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参与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0-07-04黄国辉唐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优化策略校企合作

黄国辉 唐龙

【摘要】新时期,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共识,且其发展日趋成熟,对于高校科研发展以及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响应了人才强国的基本目标,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参与地方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探寻优化新时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推动新时期校企合作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相关因素  优化策略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SJGY20180005),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金(JY1712),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3503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3-0003-01

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同区域产业开展深度合作的主要形式,两者之间通过有机合作,构建起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且彼此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其打破了高校同企业之间的壁垒,使得高校学生能更加接近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人才需求,可以实现“直接上岗”,对于提高高校就业率、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校企合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综合考虑多样化因素,探寻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创新,已然是大势所趋。

1.企业参与地方高校校企和制作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

1.1 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的目标对于具体工作的开展具有导向性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呈现出明确化的发展方向,也即企业出于自身人才需求的考虑,参与到地方高校的教育科研活动中去,为高校提供专业化的资源,从而强化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负责提供人才资源,在共同培养的模式引领下,双方实现在教学模式、管理方式以及对社会认知三方面的有机转变,从而打破高校同企业的信息壁垒,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使得其实现“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平稳过渡。

1.2 管理模式

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是开展深入工作制度支撑,其是围绕双赢原则而展开的,其中企业以获得职业技能突出的人才、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为目的,而高校则需要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应对就业紧张状况、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

1.3 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即为保障校企合作目标有序推进的基本机制,这也是在推进合作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就比如其中最为典型的组织保障因素,它是指由高校及企业双方组建合作领导小组,决定后续的具体合作方案,并对具体策略的落实提供指导,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人能力是否提高是评价保障机制是否落实到位的核心要素。

2.新时期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各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且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实现了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大面积渗透,但必须注意的是,当前仍有部分高校同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其人才培养体系也很難充分适应社会就业的实际需求。

2.1 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的长效发展能否得到有力支撑。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多数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熟化经验,在新时期的发展中需要明确中国特色,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形势构建起长效的运行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及企业所在区域的地方政府应当发挥好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出台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既要为校企合作提供规范化的引导,又要满足其多样化的利益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中来。

2.2 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大量的学生、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多方面因素,为了保障其平稳推进,需要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使得其满足校企合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需求,为双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保障。要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好引导职责,并对人才培养状态进行双向监督,将监督结果反映到评价体系中来,及时发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与不足。为了避免出现职责混乱的状况,在合作伊始地方高校同企业应当建立平等的管理机制,将管理目标、具体职责制度化,确保后续工作有据可依。

2.3 构建校内教育新模式

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制度化的建设,而应当深入地方高校内部,结合其发展特点及专业情况,协助高校做好校内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高校应当利用好企业提供的实训机会,推动各年级学生经验交流的常态化建设,将已经参与过企业实训的高年级学生转化为提供经验的“前辈”,从而引导低年级学生尽早融入到专业实习与工作的准备中。

结束语

新时期,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与高校实现双赢目标的必由之路。高校同企业要把握校企合作的内在逻辑,厘清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各类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探究出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争取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最大化,为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新时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才华.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6):13-17.

[2]周元超,迟亚海,陈飚,童严.高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浅析[J].才智,2019(18):78.

作者简介:

黄国辉,大庆职业学院技术培训中心,数控车技师,现从事特种作业电工、焊工、登高作业、空调制冷工作。

唐龙(1983.5-),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工学博士,讲师,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技术、工业催化、环境催化材料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优化策略校企合作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