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的《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2020-07-04张梅盈
张梅盈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其把生态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学结合起来,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展开研究。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来具体阐释生态翻译学概念。选取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切入点,主要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三维”的转换说明生态翻译学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使用,最后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作出概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浮生六记 英译本 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90-02
生态学是指生物与周围环境的科学。2004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发表了《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具体内容[1],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作哲学基础。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是讲解适应与选择。胡庚申教授从生态学的“适者生存”提出“译者与生物相同,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同时探讨了“三维”转换和评价标准。文章围绕生态翻译学理论展开论述,分析林语堂《浮生六记》的英译文本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一)生态翻译环境
生态翻译环境是指以使用语言为参照,不包含语言本身或语言的使用。一般来说,生态翻译环境包括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整体环境[2]。
(二)适应选择与适应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适应选择,是从生态学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得到灵感,基于生态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在不断经历“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中,翻译出最佳文本传达给读者,最终适应翻译环境。
(三)“三维”转换
“三维”转换就是指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和交际维转换。三个层面关注的范围不同,主要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具体指导译者如何翻译。
(四)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对译文反馈和译者自身的翻译素质。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位哈姆雷特,读者自身对译文的理解程度不同,对译本的评价也千差万别。翻译的好坏与译者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林语堂先生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使得译本适应了西方的审美标准,同时也充分保留中国古典文化的味道。
二、生态翻译视域的《浮生六记》英译
(一)译者的适应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 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 即选择性适应[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以《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为例,林语堂的翻译适应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既尊重原作的语言文化和表达,又兼顾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沈复的书名“浮生”一词源自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林把题目译为“Six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浮生”一词适应了中文的翻译环境。“Floating”含有人生沉浮之意,也包含了对人生的希望和无奈。书中第二卷对园林景观的描写,林语堂先生在翻译时也是颇费功夫的。正如周公度所言,沈复文中的苏州之美,乃是中国古代典籍留步在人间的雨。如书中对庭院的描写:“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4],这是很典型的中国庭院建筑的风格,林语堂在此译为:“As to the planning of garden pavilions,towers,winding corridors and out-houses,the designing of rockery and the training of flower-trees”。首先,“若夫”是发语词,译为“as to”,中国的江南园林设计有曲径通幽之巧妙。“training of flower-trees”表达出“栽花取势”。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常用落地长廊、空廊、敞轩等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使得亭台楼阁更加柔和灵动。在古代文化中,山和亭子被视为大自然精气吐纳之地,是人与自然精神交流的场所。故园林建筑有“因势、随形、相嵌、得体”的要求。《浮生六记》诗画交融的景象也展现出作者秀丽的文笔。
(二)译者的选择
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引用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历史人物和古诗词句。这些含有文化特色的词语是需要传达给读者的,但也不能按部就班地翻译。这时译者要根据原文作出选择,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林语堂的翻译语言优美有趣,既忠实再现原文故事情节,又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对原文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作出了一点改写,这体现了譯者的选择。例如书中描写“世传月下老人专司人间婚姻事”,林译为:“It is said that the Old man under the Moon is in charge of matrimony”。月老,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神仙,林语堂在此并没有直接音译为“Yuelao”,而是把“月老”一词解释出来,这能够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传统婚姻观。
(三)译者对“三维”的转换
1.译者在语言维度转换
语言维度的适应和选择是指译者对原文的形式和涵义进行适当转换,使用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语言层面上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卷一为“闺房记乐”,林译“Wedded Bliss”,卷二为“闲情记趣”,林译为“The Little Pleasures of Life”,卷三为“坎坷记愁”,林译为“Sorrow”,卷四“浪游记快”,林译为“The Joys of Travel”,卷五为“中山记历”,林译为“Experience”,卷六为“养生记道”,林译为“The Way of Life”,可见,林语堂对书中小标题的翻译巧妙地进行了语言维度转换。题目的翻译比较简洁,大多翻译字面的意思。如卷五“中山”一词便直接省略,翻译为“Experience”。
2.译者在文化维度转换
文化维度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深入原文中去,吃透原文,挖掘原文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在《浮生六记》的序言中,林语堂对女主人公——芸欣赏备至,称她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书中第一卷“闺房记乐”中描写了沈复初见刘芸时的样子,其中重点描写了芸的外貌。虽没有说芸有着绝世美貌,但描绘出芸清新脱俗的气质。下面具体分析芸衣着的描写:
译文:时但见满室鲜衣,芸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
译文:At the time the guests in the house all wore bright dresses,but Yun alone was clad in a dress of quiet color,and had on a new pair of shoes.
作者寥寥幾笔便把芸素雅的形象勾勒出来。在众人都穿着华丽的衣裳时,芸只穿着素雅的衣服。“鲜衣”译为“bright dress”。“素淡”,林语堂用“quiet”一词,表示“素雅”的颜色,既突出了衣服颜色的“淡”,也通过衣着来间接反映人物性格的“淡雅”。人物的着装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作者对不同人物的服饰、面部妆容进行了细致刻画。从人物一出场,我们便从人物的衣着大致了解到人物的性格。芸在文中喜爱穿素雅罗衫,通过后文我们可以看出芸是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她熟读诗书,能文善词,是一个精神世界很丰富的女子。林语堂称之为“最可爱的女人”,她具有中国女人的端庄贤淑,而且不拘于传统,喜爱游山玩水,向往田园生活,是一个内心自由开阔的可爱女人。译者在翻译时甄选用词,从文化维度上为读者解读了一位慧智兰心、有趣可爱的中国女性的形象。
3.译者在交际维度转换
交际维度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两种语言潜在的交际意图作出适当的选择性转换,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5]。在交际维度层面上,译者需要把相关的文化背景翻译出来,使读者能和作者通过译文对话,达到交际的目的。例如在书中第一卷,芸想给夫君找一个合适的小妾,沈复笑道:“卿将效笠翁之怜香伴耶?”意思是:要效仿《怜香伴》里面的剧情吗?《怜香伴》是清代戏曲家李渔写的传奇篇中的一篇,讲述了女子之间的爱慕之情。林语堂翻译为:“Are you going to enact the comedy Linhsianpan of Li liweng right in our home?”(卷79。怜香伴也有译作“The romance two belles in love”)译者并没有标注典故的来源,而只是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是“comedy”,看见妻子急于帮自己物色小妾,开玩笑地这样说道。在交际层面上,似乎并没有把这层含义传达给外国读者。
(四)《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的评价
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翻译可谓呕心沥血,译文也保留了沈复清新脱俗的语言风格,在三个维度的转换,译者也做到了适应与选择。对于生态翻译环境,林语堂根据个人的学习经历,选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最后使得《浮生六记》的翻译颇受好评。
三、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
(一)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性研究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领域的一大创新。胡庚申把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在2005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关于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上,胡庚申教授将生态翻译研究作为本次大会的研究主题,号召参会者研究翻译的生态环境。这是翻译理论的一大创新,丰富了翻译理论,也为译者研究文学翻译提供了新思路。
(二)生态翻译学在文学翻译领域的应用
目前,翻译研究课题逐渐在生态翻译理论开展研究。在文学翻译研究领域,主要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林语堂在译者序言中写道:“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苦痛”[4]。
对于译者林语堂而言,沈复的书读起来让人舒适又亲切,文章从平凡中见真情。
四、结语
生态翻译学是跨学科的研究产物,它将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是当代翻译理论的延伸,同时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域转向当代跨学科整体的发展趋势[2]。该理论是一个新的研究点,在此理论上,本篇文章选取《浮生六记》英译本并具体分析文章中译者对生态翻译的适应,以及译者对原文的选择。在着力保留原文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上,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让译文散发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2-67.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11(6).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2):5-9.
[4]沈复.英译《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
[5]高菲.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追风筝的人》汉译本[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3):85-87.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