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小镇火热背后
2020-07-04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0年13期
《民生周刊》记者于海军
三子的“红”有点意外,早年出海打鱼,为了打发时间,他将渔民生活写成网文,一时间小有名气。此后,在快手尚未流行的2015年,他就将每天的捕鱼情景拍成短视频,没想到意外圈粉,无意间成了海头镇快手直播的“第一人”。
直播卖货,三子很专注,为了吸引人眼球,他动作夸张,代入感很强。白天发快递,晚上做直播,一个人忙成了别人眼中的“疯子”,没多久他的腰包鼓了,收入是打鱼时的好几倍。于是开始有人效仿。
“后浪”不断涌现,粉丝蜂拥而至,海头镇海鲜电商经营户很快超过了2000户,2018年网上交易额达13亿元。随着客户的需求猛增,经营者售卖的海鲜由自产自销发展成工厂提货。配套产业也在网红经济中汲取养分,全镇规模以上生鲜加工厂由个位数发展成两位数,物流从两三个快递员揽件发展到一天發出几十万个包裹。
新鲜感是网红们公认的法宝,谁有个新点子、新招数效果不错,隔天就会有大批人效仿,同质化竞争之下,主播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成互呛和灌水,行业背后的阴影铺展开来。
这几年,海头镇被标上了各种标签,“几万粉丝就能赚几百万”,类似的传言不胫而走,而实际上十几万粉丝的主播在当地都未必能撑得下去。真正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是少数。本地人说,有些跟风者坚持不住,只能回归以前的生活。
采访中,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网红,常说“我就是个卖货的”。 越来越多的人还在迈出直播这一步,而对于那些非头部网红而言,他们也想做出新的尝试和改变,却谨小慎微,生怕精心积攒的人气化为乌有。甚至有人担心,哪天大家对直播厌倦了咋办?