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新媒体形势下民文书刊出版的新任务

2020-07-04李铁柱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出版研究分析新媒体

【摘要】民文书刊出版是我国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进程中涉及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少数民族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重要内容。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推广普及运用背景之下,全面分析梳理民文书刊出版事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新任务,并制定执行适合民文书刊出版事业发展的新策略,能支持我国民文书刊出版事业持续获取到良好收益。本文围绕新时代新媒体形势下民文书刊出版的新任务展开简要阐释。

【关键词】新媒体;民文书刊;出版;新任务;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当代出版事业的研究与发展路径之中,“民文书刊出版”从属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是基于中国少数民族群体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历史领域、语言领域、文化领域、艺术领域、教育领域、科技领域,以及医药领域等多元领域的知识信息而组织开展的书刊出版活动。从实际发挥的基本作用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民文书刊出版活动的开展,能全面、及时、有效地宣传传播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发布实施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不同民族之间实现优质充分交流沟通,持续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形态和文化风俗。开展民文书刊编辑出版活动,能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工具,强化我国各族各界群众的国族认同水平,有效保护国家主权和文化主权,发挥在社会建设层面与文化传承层面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日渐发展成熟,我国民文书刊出版事业领域逐渐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客观上给相关从业者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均带来显著变化,应当引起广泛、密切关注,并且选择和运用适当方法展开系统化的研究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民文书刊出版的发展路径

最近几年,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诱导民文书刊出版事业逐渐进入了数字化出版发展阶段。对数字化出版业务模式的引入运用,能支持民文书刊出版事业获取到更加稳定且充分的生命力、亲和力以及发展力。通过将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悠久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项目,以及历史遗迹与文物等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化,并且进一步选择适当方式方法制作形成民族性数字出版作品,能有效加快民族文化传播速度,拓宽民族文化形态的传播覆盖范围,显著提升民族文化的综合影响力,支持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能够稳定且顺利地获取到最优化的预期效果。

(一)民文电子书的编辑出版

从基本的概念内涵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所谓电子书,就是在将文字信息要素、图片信息要素、音频信息要素,以及视频信息要素等多样化信息要素实施数字化转化处理条件下形成的出版物产品,本身具备着信息承载数量多且内容丰富、获取与携带过程简单方便,以及可借由电子阅读工具提供的功能模块开展内容搜索操作等基本特点。

与汉字相对照,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在基本的拼写方法和书写方式层面均具备特殊性,其在编辑环节和排版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较大的技术难度,客观上诱导针对少数民族文字图书期刊开展的编辑出版生产活动长期处在较低的技术水平,而数字技术在民文书刊编辑出版事业领域的引入运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针对民文出版素材开展编辑排版活动过程中的经济成本,改善提升民文书刊编辑出版生产活动的实施效率和整体质量水平。在具体开展的民文电子书的编辑出版活动过程中,对音视频符号素材的恰当引入和运用,能有效解决和克服传统民文图书期刊出版活动开展过程中遭遇的部分少数民族仅有语言形态而不具备语言符号形态的现实困境。

从基本发展路径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连续运用8年时间,每年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以纸质媒介和数字出版媒介双重形式,收集整合出版来自各民族的文字文献作品1000余种,目前已经实现对第一批图书作品的编辑出版任务。

(二)民文书刊的互联网出版

所谓民文书刊的互联网出版,就是要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为广大社会公众整合并且提供已经完成制作环节、编辑环节以及加工处理环节的数字化图书期刊作品形态。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出版时代,组织开展基于少数民族文字符号形态的图书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将不会遭受来源于内容层面和信息要素构成层面的限制,借由对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恰当运用,将民文书刊中编辑引入的各类信息,快速而准确地传递和呈现给广泛性的接受者和阅读者,同时具备着内容数量丰富且类型多元、编辑出版业务活动实施流程高度简化以及实效性和互动性水平显著提升等基本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几年,隶属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以作家协会和文联为代表的社会团体组织,接连创立并且上线运行了一定数量的,包含有丰富民族文化特色背景的文学艺术类网站,比如新疆作家网(www.xjzjw.com)及内蒙古作家网(www.nmgzxw.com)等,在有效支持和促进本地区作家的创作发展条件下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收益。

在2004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杂志《花的原野》率先推出了以蒙汉双语为呈现媒介的网站平台,实现了蒙古族文学艺术形态与真实时代发展背景之间的充分契合。

(三)民文书刊的移动出版

在数字书刊出版事业发展进程中,以移动性媒介作为基本载体的出版业务形式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出版业务实现途径当属手机出版。

在2012年6月开始上线运行的新疆天山网维吾尔文手机报《天山快报》,在基本内容构成方面广泛涉及了新闻资讯板块、天气预报板块、农牧业知识板块、法律知识板块、生活常识板块、诗歌板块以及幽默笑话板块等。

二、新媒体背景下民文书刊出版事业的发展策略

第一,想要在新媒体背景下获取到民文书刊出版事业的最优化运作发展实践效果,應当借由对形式恰当的教育培训督导手段的运用,引导和促进我国民文图书期刊编辑出版事业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新媒体技术形态的基本特点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运用,对我国民文图书期刊编辑出版事业具体实施流程所造成的影响和改变作用,支持其能在自觉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编辑出版工作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操作技能前提下切实获取到良好工作效果。

第二,想要在新媒体背景下获取到民文书刊出版事业的最优化运作发展实践效果,应当引导我国现有的民文图书出版社、民文杂志社以及民文报社等社会性文化服务单位,积极主动地建立和运作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运作发展特点的,基于新媒体技术平台支持条件之上的内容出版平台,在将本单位编辑整合出版的图书作品以及报刊作品内容素材,选择适當方式在新媒体信息技术平台之上展开发布与呈现环节前提下,有效扩展民文书刊出版作品的读者覆盖面,并获取良好的预期效果。

第三,想要在新媒体背景下获取到民文书刊出版事业的最优化运作发展实践效果,应当密切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对民文书刊编辑出版事业所造成的影响,引导民文书刊编辑出版单位中的广大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开展基于编辑出版工作业务流程以及编辑出版工作实施技巧方面的改良创新,继而持续编辑输出符合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的民文书刊作品。

三、结语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背景之下,民文书刊出版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合理引入、运用数字出版相关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充实民文书刊出版物的基本内容构成和呈现形式,还将深刻改变民文书刊出版物的生产活动方式、传播活动方式以及消费活动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发展背景之下,科学合理地制定民文书刊出版事业的发展策略,是我国民文书刊出版事业领域广大从业人员应当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黄霞.民族出版中的文化导向和民族精神透视——从《草原起妙音:图说乌兰牧骑》谈起[J].出版广角,2020(2):92-94.

[2]伊志慧.新媒体视域下内蒙古民文编辑素养提升困境及对策[J].中国传媒科技,2019(11):97-99.

[3]任娜.濒危民族语言的保护与传播——以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喀卓语》出版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31):152,172.

[4]李西亚,杨卫东.民族文化认同视阈下辽代图书出版发展刍议[J].中国出版,2019(16):65-68.

[5]宝贵敏.少儿类民族图书出版与青少年课外阅读教育之考察[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4):104-108,114.

[6]杨文华.原创绘本:走民族文化特色出版之路——“中国童话绘本”丛书出版引发的思考[J].编辑学刊,2019(3):68-72.

[7]郭瑞佳.主旋律·精品化·“走出去”——基于民文出版国家资助项目的视角分析[J].出版广角,2017(21):6-9.

[8]斯琴,宝斯琴塔娜.从民文出版业发展角度解读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以内蒙古蒙古文图书出版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1):52-60.

作者简介:李铁柱(1975-),男,朝鲜族,吉林汪清人,副编审,硕士,研究方向:图书出版。

猜你喜欢

出版研究分析新媒体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从西方青年学者与翻译家看中国出版“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