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索
2020-07-04高景云
高景云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国家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尝试。案例教学使得理论讲解与案例展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透过案例分析思考问题,主动探究,深化德育认识,从而实现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把握。本文中笔者从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上进行分析,旨在让学生在案例中深刻地感受到教学内容,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66-1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乏味、无聊、枯燥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案例教学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在新一轮课改推动下,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实现了初中学生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的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它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直观易学,集思广益等优点。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感受教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更容易贴近生活实践。这是由于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大多数都来自于实际生活中。而通过案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知识,为学生以后更好的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加强了课堂与社会的联系。二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于每个学生对案例表达看法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切入点,从而造成了不同的认识,案例也就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向来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而从来不重视学生的思考,教师也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和学习情况,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进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方式,借助案例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哭泣的自然》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运用案例教学法,举出案例。有一天一位同学走在路上,就在旁边有垃圾桶的情况下,将自己手里的垃圾随手扔在了路上,这样的做法就引起了自然的“哭泣”。针对这个案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去思考,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
2.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讨论
对学生来讲,利用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讨论,能够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且能够多听听别人的想法,在自己原有的思考上激发更多的思维触点。通过案例讨论,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兴趣,在讨论过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互动,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撑握情况,及时作出教学调整,以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深层次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做大自然的朋友》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自己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成为大自然的朋友,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环境保护落实在青少年的一举一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保证大自然的持续发展。
3.运用案例教学法,丰富教学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课本上的知识有时候太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不断的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活动中,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其实现了抽象德育理论的案例展示,理论讲解更为生动活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应用。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在分析案例时,要结合具体的案例,推动学生思想的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案例教学法,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欧阳芸,袁成,卢志.道德与法治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对A市调查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90-94.
[2]陈炜琦.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索[J].法制博览,2020(1):228-230,+237.
[3]陈凤莲.案例教学法在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8.
[4]白红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648(28):34-35.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甘肃 白银 7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