自我庆祝,多吃了几杯酒,却吃坏了肚子,跑肚拉稀,勉强进考场,一头想文字,一头跑肚子,三场下来,都是草草完稿,十分才学,不曾用得一分,心想这下完了。不想蒯考官这么给面子,以后要好好报答他。但第二年京城会试,鲜于同落第。于是,蒯知县就劝鲜于同,你还是去选个官做了吧。鲜于同不这样想,做了四十年的秀才,考了个举人,全县唯一,也算荣光的事,我还要继续努力,下次再去考!

三年后,已经六十一岁的鲜于同参加会试。考前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中了正魁,会试录上有名,下面却要求填做《诗经》,不是《礼记》。鲜于同书读得多,哪一科都通,既然有这样的梦,宁信其有,于是改试《诗经》。而此时的蒯知县,为官清正,已经升任礼部给事中,并且又来做会试的考官。他知道鲜于同来考,就想,我还是看《诗经》卷吧,即便他考上,也是别人的事,和我无关,我实在不想取这一把年纪的人了。揭榜,《诗》五房的头卷,列第十名正魁,拆号一看,又是鲜于同!蒯考官目瞪口呆,等到鲜于同来见蒯考官时,必须要问呀,为什么会选《诗经》呢?鲜于同说了他的梦,蒯考官连声说:你是真命进士!真命进士!接下来的殿试,鲜于同发挥正常,二甲头上,得选刑部主事。

蒯考官无意插柳,可是,鲜于同不这样想,他一直以为是蒯的提携,他要报老师的恩德,考三次,他也要报三次。

第一次,蒯直言敢谏,得罪了某大学士,下诏狱,对方欲置蒯于死地。但在鲜于同的努力下,蒯从轻降处,被贬云南,保住了性命。蒯感叹:若不中得这个老门生,今日性命也难保。

第二次,蒯公子在老家仙居县,与豪户争坟地疆界,对方一佣人走失,赖蒯家打死人,蒯公子无力应对,跑到云南向父亲求救,台州府在全力缉拿蒯公子。而鲜于同已任职六年,口碑极好,领导有意要放他去一个好的地方做知府,鲜于同知道蒯家的事后,立即主动申请去台州府,圆满地解决了蒯家的大麻烦。

第三次,鲜于同做了三年台州知府,名声大振,不断升官,到了八十岁,依旧健如壮年,做了浙江巡抚。而比他小二十来岁的蒯老师,却因眼睛不好退休在家。他得知鲜于同做了本省大官,于是带着十二岁的孙子,到杭州拜见鲜于同,将孙子拜托给他。鲜于同将蒯老师的孙子和自己的孙子一起教育,请最好的老师。八年后,两个孙子同榜进士。

这是一个关于读书人功名的完美故事。

几乎所有专家都指认,“三言”中,《警世通言》第十八卷《老门生三世报恩》,完全是冯梦龙的独创,因为我们读到了冯梦龙一生为之努力的影子。他并没有像陶宗仪那样,考了一次,就永远弃考,冯梦龙还是有理想的,但他这位老秀才,一直到五十七岁才援例出贡,做了丹徒县的教育局长,六十一岁,才做了福建山區小县——寿宁县的知县。

读书人,每个人都有一条长长的路,一肚皮的苦水。冯梦龙的苦水是,即便在三年寿宁知县任上,他也深知,这个官他已经做到顶了,再无发展的可能。但在传奇中,他却可以为自己创造另一个精彩的世界,鲜于同,就是冯梦龙,虽然科举虐他如千遍,他仍待它如初恋。还有,如何看待少与老,鲜于同就是极好的典范。而清朝的沈德潜,冯梦龙的同乡人,几乎就是按着冯梦龙画好的功名路线图做的官:沈德潜六十七岁中进士,一路顺风顺水,深得乾隆皇帝信任,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礼部侍郎,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一直活到九十七岁。谁说老年考生不行?

不仅如此,这个报恩故事,批判的锋芒也如钢针般犀利:蒯考官第二次判卷,为了不取老年考生,竟然只关注那些“乱乱的文法,歪歪的四六”,于是,行贿,受贿,各式作弊,就有了极大的可能,陶宗仪、冯梦龙、李渔、蒲松龄式的考生落第,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冯梦龙“三言”的上百个传奇中,还有大量的笑话如《笑囊》《古今谭概》,虽是悲喜剧及笑料的肤浅拼合,集合起来一看,却会发现他其实制造了一个不一样的广阔空间,此空间既隐藏又开放,他传递给我们的是满满的老子式的智慧和告诫,贫和富,美和丑,福和祸,恩和仇,生和死,都会转瞬转回,谁也不能脱离其外。

责编:王十月

猜你喜欢

刘基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淡阳怀古
刘基油画作品欣赏
谋臣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刘基的隐与显
刘基的识人之智与自知之明
朱元璋智囊刘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怀璧其罪
明朝历代诚意伯
刘基至正六年干谒事迹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