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生涯规划背景的学习动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07-04陈燕霏
陈燕霏
【摘要】根据问卷调查得知,我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初中学生适合的生涯规划能够促进其学习动力的提升。因此,在这一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生涯规划;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学习动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质量,为此,笔者开展了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调查,从中找出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希望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一、提出问题
调查学生的生涯发展指导需求的学生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部分以及问卷内容,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和年级;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领域:学业发展和生涯发展,两个领域又各分为4个不同的指标。
总共收回问卷235份,有效问卷235份,有效率达100%。问卷总共以4等分计算,1分为不重要、2分为一般、3分为重要、4分为非常重要。
(1)两个领域的整体均值
从表1可以看出学业发展与生涯发展的均值相当,说明学业与生涯发展有着正相关关系。
(2)八个指标的均值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学习动力低与整体均值,学习能力、学习转移力、学习效力、生涯探索、生涯决策、生涯实践、生涯创造均高于整体均值,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存在不足的情况。
3.八个指标的具体分析
(1)整体(%)分析(百分比表示分数大于和等于3分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
从表3可以看出,学习能力和学习转移力偏低,学习动力、学习效力、生涯探索、生涯决策、生涯实践和生涯创造处于较好的状态。
(2)性别(%)分析
总共235人,男生130人,女生105人。下面分析的是等于以及高于3分的男(女)占男性(女性)总人数的百分比,以及整体上等于及高于3分的百分比。
从表4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转移力、生涯探索、生涯决策、生涯实践和生涯创造均于整体水平;女生的学习能力低于整体水平和男生水平,但其他指标均高于男生和整体水平,说明女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发展比男生要好,男生只有学习能力比女生好。
(3)年级(%)分析
全校235人中,初一级215人,初二级1人,初三级19人。下面分析的是等于以及高于3分的人数占该年级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以及整体上等于及高于3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从表5可以看出,总体上认为学业发展和生涯发展两方面的重要性一样高,处在“重要”和“非常重要”之间。具體来看,八个具体指标平均得分都超过3分,即都被认为是重要的。从得分最高到最低排序为(得分越高代表学生总体上认为该项越重要、需求越高):生涯决策——学习转移力——学习能力和生涯创造——生涯实践——学习效力和生涯探索——学习动力。从每一项选择“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占所有人数的比例来看,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为(比例越高说明越多学生需要此项内容的指导):生涯探索和生涯创造——学习动力——学习效力、生涯决策和生涯实践——学习能力——学习转移力。其中男生认为最需要接受指导的是生涯探索——生涯创造——学习能力;女生认为最需要接受指导的是生涯创造——生涯探索——学习动力。不同年级学生在各项重要性认知上没有看出差异。
二、归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缺乏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没有目标
经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从小升初来到学校,包括电脑派位、优秀外来工子弟积分入学等,在初中三年里不清楚自己的将来如何规划,不了解中考改革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应对中小衔接、初中学业的增多增难。其实,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导致学习动力的缺失,久而久之,造成学业发展的障碍。
2.学习内驱力受阻
家长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部分以及问卷内容,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领域:学业发展和生涯发展,两个领域又各分为4个不同的指标。
总共收回问卷214份,有效问卷214份,有效率达100%。问卷总共以4等分计算,1分为不重要、2分为一般、3分为重要、4分为非常重要。
(1)两个领域的整体均值
(2)八个指标的均值分析
(3)八个指标的具体分析
①整体(%)分析
(百分比表示分数大于和等于3分的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
②性别(%)分析
总共214人,男性62人,女性152人。下面分析的是等于以及高于3分的男(女)占男性(女性)总人数的百分比,以及整体上等于及高于3分的百分比。
③年龄(%)分析
总共214人,20-30岁的共2人,31-40岁共92人,41-50共102人,50岁以上共18人。下面分析的是等于以及高于3分的人数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百分比,以及整体上等于及高于3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④学历水平(%)分析
学历水平分为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和其他4种。 在有效份数214份中,学历为初中的家长有76人,高中的68人,大学本科的48人,其他的22人。
从以上表格分析,总体上认为学业发展和生涯发展两方面的重要性都较高,学业发展比生涯发展得分略高一点。具体来看,八个具体指标平均得分都超过3份,即都被认为是重要的。从得分最高到最低排序为(得分越高代表家长们总体上认为该项越重要、指导需求越高):学习动力——生涯决策——学习效力——学习能力——学习转移力——生涯探索——生涯创造——生涯实践。从每一项选择“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数占所有人数的比例来看,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为(比例越高说明越多家长认为学生需要此项内容的指导):学习动力——生涯决策——学习效力——生涯创造——学习转移力——生涯探索——生涯实践——学习能力。父亲认为最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指导是生涯决策的指导,母亲认为最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指导是学习动力的指导。不同年龄的家长在各项重要性认知上没有看出差异。学历选择“其他”的家长在每一项中选择“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人数比例比学历为初中、高中和大学本科的家长都低。
德育科研是学校破解德育难题的重要抓手,积极引进优质的专家资源,为“三雅”德育保驾护航。学校分别展开了对《班级共同体建设与学生快乐成长研究》和《新时代宣传少年榜样研究》两项德育课题,所谓班级共同体,把班级的每位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宏观目标,在班级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集体三位一体的融合中相互协作、彼此关心,并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共化为目标一致的共同体。学校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建设班级共同体,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有效方法,形成学校富有创新与特色的德育模式,树立学校“三雅”德育品牌。少年榜样,即以少年之榜样为示范,引领顺峰少年做有感恩之心、爱国之心和责任之心的新时代好少年。
(三)形成家校共建合力
学校要充分调用家长资源开展相关活动,想方设法为家长与孩子创设共同学习、生活的机会,在互动共情中感受亲情,把三雅德育理念渗透其中,合力培养“三雅”学生。利用家长资源共育三雅火种,让学生们都拥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因此,我们倡导让学生写好一手字,读好一本书,发挥一种特长,家长和学生共习字,每周家长和学生一起练字,每月让家长和学生交写字作业,每天亲子共读一本书,共享一个童话,同讲一个故事等活动都得到了家长们的喜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每个月的写字作业展示都得到家长们的高度赞赏。家长在家也当起了义务说书员,义务写字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校共育的三雅火种,将会燃遍校园与社会。
(四)搭建家校沟通桥梁
学校应按年级、班级成立了亲子义工俱乐部,给学生和家长创设一个有意义的义工平台。在我们的調查问卷中发现许多家长非常关心学校教育,都希望走进校园,为学生的成长一起努力,做好他们成长的良好楷模。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到校,结合自己的职业做主题讲座;还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每个月底班会课,让家长义工们来学校为学生们上一堂精彩的活动课。家长们精心准备、策划课堂的每个教学流程,每一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受益匪浅。别开生面的课堂,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不仅提供给家长一个面对面了解学校、了解学生的机会,也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走向社会的窗口,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学校和课本所不能学到的社会专业知识,为他们的成长增添了一道保护伞。
四、拓宽一个空间,寻求多元化的实践途径
社会实践是学生融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在实践中,应充分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综合多方力量帮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德育实践基地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深化。
(一)爱国教育实践基地
顺德是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桑基田建设、改革开放,不能忘怀先辈们的英勇业绩和创业史。在凤岭公园有英雄纪念碑,在顺峰山公园有见证历史的青云塔,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作为学校的爱国教育基地。学校每年根据不同的年级,结合节假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举行庄严的入队宣誓仪式,举行英烈故事比赛,让学生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人文知识实践基地
现代社会是一个以科技带动发展的时代,让学生从小有科技意识,知道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福音。顺德保留有见证创业史的南国丝都,有藏书丰富的顺德图书馆,有高雅艺术殿堂的演艺中心,这些,都为学生认识历史,感受高雅,开阔视野提供条件,为形成学生的雅言、雅行、雅好打下了基础。
(三)社区服务实践基地
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合作共育,社区资源丰富,得以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德育。比如,组织学生赴社区敬老院关爱老人,培养爱心;参与社区小义工活动,培养责任心;参与社区节假日的活动,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社区服务基地的建立为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提供了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锻炼,增长才干,使德育工作切实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个完备的体系一定是一个能够超越局限、乐于接纳的体系,源头活水,才得以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体系。现代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信息时代,学校已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唯一场所,打造开放性的德育队伍,营造开放性的校园环境,抓住常规教育的主线,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以实现真正意义的三雅德育途径的开放,把德育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博大的情怀、高雅的情趣、健康的人格,从而为实施开放办学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机制基础、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晓鹤.“和合”文化引领大学生人生发展的路径探析[J].文化学刊,2020.
[2]上海实验小学.超越“围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2001.
[3]闵卫强.精准发力 全面提升德育效果[D].中国教师报出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