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应对研究
2020-07-04杜诗雨
杜诗雨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崛起要求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应当有效应对,但反观当今部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表现,其存在议程设置失败导致传播失效以及心理感应偏差导致舆论反弹两方面的问题。针对于此,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应当遵循主动争取、公开透明、争取权威、口径一致的原则,同时还要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建设公共危机应对的专业队伍,与民间公共舆论形成情感共振以及依法规范新媒体的网络舆论传播。
关键词 新媒体;公共危机;政府应对;公共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08-0055-03
政府的形象不是靠媒体塑造的,但却是媒体传播出去的。政府要塑造良好的形象,不仅要踏踏实实履行职责、为公众服务,更需要通过媒体将政府及其成员的实际工作行为、优秀理念、良好形象传播给公众,才能使公众对政府形象产生正面的、良好的认知效果。新媒体时代,处于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会随着媒体的传播角度、传播意图的不同,呈现迥然不同的“媒体形象”,产生不同的“危机处置效果”。
1 相应概念及概念内涵
1.1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特点
1)强大:网络舆论强势崛起。现在我们国家的民众日均发送微信次数达到450亿次。网络舆论开始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强势崛起,力量迅速壮大,而与之相伴的,就是网络舆论倒逼官方舆论、网络舆论倒逼政府决策的现象开始不断出现,比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的PX项目“污名化”困境,主要原因就是2007年厦门的PX事件。
2)乱象:新媒体易成为极端言论的集散地。新媒体舆论开始向思想理论、社会政治这些深度问题渗透,同时网络缺少把关人,又给一些极端言论提供了宣传的平台,其中有一些思潮尤其值得我们注意。比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都需要我们警惕。新媒体中这种“微政治”现象如果再任其发展下去,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思想文化的混乱。
3)威胁:境外势力通过新媒体渗透严重威胁意识形态安全。这里要谈的是中国在当今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互联网络陷阱”。利用互联网渗透已成为一些境外势力发动政治打击、推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而我们国家面临着更大规模的渗透和打击。境外一些势力利用网络宣扬“中国威胁论” “中国责任论”“中国不确定论”,造谣、丑化和攻击中国。严重威胁我们的意识形态安全,损害我们的政府形象。
1.2 政府危机管理
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对于公共事务具有管理责任和义务,面对一些不可控事件引发的公共效应政府应当及时的疏导和处理。在面对危害公共安全,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政府是法理上的危机管控者,也是唯一具备能力进行危机管控的主体。
政府面临的危机管控工作主要是指,在当前政府领导下,对应地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一切公共问题,建立一套发现、预防和处理相关危机的管控机制,这套机制应当具备可操作性要强,时效性要高,响应时间要短等特点。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上危机进而影响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处理危机的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息息相关,低水平的危机管控对于国家政体稳定,经济发展态势具有不利影响,同时对于政府形象也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1.3 媒体应对
1)媒体应对概念。政府媒体应对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发生时,政府对相应媒体宣传、新闻报道的应对行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成果显著。伴随于此,面临的危机也层出不穷。面对危机,谁掌握了媒体运行的规律,善于应对,谁就能化险为夷,谁忽视它或轻举妄动,谁就会头破血流。
3)媒体应对遵循的准则与方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于危机管理的对外发布做了四点要求:发布及时,宜早不宜晚;持续发布,不中断;准确讲,不含糊;反复讲,抓重点。本文以此为指导,认为媒体发布要注意以下方法。
(1)争取主动,尽量第一个说。在突发事件引起危机的时候,政府宣传部门要抢占舆论阵地,对于危机的相關内容做到早发布、准发布。一旦政府宣传部门失去舆论发布的先机,各类的谣言会主导群众并激化矛盾造成危机的加深。俗语讲: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当谣言主导了社会舆论,政府失去了发布先机再想把群众引导回正确的方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所以政府宣传部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对危机进行准确发布,让政府发布作为舆论导向,政府发布成为唯一信息源,成为舆论的引领者。在此,我国政府关于“5·12”汶川地震的媒体应对,堪称典范,国内公众包括外国记者,所有的过程、所有的一切,包括遇到的困难、处理好与不好,都能被及时告知信息。因此,虽然地震造成的损失惨重,但舆论总体上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2)公开透明,完整清晰地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进程的推进,公众对于知情权的追求越来越迫切,政府对于危机的管控工作的公开、透明就越来越显得重要,这是能否顺利化解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政府对于危机的处理藏着掖着,只会引发公众的疑虑,为谣言的滋生构筑温床。公众的情绪稳定与否关系着危机处理的顺利与否,所以对于危机管控工作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例如:2018年,备受关注的“川航航班成功迫降事件”,民航局从一开始遇险,到后续处置等,都能及时地发布消息、回应社会关切,从整个过程总体来看,公开透明、完整清晰,成功塑造了“英雄机长”形象;2019年,这个事件还被拍成主旋律电影《中国机长》,于国庆期间上映,票房喜人。可以说,“川航航班成功迫降事件”中完美的媒体应对,为电影《中国机长》做了一次全国性的“免费宣传”,而它们二者,都为中国民航行业的整体形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