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外残障旅游与无障碍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2020-07-04陶长江

旅游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

[摘    要]文章围绕残障与旅游、残障旅游市场需求、残障旅游市场供给和无障碍旅游4大研究主题8个研究细类,梳理残障旅游境外研究状况。境外研究总体态势是以残障群体旅游需求为研究重点,围绕残障群体的旅游特点、动机、需求、偏好、决策、体验和出行障碍作诸多有益探索;同时基于残障群体的旅游需求特性,从旅行社、航空运输、住宿、景区4大旅游产业角度,针对性研究解决残障人群出行和旅游参与障碍、提供合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思路和方法。文章最后评述了境外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不足,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团队构成和近期可以开展的研究领域对国内学者提出建议。

[关键词]残障人士;残障旅游;无障碍旅游;研究进展;研究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0)03-0127-16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19.00.013

引言

残障人1是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国内将其分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障和其他残障人共8类2,境外将其分为行动、视力、认知/学习、精神健康、过敏和其他障碍人士[1],或概括为身体/活动受限者、感觉受限者和认知受限者[2-4]。全世界残障群体总数超过6.5亿,约占世界人口10%[5],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残障群体,2010年我国总残障人数8502万人3。为保证残障人作为公民的平等权利,我国分别于1990年和2008年通过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世界上最早通过国家法律保障残障人群合法权利的国家之一4。残障群体具有外出旅游休闲,获得愉悦体验的人类权利[6],也具有同其他公民一样的旅游愿望[7],但由于外在诸多因素,造成残障群体出游始终是一个社会难题。在学界,国内外学者也都致力于相关研究,以倡导社会关注和帮助解决残障人群旅游问题。

国内已有研究人员[8-9]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撰文对境外残障旅游文献做过梳理,但近10年,境外学者不仅在残障旅游研究方面有较多新成果,而且提出的无障碍旅游正成为热门研究领域。无障碍旅游(accessible tourism)也称终生旅游方式(a whole-of-life approach to tourism),该概念内涵大于国内学界提及的“无障碍旅游”,其研究对象除残障人群外,老年群体和带婴幼儿、小孩出行的家庭等所有障碍群体。我国不仅有世界最大的残障旅游市场,也有全球最大的老年旅游市场。2018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5亿人,占总人口17.9%①。基于此,无论从理论研究的深入还是现实旅游市场发展需要,关注境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境外学者在残障旅游和无障碍旅游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国内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所裨益。

1 文獻来源及筛选过程

2018年3月22日—4月6日,通过查阅Elsevier Science全文学术期刊、Springer-Link Journals、Taylor Francis、JSTOR西文过刊数据库、SAGE现刊全文库,并结合谷歌学术、百度学术,以“disable/disability”“accessible tourism”和“travel/tourism/tourist”为关键词/题目/主题查找英文文献,共获得135篇发表于1987年至2018年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和会议论文。通过泛读,筛选出与残障旅游和无障碍旅游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共112篇;再采用文献分析法,逐一详细阅读并记录论文摘要、引言、正文和研究结论,以总结出每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再对所有文献进行比对、归类,最后将文献划分为4类一级主题、8类二级主题和若干研究细分主题(表1)。

2 境外研究进展

2.1 残障与旅游

2.1.1    旅游背景下的残障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呼吁旅游业应重视残障人群出游的公平权利[10],关注残障群体的出游障碍[11]和休闲需求研究[12]。Fullagar和Wilson明确指出,在旅游与酒店研究中应反思多元化和社会包容性等关键问题,应关注残障、老年群体的旅游[13]。学者建议基于两种模式和4个角度理解旅游背景下的残障。两种模式分别是个人/医学残障模式(关注残障群体本身的障碍、约束)和社会残障模式(强调残障是社会结构障碍将残障群体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的结果)[1]。4个角度分别是[14]:(1)残障的类型:影响可进入度。(2)个人需要支持的水平:直接影响社会参与度。(3)启动装置:技术要素,如适应性或辅助性技术;环境或结构的促进要素,如盲道;态度/行为或其他要素,如服务人员或雇员对残障人的态度或行为。(4)通用设计:针对残障人群使用的设施和场所。

2.1.2   旅游对残障人群的积极作用

旅游等休闲体验活动,可让残障人群从身体、心理和社会3方面获益多达16条,如在心理方面可提高自我探索、认同和实现,在社会受益方面表现为发展和维护社会支持网络、改善与无残障人的互动等[15]。参与旅游活动,有助于肢体残障人群平衡工作和生活[16];帮助患有智障的肥胖成年人克服健康障碍[17];改善残障人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幸福感[18]和生活满意度[19]。作为一种抵抗策略(resistance strategies),旅游活动还有助于残障人群肯定自我主体,恢复自尊和自我定义[20-21],并提供更多发展自我认同感的可能性[22]。旅游的这种抵抗策略通过推力和拉力起作用,推动残障人群同残障人一起旅行,同时拉动(促使)社会不再把他们看成残障人,让残障人在自我探索方面同等受益[22-23]。此外,残障人出游是一种社会旅游概念,有助于减少社会排斥现象。社会旅游是具有道德价值的旅游,基于道德责任的伦理立场,有助于促成旅游群体的旅游公平,减少社会对残障游客的排斥[24]。

2.2 残障旅游市场需求研究

2.2.1    整体市场需求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残障旅游市场的经济价值。如Cavinato和Cuckovich建议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应注意开发这个巨大的旅游市场[25];O'Neill和Jane详细报告了西澳大利亚州酒店部门在残障旅游市场上的收益[26];Shaw和Coles指出残障旅游市场经济潜力巨大,但也呈现复杂性,其原因是存在不同的残障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的身体和经济制约因素[27]。近年研究更深入且有所转向,一是评估残障旅游市场规模和消费水平的经济贡献[28],二是关注残障人士家庭游这一新兴细分旅游市场[29]。

2.2.2    旅游特点、动机、需求、偏好与决策行为

(1)残障人群旅游的特点。残障人士出游有3个特点:旅行频率明显低于非残障人,旅游水平可能跟残障程度相关;阻碍大多数人出游的原因是其他限制而非自身残障;出行障碍因残障类型的出行要求不同而呈现很大差异[30]。行动障碍人群的不同残障程度,会导致对目的地的环境标准、可进入标准和活动标准要求不同,进而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31]。残障人士重游需经历5个阶段:个人(更关注自身残障问题、将旅游视为不可能)、重新连接(重新关注外界、探索活动潜能、旅游能为可能)、旅游分析(信息收集)、身体旅行(实际的旅游过程)、实验和反思(总结旅游经历)[7]。残障游客能否体验到快乐旅行,主要受3类要素影响:内在约束(身体/感官、情感和知识),人际关系约束(旅游同伴、提供服务者和陌生人),结构性约束(资金、交通、环境和设施)[32]。

(2)旅游需求、动机和偏好。残障人群的旅游需求受休闲障碍谈判过程(leisure constraints negotiation process)影响,该过程包括:考虑金钱、制定计划、找人帮助旅行、寻找便宜的交通方式、找寻合适的住宿和餐馆,将残障人群潜在旅游需求转变为实际参与的主要责任在于服务提供者[33]。旅游花费、交通选择偏好和旅游目的地选择等具体的旅游需求受人口统计变量影响[34];特定的残障类型和功能水平也会造成旅游行為、动机、兴趣和需求之间的差异[35]。在旅游动机方面,残障人群会因兴趣/享受[36]、逃离日常生活、放松心情、好玩、交朋友和学新东西而出游[33,37],但具体的出游动机会因参与旅游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如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出于康复、健康、恢复精力和纯粹的快乐[38];参与体育旅游则主要是为改善健康状况和交朋友[39]。此外,携带残障儿童的家庭旅行最主要的动机是掌握残障儿童的身体素质状况[40]。还有研究专注于行动障碍者,指出他们的旅游需求集中在自然景观审美和旅游中的一些自然活动[41],旅游动机包括9个因素:逃离日常环境;探索和评估自我;放松;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促进社会交往;重新掌控命运;到大自然去的欲望;冒险精神;现在就做[42]。后4个是行动障碍者相对一般出游者特有的动机。在旅游偏好上,残障群体更愿意接受酒店提供基于文本、平面图和数字摄影组合的信息形式[43]。行动障碍游客不仅比一般游客对进入自然区有更强烈的愿望,而且希望增加进入自然地区的程度[44]。携带残障儿童的家庭休闲旅游中最突出的活动是久坐户外[40]。

(3)残障人士的旅游决策。残障人群出游决策有以下4个特点[45]:目的是为摆脱“护理对象”的角色;与克服自我怀疑、重新定义自我、建立自信相关;决策过程相比普通游客更复杂;各种残障人协会在出游决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个人/残障状况以及环境/旅游环境显著影响残障人群的旅游决策[46],如残障程度和支付能力是影响选择住宿的最重要因素[43]。肢体残障群体的旅游决策中存在意见领袖,他们在旅游停留时间、信息获取来源、旅游自信方面起重要作用[47]。行动残障群体在支付意愿方面,最看重住宿,其次是交通无障碍;赞成旅游目的地提供自动轮椅设备租赁;旅游陪伴最好是导游+社工,其次是医疗陪护人员[48]。还有不少研究关注旅游决策中的信息收集。残障群体出游所需信息具有5个特点:丰富性、可靠性、适当的信息来源、交流手段的便捷和面向客户的服务[49]。在信息来源上,口碑、互联网和旅游指南对行动障碍游客最重要[41];信息收集效果受到残障游客感知到的成本和所需参与程度的直接影响,受到熟悉程度、专业知识和到访经历的间接影响[50],在信息收集技术上,电子信息技术有利于增强残障人群从旅游目的地选择到远程预订过程的效果,案例研究表明,阿拉伯国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51],英国酒店网站可访问的内容和可访问信息的质量也都令人失望[52]。此外,Mothiravally等还关注到视力障碍群体在出行前的信息获取,在旅游中的交通、餐饮、住宿服务和社交态度方面遭遇的障碍[53]。

2.2.3    旅游体验

不同残障类型的群体有不同的旅游体验。行动残障游客在旅游服务中不愉悦的体验来自服务交付失败,未履行的特殊要求和不请自来的员工行为[54];而视力障碍旅游者存在恐惧、不适和烦扰的出游体验[55],他们的旅游体验质量受信息获取、寻路体验、导盲犬旅游以及他人在知识和态度方面的包容或排斥感影响[56]。Kim关注到残障旅游者的7个节庆体验维度:3个短暂的体验要素(物理可进入性、员工表现和核心活动属性)和4个超越体验性因素(内在障碍、个人奖励、事件意义和社会包容),这些体验要素在不同的残障类型和残障严重程度下存在差异[57]。此外,部分研究关注到普通游客和陪护人员对残障人士旅游体验的影响。当残障游客能够与非残障人群同行并积极互动时,旅游体验满意度会显著提高[38];陪护人员与残障人士在旅游中共同的情感体验和互动也会显著影响残障人群的旅游体验[58]。

2.2.4    出游障碍

(1)不同残障群体的出游障碍。Lagrow介绍了一套指导智障群体实现独自旅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出游方向和移动的原则[59],Kensinger研究指出,智障青年的休闲体验有两个维度:受社区影响的整体休闲体验和具体的休闲体验;智障青年更喜欢与其他智障人在被隔离的活动中分享生活经验和相互友谊[60]。“害怕无法应付假期、缺乏信心”是年轻癌症患者出游的可能阻碍因素[61];“人行道”是视障成年人的户外旅行障碍中最危险的因素[62]。此外,有研究者关注到残障人士的陪护人群。老年人的陪护人群出游存在身体、社会和情绪3类障碍[63];智障人士照顾者的度假可行性和出游预算受家庭成员身体健康和智障儿童病情缓解状况影响[64]。

(2)出游障碍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因素。残障的社会模式(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下,残障是社会环境恶化和社会敌对态度的产物,是社会结构障碍将残障群体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的结果;残障人士渴望旅游,是社会联系而不是他们身体障碍限制了旅游行为[1]。出游障碍,破坏残障人群的自由感和个人控制感[65]。残障人士出游中遭遇的障碍跟他们的收入或使用的残障设备类型没有关系,但可进入障碍和态度障碍强度与他们的身体功能状况负相关[66],残障人群的重游行为主要受个人残障情况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46]。

(3)出游障碍维度和指标。旅游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之一,H?stbacka等通过分析欧洲国家32篇文献指出,“财务、社会态度、健康问题和失业”因素阻碍了残障群体的社会参与[67]。具体到残障人士的出游障碍,Smith最早对其做出分类[65],在此基础上,Mckercher等[68]和Darcy[30]对个别因素做了增删和重新归类,Darcy的分类法在近些年得到更多学者赞成并引用[32,35,69-73]。总体说,残障人群的出游障碍主要有3类:个人(内在)障碍(源自残障水平、旅游愿望、出行知识等)、人际障碍(与出游陪护、公众和服务人员态度等有关)和结构障碍(旅游产业内客观因素造成,如无障碍设施、旅游产品类型等);人际和结构障碍是主要的[35],个人障碍并不限制他们的出游动机[30,73],旅游行业较低的可进入性(属结构障碍)和行业员工对残障人群的消极态度(属人际障碍),是残障人群出游的主要障碍,这在美国和中国4大旅游行业(交通、住宿、餐饮和景点)的实证研究中已得到证实[66,70]。此外,Bergie等还提到旅游、娱乐的价格,友好与否的团体和医生的建议也是残障群体参与休闲旅游的阻碍因素[39]。Freeman和Selmi鉴于法国和加拿大残障群体所面临的物理环境、经济、态度和交流障碍,强调培养旅游行业服务意识和培训旅游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性[74]。

(4)参与具体旅游活动的障碍及缓解途径。肢体残障人群参与体育赛事旅游受到来自内部、人际、结构和文化因素的约束,尽管结构性限制中的交通是主要制约因素,但通过采用人际协调、技能获取、时间管理和财务资源的策略,参与是可能的[75]。残障人群对艺术博物馆的体验存在困难主要是因为非物质因素(如工作人员的态度和与其他游客的互动)。残障游客常将他们面临的障碍想象为困难,但这种内心冲突本身也会对参观体验产生不利影响[76]。如何缓解残障游客出游障碍?有研究人员认为,提高残障意识和服务培训,有利于改变旅游从业人员对他们的个人态度[77],实验法已证明,关于残障人的系列话题可改善旅游专业学生(未来的旅游从业人员)对残障游客的态度[78]。

2.3 残障旅游市场供给

2.3.1    旅游整体行业的响应

关注残障游客,不仅符合法律要求和社会包容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旅游企业获得忠诚顾客和市场份额[79],但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残障旅游服务供给并不理想,如迪拜应加强残障立法,基于法律和道德因素,发展无障碍酒店[80]。研究人员尤其关注各国残障歧视法案颁布后残障旅游市场的供给情况。美国在景点、交通、住宿餐饮和信息提供各方面均约束了殘障群体出游[81],从行业看,餐饮和住宿机构服务人员的态度不好,景点和交通工作人员虽表现出较好的服务态度,但设施又无法进入[82],肢体残障群体仍面临态度障碍和旅游行业中的结构障碍[83];土耳其的酒店业和旅行社业希望能开发残障旅游市场,但现实中还存在很多不足[7];法国里维埃拉能为残障游客提供服务,但还未把他们当成真正、独立的客户群体[84];北澳昆士兰,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残障旅游市场的需求仍然很弱,残障人群对现有产品的认可度很低[85];意大利的残障群体主要面临环境和信息障碍,旅游供应商存在设施不足、培训不够的问题[86];丹麦和德国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和服务组织倾向于认为残障是个体身体约束和社会不友好态度的共同结果[87];英国旅游服务企业比其他行业部门更能够遵守残障歧视法案要求,但旅游企业能够满足残障游客简单要求的能力普遍极低[88],残障游客仍面临经济困难、便利设施和信息供给不足的障碍[89]。开发残障旅游市场,需围绕残障人士的性别、残障类型和目的地选择3个变量,分析残障游客的消费行为和模式[90]。具体建议包括:发展无障碍旅游的电子商务平台,确保平台内容的相关性以及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91];加强旅游行业服务提供者与残障游客的沟通,培训为残障游客提供咨询和现场设施服务的航空公司和酒店工作人员[92];此外,旅游目的地要寻找满足残障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比如,气候、地区和旅游结构对西班牙来说最重要;而服务、品牌和基础设施的质量对澳大利亚最关键[2]。

2.3.2    旅游各部门的产品供给和服务

(1)旅游中介。一方面,中国香港的旅行社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残障人士的需要,存在公开或微妙的歧视;另一方面,多提供包价旅游产品,这导致残障人群很难预订到适合自己的旅游团[68]。(2)航空行业。航空行业在工作程序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社会结构障碍限制了残障游客的旅游体验,并加重他们的生活焦虑,增加无助感[93],这些结构障碍包括缺乏提供用户友好的卫生间和轮椅服务,以及客舱座椅与飞机上休息室之间过远的距离[94],如中国台湾航空公司和机场需改善机场设施的位置、机场无障碍坡道和防滑地板,以及飞机上的有限空间、座位安排和无障碍厕所[94]。Ancell和Graham首次从航空公司角度,识别出为服务残障和和行动不便人士需支付的成本要素,包括:助行器械、飞机延误/改道费用、员工培训费用、飞机固定装置、设备费用、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等[95]。(3)旅游景区。英国文化遗产的建筑物和古迹要实现对残障游客的无障碍面临诸多挑战[96];行动残障群体认为以色列景点无障碍要素依次重要的有7个:电梯、停车场、洗手间、无障碍坡道、道路、人行道和楼梯,但旅游次数会影响对要素的重要程度排序,如旅游次数越多的残障人更看重的无障碍要素是道路、停车场、楼梯[97]。实证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国内景点和旅游设施对残障人士使用而言都存在障碍[98],马来西亚柔佛州国家公园也没有针对残障人社区必要的交通服务设施[99]。(4)旅游住宿业。要提高残障人群在酒店的入住体验,得体的员工行为和无障碍设计最重要[100]。满足残障人士入住需求,应对员工做更好的敏感性培训,同时,要特别关注行动障碍者,因为他们相比听觉和视觉障碍者对酒店前台、房间、酒店员工和公共区域提了更多意见[101]。酒店的无障碍区域有5个:公共区域、房间、房间浴室、娱乐区域、用餐区域,酒店的无障碍区域直接影响肢体残障群体对酒店的满意度,公共区域、娱乐和其他区域的无障碍状态以及房间浴室是影响肢体残障群体满意度最强的预测因子。此外,残障类型和辅助设备形式也对酒店满意度有显著影响[102]。建设无障碍客房,重点考虑5个因素:包容态度,设施安全,个性化服务,公众对无障碍客房的看法和无障碍设备的操作过程[103]。酒店无障碍设计也体现在住宿信息提供方面,实证研究表明,澳、美、英3国酒店住宿网站提供的信息获取性差,具体信息少,只能满足一些残障游客的需求[104]。此外,住宿业与残障顾客间存在共创价值,超过78%的共创价值受4个因素影响:残障顾客与员工关系、员工培训、酒店环境和二者的合作;共同价值创造的关键时期是在残障顾客到达饭店之前[105]。

2.4 无障碍旅游研究

2.4.1    发展无障碍旅游的重要性

无论社会残障模式[106],还是综合个人/医学残障模式和社会残障模式的概念化核心范式[107],都应关注无障碍旅游,即对包括老年人、其他有障碍的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提供无障碍旅游服务。发展无障碍旅游有助于在旅游目的地创造一种社会责任文化,增强旅游利益相关方之间共同、人性化和涉及目的地的愿景,包括不断增加旅游者作为旅游业经济行为者对社会的责任感[108]。

2.4.2    内涵、特点和影响

无障碍旅游是终生旅游方式,通过提供普遍设计的旅游产品、服务和环境,使具有访问需求的人能够从移动性、视角、听觉和认知层面,独立、平等和有尊严地完成旅行,这里有需求的人包括残障人、老年人、与婴幼儿和儿童一起旅行的所有人[109]。无障碍旅游包括5要素[110]:无障碍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交通,即有适合使用者的海陆空交通方式;高的服务质量,即经过训练的员工;活动、展览、景点,即让大家都能参与的旅游;营销、预订系统、网站和服务,即所有人都可以访问的信息。无障碍游客群体具有倾向结伴出游、更多长期消费和更长的度假时间等特征[106]。无障碍旅游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影响机制表现为:无障碍旅游不是单一结构,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重叠和依赖的业务安排,这些安排通过目的地区域内的一系列社会网络扩展到业务实体之外[111]。此外,无论是从人权、新兴市场还是服务提供角度,无障碍旅游都将显著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73];实证研究还表明,提供高质量无障碍旅游体验可增加企业活动/入住率,为企业提供约20%的经营收入[111]。

2.4.3    无障碍旅游发展路径

社会对障碍游客的态度(同情或冷漠)和对无障碍旅游市场利润的看法(确信经济利润或对经济损失的恐惧)将直接影响无障碍旅游发展[112]。发展无障碍旅游,需要创造超越建筑符合规定和环境可进入的先行体验;发展基于“地方感”的无障碍体验;鼓励更多个体旅游企业参与;目的地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110]。利益相关方合作是发展无障碍旅游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开发无障碍旅游市场的基础和关键是信息[73],旅游目的地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可实现与残障游客的沟通互动[113]。开发无障碍旅游信息系统要求:设置系统使用的禁令或最低的先决条件、整体可达性的路径和旅游全程的无障碍地图[114]。研究表明,美国27家在对客服务、安全级别和价格三方面领先的航空公司,大部分没有针对障碍游客提供足够的信息,只有安全级别最高的航空公司通常在他们的网站上发布了最多与该群体相关的信息[115]。

3 境外研究述评及趋势

3.1 境外研究述评

3.1.1    研究思路及特点

20世纪90年代,残障旅游市场的客观发展和国家对残障人权的相关立法,共同促成了境外学者对该领域研究的重视。继而部分学者深层次探究残障与旅游的关系,更多学者把眼光放在残障旅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研究上。在旅游需求研究方面,研究者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将残障群体作为研究中心,关注他们的旅游特点、动机、需求、偏好、决策行为和旅游体验,并深层次探讨影响他们出行和参与旅游的障碍。在旅游供给研究上,研究人员一方面从整体旅游行业和旅游目的地角度探讨如何满足残障旅游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具体的旅行社、旅游航空服务、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业出发,研究如何立足于残障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和出行障碍提供产品和服务。随着研究纵深发展,相关学者进一步将研究视野从只关注残障人士拓展到包括老年人、携带儿童和小孩的家庭在内的其他存在旅游障碍的群体,由此推动2009年产生无障碍旅游研究这一新研究领域(图1)。

总体上,境外研究是以抵抗策略、生活满意度、生活质量、社会旅游、旅游情景规划、全程旅游等概念、理论为基础,基于残障的社会研究方法(a social approach to disability),对残障旅游做了综合且深入的研究。具体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重视基础研究。对旅游背景下的残障以及旅游对残障人群的意义做了深入探索,提出了医学残障模式、社会残障模式、抵抗策略、社会旅游等重要理论概念。第二,研究重点突出。以残障游客为研究中心,关注残障市场的需求,围绕残障群体的旅游特点、动机、需求、偏好、决策、体验和出游障碍做大量有益探索,该类主题是研究热点,且文献数量超过整体一半。第三,研究务实。结合细分市场需求,聚焦于旅行社、交通、住宿、景区等主要旅游行业,探寻如何更好為残障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重点关注旅游交通中的航空运输业、旅游住宿业和景区,对旅行社的相关研究不多。

3.1.2    研究方法

盖尔·詹宁斯将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定量和混合方法3类[116]。整体看,在残障旅游和无障碍旅游研究领域,学者更多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残障人群为直接对象的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如旅游对残障人群的作用、残障游客的旅游体验、不同残障人群的旅游障碍;以残障和无障碍旅游供给市场为对象的研究则部分选择定量分析或混合研究,如残障整体旅游市场、残障旅游市场的供给和无障碍旅游路径研究主题。总体看,学者运用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结构/半结构访谈法、焦点群体、观察法、关键信息电话访谈,甚至用到现象学、民族志等理论范式;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采用官方统计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按发放方式分邮件、邮寄和自填,按抽样方式分非随机和随机)、实验法、空间分析、Web辅助功能Bobby抓取软件等。值得注意的是,定量研究所采用的问卷、量表多由焦点群体、深度访谈得来,多在残障组织、养老中心和官方机构的协助下,接触残障人群展开调研,常采用滚雪球抽样扩大调研样本量。

3.1.3    研究不足

第一,研究样本较小。受限于接触残障群体渠道和对残障人群做调研的困难,现有研究出于数据获取可能性,多采用邮件调研和依赖残障组织或官方组织开展现场问卷收集数据。邮件调查使没有网络或不会使用网络的残障人士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在其他组织“在场”情况下,可能会对调查数据真实性产生影响。第二,研究对象相对单一。大多数研究没有根据残障类型和残障程度选择研究群体,如多数文献关注肢体残障游客,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智力残障游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这可能跟肢体残障群体数量更大便于样本获取和对其他障碍人群调研的难度更高有关。第三,研究区域不够全面。目前,研究案例地多集中在欧美国家和澳大利亚,缺少对东方国家(如中、印、日、韩等)残障游客的研究,东方国家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对残障游客的需求和市场供给产生着不可知的影响。关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的残障游客及需求是未来研究方向[33,43,68,104]。

3.2 境外研究趋势

境外学者关注残障旅游30余年,在残障与旅游、残障旅游需求、残障旅游市场供给和无障碍旅游等多个领域,已取得丰富研究成果。梳理境外文献,可一窥残障旅游各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3.2.1    残障与旅游

(1)旅游对残障人群的影响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残障类型的群体参与旅游对他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探索老年残障人群参与休闲旅游,关注体育旅游对身体残障人休闲的影响。(2)抵抗策略在残障旅游中的运用研究。持续分析旅游作为抵抗策略对残障人群的意义;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调查具有不同障碍的人的策略来发展抵抗理论;做纵向研究,确定旅游作为抵抗策略在不同背景下对残障人士自我认同的影响是否随时间而变化。

3.2.2    残障旅游需求

(1)不同残障人群的旅游需求研究。调查残障儿童游客的出行特点、需求;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残障游客,包含不同残障类型的大样本群体;重视其他身体和发展障碍的群体对无障碍旅游产品的偏好程度,并测算他们的边际支付意愿值。未来研究还应留意有残障人士的家庭旅游需要,特别是关注携带残障儿童出行的家庭,调研家庭中的孩子,而不仅仅是父母观点;确定休闲旅行动机和首选活动之间的差异是否会受严重程度和残障不同类型的影响;对比调查是否有残障儿童的家庭在休闲旅游动机和首选旅游活动的差异。加强对有智力障碍成员家庭出游的政策和服务研究。此外,还应探索残障人作为员工,在旅游和酒店行业工作的潜在困难。

(2)残障群体的旅游特点、动机、偏好、需求、体验和决策研究。第一,残障人群出游特征、动机、需求、偏好研究。对比研究不同残障类型群体(视力,听力和智障人士)的旅行模式、需求和经验;进一步研究残障游客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由于不同功能水平导致的旅游愿望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异以及多样性;将娱乐成本(如住宿支出、天然气价格)和非价格变动者(如景点的品质、拥堵、拥挤),以及社会统计特征如收入和教育程度,都纳入以考察残障群体需求,以更好观察残障游客潜在需求动态。第二,残障人群旅游体验研究。研究残障人群相比普通游客在旅游体验方面的特点;重视残障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旅游之后的经历分享研究;调查残障游客的志愿者陪护人员的旅游体验。第三,旅游决策研究。加强目的地网站中信息交流技术在残障旅游中的运用探索;将不同残障群体和残障人群的文化背景作为可能的自变量,研究无障碍旅游群体住宿选择的影响因素。

(3)残障人群的出游障碍研究。第一,不同残障人群的出游障碍研究。关注不同残障群体(残障类型和残障程度)到林地和户外空间的阻碍因素,重视可进入性和態度障碍量表(accessibility and attitudinal barriers model)的实证研究运用,以了解整体旅游市场对残障群体的障碍。第二,出游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一步关注不同类型、不同残障严重程度的群体在出游障碍上的差异,验证残障人群的收入、移动设备差异对出游障碍的影响,还可以调查残障人士自我决定的功能水平(即自我判断残障对功能影响的感觉,而不仅从残障情况做判断),以及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审视残障群体所遇障碍的看法。此外,不同文化可能导致残障群体参与旅游的程度和需求不同,未来应验证这些可能的文化影响是否会超越残障人士对信息的具体需求。第三,出游障碍的过程研究。使用比较模式分析内在、人际和结构三大出行障碍因素,深入了解残障群体旅游经历影响快乐旅行产生的机理;进一步探讨旅游中残障游客与普通游客的融洽相处之道,尤其是如何克服普通游客可能带给残障群体反感的同情心。

3.2.3   残障旅游供给

(1)整体旅游市场研究。定量研究旅游经营者对残障群体服务的看法,以巩固目前已有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选择旅游供应商方面考虑大样本量、地域差异(大城市和偏远地区),以帮助更好检验如何提高对残障群体服务的效果;评估地方行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的意见,以引导满足残障游客的需求;探讨旅游业、残障人士工作部门、教育部门的合作路径。

(2)各旅游行业服务残障人群的研究。旅行社业:未来可基于不同社会文化因素下,考察旅行社对残障旅游市场的看法。景区:关注行动障碍者之外其他残障旅游者对景区无障碍设施的看法。航空业:进一步调查领先机场网站中的无障碍信息,并实地调研机场提供无障碍旅游服务的状况。酒店业:关注残障群体在酒店入住体验的影响要素;残障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的互动和残障顾客与酒店物理环境(比如建筑设计)的情感联系;残障类型和程度不同的群体对酒店体验和服务各方面重要性的不同看法。此外,还可以探讨除酒店外的其他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对残障服务的感知,研究邮轮、航空、景区和旅游餐饮部门工作人员和残障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残障服务体验的影响。

3.2.4    无障碍旅游

(1)无障碍旅游发展意义。分析无障碍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探索情景规划方法运用于无障碍旅游未来发展的路径;更多关注旅游目的地往返于景点和住宿点的无障碍交通研究。(2)无障碍旅游发展路径。探索无障碍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合作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措施;继续分析领先机场网站的无障碍旅游信息,核实航空公司是否真正提供无障碍旅游服务;比较无障碍旅游产品提供者和旅游消费者需求两个不同视角,探讨建设无障碍旅游目的地的路径。此外,在研究无障碍旅游的团队中,应邀请旅游行业工作人员加入,证明理论或模型在旅游行业中的效率,有助于改变行业态度,支持无障碍旅游业发展。

4 境外研究对国内研究的启示

据2019年6月23日查询中国知网,题目中包含“残障/残疾”和“旅游”的期刊论文44篇,硕士论文10篇。其中,4大旅游期刊发文6篇[8,117-121]:《旅游学刊》1篇、《旅游科学》1篇、《旅游论坛》/《桂林旅游专业学校学报》3篇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篇,北大核心期刊发文3篇[122-124]。在研究主题上,国内学者关注残障旅游市场需求开发与对策、境外残障旅游发展经验借鉴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议,围绕残障人士讨论旅游需求、满意度和旅游决策过程的关系,探讨出游障碍与旅游参与意图。从整体趋势看,国内残障旅游研究进展缓慢、缺乏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主题上还有待拓展,10年前的问题仍然存在,即:国内学者对残障旅游的研究很有限[9],这与我国作为一个残障人士最多的国家和旅游大国的国情很不相符[8]。

境外残障旅游在研究系统构建、研究方法运用、研究主题拓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这对我国研究开展具有启发意义。建议国内研究在方法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个体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混合式研究方法;在研究团队构成上,涉及残障旅游/无障碍旅游供给市场研究领域,应邀请旅游行业工作人员加入;近期可集中探讨一些当前比较重要、且操作性强的研究问题,包括以下领域:(1)残障人群出游的意义。特别是老年残障人士和不同残障类型人群出游对他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探讨体育旅游对肢体残障人休闲的影响。(2)残障人群的旅游需求。包括残障儿童的出行特点、需求,调查有残障儿童的家庭的休闲旅游动机和首选旅游活动的特点,探讨残障人作为员工在旅游和酒店行业工作的潜在困难。(3)残障人群出游特征、动机、需求和偏好。根据致障原因和残障严重程度分析出行需求和偏好,考虑社会统计特征如收入和教育程度对潜在需求的影响;对比不同残障类型群体的旅行模式、需求和经验。(4)残障人群旅游体验。研究残障人群相比普通游客在旅游体验方面的特点;重视残障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旅游之后的经历分享研究;调查残障游客的志愿者陪护人员的旅游体验。(5)残障人群出游决策。考虑不同残障群体和残障人群的文化背景对住宿选择的影响;关注残障人协会在残障人休闲和旅游决策方面的作用。(6)出游障碍。利用境外学者提出的可进入性和态度障碍量表研究中国北京、西安、福州和广州4省市以外的残障人群,以了解整体旅游市场对残障群体的障碍;探索系列变量(如残障人群的文化背景、收入、辅助移动设备需求和致残原因、残障类型、残障功能水平等)对残障人出游障碍的影响。(7)残障旅游市场供给。一方面,研究旅游经营者、地方行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对服务残障群体的看法;探讨旅游业、残障人士工作部门、教育部门的合作路径;另一方面,从各旅游行业的角度关注残障人群的出游服务研究,如基于不同社会文化因素,考察旅行社对残障旅游市场的看法;了解除肢体残障外的残障游客对景区无障碍设施的态度;调查国内各大机场网站中的无障碍信息,并实地调研机场是否提供无障碍旅游服务;探討残障群体酒店入住体验的影响要素以及残障类型、程度不同的群体对酒店体验和服务各方面重要性的感知;深入探索邮轮、航空、景区和旅游餐饮部门工作人员和残障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残障服务体验的影响。(8)无障碍旅游。关注旅游目的地往返于景点和住宿点的无障碍交通,以及国内各大机场无障碍服务的真实提供情况,尤其是网站的无障碍旅游信息;探讨无障碍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比较无障碍旅游产品提供者和旅游消费者需求不同视角,研究如何建设国内无障碍旅游目的地。

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残障人群和无障碍旅游潜在客户群,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有不同的法规、养老和保险体系,更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旅游研究者根植于国内土壤,关注残障旅游,寻找真实的研究问题,不仅是为社会现象提供合理解释,也可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DARCY S. Marginalized participation: physical disability, high support needs and tourism[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9(1): 61-72.

[2] VILA T D, DARCY S, GONZALEZ E A. Competing for the disability tourism market: A compar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factors of accessibl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in Spain and Australi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7(4): 261-272.

[3] BUHALIS D, DARCY S. Accessible Tourism: Concepts and Issues[M]. UK: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11: 214-240.

Tourism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and Accessible Tourism:

A Research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Based on Oversea Studies

TAO Changjiang

(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830, China)

Abstract: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research on tourism activitie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tourism satisfie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 market in China; it can also open the dialogue to the forefront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mmunity and thus advocate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researchers in social justice and equa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112 articles, this review study classified 4 research themes with 8 sub topics; the 4 themes are disability and tourism, market needs of disabled tourists, disability tourism supplies and accessibility tourism. The study reports to the research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accessibility tourism as new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ield. The generate state shows that there is a focus on disabled peoples tourism needs and studies explored motivations, demands, preferences, decision-marking, experience and travel barriers around the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with dis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tourism demand features of this market, studies also examined constraints of disabled peoples travel and tourism participation, and presented ideas and methods of developing suitable tourism products and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our operation, air transport, accommodation and attraction. Totally,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disability tourism and accessible tourism,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mostly adopted by researchers. On the one hand, in the study that takes the disabled population as the direct object adopts qualitative analysis, such as the effect of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experience of the disabled tourists, and the travel barriers of differen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he specific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 structured/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observational methods, telephone interviews with key information or even theoretical paradigms such as phenomenology and ethnography. On the other h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r mixed research methods are mainly conducted in the field of the whole disability tourism market, disability tourism supplies and accessible tourism. Specifically, adopting common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questionnaire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distribution, e-mail, mail and self-filling, non-random and random according to sampling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spatial analysis, web software Bobby analysis, and so on. However, some limitations exist in current research, the research sample is small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study, the study object is relatively single, mainly focusing on physical disability of people, and oriental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Japan, India and South Korea are absent in research area. To benefit the forefront studie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it is recommended to use mixed methods and pay attention to some important practical research questions of disability tourism and accessibility tourism.

Keywords: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tourism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accessible tourism; research progress; research enlightenment

[責任编辑:刘    鲁;责任校对:吴巧红]

引用格式:陶长江. 境外残障旅游与无障碍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J]. 旅游学刊, 2020, 35(3): 127-142. [TAO Changjiang. Tourism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y and accessible tourism: A research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based on oversea studies[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3): 127-142.]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专项课题“行动残障群体出游障碍影响研究”(SCTYETP2018L01)和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肢体残障群体出游障碍研究——以四川汶川地震致残群体为例”(LYC18-01)共同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Culture and Tourism Department in Sichuan Prouince(to TAO Changjiang) (No.SCTYETP2018L01)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Sichuan province (to TAO Changjiang) (No.LYC18-01).]

[收稿日期]2018-04-08; [修订日期]2018-07-27

[作者简介]陶长江(1982—),男,重庆潼南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残障旅游,E-mail:taocj82@163.com。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
猪δ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自噬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
氢在治疗烧伤中的研究进展
Marchiafava-Bignami病研究进展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