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问题

2020-07-04张华瑞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我们慢慢认识到历史文化不只是社会发展的障碍,更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在其中不仅能够理解到当时的历史,只要做相应的保护工作就能够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本文对我国考古遗址公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考古遗址通常指“人类工程或联合工程和从多角度对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许多国家的大量文物都被损害,遗址保护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并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的成果十分丰硕。在广泛的理论研究工作基础上,保护研究机构和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有效实践推动遗址保护的宣言和规定。鉴于该网站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欧洲首先提出了该公园的模型,一经提出就迅速被认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墨西哥等国家都根据其所在地和国情开展了具有各种特色的公园建设。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将中国考古遗址的保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是新时期文物保护模式的创新,也为公园城市的功能赋予了新的意义。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它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研究

(一)保护遗址功能

在建设考古遗址的过程中,核心问题就是对遗址尽心保护。从考古遗址实际特点与情况出发,提出了考古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考古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保护和展示项目是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地点建造的,并计划迁出遗址内相关居民,就能够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力度,减少一些不法分子对遗址的破坏。

(二)文化传播功能

考古遗址公园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体现在静态和动态方面。静态主要体现在公园设计元素的整合、历史典故的文本描述和环境的创造;动态主要表现在关于这段文化举行的相关活动及解说。中国遗产公园旅游解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通过对受众分析效果评估的分析。

(三)游憩交流功能

在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方中,不仅能够让游客體会到历史的范围,还需要让观众感受到轻松的氛围,例如可以建设为一个健身公园,不但能够保护遗址,还体会出了多样化的感觉,或者是在其中增添一些复古感的雕塑,在供人们娱乐的同时,也增添了相关的观赏性。

(四)教育功能

对于圆明园来说,不仅能够供人们观赏和休憩,更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这也是考古遗址公园的功能之一,将孩子带领其中玩耍,不仅仅能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更是需要结合那段历史进行游玩,可以极大地促进孩子爱国情感的培养。

二、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计划不合理

一些遗址公园在进行建造时,城市休闲公园或主题公园与考古公园之间的差异被忽略了,公园建设的初衷就已经偏离了。例如,西安大明宫国家遗产公园被称为“世界遗产保护东方模范”,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西安在大明宫的中心有大明宫国家遗产公园,目标是“打造中国最大的露天古代宫殿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基本恢复唐代大明宫殿的原貌。” 在建设过程中,社会上面出现了不小的争议。首先,遗址公园的建设园区已经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废墟展示项目,但是却没有文物保护人员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国家优先事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必须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大明宫遗址十几个项目,其中只有三个项目得到了相关文物单位的批准。 施工过程中几次干预没有结果,将文物局工作人员排除在外。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大明宫的地基没有被摧毁,地形变化不大。在场馆公园的建设中,太液池附近地下博物馆的建设将会对大明宫的地基造成损害,直接对遗址考古信息的完整性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其次,没有历史基础的建筑物的修复不仅误导真实信息,也造成了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园区建设方在现场进行了大量的修复工程,其中一些是从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的考古数据重建的木结构;有些是框架状结构是基于员工自己主观判断修复,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过程,当遗址公园的建设尚未完工并即将开放时,这些修复工程又会被拆除。这种建设和拆迁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社会负面影响应该得到各界人士的反映。

(二)考古遗址公园的程式化

在考古遗址公园修复和建设过程中,建设施工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规范和要求,而且拥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大量的工作经验,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经济目标,这就是其优势所在。园林设计概念遵守几何构成,中心轴或中心是对称的,缺乏风格上的变化,不能体现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千园一面”景观忽视了不同类型和时期考古遗址的独特历史文化,呈现了程式化的特点,这种风格即使非常美,但长时间的审视也会让人感到疲劳,影响了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与保护。

(三)遗址公园的商业化、娱乐化

遗址公园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建设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遗址公园的功能,进行商业定位来增加当地的GDP,为了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引导消费。例如说,在某个汉族墓地附近建造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商业区,但是建筑材料却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根据商业功能的需要而设计。货物水平层次不齐,商业区旁边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建有电子基础设施和顽皮的城堡,营造出繁华的市中心氛围。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祖先陵墓的敬畏,将庄严而简陋的地区变成了一个尴尬的娱乐场所,不仅破坏了场地应该拥有的历史环境,而且还没有完全真正去对其进行保护,会使游客的使用满意度大大降低。

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时的相关对策——以北庭故城为例

北庭故城遗址始建于唐代,是当时通着者管理天山以北地区的要塞,现今位于吉木萨尔县以北12公里处。1988年,国务院宣布为北校区的国家文化考古公园,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级考古公园遗址,所以昌吉州文物局进行考古遗址建设。西大寺是北亭故城里面的重要附楼之一,原本是高昌时期的用来祭祀用的寺庙。因为废弃多年,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损害。现存的遗址宽43米,长70米,高14米。1979-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西寺正殿南侧和东侧进行了挖掘工作。国家考古遗址评价规则现场公园建设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应当确保场馆的建设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实施。

(一)确立科学的建设理念

首先,要积极推进现场可持续的考古保护研究,确立“保护措施到位,展示效果良好,北庭旧城遗址的深层文化内涵不断被挖掘出来”的建立理念。现场公园的考古探索不仅仅是遗址。园区建设的基础性支持工作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次,要根据园区的资源条件,科学地评价考古公园的位置,并与其内涵和价值紧密结合。

(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是展示文化遗产资源的过程。考古遗址公园是一个综合考古遗址保护和管理机构。为了妥善保护考古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出土的文物从过去的考古发掘中归还原始环境,以便前来参观的人更多地了解考古遗址,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同时,遗址博物馆可以整合考古遗址的挖掘、保护、展示和管理等特点,完善基础功能设施;也可以与博物馆建设在一起或者干脆融为一体,发挥文化旅游的带动作用。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不仅为考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且使考古调查和挖掘更具科学意识,避免长期考古研究项目过于想要求成,反而忘记考古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

(三)突出特色文化

考古遗址的建设过程应该是突出城市文化特征的过程。中国的一些历史名城早许多年前就建成了,经历了许多朝代并持续了很长时间。城市规划区内有许多古老的大都市,如果批准城市规划,将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调整这些考古遗址的整体保护结合起来,它可以形成一个壮观大型考古遗址公园,这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揭示这些考古遗址的整体文化内涵,也可以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取得突破,妥善保护最负盛名、最难忘的考古遗址,并以集中合理的方式展示它们,形成一个令人惊叹的景观,在城市发展中打出自身的特色。同时,对于具有文化资源优势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一定规模的考古遗址可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展示,有利于城市摆脱“千城一面”规划,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使城市不仅在经济上高速发展,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文化影响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通过各种理论和实践方法对这些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保护,通过在考古遗址周边预留土地,可以为考古遗址保护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璐,刘克成.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中遗址展示的问题与原则[J].建筑学报,2016(10):10-13.

[2]张广海,李苗苗,ZHANGGuang-hai,等.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6(5):113-116.

[3]张毅,邱建.新津宝墩考古遺址公园景观规划理念的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9(7):155-160.

[4]赵重阳.关于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6):108-109.

[5]范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历程及认识[J].丝绸之路,2016(8):70-71.

[6]舒倩南.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1):131.

[7]赵倩,董卫.基于区位差异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问题研究及规划策略思考——以隋唐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7.

[8]郑漫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6,No.123(7):89-96.

作者简介:张华瑞(1979-),女,汉族,山西霍州人,大学本科,多年从事基层文物保护及博物馆工作。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