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困惑及思考

2020-07-04张立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困惑写作教学思考

张立波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写作在学生读写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写作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写作,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初中语文写作为例,对其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困惑 思考

引言

从现阶段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写作素材,语言功底差等。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困惑,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不断摸索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保障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1.学生写作素材缺乏

学生写作中缺乏写作素材,内容单一、枯燥,是当前初中写作教学的困惑之一。学生往往不会搜集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无法将日常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化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另外,由于初中生生活阅历少,对生活感悟不深刻,写作内容往往比较空洞,缺乏真实感[1]。

2.学生语言功底薄弱

缺乏丰富的语文积累,自然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功底都比较薄弱。他们的作文中错字频频出现,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不全或赘余的情况多见,其它如描写不生动、不具体,写作文章缺乏情感、不能引发共鸣等更是通病。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写作教学的开展,增加了写作教学的难度。

3.学生写作兴趣不浓

大部分初中生因没有良好的习作习惯,他们在写作中往往无话可写,或明明有话说却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也非常生硬,因此很多学生越来越不爱写作。这样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不利,也为教师开展习作教学带来了阻碍。

二、解决以上教学中困惑的思路

1.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的丰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注重积累。我认为有以下思路可供借鉴:

(1)大量阅读,积累素材

开展写作教学时,教师不只关注于 “写”,还应着力于“读”。学生难以下笔的原因,可能是没有足够的材料,也可能是文字表述不够准确。而这些,必须通过大量有效的阅读来解决。教师在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之余还要鼓励扩大阅读范围,结合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为其推荐一些适合的课外书籍指导阅读,帮助掌握一些写法如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可要求摘录背诵优美的句子,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推荐《笔记大自然》《昆虫记》等,学生阅读之后,既能从中了解一些自然知识,又能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丰富学生的户外活动趣味;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作品中的内容进行对比,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在遇到描写景物、动物的作文时,学生就拥有了丰富的素材,在写作时能更加灵活[2]。

(2)亲近自然,参与社会实践

光读他人的文字,却没有自己的切身体会,无法结合生活实际最终也是纸上谈兵。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适当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如观察动植物、参加家务或劳动、和他人交流、参与社会调查等,以期能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更丰富的写作素材。

2.落实写作训练

(1)抓好仿写,逐步提高

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要求学生进行片断仿写,如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筛选留下的典范,不仅内容丰富,一些素材也贴近生活。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仿写,一方面能对课文的揣摩更深刻,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如果能让学生将作品和课文相比较,找到差别,也能逐渐弥补自己的不足。如以“家乡的景色”为主题写作时,课本中有多篇描写景色的诗文,如《春》、《济南的冬天》、《观沧海》等,教师就可让学生参照仿写。当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仿写不是抄袭相似的内容,而是采取文中的手法来写作。如参照《济南的冬天》来进行景物描写,除模仿其细腻生动外,如果能让学生把握从山到水的写作顺序和写作的层次感,那么仿写就是成功的。相信通过多次的仿写训练,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定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2)勤写日记,积累片断

鼓励写日记,把经历的大小事件、自己的点滴感悟记下来。这样,学生写起来比较轻松,既能提高写作能力,又无形中积累了更多的素材。

3.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写作兴趣

初中生学习负担较重,后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若一味要求学生写作,却不能让他们享受创造的乐趣,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态度多会比较马虎。所以,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该丰富内容,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如演讲、辩论、征文赛、我来当评委、写作心得分享会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讨论与创作,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如:在以“学写读后感”为主题写作时,只要学生的阅读量够大,那么结合对作品的欣赏或吐槽来开展交流活动,就是个很好的展示机会。教师既可以启发学生谈作品亮点,也可以鼓勵适当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让学生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分享活动中,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然后邀请其他读过同样作品的学生点评,找思想上的共鸣、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帮助他们共同提高。当然,教师也可适当表扬,充分肯定学生文章的优点,如观点鲜明、见解新颖、层次分明等。学生在这样的合作活动中就能逐步拓宽思路,消除胆怯思想,学会主动表达,增强自信心,从而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

总之,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考察的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说话、书写能力等。保障写作教学的实效,是促进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有效弥补不足,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天.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生活化[J].文教资料,2019(30):54-55.

[2]陆岩.初中语文写作指导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19(28):33-34.

猜你喜欢

困惑写作教学思考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