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0-07-04钟洁黑启明
钟洁 黑启明
【摘 要】 针对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在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应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区分模块,突出“医学”特色;合理分配课时,完善课程体系;通过“学校”+“社会”模式,促进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模式创新
一、背景及意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为了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开设的。国务院2016年底印發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同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由此可见,“全民”医保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效运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从筹资方式到报销比例、从支付方式改革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从重特大疾病保障的开展到商业保险的补充,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持。国内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培养满足社会所需的人才对于早日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早日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保意义重大。
医学院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管理知识,还需要掌握医学方面的知识,即要懂管理又要懂医学的应用型人才,与其他院校所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相比,在专业知识的广大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不仅为专业人才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满足了社会上相关的就业岗位对于此类人才的需求,于社会发展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目前,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有两大类,一是非医学院校,如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是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较早的院校,也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院校;二是医学院校,如海南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等。尽管上述两类院校在发展背景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上大体相同,都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以及医疗保险知识技能和相关实务,熟悉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法学等综合知识,能够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卫生、文教等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所需修读的专业课除了一些专业基础课,如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外,还有一些专业课,如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学、医疗保障学、社会保障精算、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但是,医学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存在自身特点:
首先,人才培养的条件得天独厚。医学院校主要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护理等为主要专业,然而,很多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专业延伸到管理类,比如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属于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的范畴。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中进行,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医学方面的课程、师资,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保障方面,尤其是与医疗保障有关的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所开设的课程可以依托医学资源。劳动与社保障专业的人才除了修读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之外,还需要完成专业课。每个院校会根据自身的资源设置培养方案,医学院校有条件去开设一些和医学有关的专业课,比如临床医学、病案信息、医患关系等内容的课程,这一些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就业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第三,教学实践与医学关系密切。大部分的医学院校都有附属医院或者合作医院,因此医学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生能够通过见习和实习两个环节来进行实践。高校的见习往往与特定的课程相对应,比如开设临床医学的院校,会结合见习来增加对临床医学相关内容的理解,通过见习的形式,到医院的内外妇儿等科室进行学习;病案信息课程则可以到医院病案室实地查阅病案,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实习环节则是通过将学生派遣到医院办公室或者医保办等部门进行实习。在上述的岗位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三、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尽匹配
根据国外的经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劳动关系模块,突出劳动关系与政策、劳动市场和就业等方面,毕业生主要从事劳动关系等相关职业领域。二是社会福利模块,突出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慈善等方面,毕业生主要从事社会福利等相关职业领域。国内大部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细分上并没有划分那么清楚,培养的专业人才通常是既可以从事劳动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社会保险福利方面的工作,培养的人才即为通才而非专才。然而,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尤其是社会保障中的保险领域,对于专业知识的水平要求甚高,不仅对从业人员有较高水平的保险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临床知识,这就使得很多没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发展中遭遇瓶颈,难以突破。
2、“医学”特色不够突出
医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其他高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医学”的特色,但是很多的医学院校的“医学”的特点仅仅停留在医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上,比如开设的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流行病学等课程,就是充分利用了医学院校的师资来开设的。但是,上述这些课程对于文理兼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而言,无法制定一个既符合文科生又符合理科生的考核标准,无法对学生进行高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尽管学习了一些医学类的课程,但是也无法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得“医学”特色仅仅停留在表面。
3、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相符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培养出“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就需要区别于非医学院院校,即在保险和管理类的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增加医学方面的课程,如临床医学、疾病分配等。然而,很多的医学院校是文理兼收的,这就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医学方面的课程时有所顾虑,无法严格按照高要求高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降低教学目标来换取通过率,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医学理论知识的水平;此外,课程的学时安排也是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医学生很多都是本科五年制的,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本科四年制,这必然会导致该专业只能通过降低医学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减少课时来完成专业课的学时。
4、培养方式单一、低效
医学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式主要以传统讲授为主,辅以毕业实习。四年制的理论学习通常都是前7个学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以课堂讲授为主;第8学期进行实习,实习单位一般集中在医院、保险公司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单位。在医学院校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一点与医学院的其他专业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医学院校中较为边缘的专业而言,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硬件等方面获得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的医学专业,这就使得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等无法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条件,只能按部就班的开展基本的教学工作,而无法通过引进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来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在校外的学习基地主要是医院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等单位,这些单位都是与患者或者客户打交道,但是因为实习生缺乏相应的岗位工作经验,无法直接参与工作,因此大部分的实习时间都是“观察”,甚至在打杂中度过,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对策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人才
任何一个脱离社会需求而存在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旨在培养“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主要的就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各类保险行业以及医院等输送人才,然而,医学院校所培养出来的畢业生无法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上轻易就业,如保险精算、核保岗位等,对岗位的任职条件都比较高,宽口径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进行社会需求的调查,社会上亟需的人才类型以及数量等,只有清楚社会的需求,才能明确培养的必要性;其次,需要明确社会亟需的就业岗位的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任何工作岗位都有其专属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只有明确了任职的资格和条件,才能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
2、区分模块,突出“医学”特色
“医学”特色是医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其他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最大不同,要突出“医学”特色,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相关的医学类课程外,还应该从源头上突出特点,即从专业的培养方案上明确该专业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不仅是要懂管理的人才,还应该是懂医学的复合人才;其次,在生源上可以考虑只接受理科生,或者考虑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单科基础较优秀的生源,以便更好的开展医学相关能力的培养;最后,可以考虑将四年制延长至五年制,以确保医学类课程的开展。
3、合理分配课时,完善课程体系
完善课程体系,可以在原来的课程体系上,适当调整医学类课程的比重。通常而言,高校的课程主要由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四大部分组成,医学类课程可以适当根据难易程度分布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三个类型上,其所占比重不应该少于管理类。此外,将一些难度较小,可以自学的课程归到选修课中,让学生自主选择。一方面为难度较大的课程提供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通过自主选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校”+“社会”模式,促进应用能力培养
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毕业实习,而是将“学校”+“社会”结合的模式持续性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不仅要“走出去”,更要通过“请进来”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培养能力上,一方面,积极寻求和社会的合作创造各种见习和实习的机会,为应用能力提升创造可能;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一些当地知名的企业管理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请到学校来做报告,甚至参与教学与毕业论文的指导,以更好地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研和实践。
总之,医学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和创新,必须面向社会,针对社会需求有的放矢;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医学”特色,与其他非医学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区分开来;在课程体系上,根据“医学”特点,增加医学类课程的比重,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践上,充分进行“走出去”和“请进来”,创造一切条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滕新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70-72.
[2] 赵秋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3)50-54.
[3] 陈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1)87-89.
[4] 王先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5(5)157-158.
【作者简介】
钟 洁(1984—)女,海南儋州人,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黒启明(1965—)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博士后,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研究,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