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管理实践的行业模式探索
2020-07-04李伟颜海峰
李伟 颜海峰
摘 要:术语管理是现代译者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术语管理指南》立足语言服务业术语管理实践的行业模式,剖析术语管理的概念、团队、流程与技术,致力于传播术语管理知识,提升术语管理能力。文章概述该书的内容结构,归纳其编写特色,并结合国内术语管理研究与教学现状,探讨该书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术语管理;译者能力;语言服务业;行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N04;H083;H05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20.03.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translator competence system. The book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Terminology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industry model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analyses the concepts, team, workflows and technology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with a view to spreading the knowledge and promoting terminology management competence. The present paper sketches the main contents, map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ok and discusses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s and practical values in relation to the research and teaching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
Keywords: terminology management; translator competence; 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 industry model
收稿日期:2020-02-25
基金項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语言服务环境下翻译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2019JYT1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伟(1990—),女,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对外话语研究。通信方式:m13100960663@163.com。颜海峰(1982—),男,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美诗歌、比较文学、翻译。通信方式:seaunder@foxmail.com。
引 言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个领域的知识创新层出不穷,每产生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就要创造出一个新的术语来表示它[1],从而催生出海量的新术语。术语被视为全球化企业语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企业信息开发和技术写作的基础性工作。在翻译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目标,面对大量的翻译材料及翻译市场竞争的压力,语言服务商不得不把眼光转向术语管理[2]。毫无疑问,术语管理能够为译者、语言服务提供商、客户带来极大的益处[3]。有效的术语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产品内容设计成本,规避本地化术语风险,降低翻译成本,保证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专业性[4]。如何实施有效的术语管理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均需应对的现实问题。术语管理是现代译者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语言服务从业者的翻译质量与服务能力。
2017年,外文出版社推出了由王华树和王少爽主编的《术语管理指南》。该书在介绍术语管理概念、团队、流程与技术的基础上,剖析典型专业领域的术语管理最佳实践案例,阐述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服务企业术语管理解决方案,旨在传播术语管理知识,提高术语管理能力,值得翻译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本文首先概述该书的内容结构,然后归纳其编写特色,并结合国内术语管理研究与教学现状,探讨其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 《术语管理指南》的内容框架
全书由前言、正文、参考与拓展阅读文献、附录等内容构成。
在前言部分,编者基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以效率和质量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语言服务企业及组织开展的术语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国内外同行对于术语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先进的术语管理流程及完善的术语管理体系对于语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也是该书编撰与出版的背景。
该书正文部分由六章构成,基本上涵盖了翻译实践中术语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从该书术语管理概念的厘定到术语管理的角色分工、工作流程、技术应用,以及专业领域的术语管理案例分析、语言服务企业的术语管理解决方案,体现出编者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思路。
第一章“术语管理的基础知识”,定义了“术语管理”的概念,即术语管理是“系统化地收集、描述、处理、记录、存储、呈现及查询特定专业领域中专业词汇的活动”[5],描述了术语管理的基本分类、重要作用、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标准,为其他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术语管理的角色分工”,将术语管理团队分为管理层面、技术层面、语言层面以及其他人员四个方面,描述了术语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角色,阐述了专业术语管理团队在语言服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术语管理的工作流程”,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翻译项目管理,按照基本流程、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和监督阶段、收尾阶段的环节,对术语管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划分,这对于企业术语管理系统的创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术语管理的技术应用”,从术语收集、术语提取、术语标注、术语管理系统、术语库技术、术语库交换标准等方面,运用大量的实例,并配合相应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讲解了在翻译及本地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术语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五章“专业领域的术语管理案例分析”,从特定领域如生命科学、制造工业、旅游、信息技术、专利的术语管理出发,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术语管理实例,以此来说明建立有效术语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行之有效的术语管理体系应具备的功能。
第六章“语言服务企业的术语管理解决方案”,从案例介绍、需求分析、项目方案、实施过程、方案总结等方面介绍了国际化语言服务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各具特色的术语管理解决方案,对于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的术语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主要包括CSOFT、Sigma Technology、EC Innovations、RWS、DNATrans Engine、创凌、舜禹、精艺达、语智云帆、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术语管理解决方案。
二 《术语管理指南》的编写特色
作为国内首部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指南,该书的编写特色可归结如下:
1.面向翻译职业,选用最佳实践
该书深入考察了翻译职业环境中的术语管理实践,分析了大量的最佳实践案例,反映了当前翻译实践中的术语管理进展。第五章选用生命科学、制造工业、信息技术等领域,根据其翻译特点,图文并茂,层层深入地向读者展示最佳术语管理实践。例如,生命科学的SDL生命科学术语管理平台、CSOFT生命科学术语在线管理平台,制造工业的Tek International的术语管理。第六章选取了10家国际化语言服务企业的术语管理解决方案,这些企业在术语管理方面都名列前茅,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为翻译和语言服务企业提供了术语管理范例。
2.注重技术工具,提升信息素养
术语管理工具的使用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译者的一种必备品质[6]。《术语管理指南》特别注重译者的实践能力,在第四章“术语管理的技术应用”中,编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对术语收集、术语提取技术、术语标记、术语管理系统、术语库技术以及术语库交换标准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教授受众如何使用相关的术语工具。相关受众在阅读以及术语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过程也是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培养信息素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对于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3.呈现跨学科特征,促进产学研结合
跨学科研究要求研究者以宏观的理论视野致力于学科的整合。该书关于术语、术语管理、术语库的概念,专业领域术语管理实践的探索,术语管理解决方案的介绍,涉及诸如术语学、翻译学、计算机科学及管理学等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术语管理指南》集国内外语言服务企业的最佳实践于一身,能够优化高校术语管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界相关研究机构对术语管理及术语学展开进一步研究,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
三 《术语管理指南》的启示意义
术语管理关乎企业的形象建构和投资回报率,并影响翻译从业者的工作效率。术语工作是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提高翻译服务的质量,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7]。《术语管理指南》的出版对于国内的术语管理研究和教学均具有启示意义。
1.术语管理研究
纵观国内的术语管理研究,其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术语管理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的术语研究比较重视术语学基本理论,但对于术语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历时研究来看,国内外语界的术语学研究仍处于以引介为主的时期,术语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8]。国内术语研究可分为概念研究和技术研究两大类。
从概念研究的角度来看,石春让、赵巍[9]概括了科技术语的定义、特点,并归纳了管理科技术语时的翻译方法。王少爽[7]将术语管理视为面向翻译的术语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王华树、张政[10]阐述了术语管理与术语管理系统的概念、功用、分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该研究为开发和推广术语管理系统的最佳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对于将国际领先的术语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于国内外语与翻译教学给予了价值展望。王华树[11]厘清了术语以及术语管理的概念,從翻译项目管理科学的角度深入挖掘术语管理的意义、术语管理方法,进一步表明术语管理对于提升科技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作用,为今后术语管理研究开拓了新视角。
从技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徐彬、郭红梅、国晓立[12]介绍了Dejavu翻译软件在术语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该系统对于两级术语管理的支持等方面。王华树、郝冠清[13]分析了术语管理技术在翻译协作中的应用,详细归纳了译前、译中、译后阶段的术语管理程序与方法,再次强调了术语管理技术在翻译协作中的重要性,并对术语管理技术对于译者翻译能力培养与语言服务业健康发展做了前瞻性分析。王华树、张静[14]对信息化时代口译术语管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具体语言服务企业的术语管理操作,分别从术语资源搜集、术语提取、术语转换、术语搜索及维护方面,对术语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度剖析。该研究对于我国培养应用型、实践型、职业化的口译人才,提高语言服务质量极为关键。
《术语管理指南》以清晰的思路、严谨的逻辑,对术语、术语管理、术语库等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并结合国内外语言服务企业的具体术语管理案例,配备大量翔实的技术操作程序与步骤,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得益彰。无论从概念还是技术角度来看,《术语管理指南》的出版都对国内术语、术语管理研究等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与推动作用,促使术语管理研究踏上新的征程,朝着体系化、技术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2.术语管理教学
学界对术语管理的系统性研究有助于完善术语能力研究体系,可供相关高校设置术语管理课程参考与借鉴,从而使得高校培养出更多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人才。苗菊、高乾[15]基于对加拿大约克大学翻译学院的调研,提出将术语学课程纳入翻译教学体系。王少爽[16]基于西方术语教育经验,针对我国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师资和教学方法探讨了翻译专业的术语教学模式。冷冰冰、王华树、梁爱林[17]论证了MTI设置和完善术语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原则,并对课程设置做了详细描述,该研究对于国内高校设置术语管理课程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鉴于语言服务业企业对翻译人才术语管理能力的要求,国内的个别高校在参照国外大学设置的特色术语管理课程及国内术语管理课程设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在MTI课程教学中设置了与术语管理相关的课程,以期满足翻译人才对于术语管理技术的需求。遗憾的是,国内鲜有学者编写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教材,相关的研究更是寥寥,迫切需要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指导性书籍。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国内术语管理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知识体系渗透纳入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环节,提升我国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翻译教育者不得轻视的问题。
《术语管理指南》作为国内首部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指南,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斐然。该书中大量的具体操作实例可供高校教师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术语管理的流程与方法,亦可更新原有教材,将《术语管理指南》作为术语管理课程的指定教材,进而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出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该书与王华树、冷冰冰主编的《术语管理概论》同属中国翻译研究院项目“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多语种对外翻译标准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术语管理概论》较为注重理论阐释,《术语管理指南》则更为侧重实践案例探讨。两本书可以相得益彰,共同构筑了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
四 结 语
《术语管理指南》基于术语管理相关概念,面向翻译职业,选取最佳实践,展示具体技术工具的操作,呈现出典型的跨学科特征,旨在传播术语管理知识,提高译者能力,加强术语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开拓术语管理研究的新视角,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语言服务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语言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是语言服务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有效的术语管理体系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给予语言服务以质量保证。该书的问世以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以及应需而生的研究时机定会使语言服务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促进术语管理技术朝着体系化发展,加快企业语言服务标准化建设,进而更好地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冯志伟.语言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术语学[J].山东外语教学, 2012(6):31-39.
[2] Warburton K. Processing terminology for the translation pipeline [J]. Terminology, 2013, 19(1): 93-111.
[3] Massion, F. Terminology Management: a luxury or a necessity? [J].Multilingual, 2007(April/May): 47-50.
[4] 王华树,冷冰冰.术语管理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王华树,王少爽.术语管理指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 王少爽.职业化时代译者信息素养研究:需求分析、概念阐释与模型构建[J].外语界, 2017(1):55-63.
[7] 王少爽.面向翻譯的术语能力:理念、构成与培养[J].外语界, 2011(5):68-75.
[8] 黄忠廉.我国外语界术语学研究综述[J].辞书研究, 2010(2):100-109.
[9] 石春让,赵巍.科技术语翻译:归化是正途[J].山东外语教学, 2010(1):81-87.
[10] 王华树,张政.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14(1):20-23.
[11] 王华树.科技翻译项目中的术语管理[J].中国科技术语, 2015(4):17-21.
[12] 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 2007(4):79-86.
[13] 王华树,郝冠清.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J].中国科技翻译, 2016(2):18-23.
[14] 王华树,张静.信息化时代口译术语管理及其技术应用研究[J].外文研究, 2017(4):72-77.
[15] 苗菊, 高乾.构建翻译专业教学模式——术语学的借鉴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0):57-60.
[16] 王少爽.翻译专业学生术语能力培养:经验、现状与建议[J].外语界, 2013(5):26-35.
[17] 冷冰冰,王华树,梁爱林.高校MTI术语课程构建[J].中国翻译, 2013(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