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视角下高中英语阅读的提升策略
2020-07-04苏晓岩
【摘要】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英语素养是一线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以语法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按照“点、线、面、体”的逻辑顺序关系,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语法 逻辑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100-02
阅读是个体获得知识信息,提高综合素养的基本路径之一,对于高中英语学习活动同样如此。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生提升英语学科综合素养,掌握应试答题技能的重要保障。
一、将单词作为阅读理解的逻辑起点
英语单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元,一篇高中英语阅讀文章中会包含数百个单词。虽然在整个文章中,单词是最小的组成部分,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却不可忽视。进行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粗心大意或者不了解某些关键词语的涵义,结果直接导致主题方向和判断结果出现与事实完全相反的情况。比如,在文章中,尤其是结尾或者开篇的时候出现诸如最为简单的“but”“although”以及“hardly”“however”“never”“in another word”等,虽然只是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小小的短语,但是由于其在关键段落中能直接将文章的主题宗旨转换到完全相反的方向,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认真的去审视和思考该词语的涵义,则很可能将自己的判断导入错误的立场,最终出现误判,导致阅读失败。
阅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对于能够引起重大影响的词汇进行反复推敲和分析。尤其是不认识的词语和短语,如果出现直接影响阅读效果的词汇,不要急于速进,而应当在该句子中进行精读,从前后句子中判断出该词语的真实涵义,确保阅读理解方向不会出现偏差。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词语解读法的专项训练。比如,在常用的单词前缀“un” “dis”以及“ab/abs”和“ant/anti”等等,都是直接表示“相反,反对”的意思,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因为不理解词语的真实含义而出现错误的结果。此类问题还经常出现在“true” or “false”的题型中,一个不小心则可能前功尽弃,完全误判。
还有部分词语则是整个阅读文章中的“题眼”,一个单词的涵义解读清楚,则可能基本上就通释了整篇文章的大意,比如在许多科技文献中出现的诸如“克隆”“量子”“光伏”“复合材料”以及文化主题的“文化融合”“复古文化”等等,这些词语往往直接影响到通篇的阅读效果。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尽量扩大阅读范围,不仅是英语文章的泛读,包括中文的新闻以及文章也要广泛涉猎,这对于阅读理解有着直接的帮助。
二、将从句作为段落信息的基本单位
对于许多学生来讲,高中英语阅读的一个突出难题就是各种逻辑关系复杂的“从句”。包括“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等,这些句子往往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把握住整个句子中的基本结构框架,则很难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比如在“We decided,in view of his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at we would admit him for a probationary period.”中,如何去区分句子的基本逻辑关系,谁是句子真正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是完成阅读的基本步骤和保障。解读从句可以说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如何将主语抓住是第一步,因为所有的句子都需要有动作发出者,而知道由谁来发出动作,则可以判断后续的过程和结果。在此句子中,单词“we”出现两次,那么哪一个是真正的全句主语,无疑应当是第一个,也就是位于句首的we才是真正的主语,由这个“我们”来做出决定,给予对象一个试用期的机会。
教师在进行从句的理解和分析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反复强调利用“主+谓+宾”或者“主+系+表”这个最为基本的句式结构为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段落、短语、词语是修饰对应的句子中的主干词,是修饰主语还是谓语等等。
三、将段落作为解读文章宗旨的钥匙
文章主旨的解读也许是一种最为高级的语法考验。从中文阅读的角度可以为高中英语阅读提供积极的参考经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英语阅读需要进行一次快速的浏览,这个过程可以给学生带来基本的框架宗旨印象,让学生知道此后精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方向和重点,并在细节上进行分析。通篇浏览是把握文章主旨的捷径,可以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被动境地,让阅读有了方向和路径,实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全局性阅读目标。了解文章主旨之后,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主旨服务的,可以避免方向性错误,达到以宏观引领微观,以大逻辑套用小逻辑的阅读顺序,真正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敬丽.建构主义视角下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 中学生英语, 2016(26).
作者简介:
苏晓岩(1982-),回族,女,新疆人,研究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