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2020-07-04尹建平
尹建平
【摘要】法治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现在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把握法治教育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渗透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氛围。
【关键词】初中政治 法制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65-02
中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奉行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这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它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这也是确保中国稳定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将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思想政治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课堂中的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正确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一、法律教育渗透到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治理与法律密不可分,人民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初中是学生生活的转折点,这个阶段一定要学好法律,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就必须了解、理解、遵守和保护法律。只有懂法,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利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安全,这样才能为国家出力。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法治教育的渗透方法
1.教师要在法治教育中起到带头作用
教师要做教师,为学生树立守法的榜样,规范学生的行为,自觉守法。政治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找到准确介入法律教学的介入点,将法制融入政治课堂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的有效措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很多学校的政治教师对法律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相关法律知识没有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对法律知识的水平也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法律知识缺乏系统性,教师很难将法律知识融入教学内容。知识的讲解仍以教科书的教学计划为基础,很少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课堂教学相对僵化,学生对教师的专业讲解不感兴趣,从而使法律课教学质量在政治课上得不到提高,缺乏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简单地把结论性知识告訴学生,习惯性地忽视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无法将教师主导的课堂转变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事实上,这些教师也缺乏必要的法学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积累。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向老师咨询时,一些老师因为不懂专业法律知识,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在学校里,这样的法律教育教学课堂是徒劳的,这与本课程的目的背道而驰。
2.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向学生渗透法律教育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起来很难。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当前一大教学趋势。初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通过政治课堂,利用多媒体操作,渗透法制知识教育。
例如,讲解《财产留给谁》时,将财产继承关系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包括财产继承顺序、继承范围、继承方式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财产继承概念。
在其基础上,给出一个财产纠纷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具有财产继承权的人有哪些、财产继承顺序等,经过多番讨论,加深学生对财产法制教育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完成了政治课程内容的讲解任务,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一些法律常识。
3.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加强法律教育与政治学科的融合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情况,效果明显降低。因此,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从而加强法制教育与政治学科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让他们得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赞扬,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对于得出否定结论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关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律制度,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一些经典案例,展示犯罪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观察学生的反应,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委婉地指出学生不对的地方,并加予纠正。
结论
学校学生法律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更需要学生个体的配合。只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学习、认识、理解、遵守和运用法律,才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温馨家园。
参考文献:
[1]陈冬梅.浅论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贯彻法治教育[J].学周刊,2013(31):93.
[2]陈爱仿.现代中学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普及与应用[J].时代教育,2016(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