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2020-07-04李小燕

现代交际 2020年9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三全育人高校

李小燕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就业教育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然而,目前高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就业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此有效推进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 就业能力 高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129-0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门话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面臨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无疑是学生、家庭、高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而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主阵地,自然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解读

习近平曾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旗帜鲜明地强调了“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理论导向作用。

“三全育人”的首要内涵是全员育人,主要针对育人主体层面,具体指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构建育人机制,每个群体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其次,全过程育人,则是侧重时间维度,大学生从进校初就面临着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前景认知、就业方向选择等不同就业问题,不同专业与实践知识的学习能为后期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就业教育应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不同时期,依各阶段任务与特点有序进行。最后,全方位育人,这是针对教育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育途径与载体的选择的维度,强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媒介、教育载体不断探索实践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活动形式,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这三方面内涵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指导原则。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方法、时间等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造成学生就业观念缺乏、就业能力不足、求职技巧缺少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顺利就业。

1.就业能力培养主体缺乏

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大小是其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就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而言,高校自然承担着首要育人职责,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依靠辅导员群体的力量,而辅导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除承担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这项工作外,还忙于其他诸多事务性工作,往往只能完成一些与就业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很难只专注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一项工作。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辅导员一方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发挥高校中不同群体的作用,包括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等等,同时号召学生家庭成员发挥其应有的鼓励与支持作用,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利弊,做到正确引导。

2.就业能力培养方法单一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有限,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往往通过发布招聘信息、组织专场招聘、召开就业会议等形式来宣传就业信息,灌输就业思想或是普及就业知识,未能结合不同专业与岗位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创新性地开展相关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活动,缺乏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激发、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心理的分析引导等内容,开放式、体验式的相关实战训练则更为缺乏,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灵活性、新颖性。

3.就业能力培养时间安排不合理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教育工作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开展,由于时间有限,往往采用“快餐式”的辅导模式。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与发展前景、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就业政策等内容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正确认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内在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加之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时更加注重个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收效甚微。虽然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对于学生就业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也存在一定差异,但要真正致力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应该打破时间上的局限,确保学生从进校到毕业都能接受不同内容、不同方向的就业指导教育,促使学生就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同问题,基于“三全育人”理论视角,从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方式、手段、时间等不同层面提出几点策略。

1.以院校为主导,构建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

高等院校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主要阵地,首先,必须发挥好自身育人导向功能,充分调动所有教职工人员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中心承担全院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及组织协调工作,开展与就业相关的师资培训。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负责职业生涯规划课、创新创业基础课、职业素养等课程的讲授与教育指导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则负责求职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学生的压力疏导工作。

其次,高校要联合学生家庭,与家庭一同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动员父母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关注学生就业诉求,配合学校帮助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业观、择业观与创业观,不得将自身单方面意愿强加于子女身上,或是完全动用家庭人脉关系帮学生就业,要在广泛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与学校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最后,高校要注重与用人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在学生大三或是大四实习阶段,对学生实习期的各方面表现展开跟踪调查,了解其就业情况,同时收集用人单位反馈的有效信息,知晓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工作胜任能力,以改进后期培养内容。用人单位也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

2.实施“全过程”就业培养,逐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学生从进校到毕业、从日常在校到假期離校、从日常学习生活到各类活动竞赛的每个过程之中,具有阶段性、联系性、持续性的特点。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在校时间,不断推进针对各年级学生制定培养就业能力的实施方案,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就业指导课程。例如,大一期间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程度、水平和自我分析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职业规划,逐步完成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经过入学一年的适应、学习、规划,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趋向成熟,对于所学专业也有了基本认识,在此阶段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把握,提升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而在最后一年,则要根据学生的选择,针对考研或是专升本学生提供报考院校、报考专业与复习策略的指导,对于正常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简历撰写、求职技巧等相关就业培训。

除课堂之外,还要借助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可根据院校情况,通过“就业宣传月”“就业创业服务月”,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等相关系列活动来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假期离校期间,可以班级、年级为单位,通过网络形式向学生推送不同就业知识,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自主学习,由此形成渐进式、全程化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就业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3.坚持“全方位”工作导向,创新就业能力培养方式方法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应坚持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不断创新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形成以辅导员、就业处、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完整的就业教育体系。包括前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认知与就业形势指导,中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后期的择业就业教育,压力疏导与心理帮扶,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就业管理;签约、违约、派遣等就业基本流程的熟知;求职面试技巧的掌握等方面的培训。期间穿插简历制作、职业生涯规划自述、模拟面试现场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此外,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还要迎合“00后”群体的喜好,广泛借助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促使高校就业教育向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创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网上博客,按照“就业知识普及、就业形势现状、明星校友展示、求职技巧须知”等不同板块,定期向学生推送相关就业内容,以此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渠道,提高育人成效。

四、结语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指明了理论方向,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要求是有机统一、相互渗透的。只有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策略,总结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促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向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权标.浅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9-211.

[2]郑秀英,张璇,杨栋强.“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57-59.

[3]王洁.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6):1-2.

[4]王春燕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2):42-45.

[5]周熙,刘琛,翟明丽. 基于“三全育人”思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研究[J].就业指导,2019(12):44-48.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三全育人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