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2020-07-04郭明亮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郭明亮

摘要: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有效提升产业层级、加快产业转型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立足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实际,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及访谈,以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价值分析为起点,从抢抓机遇、科学定位、创新机制等方面为山东省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新旧动能 区域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243-02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经济格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从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山东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2017年被国家确立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深入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对于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质量和成色,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合力意义重大。

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价值分析

1.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一批规划纲要相继颁布实施,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战略体系逐步完善。2018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又明确提出,要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意见》规划期为三十年,即到本世纪中叶,要建立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力支撑。因此,着力推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不仅事关中国经济发展之韧性,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之成色,而且事关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大计。

山东省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强势且与京津冀毗邻相连,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条件得天独厚,在2015年颁布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山东省德州市首先被赋予“一区四基地”发展定位,被纳入规划纲要之中。2016年在《“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规划支持山东聊城、德州、滨州、东营等周边毗邻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因此,对山东省而言,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贡献,既是对国家大政方针、中央决策部署的积极响应,同时又是抢抓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對接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举。

2.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对区域经济而言,区际差异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过去东、西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正在转向以黄河为界的南、北差距矛盾,以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南方经济发展强势,辐射效应明显,各方面指标与北方经济相比明显占优,且呈扩大态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也明确指出,现在全国的发展问题并不是东部和中西部差距问题,而是南北差距问题。

造成南北经济差距问题的根源就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发生了改变,过去以高投资、高消耗为主的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经济转型的压力,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减弱,正在逐渐被创新、科技、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所替代,尤其是面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种替代作用更加明显。与南方相比,北方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多,经济结构普遍偏重,商业氛围不够活跃。虽然北有京津冀、环渤海等城市群,但是内部联系不够紧密,一体化程度较低,辐射作用较弱,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对山东来说,面对经济转型压力,创新要素不足、传统动能不断减弱、新动能亟待培育等短板突出,要想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缩小与江苏、广东差距乃至赶超,仅靠一省之力难以实现,迫切需要借势借力借智,固本扩源,方能实现。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城市间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协同效应日趋明显,尤其随着雄安新区高质量规划建设,更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因此,立足山东优势,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既能有效弥补山东科技创新资源匮乏、产业空间载体不足、结构不优等短板,同时又能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之合力,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为重振我国北方经济贡献山东力量。

3.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加快培育新动能的内在要求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山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三大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创新、改革、开放为动力,勇担新旧动能转换之重任。201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作为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山东省积极作为,科学谋划,以济南、青岛、烟台“三核”为引领,以“四新”“四化”“四提”为主攻方向,在全省上下兴起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热潮。实践证明,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山东经济提质增速,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而且可以借势借力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极大地增强山东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以德州为例,作为山东省首个地级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城市,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一区四基地”目标定位,努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2016—2018年,德州引进京津冀好项目、大项目达300多个,通过每年举办的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使全市1100多家企业与京津600多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新动能不断培育。除德州之外,省会济南、滨州、东营、聊城等多个地市都已与京津冀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与互动,新动能优势显著增强。

因此,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地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9年2月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济南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推动德州、聊城、东营、滨州等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8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0月,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挂牌成立,为进一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畅通了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路径分析

1.抢抓机遇,既要主动融入,又要保持战略定力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呈现新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内在稳定性协调性显著增强、区域协作深化、新动能不断提升、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将会有力提升山东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一是要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尤其是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更要充分认识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价值和意义。二是要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山东比较优势,增强协同发展合力。山东经济体量庞大,经济总量与京津冀总体相当,产业发展基础好、体系完整,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优势明显,文旅资源丰富、县域经济发达,但同时也面临传统动能占比过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较低、信息产业弱、科技创新要素匮乏等问题和短板。因此,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借力借势,加大与京津在产业、科技、人才、资本等方面对接力度,同时又要围绕特色优势,强修“内功”做大做强自己、提升载体对接层次,加大优势产能合作,最终实现双向融入。

2.科学定位,既要全面融入,又要突出重点

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正确区分各自战略目标及定位,科學谋划、主动作为、差异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主要聚焦于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四个方面。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则在产业,着重解决产业内生动力不强、结构不优等问题。因此,对山东来说,推动两者对接融合,首先应以全省“十强”产业培育为基础,针对各自产业发展阶段及需求,明确发展方向,编制产业对接规划。同时,科学分析京津冀及央企产业转移布局和动态,推动山东优势产业与之实现精准对接、双向融和。其次,重点布局一批项目,推动山东港口、食品、医养、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深度融入京津冀市场,吸引京津转出资本来山东创新创业。第三,加大与国家部委及京津对接协调力度,利用政策创新,尽早扫除重点领域产业,如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在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企业资质不互认、产能不互转等障碍。大力提升高速、高铁、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山东与京津冀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

3.创新机制,既要注重政府引导,又要遵循市场规律

推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区域协调机制是关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中的引导作用,又要注重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既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差异化政策,又要注重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避免形成新的政策洼地;既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及城市集中度,又要统筹兼顾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内外联动、协调发展。对山东而言,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内建立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和组织保障机制,从机构设置、人员构成、配套实施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落实落细各项决策部署,营造统一市场环境,促进资源要素市场定价、自由流动。对外要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和政策调控机制,建立互惠互利的跨区域协调管理、税收分成、互通互助等协调机制,吸引更多京津冀优势产能注入山东。

参考文献:

[1]李新安.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与路径[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宋立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2017.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国家重大战略设计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北省本科院校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唐山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对策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软环境建设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