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视域中古体诗语际实现化研究
2020-07-04江容
江容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内逐渐起步且蓬勃发展。应用系统功能视域中最新的三维翻译模型探究古诗《明月何皎皎》秦大川英译本的语际实现化维度,统筹对原文诗歌鉴赏的纵向考察和中英文化横向对比等方法,从音系层、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及语境层四个层面评判译文翻译质量,归纳出译文在无法兼顾多层次对等时整体遵循舍低求高的翻译策略,为功能语言学理论在古诗英译的鉴赏及批评方面提供实际应用模式。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诗歌翻译 语际实现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110-03
《古诗十九首》是汉魏古诗经典之作,堪称抒情诗的典范,自然也是历代诗论家、评点家关注的重点[1]。但一方面,颇多学者分析其情感内涵和语言艺术,却鲜有翻译家将其译作英文以供海外读者欣赏交流。据笔者掌握资料来看,目前仅有秦大川英译本流传;另一方面,历代学者多从文学角度对《古诗十九首》进行鉴赏与批评,却未曾有人将现代语言学引入到五言古体诗这一广阔的文学领域中去。鉴于此,本文试以《古诗十九首》名篇《明月何皎皎》为例,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中的五言古诗英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其滥觞到发展、成熟,一直对翻译理论产生着深刻影响[2]。近年,国内学者王汐提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中的三维翻译模型,为翻译过程、翻译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语篇描述。三维翻译模型根据实现化、实例化和个体化三个互补层级关系,从语言系统、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三个层面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的“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模式[3]86。本文将《明月何皎皎》英译本置于三维翻译模型实现化维度中,从音系层、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及语境层四个层面评判译文翻译质量,试图在对译本的质量评估与鉴赏的过程中实现传统古诗与现代语言学的结合与碰撞,寻找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最大可能性。
一、语际实现化相关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语言观认为语言层面由外至内包括语境、语义、词汇语法、音系、语音层,且各层次间存在实现关系[4]。实现化(realization)与实例化(instantiation)、个体化(individuation)共同构成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种层级关系和互补关系(hierarchies and complementarities)[5]。在近50年来各学者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中,实现化层次已由起初Hjelmslev提出的内容平面和表达平面[6],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具体来看,实现化层次分为表达层和内容层两方面,其中表达层包括音/字系层和词汇语法层,内容层包括语义层。Halliday[7]在继承并深化弗斯语境观及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语境的概念基础上,又提出将语境层放进语言系统的最高层,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
从三维翻译视角探讨实现化必定涉及双语或多语之间的互换,因此可将其称为语际实现化[3]87。语际实现化包含层次、元功能、级阶、轴关系和精密度阶五个参数。这五个方面用来评判译本质量标准各有不同,比如层次方面,较高层次的对等价值高于较低层次的对等[8]。任何语言在实体层(即语篇)都要通过音系层和词汇层体现出来,语音和词语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产生有意义的联系[9]。另外,出于翻译的目的,我们通过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框架将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对比,得出有关层次方面的结果是:不同语言抽象度越高的层次相似度越高,如不同语言往往能够表达相似的语义,却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法模式[10]。
二、《明月何皎皎》英译本语际实现化
《明月何皎皎》通过描写月明之夜客子忧愁难寐,徘徊出户,极無聊赖至于潸然泪下的画面,传达了一种极致的思乡之情,兼具形朴情深的特点。鉴于语际实现化层级可用来判断译本质量的标准[3]88,笔者便以《明月何皎皎》的秦大川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三维翻译视角的层次(stratification)参数中的音系层、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四个方面入手分析,通过中英对照比较得出译文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并将总结译文整体翻译策略。
原诗中英双语对照如下: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
Bright,bright is the moonbeam;
On my silk bed curtain it doth shine.
Sadness keeps me from falling asleep;
I get dressed to walk and pine.
Though I can make merry on the journey,
Early return weighs heavy on my mind.
Out of the gate I pace listlessly.
To whom should I nostalgia confide?
To stay far away yearning for thee,
I shed tears in an unbroken line.
(一)音系层
《明月何皎皎》成诗于魏晋,属于古体诗。古体诗与唐宋时期追求格律严格工整的律诗不同,基本不受平仄限制,押韵形式较自由。不讲平仄自然使译文在音系层面上少了抑扬格或音步上的顾虑,但译文仍需考虑《明月何皎皎》一诗中的其他音韵特点。
1.隔行压韵
除最后一句外,“帏”“徊”“归”“谁”均为两句换一行押韵。对应译本中,隔句末尾单词分别为“shine”“pine”“mind”“confide”和“line”,除“confide”外,其余均压[n]韵,较好体现了原诗中隔行押韵的特点。
2.韵脚皆为闭口音
汉字的韵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中国人能够轻而易举的辨别出来[11]。比起中文里洪亮爽朗、气势恢宏的[ang]韵,[ei][ui]等闭口韵更适合表达低沉忧郁的情绪。音韵与情感相和,读者便可以从听觉角度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远方客子的愁思。对应译本中,我们发现所有韵脚分别为[ain][ain][aind][aid][ain]。每个韵脚都包含悦耳的双元音[ai],其中四个韵脚以鼻音[n]结尾,给人一种柔软婉转之感,刚好与原诗中诗人郁闷难排遣的心境相符。因此,译文很好地体现了原诗中由语音特点带来的音韵美。
3.叠字
叠韵和双声等音韵修辞的运用。原诗中叠字如“皎皎”,叠韵如“忧愁”,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词如“徘徊”“彷徨”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韵律美。对应译文来看,“明月何皎皎”译为“Bright,bright is the moonbeam”,因此“皎皎”二字译为“bright,bright”。考虑到“皎皎”是汉语中特殊的绵延词,一般不单字使用,因此对应英译中,“bright”出现一次即可实现语义层上的对等,但译文中两次出现“bright”,可认为是追求音系层面对等的体现。但原文中其他叠韵双声词对应译文分别为“徘徊/walk and pine”“彷徨/pace listlessly”,则使汉字的音韵美丧失殆尽。
总的来说,古体诗《明月何皎皎》共有隔行押韵、闭口音押韵、叠韵双声修辞等三个特点,秦大川译文较好地体现了前两个特点,而由于汉语绵延词的特殊性,未能完全地将最后一个特点传达给异国读者。因此笔者认为,从音系层面上来说,此译本属中上乘。
(二)词汇语法层与语义层
笔者之所以同时讨论词汇语法层与语义层两个层面,是因为在处理译文,尤其是诗歌翻译时,这两个层面的对等通常难以兼顾。此时译文应作出一定取舍来确保翻译的整体质量。本小节中笔者将立足于由人际功能发展而来的评价系统(Appraisal System)分析具体诗句。
例1:明月何皎皎
Bright,bright is the moonbeam
从词汇语法层面上看,原句属于感叹句,无连接“明月”和“皎皎”的关系动词,且有强调性副词(intensifier)“何”字,这些语言现象共同实现了级差系统(graduation)中语势上扬的效果,即构成了一种强势语势(raise force)。但这一明显的语势上扬现象于译文中却有所减弱。译文忽略了强调性副词“何”字的对应语,改变了原句的感叹句结构,却补充了关系词is,将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中的关系小句。关系小句起到增强文本叙事意味并削弱其抒情意味的效果。因此从级差范畴来看,该句译文属于语义层的欠额翻译(under-loaded translation)。
例2:忧愁不能寐
Sadness keeps me from falling asleep
“sadness”对应“忧愁”,“keep from”对应“不能”,“falling asleep”对应“寐”,译文中每一语素都于词汇语法层上实现了和原文的对等。但从语义层面上看,情况则稍为复杂。首先,原句中未直接出现任何关联词来明确指出“忧愁”和“不能寐”间的逻辑关系。译文却通过对系动词“keep”和宾词“me”等语言资源的调用,使原本处于读者文化意库中语义层面上的逻辑因果浮于文本之上,强调了说话人的被动地位,突出了说话人的无力感。
若将其置于评价理论框架中,译文在介入(engagement)系统的责任感(attribute)层面上的强化则毁坏了诗歌的朦胧感。“me”的出现,点明了话语来源,使说话人直接介入诗歌,这意味着读者必须直接面对说话人的自我独白。笔者认为,原文之所以未透露说话人的信息,目的是弱化说话人在语篇中的责任感,制造主语空位,創造共情空间,以期读者主动代入而体会心灵共鸣。换句话说,责任感的弱化可看作对读者发挥自主性的邀请;译文对说话人身份的补充,明确了话语来源,增强了介入系统中的责任感,打破了原文创造的隐秘空间,拉近了说话人与文本的距离而疏远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使得读者发挥自主性的余地大大减小。
不过,考虑到诗歌翻译中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共同实现往往难以达成,在这种情况下,舍弃诗的一部分美感选择满足英语语境下对行文间上下连贯性的要求也许更为明智。
(三)语境层
例3: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To stay far away yearning for thee,
I shed tears in an unbroken line.
对源语言来说,“引领(伸颈远望)”一词常常因调动中国读者的文化意库(the reservoir of the meanings of a culture)而更容易唤起读者共鸣。《乐府诗集》有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远望”因此被刻上思乡之情的文化印记。“沾衣”也不例外,同集(《古诗十九首》)《十五从军征》中有“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一句,老兵别乡六十余载回到家中,只剩凋败的庭院,一时间举目无亲,潸然泪下,因此,“泪落沾衣”这一动作同样能唤中国读者的伤感之情。可以说,“引领”和“沾衣”两个词无需修辞便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思乡语境。
但译文在处理最后两句诗时,直接舍弃“引颈”和“沾衣”的意象,只选取“泪”这一意象进行发挥,将其用更直白的比喻译出,试图通过对诗意的再创新而直接达到语境层的对等。对于这一大胆译法,笔者呈肯定态度。原因如下:第一,译文中的“far away”粗略来看,对应“引领”,包含远望之意,“shed tears in an broken line”,对应“泪下”,这两处主要语言资源分别表达了远望和流泪的动作,使西方读者捕捉到诗句的主要信息的同时,巧妙地跨越了原诗所创意境与西方读者间的文化鸿沟。第二,《明月何皎皎》一诗本就以语言清淡自然、朴素古拙的语言为审美基础,创造审美意境,若采用直译,由于中英词汇上的差异,公整对仗的二字短语势必要转换为“looking out”“into the room”“wet my clothes”等长度不一且稍显累赘的短语,这无疑会丧失原诗独有的古朴趣味。
三、結语
本文将《明月何皎皎》秦大川英译本置于三维翻译视角框架内,分析其语际实现化维度中层次(stratification)参数下的翻译对等情况,有如下发现:第一,音系层上,译文之于原文隔行押韵与闭口音押韵的特点基本对等,但于叠韵双声修辞方面的对等有所失衡;第二,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译文舍弃了词汇语法层面上的形式对等而实现语义层上情感表达的对等,帮助目标读者加强了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却也因此失去些难以言传的审美体验;第三,语境层上,通过改变原诗的基础意象,以及完全舍弃低层次对等,译文创造了语境层面的对等,使目标读者在不了解中华文化背景的条件下体会到“思接千载”的乐趣。最后,韩礼德[8]曾指出,在层次方面,较高层次的对等价值高于较低层次的对等。按此评判标准来看,《明月何皎皎》秦大川译本无疑是一首佳作。
参考文献:
[1]张悦.抒情典范 千古至文:论陈祚明评点《古诗十九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6):125-130.
[2]杨莉藜.系统功能翻译理论引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3):30-33+56.
[3]王汐.实例化、实现化与个体化三维翻译视角:以《道德经》英译为个案[J].外语教学,2018,39(2):86-90.
[4]张琳,马魁.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语言系统的层次及实现化浅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6):52-54.
[5]戚雨村,龚放.Hjelmslev和语符学理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4):26-33.
[6]Halliday,M.A.K.&R.Hasan.Language,Context 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Halliday,M.A.K.Towards a theory of good translation[A]//In Erich Steiner&Colin Yallop(eds.).Exploring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 Text Production:Beyond Content[C]. 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1:13-18.
[8]王汐,杨炳钧.论意义发生的空间维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1):32-37.
[9]王汐.实现化、示例化和个体化三维翻译模型[D].重庆:西南大学,2016.
[10]范瑞懿.浅谈《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魅力[J].汉字文化,2019(8):39-40.
[11]张波.汉语古诗的音韵美在英译中的创意再现[J].安徽文学,2018(7):61-64.
[12]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3.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