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现存问题探析

2020-07-04张馨月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

张馨月

摘要:随着社区制改革和社区自身不断建设发展,其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单元,与多方社会主体密切联系互动,对社会建设和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社区公共服务既是社区发展的体现,也关乎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主观感受。在界定概念内涵、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学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现存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现存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64-02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区,多元主体合力共同作用,是更好服务居民、建设社区、提升社会整体治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应挖掘不足并着力优化发展。

一、概念内涵及相关研究

1.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社区”是由滕尼斯提出的概念,用以界定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团体,人群间的关系和情感是其关注重点。城市社区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的概念,存在于城市一定地域范围内。社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内组织或其他行动主体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物品及服务,主要为满足社区居民在基本生活和自身发展等多方面的需求,其能较为公平地提供居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基本保障。政府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是重要力量,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则是重要参与者。开展社区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利于增强其对社区及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使社区成为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公共服务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大体来说,包含以下几类:一是社区党建服务,主要为巩固党执政基础,整合党自身建设资源。二是社区社会保障、救助和就业服务,主要针对社区中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及社会弱势群体。三是社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育服务,以便民利民为主要目的,具体措施包括提供健康保健诊疗服务,建设文体设施及集中活动场所,开展教育培训及宣传普及活动等。四是社区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服务,从环境建设和人员管理等入手,建立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营造社区良好舒适环境。

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2000年左右政府加大力度开展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发展有着较好社会背景,发展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能切实提升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主观感受,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2.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研究较多且较为全面,研究主题包括概念界定、不同阶段发展变迁、各主体作用发挥及互动状况、服务供给机制和水平、现存问题和对策等。陈雅丽认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在制度规范、参与程度、主体间互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1]。李帅康主要考量服务供给的主体、内容和机制[2]。倪媛媛强调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基础设施不足、服务便利性较低[3]。何继新指出,“互联网+”创新了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模式,应促进二者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4]。

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已取得研究结论与成果,且与社会现实相符合,但多从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出发,关注社会学理论的研究较少。

二、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现存问题分析

1.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级,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基于此,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服务水平不高,服务项目欠缺或针对性较差,服务实现程度较低,难以满足社区居民较高层级的需求。

具体表现为:社区公共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大多集中在基本保障和环境保护方面,较少涉及能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的文体教育服务,更难根据个体个性化需求开展服务,服务内容与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不相匹配;开展服务方式较为单一,多为通告、公示等管理形式,没有充分深入居民生活,便利性和灵活性差;社区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社区公共服务用房、社区活动场地、社区文化设施等或数量缺乏,或较为陈旧。社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主要受到当前重视程度、财政资金支持和投入力度、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等因素的负面影响。

2.社会角色理论

米德最先将“角色”引入社会学研究,戈夫曼、帕森斯等学者都利用这一概念分析社会主体的行动及关系网络。社会角色是由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同时,角色规范了主体的行为及其权利义务,主体在开展行动之前,经历了接受大众对角色行为的期待—个人对角色应有的行为进行判断—开展活动实践角色的过程,行动应与社会期待基本符合,否則将导致角色失调。基于此,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各主体管理权责不够明晰,存在角色冲突、角色不清等现象,未“扮演”好自身角色,实现良性互动。

社区公共服务是社区制度改革后的产物,涉及多个主体。近年来,政府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和职能,为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造空间和平台,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层面发展自治提供了条件,但在社区实际管理过程中,政府及街道办等主体往往忽视监督指导,偏重于行政管理,对社区居委会等主体管控、命令较多,社区建设资源也多集中在政府层面,难提升其发展自治积极性。社会组织作为当前政府和市场力量的补充主体,多以服务人群为聚焦,针对特定人群需求开展服务,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同时,社区自治组织自身发展不完善,社区居委会与其他主体间缺少有效沟通机制。

3.社会认同理论

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认同理论将社会认同分为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两类,前者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归属和情感收获,后者强调社会宏观层面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体需在思想层面接受将自己置于某环境及群体中,才能实现认同,得到情感共鸣。基于此,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尚未对所在社区产生认同感和情感依赖,对公共服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居民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同时也是其重要参与者。居民的广泛积极参与利于完善多个服务主体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也利于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由于我国当前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社区自身不断建设变迁,居民难与所在社区产生长期紧密联系,普遍有着较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导致居民不关注社区建设状况,对社区中各项事业持冷漠态度,没有参与热情,大多是被动参加活动,没有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

4.社会资本理论

布迪厄、科尔曼等学者都对社会资本展开过研究,帕特南将概念进一步推广应用到治理层面,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信任、规范、网络则是社会资本的构成因素。对应到社区公共服务研究,“信任”主要考量居民层面,“网络”主要考量各主体间关系建构,“规范”指行动准则,即要促进公共服務效益的形成,需通过规范加以约束。而现实情况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社区公共服务涉及多个主体和丰富的服务内容,需要明确的法律规章政策等进行细节层面的规定,既使具体服务的开展有章可循,也便于对服务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条例,但施行文件等不够具体,中小城市则更缺乏系统的制度规定,影响社区公共服务常态化发展。

三、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发展愿景

综合上述分析,为优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使社区居民的生活及精神需求得到更高质量的满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宏观制度层面

首先,应依据社会现实完善细化当前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制度规范,提升制度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制度的科学性,以更好地指导具体服务。其次,应依托当下科技及网络发展,创新优化社区管理模式,开展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提高社区整体的建设管理水平,为开展精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针对当前社区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队伍的问题,应积极建立多元筹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和项目中来,提升资金投入数量和规模,注重高效使用资金。应通过引入人才、开展培训、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为社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及服务人员。

2.服务供给主体层面

应在权责范围和沟通互动上达成一致,使各主体在自身范围内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作为主要供给力量,应明确其在服务开展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准确把握对具体工作的介入尺度,处理好街道管理处与社区居委会间的混乱、交叉管理问题。当前社会中,市场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参与不够充分,应激发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和参与,在加大对社会组织培育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其在社区层面发挥作用。关于居民这一主体,应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证居民意愿及意见的及时传达,保持信息对等,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增强居民在社区中的话语权,可通过扩大基层社区中的居民参与加强民主自治发展。还应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共建,引入培育新型服务供给力量,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效能。

3.服务内容及需求满足层面

应进一步完善当前社区公共服务项目体系,扩充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既扩大能享受到服务的居民群体,也实现居民需求更大程度上的满足。社区党建服务应健全社区党组织,加强理论指导,丰富活动形式,对党员分类管理;社区保障、救助、就业服务应扩大服务范围,提升福利保障水平;社区卫生和医疗服务应实现无差别对待,引入技术设备和人员,提升专业性;社区文体教育服务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及场所需进一步建设,活动形式应更为丰富多样;社区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服务可落实专人负责,加大惩罚打击力度,降低不良及恶性事件在社区内发生的概率。总体来看,应强化需求导向机制,同时注重居民需求表达的共性和差异性。

四、结语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情况是社会治理发展情况的体现和缩影,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现代化治理的当下,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现存问题,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不仅与社区层面相联系,更是社会各界需予以重视的关键问题,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雅丽.城市社区服务供给体系及问题解析: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0(2):13-15.

[2]李帅康.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研究[D].长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6.

[3]倪媛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若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4]何继新,李原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8):64-68.

责任编辑:张蕊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
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研究
古建筑文物保护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幼儿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国代际养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基于文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