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20-07-04苟敏磷
苟敏磷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高等数学教学的一大改革和创新,也是大学与时俱进的表现。针对高等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以不断提升高等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 引导 学生 自主学习 乐于学习
中图分类号:G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0-0217-02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对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校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数学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这一话题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保证高校教育事业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高等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浓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部分理科专业变成了文理兼收的专业,这些专业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其学习能力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例如:积分相关知识理科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但是,文科生一无所知,这就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压力,有的学生甚至厌学情绪严重[1]。这一情况的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培养。除此之外,理科生由于高中数学基础扎实,会觉得相关知识过于简单,因此无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影响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
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在课堂上,以数学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仅仅是数学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自主学习知识的意识不强,缺乏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高等数学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完全跟着教师的节奏走[2]。部分学生把精力放在了学生会上,从而严重忽视了学习;但是为了修满制定科目的学分,学习中,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严重缺失。
3.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时间和方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过于强调逻辑性,缺乏对应用性案例的讲解,这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上的问题。除此之外,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缺乏应用知识的讲解,與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相违背[3]。高等数学教学学时严重不足,数学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只能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从而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1.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重建教师角色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数学教师通过重建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摆脱学生被迫接收知识的学习模式。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请书》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通过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书本上的实训内容[4],设计出成功的作品。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完成主体设计,从而激发学生自身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发性,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仅仅充当指导和鼓励的角色。由此可见,数学教师通过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创设问题情境对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数学教师在课程上,要充分重视对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自发地学习和探索。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这一内容时,学生对这一命名的由来有很多疑惑,此时,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如:据历史信息记载,在17世纪末,牛顿和莱布尼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推导出了这个公式,但是,他们都是凭借着自身的真才实学,发明了这个公式,因此,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成就,将这个公式命名为“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再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极限概念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问题情境,如:“刘徽数学家,采用割圆术的方式,在圆上截取等分点,并依次连接等分点,使之成为一个圆内正多边形,它的面积要比圆面积小,通过不断地增加正多边形边数,可以有效地增大正多边形的面积,使其与圆面积相接近,似相等,因此,对正多边形进行无限的分割,就可以顺利地求解出圆的面积”。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极限这一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可谓一举多得。
3.加强自主学习的引导,拓宽自主学习的渠道
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准确定位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数学教师还要重视对课程体系的开发,由于部分高校过于强调专业对口教学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课程上,这种形式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渠道。因此,数学教师重视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开放课程体系内容,有效地拓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渠道。因此,只有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定理的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对数学家的好奇心,可以为学生推荐有关数学家的书籍,如《数学故事》《数学的美与理》等,然后,在数学定理的研究上,提供推理的证明,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高等数学教学中,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为学生动态演示教学课件,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而在此基础上,高校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数学教师要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重建教师角色,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其次,数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最后,数学教师要加强自主学习的引导,不断拓宽自主学习的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亓正坤.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8-71.
[2]王岩,何兰.在医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适应时代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7(13):172.
[3]李大勇.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34(9):142-143.
[4]陆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9(29).
责任编辑:赵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