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斯利·费德勒大众文学与文化批评思想一瞥

2020-07-04傅婵妮段传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费德勒大众文化

傅婵妮 段传铬

内容摘要:美国当代文化批评先驱莱斯利·费德勒是为大众文学与文化摇旗呐喊的精英学者。对费德勒有关大众文学与文化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以期深入理解他的文化批评思想,亦为新世纪理解大众文学与文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莱斯利·费德勒 大众文学 大众文化 批评思想

美国当代文化批评先驱莱斯利·费德勒(Leslie Fiedler)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孜孜不倦地研究大众文学与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最为发达,但陆续遭到法兰克福学派以及美国国内学者的批判,可以说费是为数不多地为大众文学与文化辩护的精英学者。他不但为大众文学与文化辩护,还在脱口秀节目中频频亮相,为流行杂志撰稿。费常以文学为载体,从大众文学论及大众文化。本文将梳理他有关大众文学与文化的主要观点以深入理解他的文化批评思想。

1.费德勒的“大众”定义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人将该文化称为“忌屎”(kitsch)[1],指一种流行的、商业性的艺术形式,包括通俗小说、电影、流行歌曲等。这一贬义十足的称谓代表了学界对大众文化的普遍态度。费从神话或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认为大众文化可作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传统上“通俗文化”一词因与普通民众相关,来自民间并被民众所享有,而淡化了Mass Culture一词所包含的贬义色彩。费有时也将大众文化用作Mass Culture,但“我真的更愿意把它称为‘多数文化(Majority Culture)—‘现代多数人文化。”[2]费对“大众”的定义凸显了大众文化的本质,即此文化源自多数人,为多数人拥有、共享或喜爱。但费又指出当他使用“多数文化”时可能会引起误解,于是他用Popular Culture一词。

他也将Popular一词用于大众文学。他弃用“folk”(民间)一词来称大众文学,在于他认为“民间文学”用于描述识字前社会的文学,且排除了识字之人与贵族或阶级结构社会之外的文学。他定义的Popular Literature 指“大众文化、工业和后工业社会中的多数人共享的文学。”[3]他认为大众文学不仅是大规模生产、传播,也是为此目的而写。可见,他对大众文学的定义也是基于他对“Mass”一词为“多数”的理解,而非按阶层来划分。

2.大众与技术

在费看来,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技术密切相关,大众文学也会因技术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在形式、内容、传播途径上均不依赖作者的名义或意愿。他回顾小说的历史得出了这一结论,认为小说源于大众。十七世纪塞缪尔·理查森创造了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理查森是当时伦敦开办印刷厂的著名商人,为促使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能学会书信的写作标准,理查森便以书信体的方式写了著名的《帕梅拉》。理查森自己印刷了该小说,小说获得巨大成功。十八世纪,随着造纸与印刷术的进一步发展,廉价纸张得以普及,大众教育水平也得到提升,小说在形式和传播上也发生改变,超越了诗歌与戏剧,成了广受大众喜爱的主流文学形式。当平装书在美国大量生产而普及时,小说又发生了改变,当电影被发明后,小说被改编为电影,除了以纸质形式继续传播,还以声光影像的形式传播。

3.大众与商品和市场

费将大众文学看作商品,且对“商品”一词无任何贬义,大众文学自理查森时代起就是商品文学,它的诞生与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密不可分。文学既是商品,则遵循市场规律,随市场条件、技术的革新,在市场上被买卖。

决定大众文学生存的关键是什么?费不认为是高雅艺术价值观守卫者的批评家们,也不是市场的主人—大众。费认为“大众文学由市场控制”[4]。因此兜售大众文学的人如同骑着老虎的赌棍,永远不知道老虎将奔向何方,当然他希望最好的结果,但如果他猜错就会破产,下一个人会来接替他在市场的位置。

他从神话的层面认为,决定消费的是存在于大众大脑中的无意识或前意识中的饥渴,并非大众的意识。真正使商品文学或商品艺术起作用的是它隐蔽的、加密的内容,那些做密码分析的批评家可以解密。在市场上,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私人财产,在买卖中受到法律和法院的保护。通过买卖文学商品,作者可名利双收,有时候成名就是一瞬间,而非经历漫长岁月的等待。故作者和大众艺术的评论家在某种程度上是错误的,他们倾向于从世俗不朽的人文主义神话中思考大众艺术的持久性。费认为大众艺术不像文艺复兴时期的高雅艺术,它缺乏他称之为“署名”(Signature)的成分。他用“署名”一词指代神话批评中属于个人无意识的部分,是“一部作品中个人化因素的总和”[3],属于意识层次的自我和超我范畴。这类似于当人们看到一位文艺复兴艺术家画的十字架上的基督时,人们不会说它是幅耶稣受难画,却会说它是幅伦勃朗,或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因画中有画家的某种标志性元素:一种模糊或特殊的风格,或一种可扭曲观众视角的古怪。

费认为在印刷术被发明后,大众文学更像是工业革命前的匿名绘画和诗歌,如中世纪的史诗或民谣。大众小说比以前更像它的后来者,如更像电影和电视,而不是诗歌悲剧和经典史诗。古腾堡和古腾堡后文学包含着共同的梦想、共同的神话或原型。大众文学以其创作者的神话色彩、他们感知大众头脑中已存之能力,而非任何独特的执行技巧中的视野或能力来区分。因此大众文学的“共同”性得以让大众文学进入公共领域。

4.大众文学与文化的独立性

费认为大众文学不仅独立于其作者,且独立于其文本,文本可被改变,而这些改变也可以成为文本的一部分。大众文学的独立性在大众文学进入公共领域后,是令人不安的,尤其对创作它们的作者而言。这种对作者的不安主要在于作品一旦流行,获得大众认可,就有可能出现对作品的各种改编或添加或续写。费例举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与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的续写来说明这一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出版该作品的第二部分时却是八、九年之后了。在第二部分出版前的这段时间,有人冒充塞万提斯续写《堂》的故事,把堂吉诃德描写得背叛了他的恋人,还让堂与潘扎经历了一系列有辱人格的冒险。结果,这部冒充的续集像首部《堂》一样成功,尽管它充满了对原著的嘲弄和诋毁,可不知真相的人们也将其作为是塞万提斯本人写的作品来接受该续集,这种市场反应真正激怒了塞万提斯,他不得不开始创作《堂》的第二部。费指出托马斯·曼恩的论文《与堂吉诃德共渡》精辟地指出了大众文学的一个特点,曼恩从精英的角度指出了塞万提斯无法接受的事实:一本书可因其好而成功,就像另一本书可因其坏而成功一样。就像乔治·雷诺兹续写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在续写中匹克威克去了法国,还成了禁酒主义者,还结了婚,这些都与原著中的匹克威克的性格不相符。但费认为这些冒充原作者续写作品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大众文学中的人物,一旦他们被创造出来后,就进入了公共领域,被作者创造出来的名字或其他就变成了大众的共有物,所有的作者都可以用大众文学中的人物来创作,给他们一个居住地和名字。就如同堂吉诃德、匹克威克这些名字一样变成了大众的共同语言,成为了最初的隐喻,然后变成普通名词,最后也被那些从未读过狄更斯或塞万提斯作品的人拥有。这些共同的词一直在那,就像人们一直认识它们一样。

费借用爱伦·坡对J·F·库珀的评论来说明大众文学和高雅文学之间的区别。“有一种书,虽然它的作者被记住了,但书却被遗忘了(高雅文学);还有一种书,虽然作品被记住了,但作者却被遗忘了。”[4]如现在能认出海明威的人比能认出他作品中的杰克·巴恩斯的人多得多;而福尔摩斯是大众熟知的名字,但很多人却未听说过其作者柯南·道尔。

大众文化独立于作者和文本,也独立于它出现的传媒。大众文学的一个特点是它改变了它的传媒,因它从一开始就不属于任何传媒。大众文学不是“纸上谈兵”,就像所有的文学一样,它最终在本质上是头脑中的图像。一旦图像通过文字或原型或神话变成某种沉淀在潜意识中的内容,就可容易地传到其他任何媒介上。它们可在舞台上被描绘,可用石头雕刻,可变成彩色玻璃窗。它们仍保留着他们的真实性和最初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感觉的共鸣。古腾堡的流行文学不仅可传播到其他媒介,它还被一种内在的需要驱使,传递给其他媒介:被驱使传递给更多可访问媒介的人,而不仅限于印刷品。

5.结语

对大众文学与文化的非难多源于精英内部的一种优越感,精英总认为其价值标准与审美观念正确而权威,殊不知他们的标准也是一种“知识障”。费德勒跳出了精英的视野,站在大众的立场,以更宽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品评大众文学与文化。在大众文学与文化业已成为当下时代之主角时,重温他多年以前有关大众文学与文化的思想,不得不钦佩他思想的先锋性。

参考文献

[1]赵勇.“大众文化”.西方文论关键词(第一卷)﹝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4.

[2][3][4]Leslie Fiedler.“Giving the Devil his Due”,The Devil Gets his Due.﹝M﹞Ed. Samuele F.S.Pardini.Berkeley:Counterpoint, 2008:13-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YJC75200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8YBA159)

(作者介绍:傅婵妮,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段传铬,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费德勒大众文化
费德勒:告别前至少再打一次温网
新时期我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费德勒要在法网复出
费德勒成瑞士在世印上硬币“第一人”
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北大教授力挺《创造101》:大众文化不是草履虫
浅析“大众文化”
费德勒:成就不老传奇
费德勒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