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7-04张丽霞
张丽霞
【摘要】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法需要适时進行调整与改变,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探究在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中实现,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化学学科的奥秘与乐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化学学习潜能,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激发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高低显现学生的学习层次和水平,学生作为知识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应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对知识的自主思考和探索实践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教师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给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当中完善自身化学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师高中化学教学成效,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预习任务驱动导向,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缺乏自主预习的意识,导致在课堂上难以跟随教师的步伐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化学课堂学习效率低下,难以及时掌握和理解教师所讲知识内容,久而久之对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上新课前,应给学生布置明确的操作性强的预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三章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课时,因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教师开展学生自主预习活动的大好机会。为让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给学生提前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包括粮食果蔬、糕点零食和油盐酱醋,让学生将这些物质进行分类,总结出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让学生在上课时进行交流。学生在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下,在课后进行基本营养物质的性质及用途的自主预习,基本可掌握本节课所讲内容的基础知识。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也会产生问题和疑惑,教师可鼓励他们将自己在自主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留在课堂上解决,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更具有针对性,对教师讲解知识理解得更加充分,学生也能发现化学学科知识的奇妙与乐趣,从而形成自主预习功课的良好意识。
教师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给学生开展自主能力培养教学,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使学生锻炼自身自主学习知识、实践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和细心观察下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指导学生在自主预习当中学会提出问题和假设,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论证和推理证实自己的问题和假设是否正确,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和潜能。
二、巧设课堂提问环节,加强自主思考能力
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提问,促使学生思考的话,那么单凭教师的讲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将会仍然停留在课本上,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的学习力将难以得到进步和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通过以问代讲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有价值的化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诱导,引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中的碱金属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大胆猜测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获取有关金属反应的信息,使其掌握碱金属与氧气和水发生的反应。教师不以直接讲解的方式,而是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发展学生推理归纳的能力。教师给学生进行碱金属化学反应的演示实验,把两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钾分别放入到干燥的热坩埚和装了半杯水的烧杯中,学生观察可发现其反应现象与之前学过的钠与空气和水的反应类似,但是前者比后者的反应更加剧烈。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不同碱金属与氧气和水反应产生的化学现象,猜测锂、钠、钾、铷四种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生根据化学反应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铷>钾>钠>锂。教师再问学生:“为什么这些金属的化学性质会相似?为什么它们的活动性会有这样的排序?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没有联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可以考虑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布的规律及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自主思考探究得出真理的成就感与喜悦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以问代讲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依靠教师的直接讲解,而是依靠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自主分析观察得出结论,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能力。
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以问代讲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通过让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给学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和探究意义的问题,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论证推理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究问题中完善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使教师的化学讲解更具有成效。
三、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化学关键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普遍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将课堂放给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引,使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自主学习活动,实现不同的意见和想法的碰撞交流,激发学生科学实践探究的灵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机会,这也是化学学科特点和侧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提出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教育提倡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当中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进行学生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探究,让小组合作配制100mL1.0mol/L的NaCl溶液。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先计算称量5.9克的NaCl进行溶解,在大烧杯中冷却到室温后进行移液和洗涤操作,然后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里刻度线1到2cm时,为避免将蒸馏水注入过量,学生需要改用胶头滴管来定容。在定容操作中,学生可以体会到选择胶头滴管能使自己更好地控制注水量,使容量瓶中的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指示盖好瓶盖上下颠倒摇匀,在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和浓度,完成完整的实验探究活动。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到只有选择合适量程规格的容量瓶才能配制规定体积的溶液,在选择容量瓶时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容量选择最贴近的实验器材。在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要查漏,部分学生在实验中会忽视这一环节,通过小组组员间相互提醒,可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准确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中通过亲自操作,相比于通过观看教师实验演示更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精髓,避免忽视实验探究中的易错细节。
教师在高中化学实践探究过程中给学生自主参与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不只是课堂学习的倾听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集体学习中取长补短。
四、结语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内容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共同发展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化学知识,亲自实践探究解决化学问题,充分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化学实验相结合,将化学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巩固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方清梅,洪兹田.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9(11):59-60.
[2]付恩琴.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J].神州,2018(5):132.
[3]范娅.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