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要点

2020-07-04陈元朝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情角度小说

陈元朝

【摘要】本文以《最后一课》为例,分析在尊重学情的前提下如何从内容和语言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优化小说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小说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基于学情,抓住小说“此篇”区别于“彼篇”的内容及语言特点,帮助学生认真审视每一篇经典小说作品,现以《最后一课》为例,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一、对学情的审视是教学的开端

在开展小说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教些什么?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处在何种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应当首先对学情进行认真审视,以此为开端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全面发展的目标。审视学情的方法很多,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预习思考题设置的形式,了解学生真实状态:问题一,你在这篇小说里读到了什么?问题二,你在读这篇小说时的困惑是什么?问题三,你认为作者写这篇小说的主要方式是怎样的?关于这三个问题,在实践中,学生可能给出各异的答案,正是有了这些答案,教师才有可能对学生所处状态进行深入分析,并最终给出针对性的教法。

二、内容及语言教学与学情的对应

针对上面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教师在开展《最后一课》教学时,可以分别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进行指导,以便以学生的学情达到对应状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内容

不同的小说会表现出不同的内容特征,初中语文教师在考虑到学情时,应当注意到不同小说内容特征,并由此给出适当的教法。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时,便要基于小说的独特性进行指导,而并非从情节、人物、环境等传统渠道入手。事实上,正是通过表现爱国的内容与故事,才更容易让学生的所知、所想、所疑得到积极反馈。值得注意的是,给学生提供内容角度的指导,对于小说教学来讲有其特殊性,那就是但凡小说,均需要有特定情节推动的力量,即不同小说叙述角度与其表达意图之间的关联,是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语文教师为使学生学情受到充分的尊重,使之得到更多的进步与发展机会,即需要从叙事角度与叙述层面出发,帮助学生探索作品的真谛。

(二)语言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最后一课》的作者对小说语言的认知也非常深刻,曾经做出过“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论断,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说阅读活动时,便需要在词汇、句子、片段中进行认真剖析,让学生得以从语言的角度着手,发现作品的无限魅力。比如在《最后一课》中,反复的语言便极具特色,小说开阔大处曾经出现了大段心理独白:“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還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在本段中,语言的反复出现,充分表现出了小主人公既自省又自责,既自怜又自伤的心理状态,且让读者能够自然反思他前后出现巨大不同的原因。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对语言的指导是尊重学生学情的必然选择。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展小说教学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内容角度的不懂,在语言角度的不会,从而给予其由浅入深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读出一篇小说的韵味,取得学科综合素养发展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学情角度小说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倾斜(小说)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