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改革

2020-07-04席晓丽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金课

内容摘要:当前,本科教学工作的改革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方向。金课就是对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的综合要求。中文专业应该积极响应教育环境变化,构建课程模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金课 中文专业 课程三度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就是对这一发展趋势在课程这一微观层面的响应。金课的打造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三亚学院将这一精神体现在“三度”课程的建设上。课程“三度”建设指的是学校针对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而开展的教学改革。就中文专业而言,如何进行课程“三度”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三度”建设的理念认识

一是课程“三度”建设积极响应了教育环境变化。

自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关于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讲话充分说明国家对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了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意义。

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就学校而言,要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认识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项高校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使命。这需要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就教师而言,要将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举、科研促进教学的观念。重科研轻教学,与考核评比体制密切相关,职务、职称竞争,各类荣誉的产生都与科研有关系,因此,这一转变,也需要评价体系的改变。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考上大学是终极目的,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的想法,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

课程“三度”建设的推进正是为了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教育环境变化,提升课程质量,从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二是课程“三度”建设承续了三亚学院一直以来的教学改革思路。

2016年起,三亚学院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纲领和“十三五”规划,教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学改革方面,各专业进行了专业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调研了如下内容: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进行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专业毕业生走向进行分析、调查,确定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收集国内外、境内外相关行业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基本素养、核心能力)。最终形成了专业调研报告。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课程地图,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明晰了课程体系,展现了学生通向成才及就业的路径,有逻辑地表明了课程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在明晰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在逻辑联系之后,学校进一步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与时俱进地推动人才培养的转型,根据学校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应用型,强调重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突出核心能力,即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确立职场定向性,根据行业归属,设置相应方向课程。

紧随其后的,课程五种品质的提炼及一系列课程改革,包括网络课程建设、小班教学的开展、核心通识课建设等,都是从课程层面,进行了内涵建设。

课程“三度”建设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从教学理念变化、学科专业定位的明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的过程,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改革,才有了课程“三度”建设的提出。

二.中文专业课程“三度”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改革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展开了课程“三度”建设。

首先,遴选课程和教师。为了摸清情况,专业进行了课程质量专题调研,提出要围绕课程质量的提高,在信息量、学科观点和专业理论、专业方法上下功夫。在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了两个专业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写作类课程和文学理论类、教学论类课程四大模块,汉语国教育专业语言类、文化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四大模块的课程结构。然后结合任课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特长及教学科研情况等,选拔出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

其次,组建课程组。为了保证所有核心课程的质量统一提升,在三度课程每门课程只有一名责任教师的前提下,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三度课程建设。将任课的相关教师都纳入三度课程团队中,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以责任教师为首的三度课程课程组,将根据教师的教学改革情况、教学活动情况、教学成果等合理分配和利用课程建设资源,共同提高课程质量。

再次,通过共同研讨,明晰三度建设思路。在研讨中,由遴选出的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讲授所负责课程的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定位与特色、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思路等。其他老师参与讨论,对三度课程的理解,并结合专业和学情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如何助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等进行阐述。

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教学重点以及课程“三度”(饱和度、深度、紧张度)的要求,“三度”建设课程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更新。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尝试打破时代界限,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深化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史”认识,建构起一种“文学史”的观念。同时,"史"的勾勒与"文学性"的理解和交流并重。在讲授文学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的挖掘,注意總结现代文学文体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总体规律,这两个中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在教学方式方面,各门课程都能够结合专业、结合学情,在课程讲授方法、互动方式和课程应用性方面进行改革。

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该课程从信息化手段、个性化要求、即时性选材三方面,实现了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一是,该课程借助“微助教”平台进行考勤、讨论、布置作业,并将课件及时上传,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支撑。二是,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先行,启发思考,引导深究,求得实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每次讲授理论前,都会提供一个或多个案例,让学生以“角色”进入案例中进行分析,提出践行方法。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同学,会开心地听老师讲解缘由;而不能顺利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被吊起了“胃口”。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效果比较明显。三是,在教学中即时性选材,因势利导。

3.考核方式方面,“三度”课程较以往有了较大调整,不同性质的课程都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式,改进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由传统的单一、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以更全面、客观地培养、考察学生写作中的创意,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例,在考核环节设置了小组读书交流项目评分,占总成绩的20%。该环节由任课教师给出选题范围,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命题,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分为读书笔记和课程小论文两个部分,既能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论证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

其他课程,如《创意写作》采用以比赛代练习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语言学概论》课程采取小组视频汇报形式进行考核等,都用不同形式增强了课程的应用性。

(三)三度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三度”课程建设下一步将根据建设方案和时间规划,进行深入建设。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深入细化和深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好网络资源,建设课程公众号及微信群,及时共享课程资源及学科发展前沿动态。

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转化,让教学成果多样性、可视化。包括举办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活动,如学科专业竞赛、经典作品改编展演、课程论文汇编、微电影等。

三是,进一步走出去,让理论知识活起来。如二语习得课程预计开展语言田野调查,创意写作课程进行海南民俗采风,对外汉语教学继续派学生出国实习。

总之,任何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将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素养,为学生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等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9.

【2】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学科新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介绍:席晓丽,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地方文化、写作学)

猜你喜欢

金课
虚拟仿真实验“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金课建设
浅析外语慕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新探
金课视阈下高职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金课视阈下高职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打造高校管理类“金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