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术语学思考

2020-07-04叶其松

中国科技术语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摘 要:文章以术语学理论为出发点,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过程展开分析。文章认为,术语集和系统术语集是科学语言的两个功能性子系统,作为系统术语集要素的名称需要借助术语或属概念名称进入学科概念系统之中,名称的命名需要找到所指称概念在相应概念系统中的位置,进行跨学科和跨语种的协调,尽量采用中立的语词。随着新名称在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传播,它们都将归为统一,科学命名的最终结果难以改变“新型冠状病毒”被大众接受的现状。

关键词:系统术语集;术语集;术语学;术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H083;N04;R1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devotes to the naming process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rminology.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 are two functional subsystems of scientific language. Nomen, as a part of nomenclatur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 system with the help of terms or generic concept names. It is important to find the position of the referred concept in the concept field, launch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lingual co-ordinations, and avoid the use of non-neutral words. Several new nomens will be unified after they almost simultaneously entered scientific language and ordinary language. The unification of scientific names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fact that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s a new linguistic form.

Keywords:nomenclature;terminology;terminology science;terminology transfer

收稿日期:2020-04-26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学派背景下汉语术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及其俄译研究”(19BYY212)

作者简介:叶其松(1980—),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术语学、词典学。通信方式:yeqisong@163.com。

引 言

术语学是研究各专业领域中术语的结构、形成、发展、用法和管理的学科[1]。通常,一个概念的提出、完善和命名是由学者个人或学术共同体完成的。这个过程有时相当漫长,学术传记、科学史著作中有很多与概念及其名称演化过程有关的论述。不过,重大公共事件为直接观察专业概念命名的全过程提供了可能[2-3]。分析这样的“语言标本”无论对于术语学理论的发展,还是术语工作的完善,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病毒名称的术语学定位

1. 对terminology和nomenclature的功能性划分

术语学认为,一个行业领域内使用的词汇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包含性质各异的诸多子系统。按照现代术语学创始人维斯特“术语学要从概念的研究出发”的观点[4],行业词汇的类型首先与所指称概念的特点有关。根据概念所对应的客体数量的不同,术语(term)和名称(nomen)被区分开来。术语指称一般概念,与具有共性的多个客体对应;名称指称个别概念,只对应唯一的客体。某个行业领域术语的集合为terminology,而名称的集合是nomenclature。

关于nomenclature和terminology之间的关系,术语学界已有过诸多探讨。俄罗斯术语学家舍洛夫(Шелов С.Д.)归纳出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nomenclature是植物界、动物界各类样本的科学名称的集合[5]。它的提出者是19世紀的科学史家惠威尔(W. Whewell)。他在三卷本巨著《归纳科学哲学史》中写道:“需要指出的是,我将在描写自然历史对象时所用的术语集合称为terminology,而将种名称的集合称为nomenclature。植物学描写部分的改革是林奈(Linnaeus C.)最早从事的工作之一,而且他提出的术语集是进行其他改进工作的工具。”[6]诚如惠威尔所说,植物、动物名称的系统分类得益于瑞士学者林奈的双名命名法,类似的方法后来被运用到具有大量名物清单的其他科学之中。国家标准《术语工作 词汇 第一部分:理论与应用》对terminology和nomenclature的定义也能看出类似的思想,它们分别被叫作“术语集”和“系统术语集”①。并且指出,nomenclature存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之中[1]。

在惠威尔看来,terminology和nomenclature的区别在于,后者是种名称。也就是说,按照林奈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名称分类系统,nomenclature位于最低层,以上各层级的名称都应归入terminology之中。但是,学科分类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种名称也会衍生出自己的亚种,从而变成属概念。因此,terminology和nomenclature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功能性的。如果一个专业词语同时具有概念功能、指物功能,那么术语的概念功能更强,而名称的指物功能更强。

2. 名称集的命名方法及其在流感病毒命名中的应用

事实上,不论名称分类系统具有多少层级,种名称总是要借助属名称才能进入术语系统之中。同样,种名称分化出亚种之后,亚种名称也是借助种名称进入系统的。换句话说,术语是名称命名的基础,一个名称的命名通常包含两部分:一是与该名称相联系的分类系统的术语(或上一层级的种名称),这部分一般是缩略语或简称;二是该名称在同一层级中所处位置的标识,这部分一般是数字、字母、字母+数字(或数字+字母)的组合。

这种命名方法也被用于建立流感病毒的名称系统,这个系统只是医学病毒名称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世界卫生組织的命名原则,流感病毒名称包括以下信息:对病原体类型的描述(甲型、乙型、丙型)、宿主(只对动物宿主)、来源地、菌株编号、隔离的年份[7]。对于甲型流感病毒,还应根据病毒株表面发现血凝素(hemagglutinin,简称H)和神经氨酸苷酶(neuraminidase,简称N)的类别,再区分出若干亚型,分别为18个H亚型(H1~H18)和11个N亚型(N1~N11)。例如:A/swine/lowa/15/30 (H1N1)、A/swine/Wisconsin/67 (H1N1)等。

二 “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过程与分析

自疫情出现以来,对导致此次传染性肺炎的病毒命名方案经历数次变化,见表1②。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种新病毒的命名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但是,站在术语学的角度看,这并非无法解释。

第一,科学命名需要组织。普通事物的命名是集体规约的结果,是自发的行为。当然,日常语言的语词发展也遵从一定的轨迹,它和语言发展的总体轨迹一样,是一种潜势。科学命名是集体规划的结果,是自觉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或科学团队失去对科学发现和概念的命名权。我们说的是,一个领域使用的术语集、名称集需要进行评价和管理,这通常由该领域公认的国际组织来实施。医学术语、名称的命名也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卫生防疫机构、专门委员会来组织。

第二,科学命名需要协调。一是跨学科的协调。因为某一领域的概念命名会对相邻学科的概念命名产生影响。病毒的命名涉及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流行病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二是语种的协调。通常,如果一个科学名称被

公认的国际组织所接受或提出,各国也会接受或制定相应的名称,以保证专业交流的一致性。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2月11日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 -19”之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月21日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英文命名,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 -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第三,科学命名需要定位。组织科学命名使得专业领域中的术语、名称构成系统,它们的背后是该领域的概念系统。因此,建立领域术语系统、名称系统通常使用称名的方法(onomaseological approach),先建立领域的层级概念系统,确定所命名概念在系统中的位置,最后赋予概念相应的名称。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目前采用的分类阶元为门(phylum)、亚门(subphylum)、纲(class)、亚纲(subclass)、目(order)、亚目(suborder)、科(family)、亚科(subfamily)、属(genus)、亚属(subgenus)、种(species)。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将导致此次疫情的病毒命名确定为“冠状病毒”十分重要,这就意味着找到该名称所联系的属概念(属名称)和所在的层级,进入病毒名称分类系统之中。

领域名称的命名至此尚未完成,还需确定名称所指称概念区别于同一层级其他概念的本质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科学中的新概念往往包含诸多本质特征,它们都可能成为命名的依据。用非本质特征来命名是可取的,但这应只限于本质特征尚未发现之前。例如“新型”(novel)指的是此次病毒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不被人所知的,当其本质特征被确定以后,该命名是可以被舍弃的。由于此次冠状病毒的毒株、宿主等尚未最后确定,不排除未来对其重新命名的可能性。

第四,科学命名需要中立。不同学科领域的名称系统是有差别的,这说到底是由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科学的名称系统不同于技术的名称系统,更不同于商业领域的名称系统。技术名称的命名依据是技术生产中的设备、仪器、产品的具体型号,而商品名称的命名依据多是追求产品的商业价值。科学命名不仅要求准确、唯一,而且要求中立,不带有情感色彩,不至于引起误解、争议。上文提到,流行病毒的命名中可以出现来源地信息,例如“纽约病毒”“札幌病毒”“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津加病毒”“寨卡病毒”“罗斯河病毒”“马尔堡病毒”等。但是,用地名命名的病毒会引起人们对相应地方的负面联想,受到相关方面的抵制。国际卫生组织在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新型人类传染病的最佳实践》中规定,疾病名称不能包括地理位置(城市名、国名、地区名、洲名)、人名、动物或食品名称、与某个文化、人口、工业或职业相关的信息、引起过度恐怖的信息(例如未知、致死、致命、流行病)[9]。因此,西方一些媒体或政客提出所谓的“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既不符合病毒命名的习惯做法,也有悖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命名原则,是别有用心的污名化的名称。

我们还注意到,疾病或病毒名称中可以使用“严重”(severe)、“轻微”(mild)这样表示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在日常语言中,这类形容词也具有评价色彩,但是在专业领域,它们则与客观的数值意义联系在一起。在医学领域,疾病严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病死率。

三 新名称的大众传播

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场域(domain)。新术语、新名称用于科学语言的特定次语言(sublanguage)之中,它所代表的专业知识在特定范围内传播。当然,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也会发生交互,也就是说,科学语言的词语也会“去术语化”(determinization),进入日常语言之中;与此相反的过程,即“术语化”(terminization)。

但是,由于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大众媒介对病毒命名及其变化高度关注,“新型冠狀病毒”等名称一经出现,就在日常语言中传播开来,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界限被打破。在百度搜索上述各种名称方案(搜索日期:2020年4月10日),结果见图1。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1)大众对此次病毒命名关注度非常高。(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的搜索结果明显高于“WH-Human-1冠状病毒”“HCoV-19”,说明大众对权威组织提供的命名方案更加认可。“新型冠状病毒”的搜索结果最多,这体现首次官方命名的重要性,尽管这个名称的科学性和语义透明性并不充分。而且,我们推测:无论未来是否提出新的科学名称,这个名称已经被大众媒介和使用者所接受。在此名称基础上,已经出现更方便使用的简称,例如“新冠病毒”。(3)“不明原因病毒”的搜索结果仅次于“SARS-CoV-2”,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心理,也说明成功的科学命名对于大众认知科学事物本质的重要性。

四 结 语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是突发事件,对它的命名本质上仍是一个科学化过程。站在术语学的角度,该病毒的几次更名并非偶然,只不过,这次突发事件使得科学认识在特定范围内出现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变得大众化、“剧情化”了。随着对该病毒特性的认识,这些名称终将归为统一。这个科学命名过程恐怕不会改变“新型冠状病毒”已被大众认知接受的结果。

注释

① 在1990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术语学基本词汇》中,nomenclature被称为“名称集”。这是更为贴切的名称,因为terminology也是成系统的。

② 表1所列仅限于相关学术组织、研究机构提出的主要命名方案,出处从略。

参考文献

[1] 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工作 词汇 第1部分:理论与应用:GB/T 15237.1—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 张金忠,郑述谱.“神五”飞天引发的术语学思考[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4(3):6-8,25.

[3] 叶其松.从术语学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的定名[J].中国科技术语,2009(3):29-31.

[4] 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M].3版.邱碧华,译;冯志伟,审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 Шелов С Д.术语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252.

[6] Уэвелль В.История индуктивных наук. Т. Ⅲ[M]. пер. М.А. Антоновича. Санкт-Петепбург: Русская книжная торговля,1869:402.

[7] A revision of the system of nomenclature for influenza viruses:a WHO Memorandum[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80,58(4):585-591.

[8] 张冬梅,姜世勃,石正丽,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命名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科技术语,2020(2):5-10.

[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est practices for the naming of new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EB/OL].[2020-04-11].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63636/WHO_HSE_FOS_15.1_eng.pdf?sequence=1&isAllowed=y.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SEIR模型求解及MATLAB软件实现
浅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的家庭健身
“新冠肺炎”风暴中的心理障碍及防护研究
防疫期“燃点”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流行对护理教师的启示
疫情防控中急需关注青少年的全球素养
从疫情到舆情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与公众的变与不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