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行个性化阅读
2020-07-04杨小平
杨小平
【内容摘要】在这个无创新不发展的新时代,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质疑,大胆创新、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写作,是当前教育领域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文章对水浒英雄人物的科学探讨,对名篇名句的咀嚼式品味,对公众正面人物蔺相如的大胆质疑,对“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的多角度拓展,都在以教学实际案例来说明如何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质疑 个性化阅读 培养
质疑能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之一,也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只有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得到不断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不断提高。教师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学生就敢于质疑;教师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学生就善于质疑;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学生就经常质疑。唯有质疑,学生才能进步;唯有质疑,学生才能深入地思考文本;唯有质疑,才能进行个性化阅读;唯有质疑,学生才能发现别人未发现的“新大陆”,拥有创新的思维。
要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独立阅读才能独立是思考,才不会人云亦云。其次,要静下心来,深入到文本里面,既要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品读。从中读出不一样的思想与情感来。其实,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是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或是表达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它能激起读者对这个社会的思索或对情感的反思,这才是真正伟大的作品。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起疑、析疑、解疑,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案例,望能引起同行点滴的思考。
一、对“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的审美解读
在教授《滕王阁序》中,我让学生品读文句,让他们用质疑的态度来学习。学生在品读“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这两句时,就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看看用课本上的注释理解好,还是用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好。在人教版必修5第30页注释(16)是对这两句的赏析:宴会上,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的飞动。纤,细。遏,阻止。“遏止了白云的飞动”这种翻译太直接,它往往强调声音的高亢,只有声音高到天宇才能阻止白云的流动,但“纤歌”往往不会很高,这种翻译不符合逻辑,破坏了文学的美感。翻译要以直译为主,但意译也不可少。我在带领学生赏析时,翻译为“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白云也被歌声的柔美而陶醉,而停止不前。”这种翻译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白云之含情,歌声之柔美,之动听,演奏者之高超技艺。学生通过对比,明显的感觉到后者的品读有味道,有内涵,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带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不管学生的阅读是否准确而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因为个性化阅读,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洞天。
二、对蔺相如形象个性化阅读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极力突出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的形象。我们不可否认,作者对蔺相如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细推情节,从培养学生求异探究的思维角度看,便会发现蔺相如是一个有瑕疵的伟大人物。
我设置了三个问题来引导学生。
问题一:是谁在不守约定?问题二:是谁在说谎?问题三:是谁在不讲理?
学生先静下心来阅读文本。如何小组讨论后,每个人写出书面理由。要求不仅要有观点,更要在文章中找到有力的论据,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下面是讨论结果。
1.蔺相如违背诺言,不守约定
蔺相如曾给秦王许诺:“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完全按照蔺相如的要求去做,依诺行事。“斋戒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而此时的蔺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仅靠自己的“度”(估计),就忽略眼前的事实,做出了与自己诺言相反的事情“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我们不难发现,蔺相如在违背诺言,不守约定!
2.真的是蔺相如在说谎
当秦王将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时,相如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我们姑且把这看作一种机智,一种手段。当蔺相如把和氏璧拿到手后,他便用威胁和欺骗的方式来对付秦王,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持璧归”,而非“乃敢上璧”,所以他就用一种看似有理,实则无逻辑的方式进行搅和。相如对秦王说:“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这是在说谎。其实从赵王当时的处境与心态看,群臣都晓得这并不是一场平等交易,赵王舍不得和氏璧,非常不愿意交换,而是迫于秦国的强大,才不得不派人。赵王收到秦王书信时,慌忙“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哪儿还有心思去“斋戒五日,拜送书于庭”呢?足可见,蔺相如是在说谎,目的在于拖延时间,再寻找机会。
3.蔺相如不讲理,秦王倒很儒雅
蔺相如以自己的估计之心,忽视秦王的事实之举,自己背信弃义,却反过来先指责别人。蔺相如找不出秦王的过错,就辱骂秦王的祖先,“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作为一个国家的使者,在秦国的朝廷上,辱骂秦二十多位君主,这合适吗?我们姑且不讨论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到底有没有坚守契约,就是没有坚守契约,那是蔺相如应该指责的吗,有这个权利吗?这就如同一个人做错一件事,另一个人指着他骂道“你爷爷品德不端,你父亲不是好东西……”这明显是人身攻击,何况攻击的是一代国君。这是在讲理吗?有必要这么做吗?更何况,他祖先做坏事,不等于他就一定做坏事,这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应该就事论事,不应乱拉胡扯。
相反,我们觉得秦王比较讲理,比较大度。面对蔺相如的无端指责,他并没有勃然大怒,连左右都“欲引相如去”,但秦王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与平静,有君王风范。
堂堂秦国的国君,在一切按照赵国门客蔺相如的要求做完后,蔺相如竟然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之词来搪塞欺骗,使秦王在群臣面前颜面尽失,但秦王仍然“卒廷见相如”“厚遇之,使归赵”。足见秦王做事之大度,处事之合理。究竟是谁在不讲理,不言自明。
通过这三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瞬间加宽加深,也给学生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项脊轩志》是明代归有光写的一篇借记物来叙事抒情的散文。在引导学生读文章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中“借书”怎么会“满架”呢?能借这么多书吗?即就是借上,难道他就不着急还吗?《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不是写道“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归有光怎么还能“偃仰啸歌”这么悠闲自在呢?
学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质量。“借”在这里确实欠妥。因为在宋咸淳间归有光的九世祖归道隆做湖州判官,从此移居昆山项脊泾,成了那里的大族,当时就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的说法,可见他的家族在地方上的声望。虽然他的祖父、父亲都没有功名,他们家确已衰但未败,还是書香门第,绝没有到卖书讨饭的地步。因此对他家来说,根本不存在“借”之说,此书应为“积”即“积书满架”。
结语
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今天,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培养学生“站起来”读书和“沉下去”思考,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而不是对传统观念的顶礼膜拜。进行批判性的个性化阅读,这才是治学的第一要素。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