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贯穿全课的故事情境,提升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效
2020-07-04汤林燕
汤林燕
〔摘要〕在上心理辅导课时,心理教师可创设特定的故事情境,使整堂课在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情境下进行。在创设故事情境时,要注重活动设计的层次性,遵循“认知—情感—行为”这一认知规律;注重活动操作的灵活性,引领学生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活动发展的时空性,让学生跟着角色一起经历、共同成长。
〔关键词〕故事情境;心理活动课;层次性;灵活性;时空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8-0031-03
心理辅导活动课(下文简称“心理课”)以活动为主,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在师与生、生与师的多向交流中,虽然每一段活动的训练重点不同,但都要体现其主题。心理课课堂的结构不同于学科教學课,心理课的结构是开合自如的,是组块式的并富有色彩的,有自己特有的魅力。近几年,除了心理教师外,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也开始尝试开设心理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心理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情境缺乏完整性。很多教师认为心理课就是带着学生们玩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这些教师在执教心理课的时候,千方百计、苦思冥想设计了很多游戏环节,活动过多,每个活动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的体验仅停留在表层,来不及作深入思考;同一个游戏重复使用,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
2.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性。有些心理教师在设计活动课的时候往往因为材料较多而舍不得拿掉,造成了材料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在依据材料活动的时候所感悟到的东西也是缺乏层次性的,收获不多,阻碍了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内在习得过程的发生,导致学生的认知行为增量不高。
3.活动操作缺乏灵动性。课堂上,一些心理教师随意引导或者急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违背了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成长规律。学生在教师不恰当的引导或着急的指挥下匆匆“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缺少了“探索”这一过程,所获的方法不能“内化”成自己的,更遑谈在实践中应用。
4.活动发展缺乏时空性。一些心理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纵深发展的大规律,使得心理课难以产生时空成长效应。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在,都有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从过去的得失中总结经验,连接到现在,继而将感悟和体验用到未来,这是人的成长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心理课很难真正产生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故事型心理辅导活动课”,即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和原理来“运行”心理课,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自我探索、自我感悟、自我成长。
一、创设完整统一的活动情境
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伴随着他们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听着妈妈的故事长大的,故事最能促动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有所悟。如果能将故事情境贯穿于整堂心理课的始终,那必定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于心理课的结构,钟志农[1]提出“起承转合”的团体动力理论,认为一堂心理课包括暖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四个阶段。
1.暖身阶段:故事情境暖身,设置好角色
在暖身阶段,我们要营造氛围,建立安全、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能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活动。在这样一种目标导向下,我们在创设故事情境时可设置学生比较喜欢的角色。
(1)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角色。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特征等来设置角色。例如,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设置卡通人物角色;如果教学对象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所设置的角色最好也是独生子女;如果教学对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那么设置的角色可以是和爸爸妈妈分开很久的孩子,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总之,在设置角色之前要充分考虑辅导对象的特点。
(2)设置贴近学生心理的童话角色。事先调查学生现阶段熟悉、喜欢的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以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带着学生们一起去感受和体验。
例如,前不久我上过一堂名为“保持我的注意力”的心理课,在热身环节我设置了“明明讲故事”的游戏,游戏的主人公是明明和“我们”。我向学生们介绍今天和我们一起活动的小朋友明明,他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和大家一样上三年级,特别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先来和明明玩个游戏。
带有故事情境的暖身游戏,更能吸引学生们,这个和他们年龄相仿、喜好相似的明明极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角色的设置既创设了情境,又达到了暖身的目的,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转换阶段:延续故事情境,做好角色的心理转换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继续利用暖身阶段创设的情境角色,并作进一步迁移,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达到心灵相通,而不必再另起炉灶用其他角色代换。当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热身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就需要围绕活动主题,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学生的情绪和团体的氛围切入主题。
仍以心理课“保持我的注意力”为例。热身过后,我进行故事情境的转换:“看起来大家的注意力保持得挺好,可是说起注意力这件事情,明明真的是一脸无奈啊,我们来看看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情境转换自然亲切,学生很快就能抓住讨论的主题,产生共鸣。
3.工作阶段:展开故事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探索
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设置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受、思考;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交流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在这一阶段,依然可以沿用前面创设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角色遇到问题时的所思所想,借助角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心理课“保持我的注意力”中,学生了解了“明明麻烦的一天”后,都为他着急,想要为他出谋划策。我借机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说出来。用他人的故事言自己的心声,这就是故事情境的作用。学生表面上在说别人的故事,在为别人想办法,因为所创设的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相似度很高,实际上他们也是在为自己想办法,利用自己的成功经验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成长。
4.结束阶段:故事情境结束,解决问题
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课的最后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影响。如果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学生就会比较愿意将自己在团体中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继续利用故事情境推进活动进程,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再跳出情境总结自己的收获。在引导学生“去角色化”的同时,师生共同总结、升华,明确活动的意义。
(2)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向课外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或者订立某种“契约”。例如,在心理课“保持我的注意力”中,學生通过讨论、演绎,得出了很多保持注意力的好办法。我在活动结束阶段出示“明明的感悟”(教师总结),并和学生就此达成共识,大家一起记在心里,为自己加油。
二、注重活动设计的层次性
认知行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习得技能的过程遵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的规律,心理课各个环节的设置也应该遵循这一认知规律。当然,有时学生的改变发生在课堂上,但更多是在课外,只要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可能,心理课就是有意义的。
1.选择有针对性的认知材料
心理课上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认知材料。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学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喜欢的想象中的情形,他们就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
2.搭建活动材料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
要想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内化”,必须要让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将所学落实到行动中去。
以“保持我的注意力”这堂课为例。首先,我用一个游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保持注意力”的状态,然后创设情境“明明的一天”来引发学生思考,体会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烦恼,最后让学生联系自身,写一写自己在注意力方面遇到的问题,让活动真正贴近学生。
三、注重活动操作的灵活性
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3],当学生接触到活动材料后会形成自己的认识,也会发现自己和故事中主人公同样的问题,并在心里去一一对应。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必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想法,也不必多作评价,而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1.鼓励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同一情境,学生的感受也可能不同,教师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
2.集思广益想出解决问题之策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情境模拟,相互交流进行智慧碰撞,集思广益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保持我的注意力”这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用“小人图”发现自己在注意力集中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如何“帮助明明”进行小组讨论,更加深入地分析这个问题,从而想出解决的办法。学生想出办法后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困难,运用刚才的办法来指导自己。从发现问题到认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学生的体验深刻、认识到位,并将在课上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注重活动发展的时空性
评价一堂课有没有深度,我们可以从学生纵深发展维度加以考量。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学生的问题表现在现在,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在过去,真正想要取得效果应该是在未来。过去的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现在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他们懂了,自己找到方法了,就会运用到未来。
1.以故事情境中角色的成长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在故事情境中,角色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体验,我们在创设故事情境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角色的纵深发展,让学生跟着角色的成长走一个来回,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2.激发学生的时空转换能力
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现在的收获有赖于对过去的总结,同时又是指向未来的,所以无形中他们就有了一种时空转换的能力,能够较好地把握自己的成长。
3.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促进质的飞越
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触:听讲座时非常激动,可是回到自己原有的生活时感觉作用并不是很大,其实这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原有的思维模式没有打破重组,新的变化便不会发生,所以心理课要让学生有了体验之后回顾过去,打破现在已有的思维模式,运用到未来。例如,在“保持我的注意力”这堂课中,学生和明明一起成长,从过去无法集中注意力到现在能正视问题、有办法控制注意力,再到用课上习得的方法指导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既有联系,又相互交叉。
当然,这三条线是同时进行的,或者说是互相交叉的。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高广方.浅谈用正确的表扬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J].职业圈,2007(10):143-144.
[3]简·尼尔森.管教有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嘉兴,31400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